資源簡介 第二節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學習目標]核心素養 學習目標物理觀念 運用靜電力、電場強度、電勢等研究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位移及能量的變化科學思維 通過研究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加速、偏轉類運動,分析帶電粒子的運動規律,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科學探究 通過研究帶電粒子的運動情況,能解釋相關的物理現象,培養熱愛科學勇于探究的精神科學態度與責任 通過對示波管的研究,感悟物理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知道科學理論與實驗相互促進的意義知識點一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1.基本粒子的受力特點:對于質量很小的基本粒子,如電子、質子等,雖然它們也會受到萬有引力(重力)的作用,但萬有引力(重力)一般遠遠小于靜電力,可以忽略不計。2.帶電粒子加速問題的處理方法:(1)利用動能定理分析:初速度為零的帶電粒子,經過電勢差為U的電場加速后,qU=mv2,則v=。(2)在勻強電場中也可利用牛頓定律結合運動學公式分析。知識點二 加速器1.原理:為了使帶電粒子獲得較高的能量,最直接的做法是讓帶電粒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不斷加速。2.方法:早期制成的加速器是利用高電壓的電場來加速帶電粒子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帶電粒子的能量,科學家制成了直線加速器。3.加速器的應用:廣泛應用于工農業、醫療、科研等各個領域。 ①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常用動能定理,電荷量用絕對值計算。②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度還可用牛頓運動學計算加速后的速度。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質量很小的粒子如電子、質子等,在電場中受到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 (√)(2)動能定理能分析勻強電場中的直線運動問題,不能分析非勻強電場中的直線問題。 (×)(3)帶電粒子在電場中一定做加速直線運動。 (×)知識點三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1.受力特點:帶電粒子進入電場后,忽略重力,粒子只受電場力,方向平行電場方向。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勻強電場的運動情況類似于平拋運動。2.運動性質:(1)沿初速度方向:速度為v0的勻速直線運動, 穿越兩極板的時間t=。(2)垂直v0的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3.運動規律:(1)偏移距離:因為t=,a=,所以偏移距離y=at2=。(2)偏轉角度:因為vy=at=,所以tan θ==。知識點四 示波器1.構造: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外部是一個抽成真空的玻璃殼,內部主要由電子槍(發射電子的燈絲、加速電極組成)、偏轉電極(由一對X偏轉電極板和一對Y偏轉電極板組成)和熒光屏組成,如圖所示。2.原理:(1)掃描電壓:XX′偏轉電極接入的是由儀器自身產生的鋸齒形電壓。(2)燈絲被電源加熱后,出現熱電子發射,發射出來的電子經加速電場加速后,以很大的速度進入偏轉電場,如果在Y偏轉極板上加一信號電壓,在X偏轉極板上加一掃描電壓,在熒光屏上就會出現按Y偏轉電壓規律變化的可視圖像。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偏轉,類比平拋運動,平拋運動的規律仍適用。2: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偏轉時,加速度不變,粒子的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2)示波管電子槍的作用是產生高速飛行的電子束,偏轉電極的作用是使電子束偏轉,打在熒光屏不同位置。 (√)3:填空質子(H),α粒子(He)、鈉離子(Na+)三個粒子分別從靜止狀態經過電壓為U的同一電場加速后,獲得動能最大的是α粒子(He)。考點1 帶電粒子的加速電子由靜止從P板向Q板運動,電子到達Q板的速度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提示:由eU=mv2得v=,因電子的e、m確定,所以速度大小只與加速電壓有關。1.帶電粒子的分類及受力特點(1)電子、質子、α粒子、離子等基本粒子,一般都不考慮粒子的重力。(2)質量較大的微粒:帶電小球、帶電油滴、帶電顆粒等,除有說明或有明確的暗示外,處理問題時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2.分析帶電粒子在電場力作用下加速運動的兩種方法(1)力和運動的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根據帶電粒子受到的靜電力,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結合運動學公式確定帶電粒子的速度、位移等。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恒力作用下粒子做勻變速運動的情況。例如:a===,v=v0+at,x=v0t+at2。(2)功和能的關系——動能定理。根據靜電力對帶電粒子做的功,引起帶電粒子的能量發生變化,利用動能定理或全過程中能量的轉化與守恒,研究帶電粒子的速度變化、位移等。