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講義課題 13.1從閃電談起 九年級知識回顧 1.當空氣干燥時用塑料梳子梳頭發,為什么頭發會隨梳子“飄”起來,原因是什么? 2.如果我們身上穿了化纖衣服,衣服會粘在皮膚上,在晚上脫衣時,有時會發出響聲,甚至出現火花,原因是什么? 姓 名教學目標: 1.摩擦起電現象及其原因; 2.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及其應用; 3.閃電是一種瞬間發生的大規模放電現象、靜電的利用與防護。 教學重點: 兩種電荷及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教學內容 一.電是什么 干燥天氣里,梳頭發的梳子吸引頭發;干燥天氣里,衣服袖子會吸起碎紙片;冬天晚上脫衣時,發出的電火花;捏碎泡沫塑料時,細碎的泡沫顆粒會吸附在手和衣服上,揮之不去。 以上這些事例都說明了一件事:摩擦可以使物體_____,帶電體具有__________的性質。 在物理中,用摩擦使物體帶電的方法,叫做______。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著兩種電荷: 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相同的電荷,叫做_____; 與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相同的電荷,叫做_____。 摩擦起電的條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二.摩擦起電的實質 我們知道,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通常情況下,____等于核外____,所以原子不顯電性,但當兩個物體摩擦時,由于不同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束縛)能力不同,這樣就存在了一種物質的原子得到電子帶負電;另一種物質的原子失去電子帶正電。 那么,絲綢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上的電子轉移到了絲綢上,絲綢由于得到電子帶___電,玻璃棒由于失去電子帶___電;毛皮和橡膠棒摩擦,毛皮上的電子____到了橡膠棒上,橡膠棒由于____電子帶___電,毛皮____電子帶___電。 小結:摩擦起電的實質是____在____物質之間的____。所以,我們不能說摩擦創造了電荷。 【練習】 在空氣干燥的冬天,化纖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塵。主要原因是( ) A.冬天氣溫低 B.冬天灰塵多 C.化纖衣服創造了電荷 D.化纖衣服摩擦帶了電 摩擦起電的實質是( ) A.摩擦時原子核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上 B.摩擦時核外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上 C.摩擦時原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上 D.摩擦可以創造電荷 如圖所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能吸起一塊橡皮大小且不帶電的“碳海綿”(密度很小),是因為帶電體具有__________的性質。 三.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⑴兩根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把一根懸掛在支架上,用另一根帶電的一端靠近懸掛的那根帶電的一端,會相互_____; ⑵兩根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把一根懸掛在支架上,用另一根帶電的一端靠近懸掛的那根帶電的一端,會相互_____; ⑶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按上述方式靠近,會相互_____。 小結:同種電荷相互____,異種電荷相互____。 四.怎樣知道物體帶了電 (1)判斷物體帶電的方法: ①實驗室里總是用_____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②是否能夠________(能確定嗎?) ③________________(斥定吸不定) (2)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同種電荷相互____ 讓一物體與驗電器的金屬球接觸,如果驗電器的兩金屬箔片張開一定角度,則說明物體帶電;物體帶電越多,金屬箔張開的角度就越___。 當一帶負電的物體接觸驗電器時,驗電器就帶上了____電荷,而使兩金屬箔片張開一定角度(電子由____轉移到____上); 當一帶正電的物體接觸驗電器時,驗電器就帶上了____電荷,而使兩金屬箔片張開一定角度(電子從____轉移到了____)。 PS:如果驗電器上本身就有電荷,會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物體帶電方法: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感應帶電(電磁感應)。 【練習】 實驗室常用的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是_____,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通草球用絲線懸掛著,當乙球靠近甲球時,兩球相互排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球帶正電,乙球不帶電 B.