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2在社會中成長教學設計課題 1.2在社會中成長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共有兩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主要圍繞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展開,引導學生理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并通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悟每個人都與社會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第二層次“養成親社會行為”,主要圍繞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養成展開,引導學生親近社會,服務和奉獻社會,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學習目標 1.政治認同:培養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自覺性2.道德修養:養成親社會的習慣3.法制意識: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掌握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培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4.責任意識: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有了解、關心、融入、服務、奉獻社會的意識和愿望重點 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難點 養成親社會的行為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課前預習題目:1、怎樣理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社會化的含義是什么?怎樣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3、為什么說個人離不開社會?4、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5、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是什么?6、青少年應該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7、我們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并在相應位置做好筆記。課件播放視頻“親社會行為”,請同學們觀看視頻,說說什么是社會化?你理解的親社會行為是什么?教師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唯有腳踏實地,求實學、做實功、講實效,才能成為可堪重任的時代新人。社會,猶如一個巨大的課堂。走進社會,你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 ——親身實踐,學習知識,感受生活,體驗人生的真諦! 自主預習,在規定時間內找出課件問題的答案并在課本相應位置做好筆記。觀看視頻,思考并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了解本課主題,初步掌握本課重難點。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本課主題。幫助學生對參與社會生活產生思考講授新課 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課件展示材料:八年級學生小東和伙伴們利用暑假組織了“墨緣 大手拉小手”活動,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區活動室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為了讓課堂秩序更好,小學生們進步更快,他們還鉆研起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小東感覺自己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大大提升。請同學們說說你是否有和小東類似的經歷?與同學交流你的付出與收獲! 教師講解社會化的含義以及如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課件展示圖片探究,教師提問:如果將社會比喻為課堂,哪些人會成為課堂中的老師呢?教師講解怎樣理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以及為什么說個人離不開社會? (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二、養成親社會行為教師講解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課件展示不同情境,請同學們思考以下行為是否屬于親社會行為?教師講解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課件展示奇跡校長張桂梅相關案例材料,請同學們閱讀材料思考:1、談談張桂梅老師和學生劉宇行為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2、結合材料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教師講解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課堂練習 1.2023年3月5日是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近年來,學生群體已悄然掀起志愿服務之風。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為老服務……他們通過志愿服務發揮所長,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學生群體的行為( A )A.是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親社會行為 B.能夠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C.需要他們學會承擔不愿承擔的責任 D.是為了獲得學校和社會更多的贊譽2.五一假期間,小明同學選擇市內旅游,到紅嫂紀念館擔任義務講解員,到臨沂科技館感受時代和前沿氣息,在家里享受自由閱讀……這樣的假期生活有助于(D)①掌握生活技能,獨立生活 ②培養親社會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 ③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升綜合素養 ④在探索中擴展生活閱歷,讓生命更充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課堂小結板書 1.2在社會中成長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1.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二、養成親社會行為2.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及表現3.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4.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7張PPT)人教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2 在社會中成長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教學目標1.政治認同:培養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自覺性2.道德修養:養成親社會的習慣3.法制意識: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掌握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培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4.責任意識: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有了解、關心、融入、服務、奉獻社會的意識和愿望新知導入1、怎樣理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社會化的含義是什么?怎樣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3、為什么說個人離不開社會?4、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5、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是什么?6、青少年應該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7、我們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自學導航觀看視頻,說說什么是社會化?你理解的親社會行為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唯有腳踏實地,求實學、做實功、講實效,才能成為可堪重任的時代新人。社會,猶如一個巨大的課堂。走進社會,你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 ——親身實踐,學習知識,感受生活,體驗人生的真諦!壹the scenery design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運用你的經驗八年級學生小東和伙伴們利用暑假組織了“墨緣 大手拉小手”活動,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區活動室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為了讓課堂秩序更好,小學生們進步更快,他們還鉆研起兒童心理學和國畫技法教學。小東感覺自己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大大提升。①有和小東類似的經歷。例如,參加學校組織的去敬老院扶助老人的活動。②付出:到了敬老院之后,我和同學們一起幫忙打掃衛生,給老人曬被子,幫助老人澆花等。