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計量時間》單元4.機械擺鐘一、聚焦 機械擺鐘為何能更精確地計時 它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計時的?鐘面擺繩擺錘觀察擺鐘鐘擺1分鐘擺動次數記錄表 預測:鐘擺每分鐘擺動 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次數我的發現二、探索測量鐘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數一數:鐘擺1分鐘擺動幾次?發現:鐘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是相同的。擺繩擺錘擺錘擺繩動手做一個單擺材料:鐵架臺、筷子、棉線、金屬球測量擺在1分鐘內擺動的次數溫馨提醒:1.擺繩自然拉直,聽到口令后輕輕放開擺錘。2.擺動的角度不能過大或過小。3.注意精確計時和計數。自制擺1分鐘擺動次數記錄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次數我的發現 二、探索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是相同的。各組自制擺1分鐘擺動次數匯總表 組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第1組第2組第3組第4組第5組第6組第7組第8組說一說:你的發現三、研討在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中,擺的發現可算是一件重大歷史事件。1583年的一天,17歲的伽利略在教堂里面做禮拜。一陣風吹來,天花板上的吊燈開始地晃動起來,發出輕輕的響聲。這本是一件非常尋常的事,而伽利略卻細心地觀察起來了。隱約中他感覺到吊燈的擺動有些規律,于是回家之后,他開始研究起來。他用棉線和石頭做出擺模擬吊燈的擺動,根據“脈搏跳動的次數是穩定的”來計時,經過反復多次的驗證,終于發現了吊燈擺動時的秘密。1656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根據伽利略發現的關于擺的秘密,制作出了比較精確的計時器—機械擺鐘。機械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伽利略伽利略發現擺的“秘密”練一練1.設計時鐘的要訣在于指針以一定的 ( )移動。A.快慢 B.粗細 C長短 D 輕重2.( )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近代物理學之父。A.牛頓 B.伽利略 C.愛因斯坦 D.霍金3.現代鐘表的原動力可以分為機械力和( )。A.重力 B.水力 C.電力 D.摩擦力4.在數擺擺動次數時,若小球從 B 點出發,小明和小紅提出了 4 種數數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A.從B到C,再回到B 算一次 B.從O到C算一次 C.從B到C算一次 D.從B到O算一次5.下列不屬于古代計時工具的是 ( )D.都不是ABCBA練一練1.機械擺鐘不受天氣和溫度的影響。( )2.同一個擺在1 分鐘內擺動的次數并不相同。( )3.機械擺鐘是一種利用擺的等時性來計時的時鐘。( )4.在觀察鐘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是否相同時,需要多次記錄擺動次數。( )5.在觀察擺鐘擺動次數是否相同時,需要對擺動次數進行多次測量。(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