甲球不帶電,乙球帶負電 C.甲球帶正電,乙球帶負電 D.甲、乙兩球都帶負電或都帶正電 有4個輕質小球A、B、C、D,已知C帶正電,A與C相互吸引,A與D相互排斥,B與D相互吸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帶負電,D帶負電,B一定帶正電 B.A帶負電,D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 C.A帶負電,D帶負電,B可能帶正電,可能不帶電 D.A帶正電,D帶正電,B一定不帶電 如圖所示,用帶電棒接觸原來不帶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帶電棒一定帶負電 B.帶電棒一定帶正電 C.兩片金屬箔一定帶同種電荷 D.兩片金屬箔一定帶異種電荷 五.靜電現象的應用與防護 (1)______:霧狀油漆帶上某種電荷,定向飛向待噴涂物件; (2)______:給塵埃帶上某種電荷,定向飛向金屬網; (3)“救命”鐵鏈:油罐車的后面常拖有一條鐵鏈,使油罐上產生的電荷經鐵鏈導入大地,避免放電產生的電火花引發火災; (4)靜電鞋:在存放大量易燃物品的工廠車間或實驗室里,工作人員要穿一種特制的靜電鞋,避免因放電產生火花引起火災。 六.生活中的放電現象 (1)干燥的冬天,晚上脫毛衣時會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音,還能看到火花; (2)干燥的冬天,身穿毛衣和化纖衣服,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 (3)閃電就是帶異種電荷的云層和大地的一種瞬間發生的大規模放電現象; (4)當物體帶電時,電荷更容易向尖端匯集,尖端就更容易發生放電現象,這種現象就叫做尖端放電。如:電子打火裝置,避雷針。 【練習】 小紅在加油站看到一條醒目的標語:“嚴禁用塑料桶裝運汽油”。裝運汽油為什么不準用塑料桶,而要用金屬桶? 課堂筆記課堂練習自然界中只有___種電荷。用____摩擦過的____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____摩擦過的____帶的電荷叫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____,異種電荷相互____。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頭發上梳幾下,塑料梳子就會帶電。這種使梳子帶電的方式叫______。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____從一個物體____到另一個物體。得到電子的物體帶____,失去電子的物體帶____。將帶電的梳子靠近自來水龍頭放出的細水流時,就會觀察到_________。驗電器的原理是_________,驗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靠近用絲線懸掛的輕質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____,也有可能____。一個物體帶負電的原因是因為物體( )A.物體只有電子 B.物體沒有質子 C.物體得到電子 D.物體得到質子A、B、C、D四個帶電的小球,已知:A吸引B,B排斥C,C排斥D,A帶正電。則B、C、D三小球帶電的種類分別是( )A.正電,負電,負電 B.負電,正電,正電C.負電,負電,負電 D.正電,負電,正電兩個帶電體接觸后都不帶電了,說明它們原來帶的電是( )A.同種電荷 B.異種電荷 C.等量同種電荷 D.等量異種電荷兩個用細線懸掛著的通草球靠近時相互吸引,由此可判定( )A.一定是一個小球帶正電,另一個小球不帶電B.至少有一個小球帶電C.兩個小球一定帶異種電荷D.兩個小球一定帶同種電荷一個物體沒有帶電,是因為( )A.物體內部沒有電荷B.物體內部沒有電子C.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總數與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D.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與一個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相等一輕質小球用絕緣線懸掛起來,若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這小球時,相互吸引,那么,輕質小球( )A.一定帶了正電 B.一定帶了負電 C.一定是不帶電 D.不帶電或帶負電關于摩擦起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材料相同的物體相互摩擦時才會發生帶電現象B.相互摩擦的兩物體,一定帶等量的同種電荷C.在摩擦起電現象中,總是電子從某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D.在摩擦起電現象中,總是質子從某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在有些地毯的編織過程中,一般會在地毯中夾雜著不銹鋼絲,其作用主要是( )A.鋼絲容易傳遞熱 B.鋼絲能反光,使地毯看起來美觀C.鋼絲能防止靜電現象的發生 D.鋼絲可以增大摩擦如圖,將甲、乙兩個帶電小球放在光滑的絕緣水平面上,其中甲球帶正電荷、乙球帶負電荷,為了使這兩個小球在原來的位置靜止,沿著甲、乙兩球的球心連線方向,在某一位置放上一個帶電小球丙,可以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靜止。則丙球可能( )A.帶正電,放在甲的左側 B.