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復興:從 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新的城市不斷產生。
2.爭取自治:獲取自由和自治的方式包括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典型代表:法國瑯城)
3.自由、自治的表現:13 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成為自治城市。
4.獲取自由和自治的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
5.原因:國王頒發特許狀,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城市的擁護。
6.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商人。
2.來源:農民、農奴(進入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
3.手工業者:從事小商品生產,擁有簡單的生產資料,自己和家屬都參加勞動,靠出賣產品換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維持生活。家庭既是生產的作坊,也是店鋪。
4.商人:專事商業和貿易,通常比手工業者富裕。
5.新的居民: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
三、大學的興起
1.大學的興起_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_免賦稅特權_、_司法特權_、_教育自主權_。
2.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1.歐洲中世紀常常被認為是最黑暗的時代,但在這黑暗之中也盛開了“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
A.城市的自治 B.莊園法庭的建立
C.大學的興起 D.工商業的繁榮
2.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br/>A.城市的自治 B.大學的興起
C.物理學的出現 D.生物學的革命
3.某小組在合作學習時,討論的內容涉及到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佃戶、城市自治、大學的興起等。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是( ?。?br/>A.雅典的民主制度 B.封建時代的亞洲
C.中世紀的歐洲 D.步入近代社會
4.中世紀西歐大學生的生活既艱苦又愉快。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余,還有唱歌、跳舞、擊劍和打球等活動。據此可知,中世紀西歐大學( ?。?br/>A.推動城市興起 B.關注人的發展
C.擺脫教會控制 D.強化國王權力
5.和同時期世界其他地區城市相比,歐洲中世紀城市具有的突出特點是(  )
A.封閉和狹隘 B.自由和自治 C.衰敗和落后 D.割據和獨立
6.新興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對安全、能夠吸引人們聚集的地區。當商人和手工業者不斷被吸引到這些地方后,市場和居民區逐漸擴大,最后形成了城市。由此可見西歐城市是( ?。?br/>A.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B.工商業者聚集地
C.新的經濟組織形式 D.最美好的花朵
7.閱讀下列材料:
“中世紀時,歐洲百姓大都不識字,只有教士具有一定文化知識……隨著財富和勢力的增加,教會成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會上層人物日益腐化墮落?!?br/>請完成:
(1)當時成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是哪種宗教領袖?
(2)怎樣理解“財富和勢力的增加”?
(3)當時“歐洲百姓大都不識字”,整個社會思想文化狀況怎樣?
閱讀下列材料:
“激憤的市民高呼口號,沖入主教家,主教死于亂棍之下,暴尸街頭。封建勢力急忙鎮壓,瑯城人民堅持斗爭十多年,終于取得了自治權?!?br/>根據材料,結合課文請回答:
(1瑯城是哪國的城市?
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時間?
主要的代表城市有哪些?(請舉出2個)
西歐城市興起的過程中,哪些人發展為早期的資產階級?
9.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不僅表現在經濟上的繁榮,更重要的還在于政治權利的獲得,富庶城鎮的居民要求當地領主允許他們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務。這主要說明,城市(  )
A.居民希望擺脫領主控制 B.取得了自由和自治
C.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 D.市民階層生活富裕
10.在英國,倫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繳納300鎊稅金的代價,獲得了亨利一世對市民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紀城市獲得自治權的方式是(  )
A.制定法律 B.武力斗爭 C.金錢贖買 D.政治協商
11.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本質特征是( ?。?br/>A.雇傭關系的形成 B.社會分工的擴大
C.社會經濟的發展 D.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12.瑯城是法蘭西東北部的一個城市,主教也是這里的領主,控制著城市?,槼蔷用衲技疱X,贖買了自治權,并建立了自治機構。但主教揮霍了贖金后,背信棄義,擅自取消了瑯城的自治權。1112年,憤怒的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主教,此后又堅持斗爭多年,終于取得了自治地位。瑯城取得自治說明( ?。?br/>A.交納贖金是城市取得自治的唯一途徑 B.城市取得自治的道路曲折漫長
C.城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就能取得自治 D.只有廢除基督教才能取得自治
13.“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為大學提供大筆經費,解決廣大師生的食宿問題,使大批不從事生產、專門從事教學的人聚集一處?!辈牧戏从吵鲋惺兰o的城市( ?。?br/>A.為大學的興起提供物質條件 B.是教師行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C.為科學的發展提供理論源泉 D.發展帶來文化與學術的繁榮
14.法國學者涂爾干(1858-1917年)說:“要是有一個中世紀的學生來到我們中間,聽我們談論大學、院系、學院……很有可能這樣想,除了從前使用過的拉丁詞被法語詞所取代,其他一切照舊,”涂爾干旨在說明( ?。?br/>A.法國的大學與中世紀時相比沒有改變 B.法國的大學都起源于中世紀時的大學
C.語言變化是大學教育的主要變化 D.中世紀大學對后世教育影響深遠
