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三章第二節內能(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冊(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三章第二節內能(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冊(人教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高效課堂培優講義
第2節 內能
(
01
新課知識解析
)
(
知識點一:
內能
)
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
分子動能: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能量稱為分子動能。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的速度越大,它們的動能也就越大。
分子勢能:分子之間存在類似彈簧形變時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稱為分子勢能。
內能
(1)物體的內能: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2)內能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
注意:
(1)內能是指物體的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是一個宏觀量,所以,單純討論一個分子的內能是沒有意義的。
(2)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根據分子動理論可知,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都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無論物體處于何種狀態、何種形狀、溫度高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
(3)內能具有不可測量性,即不能準確知道一個物體內能總量的具體數值。
3. 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
(1)質量:質量越大,分子數目越多,分子動能和勢能總和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
(2)溫度: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其內能越大。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小。
(3)狀態:同種物質,溫度、質量不變時,狀態改變,內能改變。晶體熔化內能增加,晶體凝固內能減小。
(4)體積:物體體積變化,分子間距離變化,分子勢能變化。
(5)物質種類:不同物質的分子,分子間作用力不同,溫度、質量相同時,它們的分子勢能不同。
4.內能和機械能的區別與聯系
內能 機械能
區別 定義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物體所具有的動能和勢 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能的總和.
影響因素 物體的溫度、質量、狀態、體積、物質種類 物體的質量、速度、高度和彈性形變的程度
研究對象 微觀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觀世界的所有物體
存在條件 永遠存在 物體運動時、被舉高時、發生彈性形變時
聯系 (1)物體無論是否具有機械能,一定具有內能; (2)物體的內能和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
知識點二:
物體內能的改變
)
1.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1)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發生熱傳遞,低溫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高溫物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少,即能量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所以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2)熱傳遞的條件:不同物體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存在溫度差
(3) 熱傳遞的條件方向:由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或由物體的高溫部分轉移到低溫部分,直至溫度相同,即沒有溫度差。
2.熱量
(1)定義: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
(2)單位:熱量的單位與內能的單位相同,都是焦耳(J)。
注意:
(1)熱量是能量轉移多少的量度,是一個過程量,它存在于熱傳遞的過程中,只有發生了熱傳遞,有了能量的轉移,才能討論熱量問題。離開熱傳遞談熱量是沒有意義的。
(2)因為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轉移能量的多少,所以熱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來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來表述,不能說“某物體含有或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吸收了多少熱量”或“放出了多少熱量”。
3. 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4. 熱傳遞和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 熱傳遞 做功
實質 能量的轉移 其他形式的能與內能之間的相互轉化
方法 高溫物體放熱,低溫物體吸熱 壓縮體積、摩擦生熱、鍛打物體、彎折物體等以及體積膨脹。
舉例 燒飯做菜 鉆木取火、彎折鐵絲
聯系 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且效果相同.某物體的內能發生改變,可能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的,也可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的,或兩者都有,若不知道具體過程,則無法確定內能的改變方式。
注意:
(1)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即內能與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移,無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
(2)不是任何情況下對物體做功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例如,用手托起物理課本,雖然人對課本做了功,但課本的內能沒有增加,增加的是課本的機械能。
5. 溫度、熱量、內能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溫度 熱量 內能
區 別 概念 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反映物體中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
表述 用“降低”“升高”“降低到”“升高到”“是”等表述(狀態量) 用“放出”“吸收”等表述(過程量) 用“有”“具有”“改變”“增加”“減少”等表述 (狀態量)
單位 攝氏度(℃) 焦耳(J) 焦耳(J)
聯系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會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會減少,但物體溫度不一定降低,如晶體凝固。
歸 納 總 結 一個一定 物體的溫度升高(或降低)時,其內能一定增加(或減少)
四個不一定 (1)一個物體的內能增加(或減少)時,其溫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 ,如晶體的熔化(或凝固)過程。 (2)一個物體的內能增加(或減少)時,不- -定是因為吸收(或放出)熱量,也可能是對物體做功(或物體對外界做功)。 (3)一個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時,內能增加(或減少) ,其溫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 ,如晶體的熔化(或凝固)過程。 (4)一個物體溫度升高(或降低)時,不一定是因為吸收(或放出)熱量,也可能是因為做功,如摩擦生熱(或物體對外界做功)。
【典型例題】
(2022九上·棗陽期末)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
C.0℃的冰沒有內能
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
【答案】D
【解析】
A.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熔化時吸熱但是溫度不變,故A錯誤;
B.物體溫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它們做功,故B錯誤;