帶負電,放在甲與乙之間C.帶正電,放在乙的右側 D.帶負電,放在乙的右側靜電復印技術已經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如圖所示是利用身邊的素材來簡單模擬靜電復印原理的示意圖。請依據圖示及操作步驟,結合“人作為導體可以將電荷導走”的知識。簡要說明其操作意圖。A.找一塑料板,用絲綢快速摩擦整個板面;其意圖是通過摩擦使塑料板____;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寫一個“大”字;其意圖是借助人體將“大”字部分的電荷____;C.將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勻地撒上一層干木屑,再將塑料板緩慢豎起,隨著靜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個“大”字就在塑料板上顯現出來了。“大”字部分的干木屑滑落是因為________,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為____________。課后作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湯姆生發現了電子,說明原子是可分的B.用手捏面包,面包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空隙C.摩擦起電使物體產生了電子,帶上了正負兩種電荷D.超導體的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下列粒子中,不帶電的是( )A.電子 B.原子 C.質子 D.原子核把一個輕質的小球靠近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時,它們相互排斥,則這個小球( )A.一定不帶電 B.一定帶負電 C.一定帶正電 D.可能不帶電已知有三個小球,A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吸引,A和B相排斥,B和C相吸引,則C的帶電情況是( )A.帶正電 B.帶負電 C.帶正電或不帶電 D.帶負電或不帶電用帶負電的橡膠棒與驗電器的金屬球接觸,然后移去橡膠棒。圖中能反映驗電器的帶電情況和金箔片所處狀態的是( )A. B. C. D.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摩擦起電的現象有( )A.用毛皮摩擦過的塑料棒吸引靠近碎紙屑B.在干燥的天氣中脫毛線衣時,會聽到輕微的噼啪聲C.用毛刷刷衣服時,毛刷吸附細微臟物D.把鋼針沿磁鐵摩擦幾下,鋼針能吸鐵屑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這是因為摩擦使得( )A.電子從玻璃棒轉移到絲綢 B.中子從玻璃棒轉移到絲綢C.質子從絲綢轉移到玻璃棒 D.原子核從絲綢轉移到玻璃棒下列現象中,與靜電無關的事( )A.在一些地毯的紡織過程中,往往會在地毯里夾一些不銹鋼的鋼絲B.運送汽油的油罐車上常有一條鐵鏈拖在地上C.冬天,晚上脫毛衣時會看到火花、聽到響聲D.輸電線的芯線用鋁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如右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驗電器A和B,A帶正電,B不帶電。現用金屬棒連接驗電器A和B,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荷從驗電器A流動到驗電器B B.電荷從驗電器B流動到驗電器AC.驗電器A得到正電荷 D.驗電器B得到正電荷摩擦起電實際上不是產生了____,而是____在物體之間發生了轉移。絲綢與玻璃棒相摩擦后,玻璃棒帶___(“正”或“負”)電,將絲綢靠近帶負電的輕質小球時會相互____(排斥/吸引)。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靠近細線懸掛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排斥,則小球帶__電。該小球之所以帶這種性質的電荷,是因為它___(填“得到”或“失去”)了電子。如左圖用帶電體接觸它的金屬球,兩箔片就張開,則兩箔片上帶的是___(填“同種”或“異種”)電荷。若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該驗電器,金屬箔張開角度增大,則驗電器原來帶的是___電荷,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科技館內有一個“靜電球”,當人觸摸“靜電球”時,頭發絲便會一根根地豎起,形成“怒發沖冠”的景象,如左中圖所示。這是由于頭發絲帶有____(選填“同種”或“異種”)電荷而相互____(選填“吸引”成“排斥”)的結果。將一根塑料繩一端扎緊,把繩盡可能撕成細絲,用手從上向下捋幾下,發現細絲張開了(如右中圖所示),這種使物體帶電的物理過程稱為______,細絲張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小明參觀科技館時的靜電實驗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家后他把實驗情景繪成一幅如右圖所示的平面示意圖,圖中A為放在絕緣支架上的帶正電球體,B為用絕緣絲線懸吊的帶正電的小球。先后將小球B懸吊在距離A球遠近不同的P1、P2、P3處。(1)小球偏離豎直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請你根據上圖,提出一個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視機的熒光屏上經常粘有灰塵,這是因為電視機工作時,屏幕上帶____,而具有了________的性質。