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例1、25℃時向一定量不飽和KNO3(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KNO3(硝酸鉀)固體,則下列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此過程溶質質量變化規律的是( )A. B.C. D.例2、農業上常用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如圖所示為實驗室配制該溶液的過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B.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溶解C.在稱量氯化鈉的過程中,若天平指針左偏,應向右移游碼D.再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使得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例3、小明在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時,向一定量的氯化鈉顆粒中按如圖方式加水,并充分攪拌。下列關于該過程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與加入水的質量的關系圖可能合理的是( )A. B.C. D.例4、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A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資料:A的溶解度溫度/℃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A.②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 B.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例5、室溫時,對100mL氯化鈉飽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終甲、乙兩燒杯中溶液( )A.溶質質量相同 B.溶質質量分數相同C.均為不飽和溶液 D.溶劑質量相同例6、要使一定量20℃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濃度發生改變,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升高溫度至30℃、②降低溫度至10℃、③加2克硝酸鉀、④加入2克水、⑤蒸發掉2克水,再恢復到20℃、⑥加入2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2克.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④ D.全部例7、下圖是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請回答:(1)實驗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 克。(2)稱量時,若天平指針偏右,則下一步的操作是 。例8、醫生給病人輸液時,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圖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標簽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該溶液中取出10mL,則取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2)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 g。(3)某鉛酸蓄電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若用100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配制該稀硫酸時,需要蒸餾水多少g(精確到0.1)(寫出計算過程)。1.t℃時,一定量的硝酸鈉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隨著水分的蒸發量溶液中的下列各量變化正確的是( )A.硝酸鈉溶解度的變化 B.溶質質量的變化C.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化 D.溶液質量變化2.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時,下列會引起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B.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C.用天平稱量氯化鈉時,指針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有少量的溶液濺出3.如圖是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示意圖,下列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圖乙中,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下一步操作是在左盤中繼續加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B.圖丙中,該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過,制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C.圖丁中,若量取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則制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D.圖戊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通過攪拌提高氯化鈉的溶解度4.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時,下列操作會導致其質量分數偏小的是( )①稱量的氯化鈉固體中含有不溶性雜質②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③往燒杯中加水時有水灑出④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時有少量濺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如圖是配制50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過程示意圖:(1)B操作,在稱量中發現指針偏向左邊,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___;(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如果配制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導致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是___________。A.所用氯化鈉藥品不純 B.配完后將溶液轉移至試劑瓶時灑出了一些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將量好的水從量筒里倒入燒杯時,灑出一些水1.2021年3月12日溫州市初中畢業生進行綜合素質測評之實驗操作考查,小科同學抽到的實驗是配制50克5%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會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于5%的是( )A.稱取氯化鈉 B.轉移氯化鈉時,有固體灑出C.量取水 D.裝瓶時,有液體灑出2.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種溶質不能通過淡化膜,從而得到淡水。對加壓后右側海水成分進行分析,正確的是( )A.海水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B.溶劑質量增多C.海水質量不變D.溶質質量增多3.小科欲配制80克5%的氯化鈉溶液,該實驗的部分操作如圖所示。(1)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 克。稱量時出現了右盤略低的現象,如圖甲,接下來的具體操作是 。(2)量取水時,選用規格為 (選填“100”或“200”)毫升的量筒更加合理。(3)丙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下列操作會導致配制的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偏小的有 。A.砝碼磨損B.氯化鈉固體不純C.按照圖乙的方法讀數D.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時,有水灑出答案及解析例1、C解:A、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質硝酸鉀;B、向一定量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固體時,硝酸鉀能夠繼續溶解,直到達到飽和狀態;C、向一定量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固體時,硝酸鉀能夠繼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不再溶解;D、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硝酸鉀不能無限溶解。故選:C。例2、C【解析】A、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實驗步驟為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分析圖示可知,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故說法正確;B、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故說法正確;C、配制100g 16%氯化鈉溶液,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100g×16%=16g,是定值,②中稱量氯化鈉的過程中,若天平指針左偏,說明氯化鈉多了,需減少氯化鈉使天平平衡,故說法錯誤;D、量筒的讀數“仰小俯大”,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量取水的體積偏大,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說法正確。故選C。例3、D解:A、加入75克水后燒杯中已無固體,再加25克水,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加大,溶質的質量分數應該降低,故A錯誤;B、加入75克水后燒杯中無固體,此時溶液可能為不飽和溶液,如圖B所示加水75克時接近飽和溶液,再加水25克,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只增加了25%,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稍降低,圖B顯示溶質的質量分數降低了約50%,故B錯誤;C、加入75克水后燒杯中無固體,此時溶液可能為飽和溶液,如圖C所示加水75克時為飽和溶液,再加水25克,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只增加了25%,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稍降低,圖C顯示溶質的質量分數降低了約50%,故C錯誤;D、加入75克水后燒杯中無固體,此時溶液可能為飽和溶液,如圖D所示加水75克時為飽和溶液,再加水25克,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只增加了25%,溶質的質量分數稍降低,故D正確;故應選:D。