15.(中世紀)特許狀授予城市居民各種特權是為了讓市民更好地從事商業交易,這些權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自由流動,隨時向城市法庭提出訴訟請求,自由控制自己的財產等等。由此可知,特許狀(  )
A.標志著西歐城市的興起 B.促進西歐封建制度確立
C.阻礙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D.有助于城市自治的實現
16.上課記筆記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如圖為小軍同學的課堂筆記。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br/>時間:12—13世紀 地點:歐洲 贊譽:“最美好的花朵” 權利: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
A.大化改新 B.西歐莊園 C.大學興起 D.自治城市
17.觀察、分析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昔日無關緊要的城鎮如巴黎、倫敦和科隆等在1100年至1200年間規模大致增加了一倍,1200年至1300年間又增加了一倍……中世紀的城鎮并非現代城鎮的縮微摹本;在我們自己眼中它們看上去仍是半鄉村和不夠開化的。街道往往未加鋪砌,住宅里專有種菜的園子,圈里養著牛和豬。在經過一個大都會的街道時,你往往會碰上一群“咩咩”叫個不停的羊或一群伸著長脖叫喚的鵝……雖然具有上述各種弊端,城市居民很以其新的城市和生活方式為榮。
﹣﹣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上,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1)仔細觀察圖一《歐洲封建制中封臣對國王的效忠》的細節,你能看出哪些地方體現出封臣對國王的義務?
(2)圖二是《中世紀莊園略圖》。仔細觀察圖中信息,說說你看到的生產、生活狀況。
(3)分析如下材料,說說中世紀城市與莊園經濟有什么不同之處。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10到11世紀,隨著鐵犁等先進工具的廣泛使用,農業生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農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在滿足農村人口需要的同時還出現了剩余……手工業技術使之演變為許多需要專門技巧的部門,這就使得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脫離農業的手工業生產的目的在于追求交換價值,各類商人應運而生,商品交換日趨活躍。手工業和商人自發聚集到港灣、城堡、交通樞紐和行政中心附近,這些地方逐漸演變成為中世紀城市。
——摘編自沈堅、金志霖《前工業文明與地域性歷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三:隨著貿易和工商業的不斷發展,新興城市中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的從業人員,原有的教育機構都無法滿足時代需要,大學應運而生。大學的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學生在學完基礎課程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法學、醫學和神學。
(1)材料一圖A中“封君封臣關系”聯系的紐帶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封君對封臣的義務。根據圖B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歐莊園具有怎樣的特點?西歐莊園中包括哪些居民?
(2)根據材料二,分析10到11世紀西歐“中世紀城市”出現的原因。
(3)根據材料三,分析歐洲早期大學興起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大學課程設置的特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歐洲中世紀……最美好的花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歐洲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C項正確;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歐大學的興起,與城市的自治無關,排除A項;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歐大學的興起,沒有體現莊園法庭,排除B項;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歐大學的興起,沒有體現工商繁榮,排除D項;
所以,C項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是歷史基礎知識檢測,主要知識考點是歐洲中世紀的大學興起,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西歐大學興起的相關歷史知識。
2.【答案】B
【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B項正確;
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大學的興起,不是城市的自治,排除A項;
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大學的興起,不是物理學的出現,排除C項;
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大學的興起,不是生物學的革命,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大學的興起,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大學的興起。
3.【答案】C
【知識點】封君與封臣;西歐莊園的概況及性質;西歐城市的興起;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 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佃戶、城市自治、大學的興起 "可知,中世紀歐洲政治上實行的封君封臣制度,經濟上是莊園制,城市開始實行自治,大學開始興起。因此,他們研究的主題是中世紀的歐洲,C項正確;
雅典民主政治、封建時代亞洲均不符合材料中“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佃戶、城市自治、大學的興起等”信息,排除A和B項;
材料中信息不能說明步入近代,近代是指新航路開辟之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此題考查封建時代的歐洲單元大主題,難度適中,學生需要對整個單元的知識有清晰的框架脈絡,即可作答。
4.【答案】B
【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余,還有唱歌、跳舞、擊劍和打球等活動?!笨芍?,中世紀西歐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余,還有唱歌、跳舞、擊劍和打球等活動。由此可見中世紀西歐大學既關注學科的實用性,又關注人的自身發展,B項正確;
