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了解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原因和發展過程、掌握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2.知道城市居民的組成和獲得居民身份的途徑,體會西歐城市居民的智慧之光以及,感知歐洲早期的契約精神。3.知道早期大學的起源,了解歐洲中世紀教育發展的基本史實,感受中世紀文化的繁榮。【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西歐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原因和方式。學習難點:城市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大學興起及對西歐社會的影響。【學習過程】【課前預習】課前閱讀課文正文,參考學習目標,獨立標識提綱并勾畫重點后填空、熟記所填內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興起:從 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加,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2.特點:以手工業和 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更快。3.著名城市出現國家:意大利、法蘭西、英格蘭、德意志。4.坐落地點:城市一般坐落在 的領地上。4.城市的自治斗爭:(1)原因: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 任意征稅,要求其履行義務。(2)方式:常用的手段包括 或武力斗爭。⒋結果:(1)許多城市成為自由城市, 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2)部分城市成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 ”。5.評價: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二、城市居民的身份1.來源: 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進城以前還是農奴,住滿 ,就獲得了 的身份。2.生產生活:手工業者從事 生產;手工業生產者出賣 維持生計,商人從事商業和貿易。3.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 逐漸形成,進一步分化出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 。三、大學的興起1.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不斷傳入西歐。2.興起: 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 。3.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 。4.課程設置(1)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2)先上 課程,再進入 課程,包括 、醫學和神學。5.影響:課程設置一方面受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體想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易混警示】1.歐洲的自治城市和自由城市是有區別的,自治城市是在自由城市的基礎上建立的,與自由城市相比,擁有選舉權、自治權和獨立的司法權等。2.中世紀歐洲取得自治的城市僅僅是相對的自治,取得自治權后仍然受到國王和領主的控制。【知識整合】1、中世紀歐洲的社會變化領域 變化政治 以土地封賜為紐帶的封君封臣制度興起并普遍存在經濟 (1)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政治單位——莊園逐漸流行,構成中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基礎 (2)城市逐步發展并取得自治權,工商業進一步發展文化 (1)基督教興起并廣泛傳播,逐漸控制了中世紀西歐的精神世界 (2)大學興起,被譽為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認識:中世紀歐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氣象,為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奠定了基礎2.中國古代的城市與中世紀西歐城市的比較項目 中國古代的城市 中世紀西歐城市不 同 點 產生條件 因政治或軍事需要而產生 是經濟發展的自然結果經濟形式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工商業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獨立性 處于中央集權管理下 取得了一定自治權相同點 都具有防御功能;都處在交通要道上或人口聚集的地方;商業和手工業都發達;都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城市發展風貌。【課中探究】1.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歷史意義?2.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活學巧記】【總結反思】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不足……【素養評價】1.某小組在合作學習時,討論的內容涉及到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佃戶、城市自治、大學的興起等。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是( )A.封建時代的亞洲 B.古代的美洲 C.中世紀的歐洲 D.步入近代社會2.中世紀城市居民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手段有( )A.金錢贖買和武裝斗爭 B.通過武裝斗爭建立政權C.給貴族大量的金錢贖買 D.聯合莊園農民發動起義3.著名學者劉景華評價中世紀歐洲的自治城市“這些自治城市成為了歐洲近代政治文明的一塊試驗田,成了近代以國家為載體的政治文明所效仿的樣板。”以下場景與作者觀點最為符合的是( )A.市民的社會身份是固定不變的 B.農奴進入城市后可以轉變成市民C.市長由市民推選且一任只能一年 D.領主大力支持城市獲得自治權力4.“……在這里主要學習‘自由七藝’(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之后取得投考其他3個高級專門系(神學、醫學、教會法)的資格。修完專門系的課程,才能取得博士學位。”材料描述了中世紀歐洲大學( )A.具有自治權 B.受到基督教會的影響C.主要分布在西歐 D.是選拔官吏的需要5.對同類歷史事件進行對比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下列材料中洋務學堂和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共同之處是( )洋務學堂除了語言類外,算學、物理,地理、輪機等課程也紛紛開設。甲午戰后,實業學堂逐漸取代洋務學堂,紡織、商業等科目紛紛進入課程內容。 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學生學完基礎課程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法學、醫學和神學。A.完全擺脫了神學思想束縛 B.擁有著不受政治干涉的特權C.人才的培養適應社會發展 D.西方器物傳入刺激傳統教育6.中世紀的西歐歷史是歐洲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是對于如何評價中世紀西歐社會一直存在著爭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對中世紀的西歐歷史,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評價。