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導學案【學習目標】1.識記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點及其地位2.知道明長城的東西起止點和北京城的布局特點,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3.歸納明代文學領域的主要成就,主要內容和藝術特點【學習重難點】重點:明朝的科技名著、小說和藝術難點:明朝科技發展的特點【學習過程】新課講授科技名著朝代 作者 著作 類型明代 李時珍明末 宋應星明末 徐光啟明長城和北京城1.明長城東起 ,西到 ,是一個完整的 體系。2.明代修筑的長城的規模 ,歷時 ,布局合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長城,主要是 修建的。3.明成祖時候,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了 (1406-1421歷時15年)。4.北京城的建筑以 為重點,最為雄偉壯麗的是,紫禁城今稱 ,是北京市中心、核心。(三)小說和藝術書名 作者 成書時間 主要內容 價值《三國演義》 元末明初 敘述 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種矛盾沖突,反映人民群眾要求統一的強烈愿望。 是我國 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最為游行的長篇歷史小說之一《水滸傳》 元末明初 描寫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漢反抗官府壓迫的武裝斗爭。 是元末明初又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西游記》 明代中期 描寫 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 是一部具有濃郁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藝術(1)書法家: 繪畫家:(2)戲劇家: 作品:合作探究材料一:天許齋《古今小說題辭》云:“本齋購得古今名人演義一百二十種,先以三之一為初刻云?!?br/>材料二:明朝中葉以后,工商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市民階層日益壯大。他們的生活和思想要求在文學中得到反映,因而在宋元時期說話藝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俗小說,便受到他們的歡迎而得到發展的機會。材料三:李贄將《西廂》、《水滸》與秦漢文、六朝詩相提并論,同稱為“古今至文”。材料四:明代印刷術的進步,刻書業的發展。思考:結合課文和材料,試著分析明朝小說發達的原因。課堂鞏固1.明朝的一部藥物學巨著,被達爾文稱為“1596年的百科全書”,這部“巨著”是( ) A.《傷寒雜病論》 B.《天工開物》 C.《本草綱目》 D.《農政全書》 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①《農政全書》——徐光啟 ②《天工開物》——宋應星 ③《三國演義》——羅貫中 ④《本草綱目》——張仲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曾說:“我到過世界許多地方,中國的萬里長城是最美的。”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來,歷代不斷整修。其中明長城的起止點是( )A.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 B.東起遼東,西至臨洮 C.東起嘉峪關,西至山海關 D.東起鴨綠江,西至臨洮4.曹操、劉備、關羽、諸葛亮,一個個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空城計,一段段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部名著是( )A.《西游記》 B.《水滸傳》 C.《三國演義》 D.《牡丹亭》5.玄奘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他是哪部古典小說中人物的原型( ) A.《紅樓夢》 B.《西游記》 C.《水滸傳》 D.《三國演義》 6.下列著名的戲劇作品里,成書于明朝后期,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神奇的愛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成為久負盛名的傳世佳作的是( ) A.《竇娥冤》 B.《紅樓夢》 C.《牡丹亭》 D.《漢宮秋》四、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