這種方法也適用于非勻強電場。例如:帶電粒子經過電勢差為U的電場加速后,由動能定理得qU=mv2-mv,則帶電粒子的速度v=,若粒子的初速度為零,則帶電粒子的速度v=。【典例1】 如圖所示,在P板附近有一電子由靜止開始向Q板運動。已知兩極板間電勢差為U,板間距為d,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則關于電子在兩板間的運動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將板間距d增大一倍,則電子到達Q板的速率保持不變B.若將板間距d增大一倍,則電子到達Q板的速率也增大一倍C.若將兩極板間電勢差U增大一倍,則電子到達Q板的時間保持不變D.若將兩極板間電勢差U增大一倍,則電子到達Q板的時間減為一半[思路點撥] 解答本題時應把握以下兩點:(1)帶電粒子被加速,利用動能定理可求到達另一極板的速率。(2)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利用運動學公式可求運動的時間。A [由動能定理有eU=mv2,得v=,可見電子到達Q板的速率與板間距離d無關,故A正確,B錯誤;兩極板間為勻強電場,E=,電子的加速度a=,由運動學公式d=at2得t==,若兩極板間電勢差增大一倍,則電子到達Q板的時間減為原來的,故C、D錯誤。][跟進訓練]1.如圖所示,兩平行金屬板相距為d,電勢差為U,一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從O點沿垂直于極板的方向射出,最遠到達A點,然后返回,|OA|=h,此電子具有的初動能是( )A. B.edUh C. D.D [方法一:功能關系在O→A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Fh=mv,即=mv,故電子的初動能為。方法二:力和運動的關系電子運動的加速度a=, ①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得0-v=2ah, ②Ek=mv, ③聯立①②③式,解得Ek=。]考點2 帶電粒子的偏轉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兩極板間,兩平行板間存在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已知板長為l,板間電壓為U,板間距為d,不計粒子的重力。試結合上述情境討論:(1)怎樣求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t (2)粒子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3)粒子在電場中做什么運動?提示:(1)t=。(2)a=,方向與初速度方向垂直。(3)做類平拋運動。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兩極板間,兩平行板間存在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已知板長為l,板間電壓為U,板間距離為d,不計粒子的重力。1.運動分析及規律應用粒子在兩板間做類平拋運動,應用運動分解的知識進行分析處理。(1)在v0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2)在電場力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過程分析如圖所示,設粒子不與平行板相撞。初速度方向:粒子通過電場的時間t=。電場力方向:加速度a==。離開電場時垂直于板方向的分速度vy=at=。速度與初速度方向夾角的正切值tan θ==。離開電場時沿電場力方向的偏移距離y=at2=。3.兩個重要推論(1)粒子從偏轉電場中射出時,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與初速度方向的延長線交于一點,此點為粒子沿初速度方向位移的中點。(2)位移方向與初速度方向間夾角α的正切值為速度偏轉角θ正切值的,即tan α=tan θ。4.分析粒子的偏轉問題也可以利用動能定理,即qEy=ΔEk,其中y為粒子在偏轉電場中沿電場力方向的偏移量。【典例2】 如圖所示為兩組平行金屬板,一組豎直放置,一組水平放置,今有一質量為m的電子(電荷量為e)靜止在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的A點,經電壓U0加速后通過B點進入兩板間距為d、電壓為U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間,若電子從兩塊水平平行板的正中間射入,且最后電子剛好能從右側的兩塊平行金屬板穿出,A、B分別為兩塊豎直板的中點,求:(1)電子通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2)右側平行金屬板的長度;(3)電子穿出右側平行金屬板時的動能。思路點撥:(1)加速電場中可用動能定理求末速度。(2)偏轉電場中電子做類平拋運動,可利用分解思想結合動力學知識和功能關系求解。[解析] (1)設電子出B孔時速度為v0,由動能定理得eU0=mv解得v0=。(2)電子進入電壓為U的偏轉電場中做類平拋運動。豎直方向:d=at2,a==水平方向:l=v0t解得l=·=d。(3)在右側的平行板中,電子初、末位置電勢差為,穿出電場時的動能設為Ek,由動能定理得eU=Ek-mv所以Ek=eU+mv=e。[答案] (1) (2)d (3)e建立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偏轉的類平拋運動模型,會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識分析帶電粒子的偏轉問題,提高綜合分析能力,體現了“科學思維”的學科素養。[跟進訓練]2.