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一、張騫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漢代人把今天甘肅陽關、玉門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和更遠的廣大地區稱作西域。
2、張騫出使西域:①目的:⑴第一次: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⑵第二次: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②過程:⑴第一次: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歷時13 年。⑵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走訪了烏孫等西域許多國家,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
二、絲綢之路
1、背景:張騫通西域以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
2、路線:從長安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運往中亞 、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羅馬;
3、東西方文化交流:①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到西域。②西域的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及多種樂器和歌舞等傳到中國。
4、影響: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5、漢武帝還大力開辟海上交通,其中最有名的是“海上絲綢之路”。
三、對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護的設置:①時間:公元前60年。②設置者:西漢政府。③地位: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④意義: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是我國的領土。
2、班超經營西域:①東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②貢獻:恢復并加強漢朝對西域的管理。③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羅馬帝國)。
1.公元前1世紀佛教傳人中國,隨后的幾百年里,伊斯蘭教、摩尼教、景教、襖教、猶太教、基督教等各種域外宗教涌入中國,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思想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這反映了(  )
A.絲綢之路增進文化交流 B.政府奉行開明民族政策
C.儒家思想失去主導地位 D.政權分立導致思想混亂
2.漢代張騫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
A.公元前2世紀 B.公元2世紀 C.公元前1世紀 D.公元1世紀
3.區分歷史事實與歷史觀點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
A.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 B.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
C.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大動脈 D.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
4.某校歷史興趣小組準備以“古代封建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為主題辦一期黑板報,同學們紛紛投稿。其中無法通過小組長審核的是(  )
A.漫話“焚書坑儒” B.漢武帝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張騫與絲綢之路 D.清朝“文字獄”之我見
5.張騫第一次赴西域的目的是(  )
A.開辟漢與西域之間的陸路交通 B.代表中央政府總管西域事務
C.聯絡大月氏攻打匈奴 D.為漢武帝尋找汗血寶馬
6.漢武帝為聯合西域大月氏夾擊匈奴,特派遣(  )出使西域,從而開通了“絲綢之路”。
A.班超 B.班固 C.玄奘 D.張騫
7.有人評論說:匈奴是漢朝和西域之間的阻隔。請結合教材所學知識,論證這一觀點。
【西漢建國初】
(1)西漢建國初,采取哪一政策進行緩和與匈奴的關系?
(2)武帝認識到西域重要性,招募使者出使西域,欲夾擊匈奴。請說出應召人。
(3)武帝時期由于漢室強大起來,對匈奴進行了反擊,請列舉武帝時攻打匈奴的名將一位。
(4)公元前119年,是西漢時期一個重要的時間。請說出這一年發生的兩件大事。
(5)說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
(6)由于西漢末匈奴再次切斷漢與西域的往來,東漢時期哪位人物出使西域?
你從漢朝出使西域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優秀的精神品質?