C.0℃的冰有內能,只是內能較小,故C錯誤;
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故D正確。
故選D。
(
0
2
題型專場
)
題型一:內能及其大小
下列關于內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熱水中每個水分子都具有較大的內能
B.南極的冰沒有內能
C.一.杯水的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加
D.溫度高的水的內能比溫度低的水的內能大
【答案】 C
【解析】:A( x),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不是指單個分子所具有的能量;B( x),一切物體,無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D( x),溫度高的水如果質量比溫度低的水少得多,則溫度高的水內能可能會較小,故選項D錯誤。
題型二: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與聯系
(2023九上·石門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的機械能越大,內能就越大
B.物體的機械能為零,內能也為零
C.物體的機械能可能為零,內能不可能為零
D.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A.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勢能之和,而機械能是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之和,兩者本質上不同,A不符合題意;
BC.內能永遠不可能為零,而機械能是相對的,與參考平面的選擇有關,可以為零,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D.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體積、溫度等因素有關,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為:C。
題型三:內能的改變
關于物體內能的改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內能減少,可能是對外做了功
B.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
C.對物體做功時,物體內能一定增加
D.物體放熱時,內能一定減少
【答案】A
【解析】
A、物體內能減少可能對外做功,也可能放出了熱量,故4正確;
B、物體吸收熱量,若同時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不一定增加,故B錯誤;
C、對物體做功時,若同時對外放熱,物體的內能不一定增加,故C錯誤;
D、物體放熱時,若外界同時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不一定減少,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題型四:對熱的理解
(2023九上·萊陽期末)區別下列詞語中“熱”字的含義(均選填“溫度”、“熱量”或“內能”)。
(1)“熱傳遞”、“物體吸熱”中的“熱”是指    ;
(2)“熱水”、“物體變熱”中的“熱”是指   ??;
(3)“摩擦生熱”中的“熱”是指    。
【答案】(1)熱量
(2)溫度
(3)內能
【解析】(1)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盁醾鬟f”、“物體吸熱”中的“熱”是指熱量。
(2)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來表示。“熱水”、“物體變熱”中的“熱”是指溫度。
(3)“摩擦生熱”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摩擦生熱”中的“熱”是指內能。
(
0
3
課堂小結
)
(
0
4
鞏固提升
)
1.(2023九下·荔灣開學考)“荔枝灣”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的美譽,荔灣因“荔枝灣”得名。荔灣的美食也是名聲在外,以下關于荔灣美食分析正確的是( ?。?br/>A.咸煎餅被炸得金黃是因為油的熔點高
B.正在沸騰的及第粥溫度保持不變,開大火能使其沸點升高
C.把西關三星大包蒸熟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包的內能
D.泮塘馬蹄糕清香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答案】D
【解析】
A.由于食用油的沸點比較高,所以咸煎餅在食用油里面炸的金黃,A不符合題意;
B.液體沸騰后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正在沸騰的及第粥溫度保持不變,開大火也不能改變它的沸點,B不符合題意;
C.把西關三星大包蒸熟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包的內能,C不符合題意;
D.泮塘馬蹄糕清香四溢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2023九上·萊陽期末)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的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B.溫度相同的兩個物體內能一定相等
C.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D.內能少的物體也可能向內能多的物體傳遞熱量
【答案】D
【解析】【解答】A.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用“含有”來修飾,只能說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A不符合題意;
B.溫度相同的兩個物體,質量不一定相同,其內能不一定相等,B不符合題意;
C.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有物體對它做了功,使其內能增加,C不符合題意;
D.熱量只能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小的物體可能溫度高,而內能大的物體可能溫度低,所以熱量也可能從內能小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3.(2023九上·鞍山期末)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B.物體內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熱量
C.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也大
D.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就增加
【答案】D
【解析】
A.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用含有來表示,A不符合題意;
B.物體內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B不符合題意;
C.內能與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有關,只根據溫度無法判定內能的大小,C不符合題意;
D.物體的溫度升高,分子動能變大,它的內能就增加,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2023九上·邳州期末)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少
B.同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其內能一定增加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D.在熱傳遞中,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
【答案】B
【解析】
A.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含有多少熱量,A不符合題意;
B.同一物體質量一定時,溫度升高,分子無規則運動加劇,分子動能增加,所以其內能也一定增加,B符合題意;
C.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過程,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不變,C不符合題意;
D.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所以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可能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也可能從內能小的物體向內能大的物體傳遞,還可能是內能相同的兩個物體間進行傳遞,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2023九上·臨湘期末)實習了熱學知識以后,小娜發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br/>A.晶體熔化時,內能一定增大,但溫度保持不變
B.液面上方的氣壓降低時,液體的沸點也降低
C.擴散現象不僅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還說明了分子之間有間隙
