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一.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①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李大釗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傳播先驅,他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②階級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發展壯大。③組織基礎:陳獨秀、李大釗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④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2.誕生標志:中共一大的召開3.“中共一大”(1)時間:1921年7月,(后來把7月1日定為黨的生日,建黨節)(2)地點:在上海召開,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3)人物:毛澤東、李達、董必武等13人(4)內容: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①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③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成立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4.意義:(1)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2)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二.中共二大( “二大立綱”)1.時間:1922年。2.地點:上海。3.主要內容:①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②最低綱領(民主革命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建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4.意義: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翻地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二大最突出的特點)。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設立中國工人運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工人運動。2.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號召工人“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3.工人運動失敗的啟示: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1.下列不屬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的一項是( )A.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B.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C.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D.黨在當前的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開展工人運動2.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遵義會議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始于( )A.《共產黨宣言》發表后 B.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C.中國共產黨成立后 D.國民革命開始后4.宣言初步闡明了當時所處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策略、任務和目標,明確提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與這一宣言相關的史實是( )A.中共一大的召開 B.中共二大的召開C.五四運動的爆發 D.中華民國的建立5.1919 年,《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文章介紹了唯物史觀、剩余價值理論和階級斗爭學說。這篇文章的作者是( )A.胡適 B.魯迅 C.李大釗 D.蔡元培6.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 )A.深入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 B.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C.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 D.實現共產主義7.20世紀初,許多仁人志士組建了眾多的黨派、團體,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唯有中國共產黨,歷經千難萬苦,領導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了新中國,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某校八年級一個學習小組以“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作用”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請你參加。任務一 梳理知識(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時間和標志分別是什么?(2)中國共產黨何時成立?確立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有何重要意義?任務二 解決問題(3)請結合有關史實,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任務三 思考感悟(4)通過以上探究活動,你有什么感悟?8.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新”主要體現在( )①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②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方法③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④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的目標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閱讀歷史書籍需要關注目錄,通過閱讀目錄,可以明確歷史階段特征,把握內容主旨。讀下圖,你認為第四單元的主題應該是( )第四單元_______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第13課 五四運動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A.近代化的探索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C.民族危機的加劇 D.中華民國的建立10.1920年,毛澤東從北京返回湖南后,創辦了一個文化書社。在開業初期,最熱賣的中文書籍及雜志有《馬克思<資本論>入門》《新俄國之研究》《新青年》《新生活》《勞動界》等。這一現象說明( )A.政府支持文化教育事業 B.百姓知識水平提高C.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傳播 D.中共宣傳影響巨大11.從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資產階級政權,直接搞社會主義革命,到中共二大提出首先進行民主革命,然后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這是中國共產黨戰略方針的一次重大轉變。這一轉變是基于( )A.對中國國情的客觀分析 B.中國的社會矛盾開始變化C.共產國際的指示 D.農民階級顯示出強大力量12.《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之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A.魯迅——《敬告青年》 B.陳獨秀——《文學改良芻議》C.胡適——《文學革命論》 D.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3.下圖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刊物。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 )A.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B.成為隊伍龐大的革命政黨C.向全社會呼吁實現和平建國 D.在全國各地建立了黨組織14.他是河北唐山樂亭縣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新文化運動期間,他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猛烈地抨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君學”,他主張“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盤否定孔子,他反對的是被歷代封建帝王塑造成“專制政治之靈魂”。他是( )A.李大釗 B.陳獨秀 C.毛澤東 D.孫中山15.2022年是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00周年,下列關于中共二大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 ②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③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④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林覺民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前寫與妻子的遺書(1)指出材料一中“國事”的基本含義,從材料中你能體驗到作者怎樣的情懷?材料二 一大的十二個代表,年齡最長的四十五歲,最輕的十九歲,平均二十八歲,作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澤東還沒有滿二十八歲……參加會議的這些代表都是社會上還不知名的“小人物”。這些年輕人以改天換地的豪邁氣概,一心要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國土上創立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指出材料中會議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從材料中你能感受到“小人物”怎樣的革命初心?材料三 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中國共產黨正是順應求民族獨立、謀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勇立社會歷史發展的潮頭,在南湖紅船上宣告成立,從此使中國革命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紅船精神的基本內涵。