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汽化和液化(第1課時)課程標準(2022年版) 本節要點1.能描述液態、氣態的基本特征,并列舉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態的物質及其應用. 2.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沸點,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能運用物態變化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1.知道物質的液態和氣態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2.了解汽化和液化,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重點) 3.通過實驗觀察水的沸騰現象,了解沸點.(重難點) 4.知道沸騰圖象的物理含義.(重難點)課堂練習★重點練習 汽化和液化1.演示實驗:酒精的汽化和液化如圖所示,將排盡空氣并滴了酒精的塑料袋袋口扎緊,然后放入熱水中,干癟的塑料袋慢慢膨脹起來,說明塑料袋中的液態酒精受熱后變成了氣態酒精;然后將膨脹的塑料袋從熱水中拿出來,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膨脹的塑料袋慢慢干癟了,說明降溫后氣態酒精又變成了液態酒精. 知識總結1.物質的液態和氣態可以相互轉化.2.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熱.3.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熱.液態氣態4.汽化有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2.對于發高燒的病人,醫生經常用酒精來給病人擦拭身體,這是因為酒精在常溫下容易汽化(填物態變化名稱),在這一過程中酒精需要吸收熱量,從而達到給病人降溫的效果.3.用水壺燒水,水燒開時,在壺嘴上方一定高度處冒出大量“白氣”.水蒸氣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看見的“白氣”不是氣體狀態的水蒸氣,而是液體狀態的小水滴,它是水蒸氣液化(填物態變化名稱)放熱形成的.★重點練習 沸騰1.沸騰:在特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2.學生實驗: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按圖甲所示安裝實驗器材,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當水溫接近90 ℃時每隔0.5 min記錄一次溫度在下表中.在圖乙上繪制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象.甲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溫度/℃乙3.進行實驗操作,并觀察實驗現象,完成下列填空.(1)器材的安裝與作用:該實驗器材的安裝要自下而上;增加紙蓋的目的是減少熱量散失;紙蓋上小孔的作用是使燒杯內、外氣壓相同;石棉網的作用是使燒杯受熱均勻.(2)沸騰前后的現象:①水沸騰前,不斷吸熱,溫度升高;燒杯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由大變小(選填“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②水沸騰時,不斷吸熱,溫度不變;燒杯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由小變大(選填“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3)停止加熱,沸騰停止.(4)實驗結論:由實驗數據和圖象可知,水沸騰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能持續吸熱.知識總結1.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2.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因此,若測得水沸騰時的溫度不是100 ℃,則原因可能是大氣壓不是標準大氣壓(其他原因:水中有雜質).3.沸騰前后的現象(1)沸騰前,液體不斷吸熱,溫度上升;燒杯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由大變小,數量少(如圖甲所示),原因是水沸騰前,水的下層溫度高,上層溫度低,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冷體積收縮,并且一部分水蒸氣液化成水,所以體積變小.(2)沸騰時,液體不斷吸熱,溫度不變;燒杯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由小變大,數量多(如圖乙所示),原因是水沸騰時,對流充分,水的上、下溫度一樣,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水變成水蒸氣加入氣泡中,且氣泡所受水壓減小,使氣泡的體積變大.4.水沸騰后,移走酒精燈,液體會繼續沸騰一小會兒(原因:此時石棉網的溫度很高,可以繼續給水加熱),最終停止沸騰.5.實驗中讓水盡快沸騰的方法:(1)提高水的初溫;(2)給燒杯加蓋;(3)減少水的質量(水要沒過溫度計的玻璃泡);(4)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實驗:小明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用到的器材如下: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溫度計、停表等.(1)組裝器材時如何確定石棉網的高度?答:能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2)圖甲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錯誤之處: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底部.甲(3)實驗時,用溫度計測出不同時刻水的溫度,并記錄在表中,其中第3 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示數為92℃.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溫度/℃ 80 84 88 96 98 98 98乙(4)某時刻觀察到燒杯中出現如圖丙所示的現象,表明水已經(選填“已經”或“尚未”)沸騰.丙(5)請在圖丁中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6)實驗需要測量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多組數據,這是為了A(填字母序號).A.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B.減小實驗誤差(7)實驗時,為了減少加熱時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C(填字母序號).A.加大酒精燈火焰 B.用初溫較高的水C.增加燒杯中水的質量 D.給燒杯加蓋(8)如圖戊所示,在燒杯上加蓋一個紙板,其目的是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加熱時間.紙板上開一個小孔是為了使燒杯內、外氣壓相同.(9)水沸騰時,燒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戊(10)某小組用相同的裝置先后做了兩次實驗,繪制出了如圖己所示的a、b兩條圖線.由圖己可知:①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②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8℃,說明當時大氣壓低于(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標準大氣壓;③兩次實驗得出的圖線不同,原因可能是兩次加熱水的質量不同.己(11)探究水的沸騰特點時,不能使用酒精(選填“水銀”“煤油”或“酒精”)溫度計.(水銀的沸點為357 ℃,煤油的沸點為180 ℃,酒精的沸點為78 ℃)(12)實驗結束后,移開酒精燈,發現燒杯內的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可能的原因是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可以繼續吸熱.(1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鍋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圖庚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后,碗中的水的溫度能(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沸點,不會(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