收獲:雖然辛苦,但看到老人們開心的樣子,我覺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這不僅讓我懂得了如何與人相處,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孝敬自己的父母等。你是否有和小東類似的經歷?與同學交流你的付出與收獲!剛出生的嬰兒國家的培養我們知識不斷豐富 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 價值觀念日漸養成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社會化的途徑社會化的表現社會化的結果父母的撫育父母的養育同伴的幫助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教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社會的關愛含義: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理解社會化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通過學習社會知識,了解和認識社會,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形成社會認可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怎樣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新知講解圖片探究如果將社會比喻為課堂,哪些人會成為課堂中的老師呢?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父母的撫育老師的教誨同伴的幫助社會的關愛這些幫助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作用?知識探究:怎樣理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探究與分享結合左圖,說明食物、學習用品、衣服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①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和使用的很多商品都是由社會生產出來的,如生產一本書,首先需要多方調研,然后進行組稿、審稿、校稿、定稿,再送到印刷廠印刷,最后運輸到書店供消費者購買。②食物是食品廠的工人加工制作出來的;學習用品是工廠的工人生產出來的;衣服是服裝廠的叔叔阿姨縫紉出來的。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1)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2)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知識歸納:為什么說個人離不開社會? (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2)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貳the scenery design二、養成親社會行為含義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利他、利社會表現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等。(P8)1.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請你思考以下行為是否屬于親社會行為?考試作弊做作業輔導同學社區志愿者勞動關心國家大事X√X√√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釋義:那些喜歡聚群厭煩一個人呆著、彼此之間互相幫助持的人,才是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快樂。夫喜群而惡獨,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樂也。——康有為《大同書》啟示:人是屬于社會的,我們不能僅僅為自己而活,我們還要盡量地回歸社會,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養成各種親社會的行為,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親社會行為表現為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參加公益活動。親社會行為的表現結合圖片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如平時熱心幫助有需要的人,積極參加學校、社區組織的公益活動,關心社會發展等。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②塑造健康的人格;③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④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啟示:作為青少年不僅要讀好書,還要關心國家,關心政治,關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體會世間百態,而不要讀死書。釋義:上聯是說在山間幽靜的地方,認真的讀書學習,風聲、雨聲、讀書的聲音不斷的傳入耳朵里。強調讀書學習要有好的環境。下聯說家里的事,國家的事,乃至天下的事都應該關心。這是說明讀書的人,要多為別人考慮。要憂國憂民,為了百姓要有一番大的作為 。(明)顧憲成2.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怎樣實現人生價值(1)參與社會的過程,即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2)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材料一:她被稱為“奇跡校長”,“高考神話”的締造者,拿命辦學數十年,成功幫1804個女孩改變了人生的軌跡!張桂梅曾說過“人要有一種不倒的精神,一種忘我的精神、一種自信的精神,雨水沖不倒,大風刮不倒,只有我們堅持著,覺得自己能行,就不會倒,什么樣的奇跡都會創造”。材料二:在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曉龍初中,師生們常常能看到這樣溫馨的一幕:一名同學背著一個行動不便的同學上樓下樓、吃飯打水、上廁所。他就是該校九年級(3)班的劉宇,從七年級開始樂當患有小兒麻痹癥同學徐淮的“腿”,幫助他上下學,這一背就是三年。閱讀材料思考:1、談談張桂梅老師和學生劉宇行為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2、結合材料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閱讀材料思考:1、談談張桂梅老師和學生劉宇行為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2、結合材料和你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幫助他人、關心服務社會、不言代價與回報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應該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1、中學生小軒每天都會觀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動態,他也經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會熱點問題,為社區建設提出建議。這說明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 )①更加關心國家發展 ②認為社會中只有美好的事物③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 ④更加依賴父母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A課堂練習2、青少年在社會中成長,應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①將媽媽給的100元錢捐獻給受災群眾 ②積極為國家發展獻計獻策③就垃圾分類問題向環保部門提建議 ④觀看球賽時給對手喝倒彩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C3、 2023年3月,中宣部命名第八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各50個,他們立足本職、建功崗位,自覺踐行雷鋒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和貢獻,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在培育時代新風新貌、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方面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評選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的意義在于( )①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國家和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②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③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有利于培養親社會和服務社會的能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4、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雷鋒精神根植群眾服務群眾,各地中小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2023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參與這些活動有利于( )①青少年關注社會,融入社會 ②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③為青少年打造獲取名利的平臺 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1.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表現2.個人成長與社會的關系2.培養親社會行為的意義3.培養親社會行為的做法1.