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 導學案班級: 年級 班 姓名: 座號:【學習目標】1.了解造紙術的發明、張仲景和華佗對中醫學的貢獻、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實;掌握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記》及其作者司馬遷。2.認識到兩漢時期我國科技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自學指導】1.熟讀課文,完成填空,同時在課本上把重要的知識點勾畫出來,做好筆記;2.將疑惑標注出來,可在課上小組討論時解決。【釋疑解難】兩漢時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1)政治因素:漢朝中央集權加強,大一統國家鞏固。(2)經濟因素:社會生產力提高,封建經濟發展較快。(3)中外交流:兩漢時期中外交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如絲綢之路的開辟,中外交流活躍。【易錯警示】1.蔡倫改進造紙術,不是發明造紙術。2.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佛教是西漢末年從古印度傳入的。課前感新知(洛陽求學記)第一篇 洛陽求學攜紙筆1.發明:______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2.改進:東漢宦官______改進了造紙術。為紀念他的功績,后人把這種紙叫做“______”。3.傳播:世界各國的______ 大都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4.意義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______的偉大貢獻之一。第二篇 偶感風寒求名醫5.張仲景:東漢名醫,著有《____________》一書,他發展了______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論,提倡 疾病 ,被后世稱為“______”。6.華佗:東漢名醫,擅長用 、湯藥為人治病, 發明了“______ ”,還創編出了“_________”,幫助人們強身健體。第三篇 偶遇故知話史事7.概況:______ 的《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______ 通史。8.內容:記述了從傳說中的______到漢武帝時約______ 年的史事。9.地位:對中國______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 上也有崇高的地位。第四篇 攜友共游白馬寺10.道教的興起:產生于__________末年,是我國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__________創立的太平道和__________創立的五斗米道。11.佛教的傳入: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______,創始人是 。西漢張騫通西域后,佛教通過______ 傳入中國。【疑難解析】佛教的教義是什么?為什么佛教在東漢流行開來?【史料拓展】司馬遷寫《史記》司馬遷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實性。當時流傳著一種說法:燕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時要求回國,秦王不答應,對他說,如果你能讓天上落下谷子,馬頭上長出角來,就放你回去。太子仰天長嘆,果然“天雨粟,馬生角”。司馬遷認為這一說法不可信,沒有采用。當時還流傳說,太子丹派荊軻刺傷了秦王。董仲舒曾親自聽當時在場用藥囊投擊荊軻的夏無且詳細講述事件的經過。司馬遷通過請教董仲舒,否定了“刺傷”的情節,對“荊軻刺秦王”作了繪聲繪色、恰如其分的描述。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在《史記》中他把項羽也列入專寫皇帝的本紀中,把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與諸侯同列。他不為當代君主隱諱,大膽地批判漢武帝迷信神仙、掠奪百姓財富等許多過失。議一議:你覺得司馬遷是一個怎樣的人?1.通過《史記》能查到的歷史事件是()。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 ②陳勝、吳廣起義 ③蔡倫改進造紙術 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⑤東漢白馬寺建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2.每年的農歷正月十八,河南省南陽市總有大量群眾到醫圣祠參加祭拜活動,表大對我國古代一位杰出醫學家的深愛和懷念。這位醫學家是( )。A. 蔡倫 B. 華佗 C. 張仲景 D . 司馬遷3.據《史記 太史公自序》記載,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業,大量閱讀朝廷史官記載,還到各處實地探訪考察,搜集遺聞,辨別真偽,最終寫成了不朽名著《史記》。由此可見司馬遷( )。A. 側重史書記載 B. 注重史料考證C. 注重史書的文學價值 D. 秉承朝廷旨意著書4.下列人物與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確的是( )。A. 蔡倫—發明造紙術 B.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C. 張角—太平道 D. 張陵—五斗米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