8.下列史實最能證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是(  )
A.秦朝修筑萬里長城 B.西漢北擊匈奴進攻
C.西漢設立西域都護 D.東漢甘英出使大秦
9.觀察下圖請思考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所經地點的先后順序是(  )
①河西走廊 ②新疆境內 ③歐洲 ④西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10.從西域傳入的面粉食用方法,東漢時已普及,文獻中的湯餅,即今日的面條。大麥、小麥與黍稷稻逐漸成為我國北方的主要食品。引發這一飲食文化革命的特定歷史條件是(  )
A.南北政權對立 B.少數民族內遷
C.政治清明穩定 D.絲綢之路開通
11.“張騫原是一名郎官,他志在為國分憂,勇敢地出來應募,在去往西域的路上曾兩次被匈奴抓住,被扣10余年,在威脅利誘面前,‘持漢節不失’,堅持完成使命”,材料反映張騫具有的高尚品格有(  )
①威武不屈 ②報效祖國 ③堅持不懈 ④勇于糾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史書記載“西域本無道路,今鑿空而通之也”。為此做出開創性貢獻的是(  )
A.張騫 B.鑒真 C.玄奘 D.鄭和
13.廣州亞運會的主題歌是《亞洲之路》。為迎接廣州亞運會而舉辦的“亞洲之路”活動,創意來自古代絲綢之路,旨在以“兩條絲路擁抱亞洲”。結合所學知識,“海上絲綢之路”最遠抵達的地方是(  )
A.非洲西海岸 B.波羅的海
C.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 D.孟加拉灣
14.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遺產主要反映了(  )
A.兩漢的醫學成就 B.南朝江南的開發
C.南北朝的石窟藝術 D.文明的交流與互動
15.公元前60年,今新疆開始歸屬中央政權開始于(  )
A.牧野之戰 B.秦朝建立
C.西漢建立 D.西域都護設置
1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秦朝起, 中國形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大國……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時代來,顯然是進入了新的時代,他和他的統治機構,顯然比前一時代的封建國家起著較多的作用。因此,他創建的許多制度,是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的。后來延續二千年之久的封建體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變,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朝代。
——范文瀾《中國通史》
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 ,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
——[美]阿爾伯特·克雷格《哈佛極簡中國 史》
材料三:漢武帝在開發利源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包括……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等,這套新經濟政策的設計者是桑弘羊、孔僅等。
——傅樂成《中國通史》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他’是誰?為什么說自秦朝起中國“進入了新的時代”?為鞏固統一,他在經濟上推行了哪兩項鞏固統一的措施?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回答,武帝“用主父偃之計”的措施是什么? 這一措施有何作用?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回答“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分別指什么措施?
(4)寫出材料四中A代表的地名。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作用。
(5)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漢時期最重要的階段特征。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他執政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形成了輝煌的“西漢盛世”,他的偉大之處在于他的諸多首創精神和積極的治政態度……他兩次派遣使團出使西域,建立起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豐富和充實了華夏文明。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誰?
(2)他在思想上、教育上采取的具有“首創精神”的措施分別是什么?
(3)材料中“他兩次派遣使團出使西域”的時間分別是在哪年?
(4)材料中“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是指什么?這條中西通道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還有什么價值和作用?
答案解析
1.【答案】A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1世紀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隨后的幾百年里,伊斯蘭教、摩尼教、景教、襖教、猶太教、基督教等各種域外宗教通過絲綢之路涌入中國,絲綢之路增進文化交流,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思想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A符合題意;
政府奉行開明民族政策與材料無關,B不符合題意;
儒家思想失去主導地位說法錯誤,C不符合題意;
公元一世紀屬于漢朝時期,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政權分立導致思想混亂說法錯誤,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絲綢之路,難度一般,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2.【答案】A
【知識點】張騫的歷史貢獻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是建立與西域各國的友好交往。后西域各國紛紛歸漢。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漢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A符合題意;其它三項時間不符,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張騫出使西域,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3.【答案】C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歷史事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件,不為人的意志而轉移,也可以說是歷史的真相;而歷史觀點,是指有人參與的觀點。C項所敘述的絲綢之路的作用是“古代東西方往來大動脈”,屬于人們的評價,故該項屬于歷史觀點,C項正確;
“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敘述的就是一客觀事件,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
B項屬于歷史事實,排除B項;
D項屬于歷史事實,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只要學生熟練掌握教材知識,即可回答好本題,難度較小。
4.【答案】C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張騫的歷史貢獻
【解析】【分析】 題目強調的是在思想上的措施,張騫與絲綢之路屬于對外交往,C項正確;
焚書坑儒屬于封建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排除A項;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屬于封建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排除B項;
清朝“文字獄”屬于封建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的相關歷史史實。
5.【答案】C
【知識點】張騫的歷史貢獻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年前138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C項正確;
開辟漢與西域之間的陸路交通,與第一出使無關,排除A;
代表中央政府總管西域事務,與史實不符,排除B;
為漢武帝尋找汗血寶馬,表述錯誤,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張騫出使西域的知識。難度較低,掌握張騫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實即可作答。
6.【答案】D
【知識點】張騫的歷史貢獻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西漢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D符合題意;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排除A;
