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3課 五四運動班別 姓名 學號【學習目標】1.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2.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感受五四青年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重點:知道五四運動從爆發到擴大的基本史實及其歷史意義。*難點: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基礎知識】1.五四運動導火線:_________的失敗2.五四運動的過程:3.五四運動的性質:一場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運動、______運動、______運動。★概念解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4.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_______________的開端。促進了__________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__________的結合,為__________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轉折點、里程碑)【能力提升】假如你是五四運動紀念館的講解員,你會怎樣讓大家了解五四運動呢?如果有人問你:“五四運動浮雕為什么能夠鑲嵌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你應該怎樣回答呢?(時間性質、一次和會、兩個階段、三個結果、四個新特征)大家好!歡迎來到五四運動紀念館參觀。我是講解員XXX,今天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有關五四運動的歷史。【知識檢測】1.以下對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同之處的討論,正確的是( )A.都經過長期的起義準備B.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都具有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性質D.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2.下列口號中,最能體現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性質的是( )A.“打倒列強,除軍閥” B.“取消二十一條”C.“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D.“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3.說“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最主要的依據是( )A .青年學生成為斗爭主力 B .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展示了偉大的力量C .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 D .知識分子起了帶頭作用4.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主事在條陳中寫道:“此次罷學風潮,近因由政治問題發生。”條陳中說的“罷學風潮”和“政治問題“分別指( )A.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B.五四運動;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C.五四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D.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直擊中考】(江蘇無錫)1.“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青年學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的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B.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C.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河南A卷)2.五四運動發生后,天津商會發表聲明:“用特電懇諸公力為主張,勿稍退讓,必將青島收回,以保領土。”蘇州市民致函蘇州總商會,要求商會抵制日貨,“莫畏強梁”。這說明五四運動( )A.商人是運動的領導者 B.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C.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 D.目的是要抵制經濟侵略(山東臨沂)3.在如圖所反映的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這次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取得了重大勝利。當時的中國政府是( )A.南京臨時政府 B.北洋軍閥政府C.廣州國民政府 D.南京國民政府(廣西玉林)4.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某事件一百周年大會上講話時指出:“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該事件是( )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一二·九運動(內蒙古通遼)5.有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該觀點的主要依據是( )A.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以實現 B.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開辟中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C.五四運動繼承了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 D.革命指導思想和領導力量發生重大變化(陜西)6.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 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有(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統治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貴州貴陽)(17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北大學生羅家倫起草)材料二 實際上,五四運動之所以首先是一次學生運動,或者說青年的運動,就是因為所有的社會因素最后都作用于青年學生的心理狀態,并成為新文化作用于社會力量的樞紐所在,有了這個樞紐,新文化的影響才迅速達到商界、工團,并漸次及于農村社會。——鄧秉元《新文化運動百年祭》材料三 “陳獨秀是五四時期的總司令……五四時期,這個運動實際上是他領導的,他與周國的一群人,如李大釗是起很大作用的。”【注】此處五四述動的概念取廣義,大致指“新文化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及該運動的性質。(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新文化運動是如何“作用于青年學生的心理狀態”的,并指出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9分)(3)結合所學知識,從五四運動廣義概念的角度說出毛澤東認為“陳獨秀是五四時期的總司令”的原因。(4分)【知識梳理】根據已學知識,完成舊民主主義革命大事件時間軸。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