D.用打氣筒給自行車充氣時,氣筒壁發熱一定是活塞與筒壁間的摩擦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A、晶體熔化時要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增加,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當氣壓降低時,沸點也降低,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擴散現象不僅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還說明了分子之間有間隙,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用打氣筒給自行車充氣時,氣筒壁發熱主要是由于壓縮氣體時,外界對封閉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D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6.(2018九上·云浮期中)關于溫度、內能、熱量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內能不變
C.物體的機械能越多,其內能就越多
D.物體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答案】A
【解析】
A.因為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所以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對物體做功,故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冰塊熔化時,雖然溫度不變,但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因此冰塊熔化為水時內能增加,故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內能和機械能是是兩種不同的能量,因此物體的機械能越多,其內能不一定越多,故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來形容,故D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7.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南極的冰山由于溫度較低,不具有內能
B.讓鉛筆變熱,只能通過加熱的方法來實現
C.鐵塊熔化成鐵水后內能增加
D.內能增大一定是由分子的熱運動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A不合題意;
B、對鉛筆做功(摩擦)也可以使其溫度升高,B不合題意;
C、熔化時吸收熱量,內能增加,C符合題意;
D、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D不合題意 .
故答案為:C .
8.溫度是反映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冷熱程度能反映的是( ?。?br/>A.物體運動時動能的大小 B.物體勢能的大小
C.物體內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D.分子勢能的大小
【答案】C
【解析】物體的溫度越高,內能越大,分子運動就越劇烈,因此物體的冷熱程度能反映物體內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故此題選C。
9.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溫度不變,一定沒有吸熱
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
【答案】A
【解析】(1)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大小跟質量、溫度、狀態有關.
(2)物體的內能發生變化,可能表現在物體的溫度變化,也可能是狀態的變化.
(3)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
【解答】A、物體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加劇,內能一定增加,故A正確;
B、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錯誤;
C、物體溫度不變,不一定沒有吸熱,如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
D、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熱量,也可能是物體對其做了功,故D錯誤.
故選A.
10.(2023九上·長壽期末)咸鴨蛋是我們早餐食品之一、咸蛋的制作方法是在洗凈的鴨蛋表面粘上鹽后包起來,放置一段時間后就變咸了,從分子運動的角度看,鴨蛋變咸屬于   現象;煮咸鴨蛋時,溫度升高,咸鴨蛋的內能變   。
【答案】擴散;大
【解析】【解答】鴨蛋變咸,是由于鹽分子的無規則運動,進入了鴨蛋內,這種現象叫做擴散現象。煮鴨蛋時,鴨蛋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加劇,內能變大。
11.(2022九上·侯馬期末)如圖所示,“油疙瘩”是山西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烹飪過程中其內能是通過   方式改變的;我們遠遠就能聞到“油疙瘩”濃郁的香味,此現象說明   。
【答案】熱傳遞;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解析】
(1)如圖所示,“油疙瘩”是山西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烹飪過程中其內能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的;
(2)我們遠遠就能聞到“油疙瘩”濃郁的香味,此現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12.(2023九上·中寧期末)冰糖葫蘆(如圖)是許多同學的最愛。其制作方法如下:將洗凈的山楂穿在竹簽上,然后將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內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漿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漿,等糖漿   熱量(填“吸收”或“放出”)變成固態,冰糖葫蘆就做好了。
【答案】熱傳遞;放出
【解析】冰糖葫蘆是小朋友喜愛的零食,制作時,先將洗凈的山楂穿在竹簽上,然后將適量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利用熱傳遞的方法增加了內能。讓白糖變成糖漿,即由固態變為液態,故是熔化,該過程是吸熱的;在山楂上蘸上糖漿,等糖漿放出熱量凝固成固態,這樣就做好了冰糖葫蘆。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高效課堂培優講義
第2節 內能
(
01
新課知識解析
)
(
知識點一:
內能
)
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
分子動能: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能量稱為 。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
的 越大,它們的動能也就 。
分子勢能:分子之間存在類似彈簧形變時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稱為分子勢能。
內能
(1)物體的內能: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 。
(2)內能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
注意:
(1) 是指物體的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是一個宏觀量,所以,單純討論一個分子的內能是沒有 的。
(2)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根據分子動理論可知,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都存在著相互作用的 ,無論物體處于何種狀態、何種形狀、溫度高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
(3)內能具有 ,即不能準確知道一個物體內能總量的具體數值。
3. 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
(1)質量:質量越大,分子數目越多,分子動能和勢能總和越大,物體的 越大。
(2)溫度: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其內能越大。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 減小。
(3)狀態:同種物質,溫度、質量不變時,狀態改變,內能改變。晶體熔化 增加,晶體凝固內能減小。
(4)體積:物體體積變化,分子間距離變化, 變化。
(5)物質種類:不同物質的分子,分子間作用力不同,溫度、質量相同時,它們的分子 不同。
4.內能和機械能的區別與聯系
內能 機械能
區別 定義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物體所具有的動能和勢 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能的總和.