例4、D解:A、由表格數據可知,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30℃時A的溶解度為41.4g,則25℃時A的溶解度小于41.4g;則②中A固體不能全部溶解;60℃時A的溶解度為55.2g,④中A固體能全部溶解,溶解的質量為37.2g+4.2g+9g=50.4g;50℃時A的溶解度為50.4g,所得溶液恰好飽和;則④⑤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B、③⑤中溶劑的質量相等,⑤中溶解的A固體多,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C、根據A選項的分析,②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60℃時A的溶解度為55.2g,④中A固體能全部溶解,溶解的質量為37.2g+4.2g+9g=50.4g,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D、20℃時A的溶解度為37.2g,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則①中固體能全部溶解;根據A選項的分析,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即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例5、A解:A、由于溶液有均一性,在將甲轉移溶液50mL時,甲、乙溶液中溶質質量相同。故A正確;B、由題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質質量相同,溶劑的質量不同,溶質質量分數不同。故B錯誤;C、由題可知,甲溶液是飽和溶液,乙是不飽和溶液。故C錯誤;D、由題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質質量相同,溶劑的質量不同,故D錯誤。故選:A。例6、C解:由于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或者是加入同溫度下的同一物質的飽和溶液,都還是20℃時的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都相等;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給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飽和溶液就會變成不飽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而降溫溶液中就會有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會減小;往飽和溶液中加水,就會稀釋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也會減小,故選C。例7、解:(1)由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可知,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50g×10%=5g;(2)天平稱量正確的操作是左物右碼,稱量時,指針偏右說明所加左盤的氯化鈉質量偏小,則下一步的操作是增加氯化鈉的質量直至天平平衡。故答案為:(1)5;(2)增加氯化鈉的質量直至天平平衡。例8、解:(1)溶液具有均一性,從該溶液中取出10mL,則取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仍為5%。(2)500ml含葡萄糖25g,某病人一天共輸入該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這一天共補充葡萄糖的質量為25g75g。(3)設需要蒸餾水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100g×98%=(100g+x)×20% x=390.0g。答:需要蒸餾水390.0g。故答案為:(1)5%;(2)75;(3)390.0。1.C【解答】解:A、t℃時,一定量的硝酸鈉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故選項圖象錯誤。B、t℃時,一定量的硝酸鈉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隨著水分的蒸發,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逐漸減少,故選項圖象錯誤。C、t℃時,一定量的硝酸鈉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隨著水分的蒸發,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所得溶液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圖象正確。D、t℃時,一定量的硝酸鈉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隨著水分的蒸發,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的質量逐漸減少,故選項圖象錯誤。故選:C。2.B【解答】解:A、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錯誤。B、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正確。C、用天平稱量氯化鈉時,指針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錯誤。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有少量的溶液濺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錯誤。故選:B。3.D【解答】解:A、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藥品的質量小于砝碼的質量,應進行的操作是繼續向左盤添加氯化鈉,直至天平平衡,故選項說法正確。B、該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過,會造成實際取用的水的體積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說法正確。C、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說法正確。D、玻璃棒的作用是通過攪拌,加快溶解速率,不能改變該溫度下氯化鈉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溶質質量,不能提高氯化鈉的溶解度,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4.A【解答】解:①稱量含不溶性雜質的氯化鈉來配制溶液,溶質的質量偏小,溶質質量分數偏小。②用量筒取水時仰視讀數,水的實際體積偏大,溶質質量分數偏小。③往燒杯中加水時有水酒出,會造成實際取用的水的體積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④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時有少量濺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②①會導致結果偏小。故選:A。5.從左盤中取出一些氯化鈉,直至托盤天平平衡 加快固體的溶解 AC/CA【解析】(1)B操作是使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在稱量中發現指針偏向左邊,說明左盤中氯化鈉的質量多余要求的質量,接下來的操作是從左盤中取出一些氯化鈉,直至托盤天平平衡,故填從左盤中取出一些氯化鈉,直至托盤天平平衡。(2)E操作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固體的溶解,故填加快固體的溶解。(3)A 所用氯化鈉藥品不純,即稱取的氯化鈉的質量偏小,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選項正確; B 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完后將溶液轉移至試劑瓶時灑出了一些,不影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至少試劑瓶中的溶液的質量少一些,選項錯誤;C 量取水時仰視讀數,讀數小于水的實際體積,即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選項正確; D 將量好的水從量筒里倒入燒杯時,灑出一些水,燒杯中的水的質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選項錯誤;1.C【解析】A.稱取氯化鈉時,將氯化鈉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 ,根據“砝碼質量=氯化鈉質量+游碼質量”可知,此時得到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故A不合題意。B.轉移氯化鈉時,有固體灑出,則溶質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故B不合題意。C.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可知,此時讀出的示數偏大,而實際得到水的質量偏小,會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于5%,故C符合題意。D.裝瓶時,有液體灑出,因為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不會影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故D不合題意。故選C.2.A解:A、加壓后,溶質不能通過淡化膜,加壓后的右側海水中溶質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選項說法正確。B、加壓后,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化,故加壓后的右側海水中溶劑的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題意,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種溶質不能通過淡水膜,加壓后海水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題意,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種溶質不能通過淡水膜,加壓后,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不變,故該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3.解:(1)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溶質氯化鈉的質量是80g×5%=4g;天平稱量正確的操作是左物右碼,稱量時出現右盤略低說明左盤所加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應在左盤增加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直至天平平衡;(2)溶劑的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水的質量為80g﹣80g×5%=76g,水的密度為1g/ml,所以水的體積為76ml,應選100ml量筒;(3)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氯化鈉的溶解速率;(4)溶質質量分數100%,溶質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會導致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偏小,溶劑質量增加會導致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偏小,A、砝碼磨損會導致所取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偏小,B、氯化鈉固體不純會導致所取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偏小,C、仰視會導致所取水的質量增加,氯化鈉溶液質量分數偏小,D、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時,有水灑出,導致溶液質量偏小,氯化鈉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答案為:(1)4;左盤增加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直至天平平衡;(2)100;(3)攪拌,加速氯化鈉的溶解速率;(4)ABC。2023-2024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六)物質的溶解(2)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