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導學案【思維導圖】【新課標要求】通過“絲綢之路”的開通,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學習目標】識記張騫通西域的史實,班超經(jīng)營西域人大史實,絲綢之路的路線,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學習重難點】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的基本史實難點: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素養(yǎng)導學】時空觀念:了解西域的地理概念;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過程及絲綢之路的路線等唯物史觀:正確認識絲綢之路在東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家國情懷:感受張騫為報效祖國不畏險阻、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通過兩漢對西域管理的史實,認識到祖國統(tǒng)一與中外交流的重要意義【學生自主研習】一.張騫通西域1.西域的含義:2.張騫出使西域的概況: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時間目的結(jié)果3.影響:二.絲綢之路1.陸上絲綢之路(1).路線:(2).物品:(3).意義:2.海上絲綢之路的概況(漢武帝時期開辟的):三.對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護的設置:2.意義:3.班超經(jīng)營西域:【思維導引】西域都護的設置,說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lǐng)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學設計】【課堂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可以用“三個一”來概括:一位人物:張騫通西域,為中西交通暢通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貢獻。一個事件: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座橋梁:絲綢之路架起了東西方文明的友誼之橋【教學反思】通過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小組合作、教師點評補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過張騫和班超的事跡,學習他們報效祖國、不屈不撓、勇于冒險和開拓的精神,強化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的意識。采用了教師分析和示意圖來幫助學生加強對絲綢之路的記憶【課堂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 西域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權(quán)開始于 ( )A. 西域各國使節(jié)回訪長安B.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C. 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D. 東漢政府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2. 2015 年 10 月 1 日上午,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大會在新疆人民會堂隆重舉行。歷史上標志著新疆地區(qū)正式納入中央政府管轄的是( )A. 秦朝的建立B. 西漢河西四郡的設置C. 北魏統(tǒng)一北方D. 西域都護府的設置3. 張騫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種傳入中原,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種中,哪一種不是從西域傳入的( )A. 核桃 B. 小麥 C. 石榴 D. 葡萄4. “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遠抵達( )A. 馬來半島 B. 印度半島 C. 中南半島 D. 馬六甲海峽5. 2000年前,絲綢是中國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國的名片;500年前,茶葉是中國的名片……,其中與“絲綢是中國的名片”有關(guān)的歷史事件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興 C. 張騫通西域 D.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6. 東漢初年,為恢復對西域的管轄,派遣了一位人物出使西域,該人物是( )A. 張騫 B. 班超 C. 甘英 D. 衛(wèi)青7. “張騫說:我通;班超說:我也通?!边@段詼諧有趣的話所反映的史實是( )A. 通西域 B. 通南美洲 C. 通北美洲 D. 通非洲8.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下列關(guān)于古代絲綢之路史實與推論的搭配中,正確的一項是( ) A. A B. B C. C D. D9. 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強民族團結(jié),維護祖國統(tǒng)一,確保邊疆長治久安。新疆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領(lǐng)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 張騫出使西域 B. 開辟絲綢之路 C. 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 D. 昭君出塞10. 張三準備重走“絲綢之路”,請問他要從漢時的哪兒做為第一站出發(fā)最好。( )A. 洛陽 B. 長安 C. 成都 D. 杭州11. 為促進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國家的交流合作,中國國際商會于2017年9月下旬舉辦2017年中國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那么古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所經(jīng)地點的先后順序是①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內(nèi)③歐洲④西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④③①②12.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边@四句詩中提到的“陽關(guān)”和“玉門關(guān)”以西的地方在漢朝時被稱為( )A. 西洋 B. 新疆 C. 大秦 D. 西域二、材料題材料一材料二 沿著這條道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shù)相繼西傳,西方的皮毛、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shù)、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敖z綢之路”成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摘自北師大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三 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國漢朝時期,以絲綢貿(mào)易為媒介和主要動力,開通了世界上最長的陸上經(jīng)濟商貿(mào)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連串璀璨奪目的文化遺產(chǎn)。(1)結(jié)合所學知識,請將如圖絲綢之路路線中的A、E兩處填寫完整。(2)結(jié)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請各舉一例史實,證明材料三中的“這是一條商貿(mào)之路、科技和文化交融之路?!?br/>(3)你認為今天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14、請仔細觀察如圖歷史圖畫和歷史地圖。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圖一材料二 如圖二請回答:⑴ 圖一反映的是什么重大歷史事件?圖二所示的東西方商路是指什么?⑵ 圖一和圖二反映的事件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⑶ 參照圖二請將這條商路的起點①與終點⑤的地名填在橫線上。① ____→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亞→⑤____⑷ 現(xiàn)在的新疆是圖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區(qū)之一,西漢政府為加強統(tǒng)治,對該地區(qū)如何進行管理?這樣做有何歷史意義?⑸ 結(jié)合材料三,談談你對今天“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認識。 15、閱讀下列材料:絲綢之路以商隊運輸形式從中國到古羅馬,連接了歐亞大陸的兩端。絲綢之路流通著大量的、品種多樣的手工業(yè)品和農(nóng)產(chǎn)品。商人、傳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帶著他們的信仰、價值觀念和宗教信念來自遠方。——杰里·齊格勒《新全球史》請回答:(1)絲綢之路形成于我國哪一朝代 (2)根據(jù)材料指出往來于絲綢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3)絲綢之路在歷史上主要起了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學生自主研習】一.張騫通西域1.含義:漢代人把今天甘肅陽關(guān)、玉門關(guān)以西也就是現(xiàn)在新疆和更遠的廣大地區(qū)稱作西域2.張騫出使西域的概況: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時間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目的 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發(fā)展?jié)h與西域各國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結(jié)果 使?jié)h朝了解西域具體情況 西域各國紛紛派使節(jié)來到長安3.影響: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chǔ)二.絲綢之路1(1)路線: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2)物品:(3)影響: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2.概況:(1)從山東沿岸出發(fā),穿過黃海,到達朝鮮和日本(2)從東南沿海港口出發(fā),經(jīng)中南半島南下,繞過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通往孟加拉灣沿岸,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今斯里蘭卡)三.對西域的管理1.公元前60年,西漢朝廷設置西域都護,作為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都護設在烏壘城2.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quán),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地區(qū)3.東漢明帝時,派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lián)系,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開辟了通往西亞的路線,其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1—5 CCBBC 6—10 BADCB 11—12 BD13、(1)A:長安(1分) E:歐洲(大秦\古羅馬)(2)商貿(mào)之路:阿拉伯商人往來于亞非歐三大洲。(或中國的絲織品、瓷器傳入西歐;西方的皮毛、汗血馬、瓜果等傳到東方。)。科技文化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學和醫(yī)學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傳入中國。(或中國的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shù)相繼西傳;西方的宗教、音樂、舞蹈等傳入東方;言之有理即可)。(3)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實現(xiàn)中國與沿線國家間的合作共贏(互利共贏),造福人民。(或促進相關(guān)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發(fā)展。言之有理即可。)14、(1)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2)圖一為圖二開通奠定了基礎(chǔ)(3)長安;歐洲(4)設置西域都護。是新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統(tǒng)轄的開始(5)可促進中國的發(fā)展,有利于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加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推動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15、(1)朝代:西漢(2)物品:手工業(yè)品;農(nóng)產(chǎn)品。文化:信仰;價值觀念;宗教信念(3)作用: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