社會化的含義課堂總結板書設計1.2在社會中成長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1.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二、養成親社會行為2.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及表現3.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4.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作業布置完成本課相應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2在社會中成長練習選擇題1.2023年3月24日,我市某中學八年級開展了以“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參加比賽的同學們從不同層面對父母、老師和祖國表達了感謝。感謝父母、老師和祖國,是因為我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 )①父母的撫育 ②同學的資助 ③社會的關愛 ④老師的教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為了增強社區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識,中學生玲玲和她的小伙伴們利用周末時間在自己所在的社區,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知多少”主題宣傳活動。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②疫情防控應該是居委會的責任③玲玲應該珍惜時間,專心學習④親社會行為是在社會實踐中養成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年中國公路自行車聯賽(銅仁站)暨環梵凈山公路自行車賽于5月12日至5月15日分別在銅仁市梵凈山賽道、G354國道、銅仁主城區、環梵公路舉行。此次賽事招募到許多志愿者,他們就像一朵朵熱情洋溢的小花,在各自的崗位上展現開放、陽光、向上的青春風采。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參加志愿活動就能成就夢想 ②我們要在實踐中養成親社會行為③服務社會,培養正確價值觀 ④服務社會利于促進個人全面發展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在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下,我們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這說明( )A.只要上學,我們就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B.人人都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C.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相同的身份D.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5.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 )①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②關注社會,了解社會③服務社會,傾力奉獻社會④埋頭苦讀,不問世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下列與之表述一致的是( )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②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 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④夫喜群而惡獨,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樂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年5月3日,費縣“點點義工”組織義工到大青山開展主題為“慶五一勞動節 重走突圍路”的紅色教育基地研學活動。通過“實景教學+沉浸式體驗”,讓同學們接受了一次深刻和難忘的紅色革命精神洗禮。該活動對學生的意義是( )①快速提高成績,豐富假期生活 ②培養集體觀念,守護精神家園③加強自我防護,遠離社會危害 ④塑造健康人格,厚植家國情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成功的途徑有數千條,社會為我們鋪路搭橋。”下列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①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為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條件②個人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就可以成就任何事業③個人可以利用社會條件取得成功,創造美好的生活,體現生命價值④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9.下表“時政材料”與“時政微點評”對應正確的有幾個( )序號 時政材料 時政微點評① 2023年1月某校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同城大課堂”宣講 厚植家國情懷②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第11條提出,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培育健全人格③ 2022年3月16日,某學院33名大學生應征入伍,成為光榮的軍人 正確行使權利④ 2023年3月某校開展“黨建引領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文明先鋒”學雷鋒志愿服務月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養成親社會行為A.1個 B.2個 C.3個 D.4個10.即將初中畢業的小云,對自己這一學期的行為表現羅列了一下。對其評價不正確的是( )①周末,我和同學積極參加“為國旗添光彩”主題實踐活動,走進社區,參加義務勞動——這是親社會行為,這說明小云具有社會責任感,積極融入社會②學校根據《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我很抗拒,仍然想方設法將手機帶入課堂。——此規則具有法律效力,若違反手機管理規定,會受到學校的行政處罰③上課時,老師沒收了我寫給同學的字條,我很生氣。——這是對小云隱私權的一種侵犯,老師這樣做是違法行為④即將畢業了,平時考試不怎么焦慮的我,一想到中考是人生大考,就覺得“壓力山大。”——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有一些擔心焦慮是正常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簡答題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清華附中定期組織同學們走進自然,走進社會,進行綜合實踐文化考察活動,引導同學們在祖國大好河山中,在火熱的社會生活中感受、體驗、實驗、探究。這項活動得到家長、社會廣泛稱贊,同學們更是收獲滿滿。(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推斷同學們參加這樣的活動有什么意義。(2)請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2.材料 廖林的父親突發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住院后轉入重癥監護室進行搶救治療,幾天便花費了10多萬元,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醫生說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治療周期長,恢復見效慢,搶救加上后期恢復治療,費用需40萬左右。而廖林的母親已經去世,他還有一個妹妹正在讀高三,家里生活十分困難。廖林所在的小區居委會知曉情況后,發動小區居民獻愛心籌款幫助他們一家人渡過難關。作為社區的一員,請你也積極參與其中。(1)愛心標語:請你幫助居委會設計一條“獻愛心”活動的宣傳標語。(2)愛心參與:除了參加捐款獻愛心活動之外,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還有許多,中學生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參與其中?(3)愛心養成:青少年正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要養成親社會行為。請你說說應該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參考答案選擇題1-5 CBDDA 6-10 CCDCC簡答題1.(1)有利于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養;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利于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③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1)獻出一份愛心,溫暖世間真情;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用心點燃希望,用愛撒播人間;生命可貴,愛心無價;你幫我幫大家幫,愛心之歌大家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等等。(2)①參加環保知識宣講活動。②到敬老院打掃衛生。③參加義務植樹活動。④義務宣傳交通法律法規。⑤義務宣傳小區用電用火安全常識。(3)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④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⑤傾力奉獻社會,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實現人生價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在社會中成長教學設計.doc 1.2在社會中成長練習.doc 1.2在社會中成長課件.pptx 知識拓展:親社會行為.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