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單元 古代歐洲文明(知識清單--含單元解讀)單元概述海洋文明: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公元前8世紀左右歐洲的希臘、羅馬相繼進入了奴隸社會,西方文明出現。希臘城邦雅典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典范,成為現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頭;羅馬帝國則在公元2世紀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希臘、羅馬古典文明對后來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響。古希臘羅馬文明屬于海洋文明,海上貿易和工商業發達。由此可見,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政治方面 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時期發展到高峰;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羅馬在征服過程中,由貴族共和制逐步向君主專制轉變。經濟方面 古代歐洲文明工商業發達。思想文 化方面 希臘神話、 荷馬史詩 、人物雕刻、建筑藝術、哲學、法學、沿用至今的公歷等共同構筑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繁榮景象。二、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初步認識民主政治對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與社會發展的作用,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知道亞歷山大東征的客觀進步性;能夠用階級斗爭的觀點分析斯巴達克起義;了解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知道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時空觀念:知道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發展歷程,能夠根據重要事件劃分歷史時間,并敘述相關史實;能夠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建構羅馬城邦、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之間的相互關聯,把握古代羅馬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史料實證:認識古代歐洲文明史,嘗試從多種渠道獲取與其相關的史料,能夠從所獲得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夠以史料為支撐論述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特點及貢獻。歷史解釋:能夠有條理地概述希臘城邦的相關史實,了解、評價雅典民主政治;認識亞歷山大東征的兩面性;知道羅馬在擴張中不斷吸納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動帝國走向繁榮。家國情懷:認識古希臘和古羅馬對西方文明的歷史貢獻;尊重和欣賞西方古典文化成就,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三、時空線索四、必考知識點(一)知識建構(二)規律總結1、階段特征:海洋文明、工商業文明(1)政治:古希臘開創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羅馬創造了輝煌的法制文明。(2)文化:古希臘、羅馬在文化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文學、雕塑、建筑等)。(3)文明交流: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征服與擴張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流。2.中外聯系:陸上絲綢之路在公元前2世紀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羅馬帝國與漢朝通過絲綢之路建立了經濟文化聯系。3、關鍵詞:一部作品 《荷馬史詩》。一部歷法 羅馬《儒略歷》一部法律 羅馬共和國《十二銅表法》一種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兩大文明 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兩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兩大建筑 雅典帕特農神廟、羅馬大競技場。四大人物 伯里克利、亞歷山大、凱撒、屋大維。(三)知識點梳理知識點一、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2022】版課標· 知道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希臘城邦;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作用。1.希臘城邦(1)地理環境:呈現環海、多山、多島嶼的特點,平原面積很小,耕地十分有限。(2)早期文明:希臘最早的文明產生于 愛琴海 地區,愛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3)特點: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 小國寡民 ”。 最大的城邦是 斯巴達 。(4)居民:希臘城邦的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 公民與非公民是 統治與被統治 的關系。2.雅典的民主政治(1)高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 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 民主政治 發展到高峰。(2)表現:伯里克利擴大了公民的權利,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 公民大會 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 建立了 津貼制度 。(3)積極性:主權在民、直接民主、輪流執政、津貼制度.(4)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 外邦人、奴隸、婦女 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3.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東征 概況 歷經10年征戰,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被稱為“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 歐、亞、非 三洲。影響 (1)消極: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2)積極: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亞歷山大在帝國境內建造了幾十座新城,這些城市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易錯易混】伯里克利最大的功績是推動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使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但他又是奴隸主階級的代表,其民主政治為奴隸主階級服務。知識點二、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2022】版課標·知道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羅馬共和國;了解羅馬帝國對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作用。羅馬 城邦 興起時間 公元前1000年左右興起地點 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羅馬 共和國 建立 公元前509年 決策機構 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權力機關 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官職 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平民自己選出的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十二 銅表 法》 頒布時間 公元前450年左右意義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軍事 擴張 公元前3世紀—前2世紀,通過四處征戰,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斯巴達克 起義 時間 公元前73年結果 雖然最終遭到血腥鎮壓,但它沉重打擊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羅馬帝國 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強盛 2世紀,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其“內湖”分裂 4世紀末,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滅亡 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易錯易混】1.羅馬與地中海的關系:公元前2世紀,羅馬共和國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2世紀,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2.羅馬帝國與漢王朝通過絲綢之路聯系在一起。3.羅馬共和國的發展線索:羅馬城邦(公元前1000年左右)→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建立)→稱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成立)→帝國分裂(4世紀末)→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知識點三、古代印度【2022】版課標·了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神話(希臘) 特點 “神人同形同性”。文學 (希臘) 《荷馬史詩》 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雕塑 (希臘) 宙斯像 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擲鐵餅者》 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建筑 希臘 特點 主要體現在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代表 雅典帕特農神廟。羅馬 特點 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如石拱門、穹頂等,既堅固結實,又華麗宏偉。代表 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萬神廟哲學 (希臘) 德謨克利特 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蘇格拉底 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 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亞里士多德 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法學 (羅馬) 《十二銅表法》 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法 學系統 羅馬帝國的法學家對法律進行了廣泛論證,包括適用于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關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公歷的 緣起 來源 古埃及人的太陽歷;編制 凱撒命人編制“儒略歷”;發展 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易錯易混】1.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也屬于成文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2.今天使用的農歷,來源于夏朝;羅馬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陽歷為藍本編制了儒略歷,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五、重難點總結1、文明古國文明成就2、比較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大河文明(東方文明) 海洋文明(西方文明)自然地理環境 大河流域 沿海地區發源地區 亞洲和非洲 歐洲主要經濟類型 農業 手工業、商業主要代表 古代埃及、古巴比倫 古代印度、古代中國 古希臘、古羅馬政治體制 奴隸制專制統治 奴隸制民主政治大河文明,農業發達;海洋文明,工商業發達。文明不同的原因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尊重文明的多樣性,以包容的心態對待不同的文明類型,加強交流與合作。3、古代對外友好交往與沖突認識:和平交往是人類發展的主流,有利于人類社會發展,而暴力沖突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痛苦,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與交流。4、東西古代文明發展進程對比5、如何理解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對后來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響 (1)古希臘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源頭,為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2)古希臘著名建筑特色影響至今,帕特農神廟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標與旅游勝地。(3)古希臘哲學是留給人類共同的寶貴文化遺產,奧林匹克運動會即起源于古希臘。(4)古羅馬人以崇尚法制而聞名于世,古羅馬法律也是人類文化遺產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羅馬法對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有重要影響。(5)古羅馬既崇尚建筑的美觀,又注重實用性,建筑藝術影響至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