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屆人教版高中歷史必背知識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屆人教版高中歷史必背知識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資源簡介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知識必背
(一)百家爭鳴
背景 1.時代背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 2“士”的興起:原來社會地位較低的士階層,在社會生活中活躍起來。 3.教育學術:出現了私人講學,平民百姓也開始接受教育。
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派別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代表人物 老子、莊子 孔子、孟子、荀子 墨子 韓非
思想核心 無為 仁 兼愛,非攻 法治
意義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貢獻
政治思想 1.“仁”:即“愛人”,相互愛護,融洽相處。 2.“禮”:即周禮,“克已復禮”,人的行為要符合“禮”的要求。 3.“為政以德”:愛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對苛政濫殺;“節用而愛人”。
教育思想 首創私學,主張“有教無類”,打破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文化典籍 整理和編訂了《詩》《書》禮》《易》《樂》《春秋》等。
(三)孟子對儒家思想發展的貢獻
政治思想 發展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進一步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倫理觀 主張“性本善”,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主張實行仁政回復和擴充人的善性。
(四)荀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政治思想 主張“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論斷,強調人民群眾的力量巨大。
倫理觀 提出“人之性惡”,強調用禮樂來規范人的行為、使人向善。
(五)老子的地位與思想主張
地位 他是春秋晚期道家學派創始人。
哲學思想 世界本原是“道”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不停地運動。
政治思想 主張“無為”和“小國寡民”。
(六)韓非子的思想主張與作用
思想 主張以法治國,以權術駕馭大臣,以權威震懾臣民,提出了系統的法治思想。
作用 把君主權力提高到極點,迎合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七)漢初“無為而治”思想的影響
積極影響 使西漢經濟恢復,社會穩定,百姓生活改善,為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消極影響 1.中央軟弱無力。 2.匈奴威脅政權穩定。 3.諸侯國勢力膨脹。
(八)董仲舒新儒學
內容 1.“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3.“三綱五常”。
作用 1.新儒學為封建統治提供了理論依據。 2為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九)漢武帝崇尚儒學采取的措施
思想上 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政治上 任用文學儒者參與國家大政。
儒學壟斷教育 1.以儒家經典為教科書。 2.憑儒學入仕,考試合格后可入官。 3.創立官辦最高學府——太學 4.儒學在民間形成獨尊地位,在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
(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結果
西漢后期,儒學之士在中國文化舞臺上逐漸成為主角,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十一)宋明理學產生的背景
1.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學面臨挑戰。 2.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又稱“三教合一”。 3.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儒學的地位受到挑戰。 4.北宋時,儒家學者展開了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同時,他們又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十二)程顥、程頤的思想主張
1.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2.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系起來,認為“人倫者,天理也”。 3.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論,物皆有理,把知識、道理、天理聯系起來。
(十三)朱熹的思想主張
1.天理是道德規范的“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2.“物”指天理、人倫、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 3.《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
(十四)程朱理學的影響
1.適應了統治者的政治需要,成為南宋以后長期居于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 2.三綱五常的綱常名教,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生活。 3.朱熹的學術思想對日本、朝鮮和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十五)陸九淵的思想主張
1.“心”是萬物的本原,“心”即“理”。 2.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3.反省內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十六)王陽明的思想主張
1.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 2.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學說。
(十七)李贄的思想主張
背景 1.明朝后期,中國社會內在矛盾空前尖銳。 2.江南一帶的市民工商業者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3.社會吏治腐敗,奸佞當道。道學家把孔子奉為“扶天綱,立地紀”的神圣。 4.正直清廉的李贄,不愿意與他們同流,形成了離經新道的不羈性格,自稱異端。
內容 1.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經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 2.是非標準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 3.批判道學家“存天理,滅人欲”的虛假說教,強調人正當的私欲。認為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人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活去空談仁義道德。
影響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十八)黃宗羲的思想主張
內容 1.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猛烈抨擊,尖銳地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影響 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后來的反專制斗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十九)顧炎武的思想主張
內容 1.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了解,形成了經世致用的思想。主張走出家門,到實踐中求真知,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2.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影響 他以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二十)王夫之的思想主張
內容 1.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2.認識論: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過 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3.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影響 他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二、能力提升
(一)孔子VS孟子VS荀子思想觀點的異同
相同點 1.背景:處于社會大變革時期。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2.目的:維護本階級的統治。孔子以維護奴隸制統治為目的,孟子和荀子則是為了緩和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 3.性質:包含民本思想,體現人文精神,具有古典人文主義性質。 4.內容:主張“仁”和德治,以德治國,施政以德。
不同點 在人性和倫理觀上,孔子主張“性相近”;孟子主張“性本善”;荀子主張“性惡論”,并主張禮法并施,與孟子的主張有明顯分歧。
(二)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
1.春秋戰國時期是儒家思想的產生時期。春秋晚期,孔子在思想活躍的氛圍中創立了儒家學派;戰國時期,孟子、荀子改造并發展了儒家思想,逐漸適應了社會需要。 2.在經歷秦朝“焚書坑儒”的沉重打擊之后,漢代的儒家思想經董仲舒改造,適應了當時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逐漸得到自漢代以來歷代統治者的推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3.宋明時期,儒學有了新的發展,形成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經朱熹、王陽明等人吸收佛、道的思想,儒學更加理論化和思辨化。 4.明清之際,以黃宗羲為代表的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和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5.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變革的先師,為維新變法思想制造歷史根據,以減少變法阻力。 6.新文化運動時期,先進知識分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把斗爭矛頭指向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宣傳新文化、新道德,嚴重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7.21世紀,我國提倡的公民道德教育、傳承中華文明,都是對儒學的繼承和發展。
(三)儒家思想的影響
積極影響 具體影響 1.有利于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和國家的統一。 2.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3.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現代價值 1.儒家思想所倡導的道德規范意識有利于培養現代公民意識。 2.大一統思想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團結。 3.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設。 4.以和為貴思想有利于謀求社會的共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 6.義利觀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 7.其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在教育中仍有很大價值。
世界影響 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洲影響巨大。
消極影響 1.儒家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神化皇權,作為封建文化的載體,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促成了保守、封閉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與科學精神的形成。 2.存在不合理的觀念,如尊卑等級觀念、重男輕女觀念、因循守舊觀念、片面的重義輕利觀念、重禮輕法觀念等。
(四)明清之際的批判思想產生的因素
經濟因素 一方面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另一方面統治者極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階級基礎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者階層隊伍擴大,他們要求反對封建束縛,發展商品經濟。
思想因素 理學日益僵化,統治者的專制思想占主導地位,八股取士,三綱五常扼殺了人的個性,摧殘了人們的思想。啟蒙思想家要求掙脫思想束縛,實現個性的自由發展。
政治因素 統治者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專制統治走向腐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昌乐县| 甘泉县| 阿尔山市| 寿阳县| 巩义市| 汉中市| 滦平县| 行唐县| 曲麻莱县| 日喀则市| 蒲城县| 松阳县| 彭水| 绍兴市| 兴文县| 阿拉尔市| 安庆市| 盐亭县| 萨嘎县| 木兰县| 永仁县| 安溪县| 寿宁县| 抚远县| 柘城县| 辉南县| 屯留县| 绥棱县| 密云县| 金华市| 石景山区| 普安县| 瑞昌市| 台中市| 江永县| 麦盖提县| 大港区| 阿拉尔市| 朔州市|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