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
階段 時間 原因 代表
夾縫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洋務運動的誘導。 張謇—— 大生紗廠
初步發展 19世紀末 20世紀初 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來華辦廠、開礦,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
短暫春天 1912-1919 (一戰期間) 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掀起發展實業熱潮。 一戰期間,列強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 發展最快: 紡織業/面粉業 (榮氏兄弟)
再度受挫 1919-1927 (一戰后) 帝國主義勢力卷土重來; 盧作孚 侯德榜等
較快發展 1927-1937 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國家形式統一,實行一系列政策
空前打擊 1937-1945 日軍全面侵華;官僚資本壓榨民族工業。
陷入絕境 1945-1949 國民政府苛捐雜稅不斷增加;官僚資本的經濟壟斷; 美國的經濟掠奪
獲得新生 1949-1956 新中國成立之后
消亡 1956以后 三大改造
2.民族工業的特點
總體比較落后,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地區分布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3.社會生活的變化
(1)交通通信的發展
①工具:火車、輪船、電車、汽車、飛機
②作用:方便人們的出行、商品的流通,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③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設計者:茅以升。
④中國近代鐵路之父——詹天佑,自主設計、修建了第一條鐵路干線——京張鐵路。
2.社會習俗的變化
①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法令;廢除跪拜禮,代之以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自由平等的思想
②人們的服飾(旗袍、西裝、中山裝)、飲食、婚喪禮節也出現了崇洋逐新的趨向。
③特征:地區發展不平衡;新舊并呈,多元發展。
1.海外華僑競相投資國內近代工業開始于( )
A.辛亥革命后 B.《馬關條約》簽訂后
C.洋務運動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戰后
2.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曾說,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這三個人的共同目標是( )
A.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 B.推行君主立憲制
C.推翻清政府 D.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3.據不完全統計,1912年到1919年,中國新建的廠礦企業達470多家,投資資金近1億元,加上原有企業的擴建,新增資本達到1.3億元以上,相當于之前50年的投資總額。出現這種局面的內部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后,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
B.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C.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D.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紛紛在華開辦工廠
4.新中國成立前夕,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已經瀕于崩潰。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 B.南京國民政府的搜刮
C.多年戰爭的嚴重破壞 D.西方國家的長期封鎖
5.“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個人的感彩;“史論”則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屬于史論的是( )
A.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最快的是面粉業和紡織業
B.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興辦了一批新式學校
C.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革除社會陋習的法令
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總的來說還是比較落后
6.近代上海成為通商口岸后,出現了一些新現象?!堆鬀苤裰υ~》寫道:“庸奴亦效假斯文,衣履難將貴賤分。更有異言并異服,談黃馬褂著紛紛?!痹撛~說明當時( )
A.社會等級觀念已經消失 B.外語逐漸成為流行語言
C.生活風俗受到西方影響 D.中西服飾文化相互影響
7.近代中國社會急劇變動,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生活都呈現出明顯的近代化趨勢。清末狀元張謇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
(1)請列舉一例張謇創辦的近代民族企業?張謇的救國主張是什么?