時間 人物 觀點14-17世紀 人文主義者 認定羅馬滅亡后的歷史是千年沉睡與愚昧,直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精神才重新覺醒,因此認為中世紀是“黑暗時代”。19世紀中期 黑格爾馬克思等 認為中世紀的西方“有著一個嶄新的精神”,是獨立的、獨特的文明。20世紀 斯賓格勒等 認為中世紀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文明起源于中世紀的西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世紀西歐社會基本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態。(2)上述材料中,你認同哪個時代學者的觀點,并說明理由。【知識鏈接】中世紀:指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的封建統治社會時期。該時期內,政治上,基督教教會權力高于國王權力,教會與世俗君主共同統治人民;思想上,宗教神學占據統治地位;經濟上,莊園和工場手工業興起,工商業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參考答案】【課前預習】一、10、商業、封建領主、城市居民、金錢贖買、市民、“特許狀”二、手工工匠、一年零一天、市民、小商品、產品、市民階級、早期的資產階級三、12、“最美好的花朵”、教育自主權、基礎、專業、法學、基督教【課中探究】1.(1)經濟上:城市商品經濟對西歐的封建經濟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市民階級的形成,并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出現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2)政治上:城市特別是那些擁有自治權的城市,成為自由的樂土。城市還與國王結盟,共同對付封建大貴族,加速了國家的統一。(3)文化上:城市成為世俗文化的搖籃,為文藝復興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2.早期歐洲教育為教會所壟斷,主要是為了培養僧職人員。11世紀歐洲城市興起以后,由于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反對領主的斗爭,迫切需要能讀會寫、具有各方面知識的人才。于是12世紀一些城市的手工業行會和商人公會以及市政當局,打破教會幾百年來對教育的壟斷,自發地創辦了世俗學校。歐洲大學興起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在歐洲的傳播為大學的興起提供了條件。【課后測評】1.【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佃戶、城市自治、大學的興起等”和所學可知,中世紀歐洲政治上實行的封君封臣制度,經濟上是莊園制,城市開始實行自治,大學開始興起。因此,他們研究的主題是中世紀的歐洲,C項正確;封建時代的亞洲、古代的美洲均不符合材料中“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佃戶、城市自治、大學的興起等”信息,排除AB項;材料中信息不能說明步入近代,步入近代社會的標志文藝復興運動,排除D項。故選C項。2.【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歐洲城市市民才起各種方式反抗,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錢贖買和武裝斗爭,A項正確;城市居民爭取自由和自治,但不建立政權,排除B項;金錢贖買是中世紀城市居民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手段之一,排除C項;中世紀城市居民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手段有武裝斗爭,但沒有聯合莊園農民,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自治城市成為了……近代以國家為載體的政治文明所效仿的樣板”,結合所學可知,自治城市中的市長由市民推選且一任只能一年,既體現了自由城市的自治權利,又為西方近代國家的選舉制度所借鑒,C項正確;自由城市的市民大多是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農奴進入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便可獲得市民身份,由此可知,市民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進入城市的農奴并不是都可以轉變成市民,排除AB兩項;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為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由此可見,領主并不一定支持城市獲得自治權利,排除D項。故選C項。4.【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在這里主要學習‘自由七藝’后取得投考其他3個高級專門系(神學、醫學、教會法)的資格。修完專門系的課程,才能取得博士學位”可見中世紀歐洲大學具有教育自主權,這也正是大學自治地位的一種體現,A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歐洲大學受基督教會的影響,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中世紀大學分布地點,排除C項;材料并未涉及官吏選拔,排除D項。故選A項。5.【答案】C【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的。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歐洲(中世紀)。由材料“洋務學堂除了語言類外,算學、物理,地理、輪機等課程也紛紛開設”和材料“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學生學完基礎課程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法學、醫學”可知洋務學堂和中世紀歐洲大學都注重實用科學的學習,表明兩者對人才的培養都注重適應社會的發展,C項正確;“完全擺脫了”表述太過絕對,不符合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史實,排除A項;洋務學堂是地主階級洋務派創辦的,仍然受到政治干涉,排除B項;“西方器物傳入刺激傳統教育”只符合洋務學堂,不是二者的共同點,排除D項。故選C項。6.【答案】(1)政治:封君與封臣制度;經濟:莊園經濟;文化:天主教會文化(基督教、封建神學)。(2)我認同20世紀斯賓格勒等學者的觀點。中世紀后期,西歐興起了城市,城市自治的管理方式如議會、民選市長、民選市政官等為近代西歐民主政治打下了基礎;城市興起的大學成為近代歐洲科學與思想誕生的搖籃;城市手工業的發展為近代資本主義方式的產生提供了條件。所以說“中世紀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詳解】(1)狀態:結合所學知識,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后,西歐逐漸進入封建社會,歐洲人稱之為“中世紀”。其中在政治上以土地的賜封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君與封臣制度在西歐普遍存在。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經濟盛行一時。在宗教上教會神學對文化絕對控制,也就是天主教會文化或基督教或封建神學。(2)觀點及理由:本題答案不唯一,哪種觀點都可以,只要理由充分即可。如我認同20世紀斯賓格勒等學者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10世紀也就是中世紀后期,西歐興起了城市,城市自治的管理方式如議會、民選市長、民選市政官等為近代西歐民主政治打下了基礎;城市興起的大學成為近代歐洲科學與思想誕生的搖籃;城市手工業的發展為近代資本主義方式的產生提供了條件。所以說“中世紀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所以說中世紀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文明起源于中世紀的西歐說法正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