題干主要強調中世紀大學課程關注人的發展,未涉及城市興起,排除A;
題干主要強調中世紀大學課程關注人的發展,未體現擺脫教會控制,況且中世紀的大學根本無法擺脫教會控制,排除C;
題干主要強調中世紀大學課程關注人的發展,沒有反映中世紀西歐大學強化了國王權力,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歐洲中世紀西歐大學的興起。解題思路是抓住材料中關鍵詞句,結合所學,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B
【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可知,和同時期世界其他地區城市相比,歐洲中世紀城市具有的突出特點是自由和自治。13世紀,西歐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成為自治城市。B項正確;
和同時期世界其他地區城市相比,歐洲中世紀城市具有的突出特點是自由和自治,不是封閉和狹隘、衰敗和落后、割據和獨立,排除A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自由和自治。
6.【答案】B
【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 當商人和手工業者不斷被吸引到這些地方后,市場和居民區逐漸擴大,最后形成了城市 ”,可以看出,西歐城市是工商業聚集地,故選項B符合題意;
A. 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不符合題意;
C. 新的經濟組織形式 ,不符合題意;
D.最美好的花朵,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7.【答案】(1)羅馬天主教廷和教皇。
(2)法蘭克宮相丕平把羅馬附近的拉文那地區送給教皇,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羅馬天主教會在經濟上擁有西歐近1/3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權高于王權,并與王權分庭抗禮。
(3)思想被教會控制,西歐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是基督教僧侶,基督教文明成為中古西歐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識點】封君與封臣;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歐洲的精神領袖史實的識記。第(1)問從題中材料內容,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第20課西歐的基督教文明,第二子目歐洲的精神領袖中的內容:“羅馬帝國滅亡后,基督教西部教會——羅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為歐洲的精神領袖?!笨芍?,當時成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是羅馬天主教廷和教皇。第(2)問依據“法蘭克的宮相丕平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當上了法蘭克國王。為了回報教皇的支持,丕平把羅馬附近的拉文那地區送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它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羅馬天主教會在經濟上擁有西歐近1/3的土地;在政治上鼓吹教權高于王權,并與王權分庭抗禮?!笨芍?,對于“財富和勢力的增加”這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法蘭克宮相丕平把羅馬附近的拉文那地區送給教皇,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羅馬天主教會在經濟上擁有西歐近1/3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權高于王權,并與王權分庭抗禮。第(3)問依據“在思想文化上更是處于萬流歸宗的壟斷地位。當時西歐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是基督教僧侶。基督教文明成為中古西歐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笨芍麄€社會思想文化狀況是思想被教會控制,西歐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是基督教僧侶,基督教文明成為中古西歐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歐洲的精神領袖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歐洲的精神領袖的形成、統治和影響。
8.【答案】(1)法國
(2)10世紀
(3)意大利,法國
(4)富裕商人,銀行家
【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第(1)問,主要考查市民爭取自治權的斗爭,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記憶課本知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城市的發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十一二世紀,法國的一些城市的市民展開了反對封建主的斗爭,瑯城市民爭取自治權的斗爭是法國城市市民與封建主的斗爭的一個典型例子。
第(2)問,主要考查西歐城市重新星期的時間,依據所學知識,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城市衰落了。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10世紀時開始出現作為手工業和商業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國、英國、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城市。
第(3)問,主要考查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地點,依據所學知識,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城市衰落了。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10世紀時開始出現作為手工業和商業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國、英國、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城市。
第(4)問,市民階級的形成和演化,依據所學知識,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點評】中古歐洲社會·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9.【答案】A
