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一):地球上的水、水的組成【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一):地球上的水、水的組成【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例1、縉云縣潛明水庫榮獲麗水市首個“錢江杯”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修建水庫主要影響水循環的環節是(  )
A.下滲 B.地下徑流 C.水汽輸送 D.地表徑流
例2、水麝楠溪江發生斷流現象,主要是由圖中水循環中哪些環節不足引起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3、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電解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大 ②甲、乙兩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③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 ④乙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③
例4、我國航天員王亞平等開授“天宮課堂”,介紹了中國空間站通過電解水獲得氧氣的情況。電解水變化過程可用如圖模型表示(圖中●代表氧原子,○代表氫原子),圖中表示生成氧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例5、根據右面“水循環示意圖”填空:
(1)圖中各數字在水循環中所表示的環節:②   ④   
(2)上述①②③⑤⑥⑦環節構成的水循環是   的水循環。
例6、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B,則B是   ,b應接電源的   。
(2)如果該實驗中產生氧氣的體積是8毫升,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是   毫升。
(3)該實驗可以說明,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了兩種不同的氣體,請書寫其文字表達式:   。
例7、如圖所示,圖1是水電解實驗裝置,圖2是某同學針對圖1實驗的創新裝置。圖2的創新實驗操作步驟如下:先將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向其中注入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作電解液,用注射器將電解液注滿移液管并倒立在裝置的兩極,連接好導線后閉合開關,通電約4分鐘,產生一定量的氣體時,關閉電源,隨即檢驗兩極產生的氣體。請你結合圖示和操作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2中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某氣體,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   。
(2)水中加入氫氧化鈉的好處是   。
(3)你認為圖2的創新實驗相對圖1來說,所具備的優點有(  )
①實驗時手不用直接接觸有腐蝕性的電解液;
②非常方便兩極氣體的檢驗;③所用實驗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見的物品改制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以下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產生兩種氣體的質量之比為1∶2
B.由該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C.在該實驗中水發生了化學變化
D.可以直接觀察到兩個電極上產生氫氣和氧氣
1.湖州受到第 6號臺風“煙花”影響,福建東部、浙江東部出現大雨和暴雨,臺風登陸路徑屬于水循環中(  )
A. 水汽輸送 B.地表徑流 C.蒸發 D.下滲
2.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春》中寫道:“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詩詞中的“湘江北去”體現水循環的環節是(  )
A.蒸騰作用 B.大氣降水 C.地表徑流 D.水汽輸送
3.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
A.蒸發、降水、下滲、污水 B.下滲、降水、蒸發、污水
C.降水、蒸發、下滲、污水 D.降水、下滲、蒸發、污水
4.如圖為電解水的簡易裝置,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為氧氣
B.a與電源正極連接,b與是電源負極連接
C.甲乙試管中產生的氣體質量之比為2:1
D.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對電解水的實驗過程、現象和結論的理解判斷。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甲試管中氣體的體積比乙的體積大,則甲內為氫氣,乙內為氧氣,故A錯誤;
B.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則b與負極相連,a為正極相連,故B正確;
C.甲和乙中氣體的體積之比為2:1,故C錯誤;
D.實驗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D錯誤。
故選B。 5.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生成物有氧氣和氫氣兩種物質
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不變
C.該反應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水分子由氫、氧兩種原子構成
6.水的循環示意圖中,序號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如圖),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序號②表示水循環中的   環節。
(2)下列三個地區,水循環最活躍的是____(填字母)。
A.冰川廣布的南極大陸
B.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
C.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
7.如圖為一種電解水的裝置,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能觀察到A、B兩試管中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 檢驗B中氣體的方法是   
(2)請寫出水電解過程的文字表達式:   
8.某學習探究小組用水電解器電解水,測定兩管逸出氣體的體積,記錄如下:
時間/min體積/mL 1 2 3 4 5 6 7 8
甲試管中的氣體 6 12 20 29 39 49 59 69
乙試管中的氣體 2 4 7 11 16 21 26 31
請回答:
(1)A是電源的   極,甲試管產生的氣體是   ,檢驗乙試管中的氣體的方法是:   。
(2)裝置密閉性良好、讀數正確,若在相同條件下氧氣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氫氣,請分析實驗中測得結果中氫氣與氧氣的比值會偏    (選填“小”或“大”)。
