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上第4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古希臘概念】古希臘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是一個地區的稱謂。古希臘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因此許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區獲得實踐和發展。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類對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嘗試之一,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希臘城邦:1.地理環境:①天然良港、海島眾多;②平原少、土地貧瘠、多山,礦產豐富;③臨近西亞和北非;④山嶺縱橫、河流交錯。(總結:環海、多山、多島嶼,平原面積小,耕地有限。)2.這種地理環境對古希臘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①海洋文明的開放性,推動商品經濟發展,海外貿易成為經濟支柱;②多山多島的封閉性,形成了城邦國家,且易于行成共同決策、直接參與的民主政治。【總結:】政治上:不利于統一,形成了城邦國家。經濟上:適宜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3.希臘文明的歷程:愛琴文明→荷馬時代→城邦國家(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歐洲文明4.希臘城邦介紹:(公元前8世紀希臘城邦再次興起)(1)城邦概況:①含義: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小國。②特點:小國寡民③最大的城邦國家是_____________。(2)居民概況:①希臘城邦的居民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②公民具有哪些權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哪些人沒有政治權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波斯帝國簡介】波斯是世古史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是位于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前492-前449年,波斯三次進攻希臘,導致希波戰爭爆發。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斷斷續續的征戰中,希臘城邦國家獲得勝利。波斯帝國一蹶不振。公元前330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攻陷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國滅亡。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概況:(1)地理環境:雅典三面臨海,山地多平原少。多栽培葡萄、橄欖等經濟作物。港口眾多,經濟以海洋貿易為主。(2)雅典:雅典城邦位于希臘中部,經過幾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體,經濟發達,國力強盛,公元前478年成為200多個城邦組成的提洛同盟的盟主。(3)民主改革歷程:前594年梭倫當選首席執政官,實行政治改革,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克利斯提尼當選首席執政官后,再次進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確立;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繼續實行改革,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2.伯里克利改革:(1)什么是民主?民主是古希臘語中人民和權力兩個詞的結合即人民掌握權力。(2)民主政治的內涵:在雅典,民主政治指的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公民當家作主的一種政治模式。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公民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體現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1:公民主權,公民內部平等。(3)伯里克利改革的內容:①擴大了________權利。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擔任幾乎一切官制,除十將軍以外的各級官職向所有公民開放,并都以_________方式產生。②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務(成員全部由抽簽產生),召集___________。③公民大會是____________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五百人議事會是公民大會常設機構,在公民大會閉會期間負責處理日常事務。)陪審法庭是最高的司法和監察機構,并參與立法。④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伯里克利建立了_____________。【雅典民主政治特點】公民主權;直接民主;抽簽選舉;輪番執政;法律至上。(4)伯里克利改革的歷史意義: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被稱為“黃金時代”。3.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實質是建立在奴隸主專政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其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統治地位和利益。(陶片放逐法的影響:利:是維護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弊:容易被人利用,成為爭權奪利的工具,從而導致政治腐敗,社會動蕩。)4.雅典民主政治的積極影響:鑄就了雅典的輝煌,古希臘民主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5.希臘文明的衰落:伯羅奔尼撒戰爭(前431–前404年),雅典為盟主的提洛同盟,與斯巴達主導的伯羅奔尼撒聯盟開戰,最終斯巴達獲得勝利。戰爭給繁榮的古希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戰后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危機,整個希臘開始由盛轉衰。三.亞力山大帝國:1.興起: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邊陲的____________成為軍事強國。公元前338年在亞歷山大大帝的指揮下,一舉擊潰雅典-底比斯聯軍,使雅典臣服于馬其頓腳下。2.亞歷山大東征:(1)時間: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2)經過:①前334年率3.5萬大軍進攻波斯帝國,在伊蘇斯戰役中出奇制勝。攻占地中海東岸,進入埃及(建立亞歷山大港和亞歷山大城);②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從埃及轉而進入兩河流域;③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滅亡。④繼續東征,打到印度河流域。(3)疆域: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亞歷山大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4)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①消極影響:給東方人民帶來了巨大的_________,掠奪了東方的無數財富。②積極影響: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__________。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__________和貿易往來。建造的新城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思考】不同地區的文明互相交流有幾種方式?舉例說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