閱讀材料《無處不在的靜電》,請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靜電是怎樣產生的呢?原來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內帶正電的質子數與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數相等,所以對外表現出不帶電的現象。但是電子環繞于原子核周圍,一經外部因素影響即脫離軌道,離開原來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減少電子而帶有正電,B原子因增加電子而帶負電,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種能量(如機械能、內能、化學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后就會發生電子的轉移,若在分離的過程中電荷難以中和,電荷就會積累使物體帶上靜電。在日常生活中脫衣服產生的靜電就是“接觸分離”起電。固體、液體甚至氣體都會因接觸分離而帶上靜電。各類物體都可能由于移動或摩擦而產生靜電,所以說靜電現象無處不在。靜電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種危害來源于帶電體的相互作用。在印刷廠里,紙頁之間的靜電會使紙頁粘合在一起,難以分開,給印刷帶來麻煩;在播放電視節目時,熒屏表面的靜電容易吸附灰塵和油污,形成一層塵埃的薄膜,使圖象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混紡衣服上常見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塵,也是靜電搗的鬼。靜電的第二種危害,是有可能因靜電火花點燃某些易燃物體而發生爆炸。漆黑的夜晚,人們脫尼龍、毛料衣服時,會發出火花和“噼啪”的響聲,而穿全棉衣服時就不易發生該現象;在手術臺上,電火花會引起麻醉劑的爆炸,傷害醫生和病人;在煤礦,則會引起瓦斯爆炸,導致工人死傷,礦井報廢。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于靜電這一隱蔽的搗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氣,揚長避短,也能讓它為人類服務。比如,靜電印花、靜電噴涂和靜電除塵技術等,已在工業生產和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靜電也開始在淡化海水,噴灑農藥、人工降雨等許多方面大顯身手。(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看,摩擦起電是____能轉化為電能;(2)下列所列舉的四種微粒中,其中尺度最大的應該是____;A.分子 B.電子 C.原子 D.質子(3)根據你的經驗判斷,下列事例中比較容易產生靜電的是____;A.穿全棉的衣服 B.使用尼龍圍巾C.使用加濕器增加房間濕度(4)靜電現象產生的原因是____;A.質子發生了轉移 B.電子發生了轉移C.原子核發生了轉移當堂檢測(_月_日) 姓名:_____有甲、乙兩個輕質小球,將甲與乙靠近時,它們相互作用的情況如圖所示,現將乙球移開后,讓甲球與原來帶正電的驗電器接觸,發現驗電器的張角先變小后變大,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球一定帶負電,乙球可能帶正電B.甲球一定帶負電,乙球一定不帶電C.甲球一定帶正電,乙球可能帶負電D.甲球可能不帶電,乙球一定帶正電帶負電的物體靠近一個輕小球,小球被吸引過來,則這個小球( )A.一定帶正電 B.一定帶負電C.可能帶正電,也可能不帶電 D.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現有三個輕質小球,實驗發現其中任意兩個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觸)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斷( )A.兩個小球帶負電,一個小球帶正電B.兩個小球帶正電,一個小球帶負電C.一個小球帶正電,一個小球帶負電,一個小球不帶電D.一個小球帶電,兩個小球不帶電下列關于電荷種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A.自然界存在的電荷有多種 B.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C.兩種電荷一定相互吸引 D.以上說法都不對有a、b、c、d四個帶電體,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a排斥c,b吸引c,b排斥d,由此判斷( )A.a、d間互斥 B.a、d間互吸 C.a一定帶正電 D.d一定帶負電甲、乙兩種干燥的絕緣物體,甲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較強。將它們相互摩擦后分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得到了電子帶負電 B.甲失去了電子帶正電C.甲、乙靠近會相互吸引 D.甲、乙靠近會相互排斥如圖所示,將一帶電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時,若:(1)金屬箔張角變大,說明帶電體是帶____電的。(2)金屬箔張角變小,說明帶電體是帶____電的。(3)金屬箔閉合后又張開,說明帶電體是帶____電的,且所帶電荷量比驗電器所帶電荷量____(填“多”或“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