簡要說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17.一百多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華民族的前進方向。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百年經驗彌足珍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的奮進路,有許多寶貴經驗和深刻啟示需要我們認真總結、長期堅持。【時代召喚】材料一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轉向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天辟地】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秘密召開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遂轉移到浙江省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為掩護,繼續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這艘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的源頭象征。此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紅船精神”,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潮頭,矢志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前進。【煥然一新】材料三 工友們!無產階級呀!為爭自由而戰,為爭人格而戰呀,為爭我們切身的利益而戰呀!弟兄們!無產階級呀!努力呀,奮斗呀,沖鋒呀,前進呀!——《京漢鐵路總工會全體工人罷工宣言》【砥礪前行】材料四 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只有50多名黨員。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今天,我們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走過百年輝煌歷程、在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70多年擁有9100多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得到了14億中國人民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一回答,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是誰?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哪方面的基礎?請回答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階級基礎是什么?(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哪一年召開?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是什么?(3)閱讀材料三回答,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對當時的工人運動局勢起了怎樣的影響?(4)材料四中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到今天發展到9100多萬,這一數據的變化給我們什么啟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1.B【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不屬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符合題意,選擇B項;1921年7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 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大會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任中央局書記,ACD項屬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2.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22 年 7 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B項正確;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排除A項;1923 年 6 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排除C項;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排除D項。故選B項。3.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17 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經過五四運動,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1919 年,《新青年》出版“馬克思研究專號”,刊載了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隨后,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B項正確;《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排除A項;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創造了條件,排除C項;國民革命是指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國人民在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人民反對北洋軍閥統治的戰爭和政治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4.B【詳解】根據題干“宣言……明確提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結合所學知識,1922,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B項正確;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排除A項;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但沒有“明確提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排除C項。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推翻的是清朝的封建統治,與“明確提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5.C【詳解】根據題干“《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和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李大釗先生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開始系統向中國介紹馬克思主義,李大釗是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先驅,C項正確;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排除A項;魯迅先生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排除B項;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的“兼容并包”的學術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6.B【詳解】根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B項正確;深入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創造了條件,不是中共一大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排除A項;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是中共二大提出的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任務,排除C項;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最高奮斗目標,排除D項。故選B項。7.(1)時間:1919年;標志:五四運動。(2)時間:1921年;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3)在國內革命戰爭中:1924年,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1926年,國共合作使北伐戰爭順利進行,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后,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創建了人民軍隊,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1934年至193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保存了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1946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通過挺進大別山、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抗日戰爭中: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國東北,中國共產黨組建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促成事變的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打擊日軍,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4)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我們要擁護共產黨的領導等。【詳解】(1)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這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是新民主主義個的開端。(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大會確定了黨的綱領,確定了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3)根據題干要求可知,回答本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回答:一個角度在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的作用;第二個角度是抗日戰爭中共產黨的作用。