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一、文學和雕塑
1、希臘神話的特點:“神人同形同性”
2、《荷馬史詩》:《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
3.雕塑: 《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
二、建筑藝術
(1)希臘:體現在神廟建筑,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
(2)羅馬:特點是石拱門、穹頂等。代表性建筑有羅馬大競技場 、引水道工程、凱旋門、和萬神廟
三、哲學
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
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他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他還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提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奠定了動物學基礎,邏輯學的創始人。
四、法學
法學是羅馬人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羅馬帝國的法學家對法律進行了廣泛論證,包括適用于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關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它們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
羅馬法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五、歷法
公歷的起源: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_的太陽歷。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 儒略歷 ”。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后來成為人們今天使用的公歷的_基礎_。
(太陽歷---儒略歷---基督教歷法—公歷)
1.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希臘后,羅馬官兵從希臘挑選并帶回來的大批人質里面,包含有貴族、倫理學家、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詩人等,此外還有大量的奴隸、雜技演員,甚至還有廚師。這種現象會導致( )
A.希臘民主遭受致命摧殘 B.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
C.羅馬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D.羅馬的法制得到完善
2.雅典娜是希臘十二主神之一,但即使作為智慧女神和戰爭女神,她也曾因為憤怒而將向她發出挑戰的阿爾克墨涅的靈魂轉生為蜘蛛。這說明古希臘神話的特點是( )
A.迷信色彩十分濃厚 B.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C.以戰爭題材為主 D.神具有超自然力的本領
3.我們今天廣泛使用的公歷其實是由古羅馬統治者凱撒命人制定的一套歷法發展而來的,這里“凱撒命人制定的一套歷法”指的是( )
A.太陽歷 B.儒略歷 C.太陰歷 D.農歷
4.今天我們使用的公歷,其創設者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希臘人
C.古代羅馬人 D.古代巴比倫人
5.“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是他的名言。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被譽為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就是古希臘著名學者( )
A.伯里克利 B.德謨克利特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6.2019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訪問雅典時參觀了久負盛名的神廟遺址(下圖)。該遺址是( )
A.萬神廟 B.帕特農神廟 C.凱旋門 D.大競技場
7.文化是世界性的,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都產生了不同的文化。
請回答:
(1)以蘇美爾人為代表的兩河流域文明創造的文字是什么?
(2)哪個宗教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傳播到中國?哪個宗教誕生的時間是1世紀,該宗教的創始人是誰,與該宗教有關的節日是什么?
(3)古希臘最重要的文學遺產是什么?
(4)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的花朵”指的是什么?
8.某學校九年級(1)班開展“古代思想家是如何認識世界”的知識競賽,下面是小明同學搜集的資料,搭配正確的是( )
A.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
B.蘇格拉底——創立邏輯學
C.亞里士多德——“認識你自己”
D.柏拉圖——“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9.下表所示為古希臘部分哲學家及其主張。表中信息反映了古希臘哲學( )
哲學家 主張
泰勒斯(約前624~前546年) 水是萬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約前544~前483年) 火是世界的本原,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蘇格拉底(約前469~前399年) 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A.只關注人的外部世界 B.推動了民主政治發展
C.研究視角的不斷變化 D.奠定了西方哲學基礎
10.“雖然古代希臘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但她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獨領風騷。”下列文明成果不能為上述言論提供論據的是( )
A.《十二銅表法》 B.《擲鐵餅者》
C.帕特農神廟遺址 D.《荷馬史詩》
11.某電視臺欄目組拍攝了專題片,攝制組采編了以下一組內容,給該專題片擬定恰當的節目名稱是( )
A.《大河古國》 B.《海洋文明》
C.《建筑遺跡》 D.《文明之路》
12.圖像史料在歷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某學習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收集的一組圖像史料,據此推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是( )
A.古代亞非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希臘文明 D.古代羅馬法制
13.《荷馬史詩》中描述:“光明之神阿波羅曾與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交惡,后來阿波羅用暗箭射中阿喀琉斯的腳踵殺死了他”。這表現了古希臘神話的特點是( )
A.“神人同形同性” B.具有人本主義
C.具有樂觀主義 D.多神系統神話
14.希臘羅馬文化豐富多彩,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了解早期希臘社會可以參考《荷馬史詩》 ②帕特農神廟是羅馬建筑藝術的代表
③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④儒略歷是今天公歷的基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希臘人吸收了西亞、北非等地文明古國的優秀文化遺產。這反映了( )
A.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 B.文明因交流互鑒而豐富
C.羅馬建筑藝術影響后世 D.羅馬文化源自西亞北非
16.小華同學學完歐洲古代史后,對歐洲的古代文化很感興趣,想寫一本《歐洲文化史》的書,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錄。
(1)請你參照第一章第一、二節示例,結合所學知識,補充第三節內容。
(2)請你根據本書的主題,按照第一章樣式續寫第二章標題及小節目錄。(至少寫出兩節內容)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在以后的日子里,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人認為,他們的職責僅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請將材料一四幅圖片進行分類(寫出圖片代號即可),并說明分類的依據。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中的圖1與什么事件有關,試分析其影響。
