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
1、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
(1).背景:淞滬會戰期間,日軍侵入山西 ,企圖占領太原。
(2)作戰部隊:八路軍第115師(指揮:林彪)
(3)意義: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2、毛澤東《論持久戰》(1938年)
(1)目的:駁斥“亡國論”、“速勝論”
(2)內容:抗日戰爭是一場持久戰,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3)意義: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3、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
(1)建立: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建立抗日根據地,開辟敵后戰場。
(2)中共中央所在的、陜甘寧邊區首府、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是:延安
(3)作戰方式:人民游擊戰爭(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水上游擊戰等)
(4)鞏固抗日根據地的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民主選舉,推行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
②經濟上:①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②開展大生產運動
(5)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的關系: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4、百團大戰(1940年下半年)
(1)背景:日軍實行“囚籠政策”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與蠶食。
(2)指揮者:彭德懷
(3)特點:規模大、戰果大、影響大(100多個團,是抗日戰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
(4)主要目標: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
(5)意義: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附:抗日戰爭主要戰役
時間 戰役名稱 結果 影響 其它 戰場
1937年8月 淞滬會戰 上海失陷 打破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姚子青、謝晉元 正面戰場
1938年3月 臺兒莊戰役 勝利 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 指揮:李宗仁 正面戰場
1938年6月-1938年10月 武漢會戰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江西萬家嶺大捷 正面戰場
1941年12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 勝利 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無 正面戰場
1944年初 豫湘桂戰役 國民黨一潰千里 丟失河南、湖南、廣西等省大部分和貴州省一部分 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正面戰場
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最重要意義: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計劃
1937年 平型關大捷 勝利 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指揮者:林彪 敵后戰場
1940年下半年 百團大戰 勝利 打擊了日軍侵略氣焰,提高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指揮者:彭德懷 主動出擊,規模最大 敵后戰場
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1.以下屬于抗戰時期彭德懷指揮的戰役是( )
A.盧溝橋血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2.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以晉冀豫等抗日根據地為依托,發動了以破襲華北日軍交通線為目標的戰役,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這場戰役是( )
A.淞滬會戰 B.武漢會戰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3.1938年10月25日至1938年12月8日,日軍集中2萬余兵力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冬季“掃蕩”,邊區軍民奮起反擊,共作戰108次,斃傷敵軍4000余人,擊斃了日軍中將旅團長“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取得反“掃蕩”的勝利。這反映出( )
A.抗日戰爭進人了戰略相持階段 B.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C.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4.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組織了100多個團,對日軍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作戰1800余次,斃傷日偽軍2.5萬多人,破壞了大量交通線。這次戰役是( )
A.臺兒莊戰役 B.武漢會戰
C.平型關大捷 D.百團大戰
5.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戰斗是( )
A.淞滬會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第三次長沙會戰
6.蔣介石于1940年9月致彭德懷賀電:“迭電均悉。貴部窺此良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賀電嘉獎( )
A.平型關大捷 B.長沙會戰 C.徐州會戰 D.百團大戰
7.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后,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相互配合、協同作戰,都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2)1938年進行的哪次戰役成為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
(3)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指什么?1940年下半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敵后戰場發動了哪次大規模戰役?
(4)中國軍民在抗戰中體現了哪些精神?