【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更重要的還在于政治權利的獲得,富庶城鎮的居民要求當地領主允許他們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務”可知,體現了中世紀城市市民獲取自治權的信息。
A項居民希望擺脫領主控制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項取得了自由和自治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
C項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
D項市民階層生活富裕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世紀西歐城市自治的相關內容及學生獲取材料信息,準確解讀材料主旨的能力。識記中世紀西歐城市自治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0.【答案】C
【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反抗,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據”在英國,倫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繳納300鎊稅金的代價,獲得了亨利一世對市民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笨芍?,材料反映出中世紀城市獲得自治權的方式是金錢贖買,故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在題干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主要考查基礎知識,中世紀城市獲得自治權的手段。
11.【答案】A
【知識點】莊園法庭的特點及作用;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典型標志是雇傭與被雇傭關系的出現,故A項正確;
社會分工擴大在原始時代就出現,B項錯誤;
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力水平提高,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動力,但不是本質特征,排除CD。
所以,A項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是基礎測試題。知識考點是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主要考查了基礎識記能力與理解運用能力,解題關鍵要掌握中世紀晚期,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具體知識信息。
12.【答案】B
【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西歐城市居民的身份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瑯城市民取得自治途徑有二條:一是金錢贖買,二是通過多年武裝斗爭,所以交納贖金并非城市取得自治的唯一途徑,為此,排除A;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瑯城自治先是金錢贖買,之后又經過多年的武裝斗爭,說明城市自治艱難曲折,B項正確;
城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城市自治提供了經濟基礎,但城市自治歷史是一個艱難長期過程,排除C;
阻礙城市自治實現的原因是多方面,不僅僅是宗教問題,D項說法不正確,排除D;
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西歐城市興起與城市自治。試題難度一般,解題關鍵“瑯城居民募集金錢,贖買了自治權”“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主教,此后又堅持斗爭多年,終于取得了自治地位?!?,把握二者即可解答本題。
13.【答案】A
【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為大學提供大筆經費,解決廣大師生的食宿問題,使大批不從事生產、專門從事教學的人聚集一處?!笨芍?,富裕的城市才能為大學提供大筆經費,解決廣大師生的食宿問題,有利于大學的興起和教育的發展;這反映出中世紀的城市為大學的興起提供物質條件,A項正確;
教師行會發展體現的是大學的興起,與中世紀的城市發展關系不大,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B項;
材料沒有涉及科學的發展和文化與學術的繁榮,排除C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世紀城市的發展與大學的自治等知識。
14.【答案】D
【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要是有一個中世紀的學生來到我們中間,聽我們談論大學、院系、學院……很有可能這樣想,除了從前使用過的拉丁詞被法語詞所取代,其他一切照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教會統治下,西歐大學就已興起,使用拉丁文教學,設置院系、學院等等,從涂爾干的言辭說明中世紀大學對后世教育發展影響重大,故D項正確;
依據材料“從前使用過的拉丁詞被法語詞所取代”可知法國的大學與中世紀相比某些方面有了變化,排除A;
法國的大學都起源于中世紀時的大學過于絕對,排除B;
材料信息中不能說明語言變化是大學教育的主要變化,排除C;
所以,D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中世紀大學影響的看法,解題關鍵是理解材料的主旨信息。自12世紀西歐大學的興起,就被看作是“中世紀西歐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說明中世紀大學對后的影響巨大。
15.【答案】D
【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 (中世紀)特許狀授予城市居民各種特權是為了讓市民更好地從事商業交易,這些權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自由流動,隨時向城市法庭提出訴訟請求,自由控制自己的財產等等。 ”可知特許狀有助于城市自治的實現,D符合題意;
西歐中世紀的城市是在十世紀前后產生和發展起來的,A不符合題意;
查理·馬特改革促進西歐封建制度確立,B不符合題意;
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西歐城市自治,難度一般,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16.【答案】A
【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3世紀,大學取得自治權利,主要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C項正確;