如圖所示,一質量m=1×10-3 kg,電荷量為q=1×10-3 C的粒子,重力不計,在豎直向下的電場強度為E=1×103 N/C的勻強電場中運動,在A點時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夾角為60°,經過0.1 s后到達B點,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夾角為30°,則A點速度的大小為( )A.100 m/s B.200 m/sC.300 m/s D.400 m/sA [電荷只受電場力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103 m/s,整個運動過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力,速度不變,設水平方向的速度為v0,則有=+at,解得v0=50 m/s,故A點速度大小為vA==100 m/s,故選A。]3.如圖所示是一個示波管工作的原理圖,電子經過加速后以速度v0垂直進入偏轉電場,離開電場時偏轉量是h,兩個平行板間距離為d,電勢差為U,板長為l,每單位電壓引起的偏轉量()叫示波管的靈敏度,若要提高其靈敏度。可采用下列哪種辦法( )A.增大兩極板間的電壓B.盡可能使板長l做得短些C.盡可能使板間距離d減小些D.使電子入射速度v0大些C [在水平方向電子做勻速直線運動,有l=v0t,豎直方向上電子做勻加速運動,故有h=at2=,則=,可知,選項C正確。]1.如圖所示,在P板附近有一電子由靜止開始向Q板運動,則關于電子到達Q板時的速率,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 )A.兩板間距離越大,加速的時間就越長,則獲得的速率越大B.兩板間距離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則獲得的速率越大C.與兩板間的距離無關,僅與加速電壓U有關D.以上解釋都不正確C [從能量觀點,電場力做功,使電荷電勢能減小,動能增加,由動能定理得eU=mv2,v=,故正確選項為C。]2.如圖所示,有三個質量相等,分別帶正電、負電和不帶電的小球,從平行板電場左端的中點P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垂直于電場方向進入電場,它們分別落在A、B、C三點,可以判斷( )A.小球A帶正電,B不帶電,C帶負電B.三個小球在電場中運動時間相等C.三個小球到達極板時的動能EkA>EkB>EkCD.三個小球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aA>aB>aCA [三個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帶正電荷小球受靜電力向上,合力為mg-F電,帶負電荷小球受靜電力向下,合力為mg+F電,不帶電小球只受重力,因此帶負電荷小球加速度最大,運動時間最短,水平位移最短,帶正電荷小球加速度最小,運動時間最長,水平位移最大,不帶電小球水平位移居中,選項A正確,選項B、D錯誤;在運動過程中,三個小球豎直方向位移相等,帶負電荷小球合力做功最大,動能改變量最大,帶正電荷小球動能改變量最小,即EkC>EkB>EkA,選項C錯誤。]3.(多選)如圖甲所示,三個相同的金屬板共軸排列,它們的距離與寬度均相同,軸線上開有小孔,在左邊和右邊兩個金屬板上加電壓U后,金屬板間就形成勻強電場;有一個比荷=1.0×10-2 C/kg的帶正電的粒子從左邊金屬板小孔軸線A處由靜止釋放,在電場力作用下沿小孔軸線射出(不計粒子重力),其v t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A.右側金屬板接電源的正極B.所加電壓U=100 VC.乙圖中的v2=2 m/sD.通過極板間隙所用時間比為1∶(-1)BD [帶正電的粒子在電場力作用下由左極板向右運動,可判斷左側金屬板接電源正極,選項A錯誤;由v t圖像可知,帶電粒子的加速度a=2 m/s2,兩極板間距d=0.25 m,由qE=ma得E=200 V/m,U=2Ed=100 V,選項B正確;帶電粒子從左極板到右極板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知,qU=mv,則v2== m/s,選項C錯誤;設通過第一個極板間隙的時間為t1,通過第二個極板間隙的時間為t2,加速度為a,由運動學公式v=v0+at知,t1==s,t1==s,所以t1∶t2=1∶(-1),選項D正確。]4.(新情境題,以“測油滴帶電荷量”為背景,考查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加速)如圖所示,兩塊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與電源連接,上、下板分別帶正、負電荷。油滴從噴霧器噴出后,由于摩擦而帶負電,油滴進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勻強電場中,通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到油滴的運動情況。兩金屬板間的距離為d,忽略空氣對油滴的浮力和阻力。若油滴進入電場時的速度可以忽略,當兩金屬板間的電勢差為U時,觀察到某個質量為m的油滴進入電場后做勻加速運動,經過時間t運動到下極板。求該油滴所帶電荷量。[解析] 油滴進入電場后做勻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q=ma ①根據位移時間公式得d=at2 ②①②聯立得q=。[答案] 回歸本節知識,自我完成以下問題:1.哪些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可不計重力?提示:電子、質子、α粒子等。2.寫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加速的計算式?提示:qU=mv2-mv,若初速度為零則有qU=mv2。3.試寫出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偏轉規律?(設初速度與電場強度方向垂直)提示:t=,a=,y=at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