(2)從1912年到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有六百多家,新增資本達一億三千多萬元,超過了過去的整個世紀。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此外,火柴、榨油、造紙、化工等輕工業也發展迅速。根據材料,指出這一時期民族工業發展呈現什么特點?造成此時民族工業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在區域分布上具有什么特點?談談你對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展前途的認識。
8.據統計,1900一1910年間,中國雇傭500以上工人的廠礦僅有156家。1912年,民族產業資本僅占10%,9.66%為官僚資本,80.28%為外國在華資本。1913年前,中國近代工廠僅有698家。材料表明這一時期( )
A.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薄弱 B.官僚資本阻礙民族產業發展
C.外國在華資本在呈下降趨勢 D.我國的民族產業發展不均衡
9.下圖所示為我縣某中學校園宣傳欄的內容。這體現的共同思想是( )
近代名人名言錄(節選)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張謇:夫立國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學,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A.民族團結 B.政治變革 C.實業救國 D.愛國主義
10.大生紗廠是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的一個縮影,對其不同發展階段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艱難創業是因為一戰期間,日本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B.黃金時期是因為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C.坎坷命運是因為一戰后華盛頓會議的召開,美國開始獨霸中國。
D.黃金時期是因為辛亥革命使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運。
11.民國二十年《申報》上刊登了南洋煙草公司的一則廣告。其中的一句廣告語為:“愛用國貨方能達到救國自強”。由此可以推斷出( )
A.洋務運動創辦工業,抑制了外國的經濟侵略
B.辛亥革命后,南京臨時政府獎勵工商業發展
C.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提倡國貨,抵制日貨
D.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12.下圖反映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狀況。下列描述最準確的是( )
A.高歌猛進 B.奄奄一息 C.朝氣蓬勃 D.夾縫求生
13.竹枝詞是一種以吟詠社會風土人情為主的文學體裁。20世紀初電車剛進入北京時,有竹枝詞寫道:“電車初試人都怕,說是將來榮禍多?!焙髞恚腥速潎@:“人坐(電)車中稱穩便,兒童指點陸行舟?!边@說明( )
A.人們對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認可 B.沿海地區更易感受到社會生活變化
C.居民對電車破壞自然環境強烈不滿 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夾縫中求生存
14.下圖是吳文藝齋刊印的《上海新造鐵路火輪車開往吳淞》的風俗畫。這幅作品反映了近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特征是( )
A.受新教育發展的影響 B.體現出自由平等的風尚
C.呈現新舊并存的特征 D.沿海地區變化大于內陸
15.歷史敘述包括史實與評價。下列是關于“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知識卡片的內容,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19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發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
B.西餐、西式蛋糕、洋酒等西方外來品在沿海城市較為普遍
C.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不平衡,城市的變化大于鄉鎮的變化
D.20世紀20年代后,中國男裝有西服和中山裝等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兩次鴉片戰爭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入侵的刺激,傳統的自然經濟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區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開始了舉辦求富求強的洋務運動。在這些因素的交織作用下,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買辦和商人開始投資創辦近代企業。
——摘編自徐國利《中國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內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據不完全統計,僅民國元年宣告成立的實業團體就達40余個,截至1915年12月,遍布全國各省區的此類實業團體達107個。這些實業團體的行業以及旨趣雖然各有不同,但振興實業、強國富民卻是共同的目標。僅僅在1912年和1913年,中國新成立的工廠數就分別達到2001家和1249家。1913年至1915年,平均每年注冊工廠為41.3家,至1916年全國的工廠數達16957家,1918年,全國工廠資本數達1.5億元以上。1919年,中國的產業工人已達200萬人。
——摘編自吳承明、董志凱《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材料三:隨著中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社會新生階級——工業無產階級也成長壯大起來,到1919年已達到200多萬人。這個數目,在整個人口中雖然還是很少,但是他們居住很集中,是個有力量的階級……據不完全統計,1920年共發生罷工46次,罷工人數在五萬左右。
——摘編自胡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產生的背景。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12―1919年間,中國民族工業快速發展的原因。
(3)結合材料三概括民族工業發展對近代中國政治文明進程的影響。
17.中國民族工業的產業分布及結構特征的變遷,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奮斗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2年11月2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在安東落下帷幕,經過評委投票,代表中國申報的“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和“貴州省水書文獻”雙雙入選名錄。“大生紗廠創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共205卷,形成于1896年至1907年,包含手稿、賬冊、地圖等,是大生紗廠在早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自然形成的歷史記錄。這批檔案見證了大生紗廠創建初期艱難的進程,反映出張謇從一位傳統士紳到一個領時代風氣的企業家的轉變。
——南通網
材料二:下列圖表為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曲線圖。
(1)根據材料一,指出大生紗廠入選的理由。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睿創辦大生紗廠的初衷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簡要指出近代民族工業在1913—1919年發展為“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認識。
參考答案:
1.A
