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八年級 學科 思想品德 編寫人 編寫日期 2014.12課題:競爭與合作簡要提示: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生活中競爭與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應學會將競爭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力爭上游,同時要學會合作的能力與技巧;使學生能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對競爭占的挫折與失敗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品質,關心集體;教學重點:學會面對競爭壓力的時候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教學難點:生活中的競是必不可少的認知與探究:一、認知: 1、競爭的重要性是什么?2、良性競爭和惡性競爭分別是什么?3、競爭有那些消極作用?4、我們對競爭應持什么態度?5、什么是合作?6、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7、如何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8、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需要怎么做?二、探究:9、辨析:競爭與合作是互相排斥的。10、21世紀為什么需要競爭與合作?梳理與反饋: 11、觀察與思考: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野鹿為了躲避天敵,隨時準備逃命,而要逃命,就要跑得比同伴快。躲在僻靜處的幾頭獅子,等待襲擊鹿群的最佳時機,要沖到最前面先得到美食,它得比同伴跑得快,如果跑得慢,就得忍饑挨餓。但在這里同伴與同伴、獅子與野鹿之間的競爭,并沒有使野鹿滅絕,也沒有使獅子餓死。不同動物種類之間維持的生態平衡構成了非洲草原的一景。 有人說競爭就是“你死我活”,合作就是“一團和氣”,兩者是水火不相容的關系。這種看法對嗎?為什么?怎樣做到在競爭中合作?13、分析說明題 某地有一家百貨商店在商場內設立了一個小小的咨詢服務亭,為顧客提供一種不同尋常的服務。如果你在該商場沒有賣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可以到這個服務亭詢問,他會指引你到另一家有這種商品的商店。也就是說,把顧客介紹到自己的競爭對手那里去。這種做法不僅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同時也贏得了競爭對手的尊重。結果,該商店生意日漸興隆。(1)該百貨商店是怎樣處理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的? (2)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你打算怎樣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年級 八年級 學科 思想品德 編寫日期課題:關愛社會簡要提示:認識溫州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社會問題;懂得憂患意識的含義。培養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對比、分析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問題的存在對溫州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的影響,從而使學生樹立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培養憂患意識。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認知與探究:一、認知: 1、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有哪些?2、我們為什么要樹立憂患意識?3、什么是憂患意識?4、為什么要培養回報社會的意識和親社會的行為?5 、什么是親社會行為6、為什么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7、中學生年齡太小,不宜參加公益活動等為社會服務的活動嗎?梳理與反饋:請你辨析8、某中學由團委帶頭,常年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許多共青團員和品學兼優的學生通過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為社會作貢獻,培養親社會行為,自身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有的同學認為:只要多參加“青年志愿者”之類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人,就能培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9、結合當前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請談談青少年如何養成親社會的行為?10、活動探究題 某校八年級(5)班在學習了思想品德《關愛社會》一課后,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特地組織了一次社會公益活動,到當地的敬老院對孤寡老人進行慰問活動。活動受到了社會上的人們的廣泛好評,同時參加慰問的同學也感受很深。假如你是本班的一名同學,請你完成下列內容:(1)請你談談:我們青少年有必要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嗎?為什么?(2)請你列舉:除此之外,你還參加過哪些社會公益活動?(3)請你談體會: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你有何體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