(3)自第   分鐘后管(甲)和管(乙)產生氣體的體積比非常接近理論比值。
(4)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1.“天河工程”項目旨在通過科學分析、人工干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進而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天河工程”項目對水循環進行干預的主要環節是(  )
A.水汽輸送 B.蒸發 C.降水 D.地表徑流
2.圖中Ⅰ、Ⅱ、Ⅲ、Ⅳ代表的水循環環節分別是(  )
A.下滲、地表徑流、蒸發、地下徑流
B.蒸發、地下徑流、下滲、地表徑流
C.地表徑流、蒸發、下滲、地下徑流
D.蒸發、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3.臺風“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城南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m/s) ,為1949年以來登陸浙江第三強的臺風 。臺風“利奇馬”從形成、移動到登陸,主要涉及的水循環環節有(  )
①蒸發 ②地表徑流 ③水汽輸送 ④下滲 ⑤降水 ⑥地下徑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4.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
B.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C.正極和負極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1:2
D.該實驗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5.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從中獲得信息正確的是(  )
A.水電解是物理變化
B.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C.水電解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變化
D.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6.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面問題。
(1)寫出水循環的環節B   ,E   。
(2)水是生命之源,研究每一個水循環的環節,可以使我們每一個人更好地參與保護水資源。下列關于水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分配不均勻,但在時間上分配均勻
B.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了北方水資源嚴重污染的問題
C.要堅持節約用水,因為我國淡水資源總量很少
D.臺風可以緩解局部地區的高溫和干旱天氣
7.如圖所示是電解水的裝置圖:
(1)圖中A表示電源的   極。
(2)檢驗b試管內氣體的方法是   。
(3)通過該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 (填字母)。
A.水是導體
B.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C.水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2:1
答案及解析
例1、D
【解析】【分析】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改變狀態到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陽蒸發成為空氣中的水蒸氣。而水在地球的狀態包括固態、液態和氣態。
主要考查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解答】修建水庫,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環節。
故選D。
例2、B
【解析】【分析】水資源的環節包括:蒸發、降雨、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以及下滲,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河水發生斷流,肯定是水汽輸送量太少,沒有形成有效的降雨,即水循環中的②③不足引起,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例3、A
【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現象、結果和結論分析判斷。
【解答】①純水不能導電,水之所以導電是因為其中的自由離子,且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向水中加入硫酸,增加離子濃度,可以加快電解水的速率,故①正確;
②甲試管內氣體體積大,乙試管內氣體體積小,則二者分別為氫氣和氧氣,體積之比為2:1,故②正確;
③甲試管內的氫氣可以燃燒,故③正確;
④乙試管內的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④正確。
則正確的是①②③④。
故選A。
例4、D
【解析】【分析】根據氫氣的組成分析判斷。
【解答】氧氣由氫分子構成,而每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符號為“”,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例5、(1)水汽輸送;蒸騰
(2)海陸間
【解析】【分析】在一定的條件下,陸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發的形式,轉化為大氣水。植物體也會將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騰的形式釋放出來。冰川在一定條件下,也會直接升華為水蒸氣,
或熔化成液態水補給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重新凝結成為液態水或凝華為固態水,并以液態雨水或固態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降落到陸地上的水,一部分匯集成為河流水、湖泊水,或轉化為冰川,另一部分則下滲轉變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匯集到河流、湖泊或滲透到地下的水,又會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體的一部分,圖中①代表蒸發,②代表水汽輸送,③是降水,④是蒸騰,⑤是地表徑流,⑥是下滲,⑦是地下徑流。
【解答】 (1)②是空氣中水汽輸送,④是地上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將水分到空氣中;
(2) 循環有兩個小循環和一個大循環,海內循環,陸上內循環,海陸內循環,其中陸地和海之間的循環為海陸間的水循環。
故答案為: (1) 水汽輸送,蒸騰; (2)海陸間 。
例6、(1)氫氣;正極
(2)16
(3)水 氫氣+氧氣
【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
(2)根據(1)中分析解答;
(3)確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從而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解答】(1)根據圖像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生成B的氣體小于A,則B為氧氣,A為氫氣。若甲試管生成氣體B,而b與試管甲相連,則b應接電源的正極。