(3)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文明交流的認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羅馬城邦;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從材料可知,羅馬征服希臘并從希臘帶回的人質中包含了各行各業的人物,這些人質到達羅馬后,對羅馬社會將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必然導致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故B項正確;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羅馬共和國的興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2.【答案】B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據“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希臘十二主神之一、但即使作為智慧女神和戰爭女神,她也曾因為憤怒而將向她發出挑戰的人類阿爾克墨涅變成了蜘蛛。”可知,這說明古希臘神話的特點是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征,B正確;
迷信色彩十分濃厚說法錯誤,排除A;
是以戰爭題材為主和神具有超自然力的本領在題干中均未體現,排除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古希臘神話的特點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3.【答案】B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為糾正每年將近6小時的誤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辦法進行調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為閏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儒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我們今天廣泛采用的公歷其實是由古羅馬統治者凱撒制定的一套歷法發展而來的,這里凱撒制定的歷法指的是儒略歷。B符合題意;
太陽歷屬于古埃及,排除A;
太陰歷屬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排除C;
農歷產生于古代中國,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儒略歷”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4.【答案】C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陽歷。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為糾正每年將近6小時的誤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辦法進行調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為閏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儒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我們今天使用的公歷,是古代羅馬人創設的。C符合題意;排除AB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羅馬城邦和羅馬共和國的興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5.【答案】D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亞里士多德是是古希臘著名學者,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被譽為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是亞里士多德的名言。D項正確;
伯里克利是雅典執政官,排除A;
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排除B;
蘇格拉底強調“認識你自己”,排除C。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亞里士多德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6.【答案】B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觀察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遺址是帕特農神廟,B項正確;萬神廟、凱旋門和大競技場是古羅馬的建筑,排除A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帕特農神廟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7.【答案】(1)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耶穌;圣誕節或復活節。
(3)《荷馬史詩》。
(4)大學的興起。
【知識點】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佛教的創立與傳播;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基督教的興起與傳播;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很早就發明了楔形文字。他們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蘆桿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泥板上壓刻出符號。這些符號的線條由粗到細,很像木楔,所以由這種筆畫構成的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可知,以蘇美爾人為代表的兩河流域文明創造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傳播到中國;1世紀時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他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可知基督教教誕生的時間是1世紀,該宗教的創始人是耶穌,與該宗教有關的節日是圣誕節。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希臘神話影響廣泛,古希臘最重要的文學遺產是《荷馬史詩》,具有文學藝術上的重要價值,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給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可知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的花朵”指的是大學的興起。
故答案為:(1)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耶穌;圣誕節或復活節。
(3)《荷馬史詩》。
(4)大學的興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楔形文字、佛教傳入中國、基督教、古希臘神話的特點、《荷馬史詩》、德謨克里特、大學的興起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楔形文字、佛教傳入中國、基督教、古希臘神話的特點、《荷馬史詩》、德謨克里特、大學的興起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產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關史實。
8.【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德謨克利特探討了物質結構的問題,提出了原子論的思想。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是一種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質微粒,提出了“原子論”。A符合題意;
亞里士多德創立的邏輯學,排除B;
“認識你自己”是蘇格拉底的主要觀點,排除C;
亞里士多德的名言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德謨克利特的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9.【答案】C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表格內容可以看出,古希臘時期不同的哲學家對世界的本原和人的本身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而且觀點存在差異,說明研究視角不斷變化,C項符合題意;
這些人的觀點無法體現出只關注人的外部世界和民主政治的發展也沒有關系,排除AB;
古希臘的哲學是西方哲學的基礎,但僅根據部分哲學家及其主張無法說明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解答本題要搞清楚古希臘哲學思想,學生要有一定的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的能力。
10.【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不屬于希臘文化,A符合題意;
《擲鐵餅者》是古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排除B;