【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涌現,人們競相投資設廠,海外華僑也歸國創業,掀起了發展實業的熱潮,A項正確;海外華僑競相投資于國內近代工業,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極大地沖擊了封建制度,洋務運動、《馬關條約》簽訂發生在辛亥革命前,排除BC項;海外華僑競相投資國內近代工業開始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海外華僑早就在國內投資了,排除D項。故選A項。
2.A
【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在這樣的背景下,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都是力圖救亡圖存,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A項正確;康有為選擇變法,主張推行君主立憲制,依靠清政府進行自上而下的改良,而孫中山選擇革命,主張推翻清政府和封建帝制,實行民主共和制,排除BC項;建立近代工礦企業對應的是張謇“實業救國”的思想主張,排除D項。故選A項。
3.A
【詳解】據題干“1912年到1919年,中國新建的廠礦企業達470多家,投資資金近1億元,加上原有企業的擴建,新增資本達到1.3億元以上,相當于之前50年的投資總額?!薄皟炔吭颉焙退鶎W可知,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掀起了發展實業的浪潮,A項正確;“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是外部原因,排除B項;“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表述正確,但與題干時間無關,排除C項;外國人紛紛在華開辦工廠是外部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
4.D
【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西方為首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 南京國民政府的搜刮, 多年戰爭的嚴重破壞是新中國成立前夕,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已經瀕于崩潰的原因,AB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
5.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總的來說還是比較落后”是對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狀況的評論,屬于史論,D項正確;“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最快的是面粉業和紡織業”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狀況的客觀陳述,屬于史實,排除A項;“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興辦了一批新式學?!笔菍ρ髣者\動內容的客觀陳述,屬于史實,排除B項;“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革除社會陋習的法令”是對民國政府頒布的法令的客觀陳述,屬于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
6.C
【詳解】根據題干“庸奴亦效假斯文,衣履難將貴賤分。更有異言并異服,談黃馬褂著紛紛”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體現的是人們開始假斯文,開始穿西服,談論著黃袍馬褂,說明生活風俗受到西方影響,C項正確;社會等級觀念已經消失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外語逐漸成為流行語言,只說了有異言并異服,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中方服裝對西方服裝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
7.(1)大生紗廠;實業救國。
(2)輕工業發展迅速;辛亥革命的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3)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在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得到充分發展,只有徹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才能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解析】(1)根據所學可知,張謇抱著“實業救國”的思想,回到家鄉創辦了大生紗廠,帶動很多中國人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所以他的救國主張是“實業救國”。
(2)根據題干可知,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火柴、榨油、造紙、化工等輕工業也發展迅速這說明這一時期民族工業發展呈現出輕工業發展迅速的特點。1912年到1919年正逢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建立和第一次世界戰,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掀起發展實業的熱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3)根據所學可知,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在區域分布上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近代民族工業在夾縫中艱難生存,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得到充分發展。只有徹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才能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8.A
【詳解】題干材料時間跨度從1900年到1913年前,民族產業發展的表現是企業數量少,民族產業在國家資本總量中占比少。由此可知當時民族資本主義剛剛起步,發展緩慢,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也很弱,A項正確;材料中僅出示了官僚資本的占比,而且占比低于民族產業,排除B項;外國資本占比較高,但沒有相關數據對比在華資本呈下降趨勢,排除C項;我國民族產業發展不均衡,指的是集中在輕工業和沿海地區,而這些在材料中也看不出,排除D項。故選A項。
9.D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可知,林則徐為了國家的利益,置禍福榮辱于度外,毅然發動了禁煙運動;由“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知,周恩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表現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斗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由“張謇:夫立國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學,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可知主張發展學校教育,培養人才。可知這體現的共同思想是愛國主義,D項正確;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各民族內部的團結,與題干內容體現的愛國主義不符,排除A項;政治變革,就是指政治領域內的改造和革新,與題干內容體現的愛國主義不符,排除B項;實業救國,是一種主張以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為中心來興辦中國的實業,以取代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經濟侵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一種救國方案,與題干內容體現的愛國主義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10.B