8.某校學生考察了以下近代歷史遺址,考察的主題為( )
海淀區一二九運動紀念地 豐臺區宛平城和盧溝橋

門頭溝區八路軍冀熱察挺近軍司令部舊址 順義區焦莊戶地道戰遺址
A.局部抗戰的開始 B.正面戰場的抗戰
C.北京地區的抗日斗爭 D.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9.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在敵后戰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能印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
①平型關大捷 ②臺兒莊戰役 ③百團大戰 ④萬家嶺戰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
10.下圖為抗日戰爭時期某一戰役示意圖。這場戰役( )
A.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B.徹底破滅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戰略
C.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D.粉碎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1.黨的百年奮斗巨大成就:“七七事變后,竟實行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辟廣大敵后戰場和抗日根據地,……直到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后勝利”。據此可知,中國共產黨( )
A.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B.領導軍民由積極防御轉向戰略進攻
C.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D.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
12.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以下能體現這一觀點的史實有( )
①創作了音樂作品《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
②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互相配合,共同對敵
③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④回民支隊等少數民族參加抗日斗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有關平型關戰斗的史料非常匱乏,中國學者對其有諸多爭議。許多學者指出八路軍直接與日軍戰斗部隊作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另有學者根據八路軍的嚴重傷亡情況,推測日軍為戰斗部隊應占較大比例,認為這是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還有學者引用日方資料得出參戰日軍部隊主要是非戰斗部隊,“平型關大捷”完全是演繹出來的。這說明( )
A.綜合多種歷史敘述即可得出歷史真實
B.歷史考證深刻影響著對歷史事件的評價
C.歷史邏輯推理不能直接用于描述具體的史實
D.國外史料相對客觀提升了歷史敘述的準確度
14.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第二屆第一次會議上指出,一部分共產黨員,還不善于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還保存一種狹隘的關門主義或宗派主義的作風。他們還不明白共產黨員有義務同黨外人士合作,無權利排斥黨外人士的道理。毛澤東意在( )
A.加強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 B.創建無產階級革命政權
C.奠定新中國政權建設基礎 D.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權利
15.1938年,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只有戰略的持久戰才是爭取最后勝利的唯一途徑”。這一論斷( )
A.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B.指導國民黨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
C.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D.成功扭轉了正面戰場的不利局面
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變后捐款援軍抗敵守土券
注:馬將軍,即黑龍江省軍事總指揮馬占山將軍。九一八事變后,他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指揮的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槍。
材料二 在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中,八路軍共進行戰斗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
——摘編自戴逸主編《中國近代史通鑒·抗日戰爭》
材料三 毛澤東在我訪問時說道:“日本帝國主義不僅是中國的敵人,而且也是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民的敵人。……我們希望友好國至少不要幫助日本帝國主義,而采取中立的立場、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積極幫助中國抵抗侵略和征服。”
——摘編自[美]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
注:《西行沒記》(原名《紅心照耀中國》)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1937年10月由英國倫敦戈蘭茨公司首次出版,不到一年就發行了五版,轟動海內外。
(1)史料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實物史料、文獻史料、口述史料等類型。據此,判斷圖所示“守土券”的史料類型。
(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軍隊守衛國土的表現。
(3)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作用。
17.以下是李云同學學習“跨學科主題:探尋紅色文化的歷史基因”時設計的手抄報內容。請你閱讀后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探尋紅色文化的歷史基因
時間軸
史海拾貝 油畫《黃河大合唱——流亡·奮起·抗爭3》
《黃河大合唱》的創作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影響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聲樂套曲,作于1939年3月。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并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知識延伸 長征的過程中,紅軍的處境太糟了,軍需可謂世界戰爭史上最低,穿草鞋,缺彈藥,吃野菜;還要面對來自草地、雪山的威脅,特別是對手壓倒性優勢的圍追堵截。但這支軍隊不但未垮,還終成“長城好漢”。紅軍戰士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地圖中的歷史
(1)你認為在時間軸上還可以增加哪兩個重大歷史事件?請簡單說明理由。(要求:選取“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事件;在答題卡的時間軸上分別標注出這兩個歷史事件;時間軸上事件順序要正確)
(2)閱讀手抄報后,談談你對探尋紅色文化的歷史基因有了什么進一步認識。
參考答案:
1.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為了消滅抗日根據地,日軍實行“囚籠政策”,依托公路、鐵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與蠶食。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D項正確;盧溝橋血戰是指1937年29軍寧死不屈與日寇血戰盧溝橋,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第一槍,排除A項;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排除B項;臺兒莊戰役是正面戰場上的戰役,由李宗仁指揮的,排除C項。故選D項。
2.D
【詳解】據“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以晉冀豫等抗日根據地為依托,發動了以破襲華北日軍交通線為目標的戰役”可知,這次作戰史稱百團大戰。為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粉碎敵人的“囚籠”,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指揮下,先后共出動100多個團約20萬人,在華北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史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D項正確;淞滬會戰時間1937年,排除A項;武漢會戰時間1938年,排除B項;臺兒莊戰役時間1938年,排除C項。故選D項。