班固是東漢史學家,代表作有《漢書》,排除B;
玄奘在唐朝時期,西行天竺,排除C;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張騫出使西域的知識。難度較低,掌握張騫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實即可作答。
7.【答案】C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項符合題意;
選項ABD與史實不符,排除;
故答案為C 。
【點評】本題考查西域都護的設立,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最能證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史實是西漢設立西域都護。
8.【答案】B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絲綢之路從長安(今西安)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是當時橫穿歐亞大陸的陸上通道。①②④③符合題意;
ACD順序錯誤,排除A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絲綢之路的知識。難度適中,掌握絲綢之路的路線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9.【答案】D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從西域傳入……湯餅,即今日的面條”“大麥、小麥……逐漸成為我國北方的主要食品”體現了絲綢之路的開通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沿著這條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汗血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飲食、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故D項正確;
南北政權對立、少數民族內遷、政治清明穩定與“從西域傳入的面粉食用方法,東漢時已普及”不符,故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絲綢之路的開辟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及分析能力。重點掌握絲綢之路的影響。絲綢之路是西漢與西域交往和交流的歷史見證。絲綢之路也是西漢時期及以后,中國與西亞、歐洲各國的聯系之路。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漢族與沿途的其他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了我國西北地區的開發。
10.【答案】A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以反映出張騫具有的高尚品格有威武不屈、報效祖國、堅持不懈。不能反映 ④勇于糾錯 ,選項A正確;
選項BCD中都有 ④勇于糾錯 ,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張騫通西域,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材料反映張騫具有的高尚品格有威武不屈、報效祖國、堅持不懈。
11.【答案】A
【知識點】張騫的歷史貢獻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西域本無道路,今鑿空而通之也”。為此做出開創性貢獻的是張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認識到西域的重要性,決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第一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率領300多人的使團,帶著萬頭牛羊,以及金幣、絲綢等財物,走訪了烏孫等西域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認識到漢朝的富足與強大,紛紛派使節來到長安,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A符合題意;其它三項與材料無關,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一般,讓學生正確認識張騫,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12.【答案】C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海船從東南沿海港口出發,經中南半島南下,繞過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通往孟加拉灣沿岸,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中國的絲綢等物品由此可轉運到歐洲地區,C符合題意;其它三項說法錯誤,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一般,讓學生正確認識海上絲綢之路,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13.【答案】D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遺產主要反映了文明的交流與互動。這條道路是絲綢之路。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漢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漢朝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的大秦(羅馬),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長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亞﹣﹣歐洲的大秦)絲綢之路的開通開辟了中國與西方聯系的先例;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排除ABC,選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絲綢之路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絲綢之路:長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4.【答案】D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A.牧野之戰,不符合題意;
B.秦朝建立,不符合題意;
C.西漢建立,不符合題意;
D.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朝廷設置西域都護,作為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
15.【答案】(1)和親政策。
【漢武帝時期】
(2)張騫。
(3)衛青(霍去病)。
(4)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漠北戰役。
(5)絲綢之路。
【東漢時期】
(6)班超。
【感悟】
(7)不怕困難;為國分憂;不辱使命;威武不屈;執著追求等。
【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漢武帝的大一統
【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可知,西漢建國之初,由于國力疲弱,不得不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不僅要將宗室女子嫁給匈奴單于,每年還要送給匈奴大量的糧食和布匹。
(2)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人夾擊匈奴。
(3)根據所學可知,西漢強盛后,漢武帝開始對匈奴用兵,派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
(4)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率精騎出擊匈奴,即漠北戰役,同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走訪烏孫等西域許多國家,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5)根據所學可知,絲綢之路對于中國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
(6)根據所學可知,東漢明帝時,派兵出擊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
(7)根據所學可知,張騫、班超出使西域都遇到重重困難,在困難面前他們不怕困難,作為出使西域的使者他們為國分憂、不辱使命、威武不屈、執著追求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故答案為:
(1) 和親政策。
(2) 張騫。
(3) 衛青(霍去病)。
(4)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漠北戰役。
(5) 絲綢之路。
(6) 班超。
(7) 不怕困難;為國分憂;不辱使命;威武不屈;執著追求等。
【點評】 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提示,結合對所學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