【詳解】根據材料“大生紗廠是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的一個縮影”結合所學可知,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B項正確;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不屬于創業艱難期,排除A項;美國開始獨霸中國,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辛亥革命沒有使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運,排除C項。故選B項。
11.C
【詳解】據題干“民國二十年《申報》上刊登了南洋煙草公司的一則廣告?!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民國二十年”是指1931年。據題干“愛用國貨方能達到救國自強”可知,這體現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民族企業提倡國人使用國貨,抵制日貨,C項正確;洋務運動時期,中華民國還未成立,排除A項;南京臨時政府存在于1912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一戰的時間是1914-1918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12.D
【詳解】根據圖片以及“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在夾縫中生存,D項正確;圖片反映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受壓迫,艱難生存,排除AC項;圖片反映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但不能說是奄奄一息 ,排除B項。故選D項。
13.A
【詳解】根據材料“電車初試人都怕,說是將來榮禍多?!北砻魅藗兎磳π陆煌üぞ?,根據材料“人坐(電)車中稱穩便,兒童指點陸行舟?!笨梢钥闯鋈藗冮_始接受,A項正確;北京市并不是沿海地區,排除B項;居民對電車破壞自然環境強烈不滿與“人坐(電)車中稱穩便,兒童指點陸行舟?!辈环?,排除C項;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夾縫中求生存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14.C
【詳解】題干圖片中,火車上載滿行人,周圍還匯集了上海的各種交通工具,有馬車、自行車、黃包車,所以整體是當時上海的交通發展新舊交通工具同時存在,也為不同人群提供了多樣的選擇,C項正確;圖片中看不出這種變化是受到了新式教育的影響而出現的,排除A項;這里還是可以看到不同階層的人交通工具的不同,所以自由平等風尚不明顯,排除B項;圖片只是上海一地的交通發展,沒有上海和內地城市交通的對比,排除D項。故選C項。
15.C
【詳解】據所學可知,歷史評價是依據史實得出的分析和結論?!敖袊鐣畹淖兓黄胶猓鞘械淖兓笥卩l鎮的變化”是對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總結和評價,屬于歷史評價,C項正確;“19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發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屬于歷史敘述,排除A項;“西餐、西式蛋糕、洋酒等西方外來品在沿海城市較為普遍”屬于歷史敘述,排除B項;“20世紀20年代后,中國男裝有西服和中山裝等”屬于歷史敘述,排除D項。故選C項。
16.(1)背景:資本主義經濟入侵的刺激;洋務運動的誘導;自然經濟的瓦解。
(2)原因:中華民國的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障礙;民國政府勵興辦實業;一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3)無產階級成長壯大,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
【詳解】(1)背景:根據材料“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入侵的刺激,傳統的自然經濟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區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開始了舉辦求富求強的洋務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產生的背景是資本主義經濟入侵的刺激;洋務運動的誘導;自然經濟的瓦解。
(2)原因: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掀起了發展實業的熱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1912―1919年間,中國民族工業快速發展的原因有中華民國的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障礙;民國政府勵興辦實業;一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3)影響:根據材料“隨著中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社會新生階級——工業無產階級也成長壯大起來”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民族工業發展對近代中國政治文明進程的影響是無產階級成長壯大,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根據材料“在整個人口中雖然還是很少,但是他們居住很集中,是個有力量的階級……據不完全統計,1920年共發生罷工46次,罷工人數在五萬左右”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民族工業發展對近代中國政治文明進程的影響是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
17.(1)理由:這批檔案見證了大生紗廠創建初期艱難的進程,反映出張謇從一位傳統士紳到一個領時代風氣的企業家的轉變。實業救國。
(2)特點:曲折發展(或曲折性)。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3)民族工業的發展具有曲折性;民族工業的發展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獨立是民族工業發展的前提條件。(答出一點即可)
【詳解】(1)理由:依據材料一“這批檔案見證了大生紗廠創建初期艱難的進程,反映出張謇從一位傳統士紳到一個領時代風氣的企業家的轉變”可知,理由是這批檔案見證了大生紗廠創建初期艱難的進程,反映出張謇從一位傳統士紳到一個領時代風氣的企業家的轉變。
初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謇作為清末狀元,在甲午戰敗后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倡導“實業救國”,從而創辦大生紗廠等近代企業。
(2)特點:依據材料二“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曲線圖”可知,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是曲折發展或具有曲折性。
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3-1919年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因此近代民族工業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迎來了“短暫的春天”。
(3)認識:綜合上述材料,依據材料二可知,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具有曲折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民族工業一方面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但另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下艱難發展,由此得出民族工業的發展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獨立是民族工業發展的前提條件等。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岑溪市| 长葛市| 三穗县| 微山县| 达州市| 宁明县| 通渭县| 北京市| 门头沟区| 屯留县| 托里县| 通城县| 襄垣县| 青阳县| 会理县| 封丘县| 淳化县| 城固县| 明星| 天镇县| 盐池县| 乐都县| 长岭县| 三都| 吴旗县| 四川省| 长丰县| 泰和县| 穆棱市| 青河县| 名山县| 镇赉县| 仁布县| 图片| 敦化市| 泾川县| 临沭县| 大英县| 洪雅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