(2)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如果生成氧氣體積為8毫升,那么生成氫氣的體積為:8mL×2=16mL。
(3)水在通直流電的情況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水 氫氣+氧氣 。
例7、(1)用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2)增加水的導電性
(3)D
(4)C
【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
(2)純水是絕緣體,普通的水能夠導電是因為其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且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而電解水的速度越大。
(3)比較兩個實驗,分析圖2實驗的優點即可。
(4)根據對電解水實驗的現象、過程、結論等認識判斷。
【解答】(1)在圖2中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氧氣,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2)水中加入氫氧化鈉的好處是增加水的導電性。
(3)①實驗時手不用直接接觸有腐蝕性的電解液,比較安全,故①正確;
②非常方便兩極氣體的檢驗,故②正確;
③所用實驗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見的物品改制而成,故③正確。
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4)A.實驗產生兩種氣體的體積之比為1∶2,而不是質量之比,故A錯誤;
B.由該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故B錯誤;
C.在該實驗中生成了新物質,即水發生了化學變化,故C正確;
D.不能直接觀察到兩個電極上產生氫氣和氧氣,需要通過實驗驗證,故D錯誤。
故選C。
1.A
【解析】【分析】水循環的五個環節:蒸發(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解答】臺風主要影響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臺風將海洋上空大量水汽帶到陸地上空,從水循環的途徑來看,臺風登陸屬于水汽輸送。故選A。
2.C
【解析】【分析】水循環的基本環節包括: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詩詞中的“湘江北去”,描述的是地表水的流動,體現的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3.D
【解析】【分析】此題考水循環的環節知識和影響,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結合水循環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過程,以及各環節所聯結的水體,判斷各環節的意義。
【解答】圖中的①是降水,②為下滲,③為蒸發,④為污水。
故選D。
4.B
【解析】【分析】根據對電解水的實驗過程、現象和結論的理解判斷。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甲試管中氣體的體積比乙的體積大,則甲內為氫氣,乙內為氧氣,故A錯誤;
B.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則b與負極相連,a為正極相連,故B正確;
C.甲和乙中氣體的體積之比為2:1,故C錯誤;
D.實驗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D錯誤。
故選B。
5.C
【解析】【分析】由電解水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可知,反應是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解答】A:生成物有氧氣和氫氣兩種物質 ,正確;
B: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質量和數量不變,水電解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變化,,正確;
C: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錯誤;
D:水分子由氫、氧兩種原子構成,正確;
故選B。
6.(1)水汽輸送
(2)C
【解析】【分析】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改變狀態到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 ①代表蒸發;②代表水汽輸送;③ 代表降水;④ 代表地表徑流。
【解答】(1)讀圖可知,水循環是多環節的自然過程,其中 ② 表示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環節。
(2)選項中的三個地區,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水循環最活躍,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和冰川廣布的南極大陸干旱少雨,水循環不活躍。 水循環最活躍的是 C: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
7.(1)2:1;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2)水 氫氣+氧氣
【解析】【分析】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體積比為氧氣:氫氣=1:2。
水電解過程的文字表達式 : 水 氫氣+氧氣
【解答】(1)實驗時,能觀察到A、B兩試管中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所以B中生成的是氧氣, 檢驗B中氣體的方法是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
(2) 水電解過程的文字表達式 : 水 氫氣+氧氣
8.(1)負;氫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氣體中,若復燃則為氧氣
(2)大
(3)4
(4)氫和氧(或氫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大約是氧氣體積的2倍;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
(2)根據題目條件的變化分析比值的變化即可;
(3)根據表格中試管內氣體體積的比值變化是否接近2:1分析解答;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試管內氣體體積大于乙試管內氣體體積,則甲試管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而乙試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因為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所以A是電源的負極。檢驗乙試管中氧氣的方法為: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氣體中,若復燃則為氧氣。