大化改新是日本從646年開始,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的一系列改革,A項不正確;
莊園從9世紀開始流行于西歐,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B項不正確;
13世紀,西歐部分城市取得自治權,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成為自治城市,D項不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難度容易,考查學生對大學興起相關知識的記憶。
17.【答案】(1)封臣跪地表示效忠國王。封臣身后的戰馬上縛有劍和盾牌,表示為國王服役。
(2)中世紀莊園生產、生活狀況:以土地耕種為主,教堂占有一定量的土地,領主土地與個體農民土地交錯在一起,莊園內有基本生活設施,如住宅、糧倉、磨坊、烤爐等,無須外出,因此相對封閉。
(3)中世紀城市與莊園經濟的不同:從12世紀初到14世紀,歐洲城鎮數量迅速增長。雖然這些城鎮的發展同現代城鎮無法相比,還帶有很多農業生活的特征,但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
【知識點】封君與封臣;西歐莊園的概況及性質;西歐城市的興起
【解析】【分析】(1)仔細觀察圖一《歐洲封建制中封臣對國王的效忠》的細節,能看出封臣跪地表示效忠國王;封臣身后的戰馬上縛有劍和盾牌,表示為國王服役,這兩個地方體現出封臣對國王的義務。
(2)圖二是《中世紀莊園略圖》。仔細觀察圖中信息,能看到的生產、生活狀況是中世紀莊園生產、生活狀況:以土地耕種為主,教堂占有一定量的土地,領主土地與個體農民土地交錯在一起,莊園內有基本生活設施,如住宅、糧倉、磨坊、烤爐等,無須外出,因此相對封閉。
(3)分析如下材料“昔日無關緊要的城鎮如巴黎、倫敦和科隆等在1100年至1200年間規模大致增加了一倍,1200年至1300年間又增加了一倍……中世紀的城鎮并非現代城鎮的縮微摹本;在我們自己眼中它們看上去仍是半鄉村和不夠開化的。街道往往未加鋪砌,住宅里專有種菜的園子,圈里養著牛和豬。在經過一個大都會的街道時,你往往會碰上一群“咩咩”叫個不停的羊或一群伸著長脖叫喚的鵝……雖然具有上述各種弊端,城市居民很以其新的城市和生活方式為榮?!?,可知中世紀城市與莊園經濟的不同之處體現在中世紀城市與莊園經濟的不同:從12世紀初到14世紀,歐洲城鎮數量迅速增長。雖然這些城鎮的發展同現代城鎮無法相比,還帶有很多農業生活的特征,但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
故答案為:
(1)封臣跪地表示效忠國王。封臣身后的戰馬上縛有劍和盾牌,表示為國王服役。
(2)中世紀莊園生產、生活狀況:以土地耕種為主,教堂占有一定量的土地,領主土地與個體農民土地交錯在一起,莊園內有基本生活設施,如住宅、糧倉、磨坊、烤爐等,無須外出,因此相對封閉。
(3)中世紀城市與莊園經濟的不同:從12世紀初到14世紀,歐洲城鎮數量迅速增長。雖然這些城鎮的發展同現代城鎮無法相比,還帶有很多農業生活的特征,但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封君封臣制,西歐莊園,西歐城市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
18.【答案】(1)紐帶:土地的封賜。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特點:自給自足。居民:自由的農民;缺少自由的農奴。
(2)原因:農業技術改進,農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出現剩余;手工業技術發展,與農業分離;商業貿易的發展。
手工業與商人自發聚集于港灣、城堡、交通樞紐和行政中心。
(3)原因:歐洲貿易和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特點:既有基礎課程,又有專業課程;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知識點】封君與封臣;西歐城市的興起;西歐大學的興起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可知,“封君封臣關系”聯系的紐帶是土地的封賜;結合所學可知,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根據圖B及所學可知,西歐莊園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結合所學可知,西歐莊園中的居民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
(2)根據材料二“10到11世紀,隨著鐵犁等先進工具的廣泛使用,農業生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農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在滿足農村人口需要的同時還出現了剩余”可知,農業技術改進,農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出現剩余;根據材料二“手工業技術使之演變為許多需要專門技巧的部門,這就使得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笨芍?,手工業技術發展,與農業分離;根據材料二“脫離農業的手工業生產的目的在于追求交換價值,各類商人應運而生,商品交換日趨活躍。”可知,商業貿易進一步發展;根據材料二“手工業和商人自發聚集到港灣、城堡、交通樞紐和行政中心附近,這些地方逐漸演變成為中世紀城市。”可知,手工業與商人自發聚集于港灣、城堡、交通樞紐和行政中心附近。
(3)根據材料三“隨著貿易和工商業的不斷發展,新興城市中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的從業人員,原有的教育機構都無法滿足時代需要,大學應運而生?!笨芍?,大學興起的原因是歐洲貿易和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專業人才;根據材料三“學的基礎課程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學生在學完基礎課程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法學、醫學和神學?!笨芍?,這一時期大學既有基礎課程,又有專業課程;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封君封臣制、西歐經濟的發展、中世紀大學的興起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12 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中世紀大學的興起促進了城市的發展。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山县| 镇巴县| 红安县| 通河县| 思南县| 通渭县| 柞水县| 太原市| 大理市| 响水县| 腾冲县| 恩施市| 罗城| 芜湖县| 瑞丽市| 健康| 安吉县| 临桂县| 建水县| 苗栗县| 绥滨县| 鹤岗市| 乐清市| 佳木斯市| 松溪县| 江都市| 旬阳县| 固始县| 呼伦贝尔市| 辽源市| 潮州市| 宝坻区| 伊宁市| 马关县| 万载县| 祥云县| 兴隆县| 新绛县| 孟州市| 诸城市|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