3.C
【詳解】據題干“日軍集中2萬余兵力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冬季‘掃蕩’,邊區軍民奮起反擊,共作戰108次,斃傷敵軍4000余人,擊斃了日軍中將旅團長‘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取得反‘掃蕩’的勝利。”可知,晉察冀邊區取得反“掃蕩”的勝利,說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成效顯著,C項正確;抗日戰爭進人了戰略相持階段,題干未反映,排除A項;百團大戰在1940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題干未涉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相關知識,排除D項。故選C項。
4.D
【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組織了100多個團,對日軍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破壞 了大量交通線”可知,這就是百團大戰,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D項正確;臺兒莊戰役是1938年春,武漢會戰是1938年6月至10月,平型關大捷是1937年9月,均與題干“1940年下半年”時間不符,排除ABC項。故選D項。
5.B
【詳解】根據“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戰斗”可知,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項正確;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滬會戰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1938年的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1941年底至1942年初的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6.D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1940 年蔣介石曾致朱德、彭德懷賀電:迭電均悉。貴部窺此良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可知,這一賀電是為了嘉獎百團大戰。1940年8月,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敵后戰場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D項正確;1937年的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排除A項;長沙會戰增強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也令國際輿論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國的抗日斗爭,排除B項;徐州會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一場大規模的防御戰爭,這場戰爭給予了日軍重大的打擊,排除C項。故選D項。
7.(1)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2)臺兒莊戰役
(3)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
(4)眾志成城、不怕犧牲、勇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2)1938年春,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日軍一路阻止在山東臨沂,另一路阻止在山東臺兒莊。雙方在臺兒莊地區展開激戰,結果中國軍隊大敗日軍。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成功,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1940年8月,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敵后戰場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4)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眾志成城、不怕犧牲、勇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8.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二·九”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青年學生抗日愛國運動,它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的現實和繼續吞并華北的野心與陰謀;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多次打擊日軍,為鞏固平西抗日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順義區焦莊戶地道戰遺址是敵后民兵抗日的重要證據。由此可見,考察主題為北京地區的抗日斗爭,C項正確;九一八事變標志著局部抗戰的開始,排除A項;圖3察挺進軍司令部、圖4順義區焦莊戶地道戰屬于敵后抗戰,排除B項;1949年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排除D項。故選C項。
9.D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型關大捷是中國共產黨林彪領導的戰役,但平型關大捷是正面戰場太原會戰中的戰役之一,屬于正面戰場的戰役,①不符合題意;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自抗戰開始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一次重大勝利,②不符合題意;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等共105個團20余萬兵力,對華北地區河北山西的日偽軍發動了一次進攻戰役.這次戰役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余次,攻克據點2900余個,殲滅日偽軍45000余人,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斗志,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百團大戰屬于敵后戰場的戰役,③符合題意;萬家嶺戰役是屬于正面戰場武漢會戰中的戰役,④不符合題意。所以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10.C
【詳解】根據圖片,可知“山西、河北、太行山,八路軍進攻路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粉碎華北日軍的全面進攻,打破其“囚籠政策”,爭取華北抗日戰局更有利的發展,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C項正確; 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與圖片內容“山西、河北、太行山,八路軍進攻路線”不符,排除A項;武漢會戰,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與圖片內容“八路軍進攻路線”不符,排除B項;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與圖片內容“八路軍進攻路線”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11.A
【詳解】根據題干“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辟廣大敵后戰場和抗日根據地”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A項正確;材料中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取得了最后勝利,材料沒有體現領導軍民由積極防御轉向戰略進攻,排除B項;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排除C項;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排除D項。故選A項。
12.B