(4)根據以上探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依據中國特有的革命形勢找到了正確的道路,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由此可以得出感悟: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我們要擁護黨的領導。8.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新”主要體現在: 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新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新的革命綱領,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綜上所述可知,①③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方法,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就已經出現,②不符合題意,排除含②的A、B、D項。故選C項。9.B【詳解】據圖片內容“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可知,這與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共的成立有關,這些內容都體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故根據圖片中的內容可歸納的單元主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19 年5月4日的五四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繼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B項正確;近代化的探索從洋務運動開始,排除A項;侵略戰爭會加劇民族危機,材料沒有體現民族危機的加劇,排除C項;中華民國建立于 1912 年,材料內容均發生在中華民國建立后,排除D項。故選B項。10.C【詳解】根據題干“1920年……最熱賣的中文書刊有《馬克思〈資本論〉入門》《新俄國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勞動界》等雜志。”結合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后期,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在我國傳播。1919年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1920年“最熱賣的中文書刊有《馬克思〈資本論〉入門》《新俄國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勞動界》等雜志”,充分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C項正確;當時的政府不可能支持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排除A項;題干描述是1920年熱賣的雜志,不能體現百姓知識水平提升,排除B項;中共于1921年成立,排除D項。故選C項。11.A【詳解】依據材料可知,中共二大的綱領和中共一大的綱領相比,中共二大的綱領循序漸進,更符合中國國情,A項正確;這一時期,中國的社會矛盾沒有變化,排除B項;中共二大的綱領是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國情作出的判斷,并沒有得到共產國際的指示,排除C項;材料并未體現農民階級的力量,排除D項。故選A項。12.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1919年《新青年》出版“馬克思研究專號”,刊載了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交往系統的介紹,D項正確;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并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號角,排除A項;著名學者胡適是積極推動白話詩的先驅者。他1917年1月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是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文章。1916年底,在美國留學的胡適,將其《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稿寄給了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發表在第2卷5期上,接著,陳獨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寫的《文學革命論》進行聲援,排除BC項。故選D項。13.A【詳解】據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創辦了《勞動界》《勞動音》等一批專供工人閱讀的刊物,它們的刊行啟發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階級的結合,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A項正確;成為隊伍龐大的革命政黨主要指的是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排除B項;材料表達的是黨成立的條件,向全社會呼吁實現和平建國與題干“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刊物”無關,排除C項;材料并沒有涉及到建立黨組織的范圍數量,排除D項。故選A項。14.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李大釗是河北唐山樂亭縣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新文化運動期間,他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猛烈地抨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君學”,他主張“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盤否定孔子,他反對的是被歷代封建帝王塑造成“專制政治之靈魂”,他是一個偉大的革命者,A項正確;陳獨秀是安徽人,排除B項;毛澤東是湖南人,排除C項;孫中山是廣東人,排除D項。故選A項。15.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中共二大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選擇①③,B項正確;中共一大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排除含有②和④的ACD項。故選B項。16.(1)基本含義:通過民主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情懷:摯愛妻兒,但為國家拋棄自己的小愛,國家利益高于一切,高于自己生命的愛國情懷。(2)時間和地點:1921年7月23日,上海和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革命初心: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3)基本內涵: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詳解】(1)基本含義:根據材料信息“林覺民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前寫與妻子的遺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廣州黃花崗起義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重要革命活動。“國事”的基本含義是通過民主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情懷:根據材料“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余憾”可得出,作者摯愛妻兒,但為國家拋棄自己的小愛,國家利益高于一切,高于自己生命的愛國情懷。(2)時間和地點:根據材料信息“一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指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續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革命初心:根據材料“這些年輕人以改天換地的豪邁氣概,一心要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國土上創立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明確了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小人物”的革命初心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3)基本內涵:根據材料“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中國共產黨正是順應求民族獨立、謀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勇立社會歷史發展的潮頭”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紅船精神的基本內涵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歷史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17.(1)先驅:李大釗;基礎:思想基礎;階級基礎: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的壯大。(2)時間:1921年;中心工作: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3)影響: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4)啟示: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進步的政黨,代表了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擁護。【詳解】(1)先驅:結合所學可知,李大釗1919年寫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學說;基礎:結合所學可知,十月革命之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階級基礎:結合所學可知,工人階級的發展壯大,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一個必要條件。(2)時間和中心工作: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歷史意義:根據材料“這艘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的源頭象征”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3)影響: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充分展現了工人階級的高度政治覺悟和組織紀律性,提高了工人階級的政治威信和中國共產黨的聲望,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4)啟示:從黨的重要性進行分析,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進步的政黨,代表了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擁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