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5 兩漢的科技與文化課型:新授 主備: 審核:七歷備課組 使用時間:第___周,___月___日學習目標 通過了解西漢末年到東漢的政治、社會動蕩,了解佛教傳入和知道道教產生的背景 知道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馬遷與《史記》、蔡倫與造紙術、張仲 景與《傷寒雜病論》華佗的故事等。重點 知道司馬遷和《史記》、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張仲景和華佗及其成就等基本史實。難點 學會分析兩漢之際的科技和文化產生巨大成就的原因。學習任務一覽表學習任務欄 完成方式、方法指導與評價標準 建議時量 掌握情況一、預習第十五課內容 課前預習,獨立完成課前任務 15分鐘二、梳理歸納造紙術、張仲景和華佗、司馬遷與《史記》道教和佛教的基本內容 小對子互評訂正課前預習 5分鐘三、通過合作探究兩漢之際的科技和文化產生巨大成就的原因 課中小組討論互助合作完成,再聽教師講解,課中自行訂正 25分鐘四、完成課后任務 課中獨立完成,課后教師批改 10分鐘五、知識回顧與評價 課后獨立完成 5分鐘學習任務一:自主預習(閱讀課文72-77頁內容,回答以下問題,并在課本相應位置做好標注。)(一)閱讀課本第72—73頁內容,結合課圖片、小字,歸納出造紙術發明前書寫材料不足之處;找出紙的發明時期以及誰改進了造紙術,分析造紙術的作用。(二)閱讀課本第74-75頁內容,結合相關史事,歸納出張仲景和華佗在中醫學上的主要貢獻。(三)閱讀課本第75-76頁內容,結合文字,問題思考,材料研讀,了解司馬遷,歸納其著作《史記》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著怎樣的地位和價值?(四)閱讀課本第76-77頁內容,結合圖片,歸納道教在我國興起的原因,創始人,道教的對我國有何影響?找出佛教的起源地,傳入我國的過程以及影響。學習任務二:梳理預習知識,小對子互相訂正并互評,標記知識掌握困難點。學習任務三:材料研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兩漢時期社會經濟的進步是兩漢文化發展物質基礎。強有力的政府也促進了兩漢文化的發展,西漢武帝以后大興儒學教育,鼓勵對外交流,東漢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發展。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進步,外來文明的傳入也促進了兩漢文化的發展。--摘編自董連祥《兩漢時期的文化傳承與創新》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兩漢時期文化昌盛的原因。學習任務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下列人物中促成這一變化的的是( )A.李冰 B.蔡倫 C.祖沖之 D.畢昇2.辨析史料可以接近歷史真相。下表資料得出的結論最為合理的是 ( )史料一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陜西、甘肅、蒙古等地他的漢代遺址和墓葬中發現了西漢紙的殘片史料二 《后漢書·蔡倫傳》記載:“(蔡)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A.造紙術完善于西漢 B.漢代是造紙術發明的重要階段C.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D.紙是兩漢時期唯一的書寫材料3.東漢末年疫病大流行張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編寫出著名的醫學著作( )A《傷寒雜病論》 B.《天工開物》 C《本草綱目》 D.《齊民要術》4.“刮骨療傷”源于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華佗和關羽的故事,可歷史上的華佗并未給關羽治過箭傷,因為華佗死于208年,而關羽中毒箭則是在219年。假如華佗當時在世,在給關羽實施“刮骨療傷”的外科手術時必然要用到( )A.針灸 B.麻沸散 C.五禽戲 D.蔡侯紙5.中國傳統醫學歷史悠久,東漢時期,張仲景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華佗創編出了五禽戲”。這些成就反映出中醫注重( )A.預防疾病,強身健體 B.手術治療,中西結合C.望聞問切,辨證施治 D.針灸理療,用藥簡易6.西漢史學家司馬遷開創了“論從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紀傳體通史的體例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這部史學名著是 ( )A.《漢書》 B《后漢書》 C《三國志》 D.《史記》7.據《史記 太史公自序》記載,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業,大量閱讀朝廷史官記載,還到各處實地探訪考察搜集遺聞,辨別真偽,最終寫成了不朽名著《史記》。由此可見司馬遷( )A.側重史書記載 B.注重史料考證C.注重史學文學價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8.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來發展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東亞、東東南亞地區。佛教傳播到中國的時間是( )A.西漢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初年 D.明末清初9.兒歌《白龍馬》這樣唱道 “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 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與唐三藏師徒西天取經相關的宗教是( )A.猶大教 B. 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10.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后感言: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醫藥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寶貝、故步自封,中醫只能是“一筐草”,無法變成“一塊寶”。在這里,屠呦呦告訴人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秉持的態度是( )A.否定傳統,學習西方 B.取其精華,推陳出新C.脫離傳統,徹底創新 D.全部繼承,發揚光大學習任務五、課堂知識回顧與反思,完成任務一覽表中的掌握等級。推薦的學習資源推薦閱讀書籍:(1)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秦漢史》,國家圖書出版公司,2019年版(2)王子今:《秦漢史》,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3)熊鐵基:《秦漢文化史》,新世界出版社,2018年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