帕特農神廟遺址屬于古希臘文化,排除C;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寶貴的文學遺產,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古代希臘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的成就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11.【答案】D
【知識點】金字塔;種姓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觀察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字塔體現了古埃及的建筑文明;種姓制度體現了古印度的文明;公民大會體現了雅典的民主法治成就、圓形競技場體現了古羅馬的建筑成就。古埃及、古印度是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屬于大河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羅馬的圓形競技場屬于海洋文明。故給該專題片擬定恰當的節目名稱是《文明之路》。選項D符合題意;
公民大會會場與《大河古國》不符,排除A;
只有公民大會屬于海洋文明,排除B;
種姓制度不屬于建筑遺跡,排除C。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金字塔、種姓制度、雅典的公民大會、圓形競技場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12.【答案】C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米隆的《擲鐵餅者》取材于希臘的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畫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最具有表現力的瞬間,它是古希臘著名雕塑。帕特農神廟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其顯著特色是圓柱柱廊和裝點著美妙浮雕的三角形山墻與中楣,是歐洲典型的多利亞柱式建筑,是希臘建筑藝術的典范之作,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邏輯學等學科體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據題干關鍵信息“《擲鐵餅者》”“帕特農神廟遺址”“亞里士多德”可知,他們探究的主題是古代希臘文明;C符合題意;排除AB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古代希臘文明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13.【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古希臘神話最大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臘神話中的神在形體上和人一樣,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質和行為,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也有正直、勇敢、殘忍、嫉妒等各種品質,如材料中提到的阿波羅和阿喀琉斯產生了矛盾,后來射中阿喀琉斯的最大的弱點——腳踵,說明了古希臘的神和人一樣也有矛盾,也有弱點等,A項正確;BC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C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的文學與戲劇,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4.【答案】A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為“儒略歷”,儒略歷后來稱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再結合對課本所學知識的理解識記來分析題肢,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回答。
15.【答案】B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 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 , 并有所創新 ; 希臘人吸收了西亞 、 北非等地文明古國的優秀文化遺產 ”,可以看出, 文明因交流互鑒而豐富 ,故選項B符合題意;
A.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 ,不符合題意;
C. 羅馬建筑藝術影響后世 ,不符合題意;
D. 羅馬文化源自西亞北非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6.【答案】(1)第三節內容: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成就
(2)第二章的標題是羅馬古典文化;第一節、羅馬建筑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萬神廟;第二節、羅馬法學《十二銅表法》;第三節、羅馬歷法儒略歷。
【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希臘的哲學,主要人物有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等人,他們的哲學成就突出;
(2)本題屬于開放性題目,按照所給的材料樣式,結合對所學知識的分析識記,來回答,如:第二章的標題是羅馬古典文化;第一節、羅馬建筑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萬神廟;第二節、羅馬法學《十二銅表法》;第三節、羅馬歷法儒略歷等;
故答案為:(1)第三節內容: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成就
(2)第二章的標題是羅馬古典文化;第一節、羅馬建筑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萬神廟;第二節、羅馬法學《十二銅表法》;第三節、羅馬歷法儒略歷。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按照所給的樣式,結合對所學知識的分析識記來回答,注意這就是對課本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
17.【答案】(1)實物史料:圖1、圖3。文字史料:圖2、圖4。
(2)事件:亞歷山大東征。影響:給東方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無數財富;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客觀上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打通了亞歐大陸的交通,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3)要樹立開放心態,理解、尊重、包容、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意思相近即可)
【知識點】《漢謨拉比法典》;古希臘的城邦;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史記》與司馬遷
【解析】【分析】(1)由所學史料的分類可知,史料從表現形式上分為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材料中的圖1和圖3屬于歷史遺留物,所以應是實物史料;而圖2“《荷馬史詩》書影”“圖4《史記》書影”屬于文字史料。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的圖1“古代西亞希臘化建筑遺址”可知,這與亞歷山大東征有關。亞歷山大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無數財富;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客觀上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打通了亞歐大陸的交通,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3)根據材料二“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人認為,他們的職責僅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同文明之間要交流互鑒;要樹立開放心態,理解、尊重、包容、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意思相近即可)
故答案為:
(1)實物史料:圖1、圖3。文字史料:圖2、圖4。
(2)事件:亞歷山大東征。影響:給東方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無數財富;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客觀上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打通了亞歐大陸的交通,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3)要樹立開放心態,理解、尊重、包容、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意思相近即可)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史料的分類、亞歷山大東征以及影響、對文明交流的認識等知識。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