【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能體現這一觀點的史實有:國民黨負責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負責的敵后戰場互相配合,共同對敵。中國共產黨堅持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回民支隊等少數民族武裝也參加了抗日斗爭,②③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音樂作品《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對抗日救亡起到了鼓舞作用,但不是最能說明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①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
13.B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三種觀點都是在關注八路軍面對的是否是日軍的戰斗部隊這一論題,這說明對這一論題的考證將影響對平型關戰斗的評價,B項正確;“綜合多種歷史敘述即可得出歷史真實”說法絕對,材料體現了對一件歷史事件的多種說法,不能說明綜合多種歷史敘述即可得出歷史真實,排除A項;歷史邏輯推理有其合理性,在描述具體史實中也有其價值,排除C項;題干材料并不能表明國外史料相對客觀提升了歷史敘述的準確度,排除D項。故選B項。
14.A
【詳解】由題目“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判斷是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主張中共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意在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擴大鞏固統一戰線,A項正確;由題目“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判斷是抗日戰爭時期,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談不上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排除B項;題目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目的是怎么取得抗日戰爭勝利,不是為新中國政權建設奠定基礎,排除C項;題目中毛澤東主張中共和黨外人士合作,意在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沒有涉及對人民的態度,不是保障人民當家做主,排除D項。故選A項。
15.C
【詳解】根據材料“‘只有戰略的持久戰才是爭取最后勝利的唯一途徑’”并結合所學可知,毛澤東在延安發表《論持久戰》的演講,總結抗戰開始以來的戰爭形勢,針對國內存在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科學論證了中國必須通過持久作戰贏得對日作戰最后勝利的戰路指導理論,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信心,C項正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排除A項;毛澤東沒有指導國民黨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臺兒莊大捷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發動的戰役,排除B項;正面戰場的進攻頹勢并沒有得到扭轉,這一說法夸大了這一論斷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C項。
16.(1)實物史料。
(2)國民黨愛國將領率軍英勇抗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軍民發動百團大戰。
(3)開辟并領導敵后戰場的抗戰,消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牽制大量日軍,有力支持正面戰場作戰;建立并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動輿論宣傳,爭取全國人民對抗戰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幫助等。
【詳解】(1)結合所學可知,史料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實物史料、文獻史料、口述史料等類型。材料一中的“守土券”是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的史料,屬于實物史料。
(2)由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可知,1931年11月,發生在黑龍江嫩江江橋,由馬占山指揮的江橋抗戰,成為中國人民正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戰役,國民黨愛國將領率軍英勇抗日,守土有責不讓寸土;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在華北敵后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的戰役,由于參戰兵力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3)由題干材料可知,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是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的政治力量,開辟并領導敵后戰場的抗戰,是堅持抗戰和奪取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消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牽制大量日軍,有力支持正面戰場作戰;建立并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政治領導核心;發動輿論宣傳,爭取全國人民對抗戰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幫助等。
17.(1)事件名稱:九一八事變;理由;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增加該事件可以體現出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年始最早,歷時最長的國家,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事件名稱:百團大戰;理由: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的百團大戰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2)認識:紅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深刻認識紅色文化,不斷凝練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治國理念,堅定文化自信,聚力新階段、奮力新征程。
【詳解】(1)根據設問“選取‘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事件”可知,選取的歷史事件應該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歷史事件。比如選擇抗戰時期的九一八事變。理由說明該事件的影響即可。理由是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增加該事件可以體現出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年始最早,歷時最長的國家,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增加:百團大戰。理由是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的百團大戰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2)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綜合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紅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深刻認識紅色文化,不斷凝練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治國理念,堅定文化自信,聚力新階段、奮力新征程。奮進新時代,我們應抓實黨史學習,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魅力彰顯好,用紅色文化凝聚起實現偉大夢想的磅礴偉力,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锡林浩特市| 甘孜县| 噶尔县| 分宜县| 凤凰县| 乌什县| 嘉义县| 阿克| 龙山县| 海南省| 乐陵市| 寻乌县| 临泽县| 潜山县| 洛川县| 苏尼特左旗| 平利县| 东宁县| 尉氏县| 临高县| 噶尔县| 永仁县| 甘洛县| 云南省| 马公市| 吐鲁番市| 平谷区| 高阳县| 高台县| 平塘县| 汤原县| 游戏| 彰武县| 石屏县| 长海县| 新沂市| 金溪县| 宝丰县| 临安市|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