16.【答案】(1)秦始皇(嬴政);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2)“推恩令”;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3)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
(4)長安。溝通中外文明(或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5))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知識點】秦滅六國;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漢武帝的大一統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自秦朝起, 中國形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大國……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時代來,顯然是進入了新的時代,他和他的統治機構,顯然比前一時代的封建國家起著較多的作用。因此,他創建的許多制度,是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的。后來延續二千年之久的封建體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變,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朝代。“及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定都咸陽。秦滅六國后,又北進南下,對邊疆地區進行開拓和經營,管轄范圍大為拓展。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為改變以前各諸侯國使用的長度、容量和重量標準不一的狀況,秦始皇規定以秦制為基礎,統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國家統一監制。度量衡的統一,便利了經濟的發展。
(2)根據材料“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 ,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及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推恩”建議,下詔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由皇帝制定封號。這樣,侯國越來越多,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漢武帝隨后又找各種借口削爵、奪地甚至除國,嚴厲鎮壓他們的叛亂,諸侯王從此一蹶不振。漢武帝還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監視州部內的地方官吏、豪強及其子弟,嚴禁他們為非作歹。通過這些措施,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
(3)根據材料三“漢武帝在開發利源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包括……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等,這套新經濟政策的設計者是桑弘羊、孔僅等。”及所學知識可知,為加強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還在全國各地設鹽鐵官,把煮鹽、冶鐵等經營權收歸國有,實行鹽鐵官營、專賣;又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這些措施,使國家的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
(4)自從張騫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漢朝和西域的使者開始相互往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商人們載著漢朝的絲綢等貨物,從長安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又把西域的物產和奇珍異寶運到中原。這條溝通歐亞的陸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通過這條道路,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到西域;西域的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首蓿等植物,以至多種樂器和歌舞等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5)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秦漢時期的階段特征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故答案為:(1)秦始皇(嬴政);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2)“推恩令”;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3)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
(4)長安。溝通中外文明(或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5)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點評】本題考查秦朝的建立、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絲綢之路等相關史實。需要理解并掌握秦朝的建立、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絲綢之路等相關知識。
17.【答案】(1)漢武帝
(2)思想上:“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教育上:興辦太學
(3)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4)絲綢之路。
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交往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
【知識點】漢武帝的大一統;張騫的歷史貢獻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漢武帝;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在思想上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使儒家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在教育上,興辦太學,培養儒學人才;
(3)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兩次派遣使團出使西域的時間分別是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
(4)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材料中“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是指絲綢之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交往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 ;
故答案為:(1)漢武帝;
(2) 思想上:“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教育上:興辦太學
(3)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4) 絲綢之路。
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交往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
【點評】(1)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進行分析回答;
(2)(3)屬于同一類型,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解答時,在第一題的答案的基礎上,結合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
(4)本題的第一問,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進行分析回答;第二問是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桓台县| 涪陵区| 林周县| 红原县| 勐海县| 施秉县| 当雄县| 夹江县| 石首市| 丽水市| 图木舒克市| 婺源县| 花莲县| 乐安县| 宜宾县| 龙陵县| 正定县| 正蓝旗| 象山县| 乐东| 泽库县| 汶川县| 宜春市| 新绛县| 隆德县| 峡江县| 库尔勒市| 罗甸县| 绥棱县| 海城市| 来宾市| 都安| 嘉禾县| 逊克县| 辉县市| 慈利县| 光山县| 福建省| 南靖县|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