(2)裝置密閉性良好、讀數正確,若在相同條件下氧氣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氫氣,則試管內收集到的氧氣體積會偏小,那么測得結果中氫氣與氧氣的比值會偏大。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從第4組數據開始,甲乙試管中氣體體積的比值逐漸接近2:1,即:自第4分鐘后管(甲)和管(乙)產生氣體的體積比非常接近理論比值。
(4)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和氧元素組成的。
1.A
【解析】【分析】根據水循環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水循環涉及蒸發、水汽輸送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環節。“天河工程”項目旨在科學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進而采取人工干預手法,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的再分配。“天河工程”計劃是對水循環的水汽輸送環節進行干預。結合題意。
故選A。
2.D
【解析】【分析】常見的水循環的環節主要有: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等。
【解答】據圖中箭頭特點結合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可知,海洋水蒸發到大氣中主要是蒸發,因此Ⅰ為蒸發;Ⅱ為地表水到海洋,是地表徑流;Ⅲ為地表水通過下滲為地下水為下滲;Ⅳ為地下徑流,D正確。
故答案為:D
3.A
【解析】【分析】水循環的主要環節主要有蒸發(包括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臺風經過時,往往會形成強烈的降雨,雨水落到地面后,會在地表流動,部分雨水會滲入地面以下,因此涉及水循環的環節為降雨,地表徑流和下滲,即②④⑤。
故選A。
4.C
【解析】【分析】根據對電解水實驗的認識分析判斷。
【解答】A.純水為絕緣體,普通的水能夠導電是因為其中存在離子,且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因此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正極和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1:2,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量可知,該實驗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5.C
【解析】【分析】(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2)根據構成物質的微粒的知識判斷;
(3)比較水電解前后原子的種類是否改變;
(4)根據物質組成的知識判斷。
【解答】A.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為化學變化,故A錯誤;
B.常見的金屬、稀有氣體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還有一些物質由離子構成,故B錯誤;
C.根據示意圖可知,水電解前后,原子都只有兩種,即氫原子和氧原子,故C正確;
D.微觀上,水由水分子構成;宏觀上,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D錯誤。
故選C。
6.(1)降水;地表徑流( 2 )C;D
【解析】【分析】在一定的條件下,陸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發的形式,轉化為大氣水。植物體也會將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騰的形式釋放出來。冰川在一定條件下,也會直接升華為水蒸氣,
或熔化成液態水補給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重新凝結成為液態水或凝華為固態水,并以液態雨水或固態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降落到陸地上的水,一部分匯集成為河流水、湖泊水,或轉化為冰川,另一部分則下滲轉變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匯集到河流、湖泊或滲透到地下的水,又會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體的一部分。
【解答】(1)A蒸發 ,B是降水,C水汽輸送,D降水,E地表徑流,F下滲,G是地下徑流;
(2)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較為嚴重的國家。據統計,我國江河年平均徑流總量約 2.7×1012米3 ,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的水資源只有 2200 米3 ,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大量的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淡水資源的 1/4,據統計,全國 600多個城市中,有近 400 個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嚴重缺水。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顯,A錯誤,C正確,B南水北調是解決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無法解決污染問題,D臺風可以是將水汽輸送位置發生改變,緩解高溫和干旱天氣。
故答案為:(1)降水,地表徑流;(2)CD。
7.(1)負(2)帶火星的木條置于尖嘴處(3)B
【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
(2)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
(3)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結論分析判斷。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試管內生成氣體的體積大于b試管內氣體的體積,則a內為氫氣,b內為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氫氣,則A表示電源的負極。
(2)b試管內為氧氣,則檢驗b試管內氣體的方法是:帶火星的木條置于尖嘴處。
(3)純凈的水為絕緣體,故A錯誤;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B正確;
水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之比為2:1,故C錯誤。
故選B。
2023-2024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一)
地球上的水、水的組成
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雷山县| 陆良县| 中超| 杭锦旗| 乌兰察布市| 丁青县| 吉木萨尔县| 兴国县| 汽车| 天等县| 永昌县| 勐海县| 邹城市| 隆昌县| 永仁县| 嘉荫县| 怀柔区| 高雄县| 宿松县| 项城市| 盐池县| 万州区| 昆明市| 南京市| 专栏| 霸州市| 南皮县| 景谷| 同江市| 出国| 涟水县| 买车| 许昌县| 湖北省| 黔西县| 沛县| 永嘉县| 龙南县| 肥东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