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上始開課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遺傳和變異 知識點錄目細胞01像與不像02滅絕的生物03第1課、細胞第1課、細胞絕大多數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第1課、細胞草履蟲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第1課、細胞顯微鏡是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第1課、細胞17世紀,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一片軟木薄片的結構,發現并命名了細胞。第1課、細胞顯微鏡的結構:目鏡、調焦螺旋、物鏡、載物臺、反光鏡等組成。第1課、細胞細胞的形態多種多樣。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組織或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人體或動物體的多種細胞雖然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相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除這些結構外還有細胞壁,細胞壁有保護細胞內部、維持細胞形態的作用。第1課、細胞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洋蔥表皮細胞的形狀大體為長方形,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等。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看到的小黑點是細胞核,大泡泡是液泡。第1課、細胞生物體的生長和發育就是細胞不斷生長、增殖、衰老、死亡的過程。第1課、細胞單細胞生物有草履蟲、有孔蟲、喇叭蟲、變形蟲、細菌等。第2課、像與不像第2課、像與不像生物將自身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后代的現象稱為遺傳?!胺N瓜得瓜,種豆得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都是遺傳現象。第2課、像與不像同種生物后代與親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稱為變異。第2課、像與不像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遺傳和變異現象。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第2課、像與不像植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中也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個體。在世界上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第2課、像與不像動植物的后代與親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細微不同。如毛色為黃色的狗媽媽生出了毛色為白色的小狗,屬于變異現象。根據遺傳規律,還可以推測狗爸爸的毛色可能為白色。第2課、像與不像正是有了遺傳和變異,自然界才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生物。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發展著、進化著。第3課、滅絕的生物第3課、滅絕的生物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叫化石。有些我國許多地方發現了恐龍及其他生物的化石??铸埢梢宰鳛樽C據證明地球上曾經存在過恐龍。第3課、滅絕的生物化石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以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對于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第3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通過對恐龍糞化石的研究,可以知道恐龍的食性;通過對恐龍足跡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恐龍的體重、長度、行進速度、生活習性等。借助地層中的化石,科學家們一點一點復原出各種生物的樣貌、它們當年的生活環境等,研究生物是怎樣變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樣性。科學家通過將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與觀察到的現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可以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第3課、滅絕的生物滅絕生物與當今生物的相似之處:猛犸象——大象;翼龍——蒼鷺;薄氏遼寧枝——松樹。第3課、滅絕的生物猛犸象比較耐寒,而大象沒有像猛犸象一樣耐寒。猛犸象主要是生存在亞寒帶和寒帶的地區生活的地方,主要是以草和灌木為主。猛犸象和大象的形態特征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差別,猛犸象的象牙非常的大,而大象就沒有像猛犸象一樣有那么大的象牙,還有猛犸象的象毛也要比大象的象毛長很多。第3課、滅絕的生物恐龍滅絕的原因:氣候變遷說火山爆發說大陸漂移說隕石墜落說謝觀看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