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學習目標】初步認識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了解張謇等人興辦實業,感受張謇等實業家的民族精神。分析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以及受挫的根本原因;知道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具體變化;了解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學習過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梳理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時間 表現 原因產生初步發展 外國人在華開辦工礦企業的刺激一戰期間(1914-1918年) 國內:國際:一戰后 國內:國際:[合作學習]1.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依照上表內容繪制體現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折線圖。[合作學習]2.近代民族企業衰敗的原因材料:一戰結束后,列強卷土重來,尤其是日本勢力對東北的入侵……使大生失去了通海關莊布生產這個面紗市場。同時,帝國主義慫恿下的軍閥混戰使“布疲紗跌,無人問津”。大生也面臨著嚴重危機。 —《張謇與大生紗廠的興衰》根據材料,歸納張謇創辦的民族企業最終破產的原因。這給你怎樣的啟示?[合作學習]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材料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輕重工業所占比重圖(見幻燈片)材料二:近代中國民族企業分布(見幻燈片)材料三:華商在上海創辦了六家絲廠,資本總額120萬元,而同時期,法國商人在上海開辦的寶昌絲廠一家就有資本110萬元,接近上海六家華商絲廠資本的總和。材料四:發昌機器廠制造小火輪船時雖然“俱用華人”,但是自身的技術力量還很薄弱,“發動機系英國造”。閱讀上述材料,概括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特點。社會生活的變化[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歸納我國近代以來社會生活發生的變化。方面 變化交通通信 _________________的傳入;鐵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線的開辟,傳統街道的改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展。風俗習慣 革除社會陋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取代跪拜禮;以“先生”取代“老爺”、“大人”稱謂。崇洋風尚 人們的飲食、_______、婚喪以及休閑娛樂方式日益開放,出現了______________的趨向。【隨堂演練】清末狀元張謇為了維護中國利益,主動放棄高官厚祿,依然回家鄉辦廠,他提出的口號是A.“實業救國” B. “曲線救國” C. “教育救國” D. “抗日救國”2. 民國時期,西裝在滬上極為流行,再窮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裝。頭戴禮帽,手拿手杖,眼袋金絲眼鏡,西裝革履……已成為“摩登先生”的標準裝束,這說明了A. 社會性質的改變 B. 習俗風尚的變革C. 辛亥革命的成功 C. 人們生活的富裕3. 民國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歲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是A. 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發型 B. 著中山裝到學校讀書C. 在校見到老師行跪拜禮 D.同學之間以“某君”相稱4.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孫中山:“查前清官廳視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爺等名稱,愛之者增慚,施之者失體,殊為共和政體之玷。”材料反映了什么現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如何對待這一現象的?這說明了什么?19世紀六七十年代甲午中日戰爭一戰期間20世紀三十年代時間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