影響因素 物體的溫度、質量、狀態、體積、物質種類 物體的質量、速度、高度和彈性形變的程度
研究對象 微觀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觀世界的所有物體
存在條件 永遠存在 物體運動時、被舉高時、發生彈性形變時
聯系 (1)物體無論是否具有機械能,一定具有內能; (2)物體的內能和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
知識點二:
物體內能的改變
)
1.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1)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發生熱傳遞,低溫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高溫物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少,即能量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所以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 。
(2)熱傳遞的條件:不同物體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存在 .
(3) 熱傳遞的條件方向:由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或由物體的高溫部分轉移到低溫部分,直至溫度相同,即沒有 。
2.熱量
(1)定義: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做 ,用符號Q表示。
(2)單位:熱量的單位與內能的單位相同,都是焦耳(J)。
注意:
(1)熱量是能量轉移多少的量度,是一個過程量,它存在于熱傳遞的過程中,只有發生了熱傳遞,有了能量的轉移,才能討論熱量問題。離開熱傳遞談熱量是沒有意義的。
(2)因為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轉移能量的多少,所以熱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來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 ”來表述,不能說“某物體含有或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吸收了多少熱量”或“放出了多少熱量”。
3. 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溫度降低, 。
4. 熱傳遞和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 熱傳遞 做功
實質 能量的轉移 其他形式的能與內能之間的相互轉化
方法 高溫物體放熱,低溫物體吸熱 壓縮體積、摩擦生熱、鍛打物體、彎折物體等以及體積膨脹。
舉例 燒飯做菜 鉆木取火、彎折鐵絲
聯系 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且效果相同.某物體的內能發生改變,可能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的,也可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的,或兩者都有,若不知道具體過程,則無法確定內能的改變方式。
注意:
(1)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即內能與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移,無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
(2)不是任何情況下對物體做功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例如,用手托起物理課本,雖然人對課本做了功,但課本的內能沒有增加,增加的是課本的機械能。
5. 溫度、熱量、內能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溫度 熱量 內能
區 別 概念 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反映物體中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
表述 用“ ”“ ”“降低到”“升高到”“是”等表述(狀態量) 用“放出”“吸收”等表述(過程量) 用“ ”“ ”“ ”“ ”“ ”等表述 (狀態量)
單位 . . .
聯系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會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會減少,但物體溫度不一定降低,如晶體凝固。
歸 納 總 結 一個一定 物體的溫度升高(或降低)時,其內能一定增加(或減少)
四個不一定 (1)一個物體的內能 (或減少)時,其溫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 ,如晶體的熔化(或凝固)過程。 (2)一個物體的內能 (或減少)時,不- -定是因為吸收(或放出)熱量,也可能是對物體做功(或物體對外界做功)。 (3)一個物體 (或放出)熱量時,內能增加(或減少) ,其溫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 ,如晶體的熔化(或凝固)過程。 (4)一個物體溫度 (或降低)時,不一定是因為吸收(或放出)熱量,也可能是因為做功,如摩擦生熱(或物體對外界做功)。
【典型例題】
(2022九上·棗陽期末)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
C.0℃的冰沒有內能
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
(
0
2
題型專場
)
題型一:內能及其大小
下列關于內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熱水中每個水分子都具有較大的內能
B.南極的冰沒有內能
C.一.杯水的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加
D.溫度高的水的內能比溫度低的水的內能大
題型二: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與聯系
(2023九上·石門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物體的機械能越大,內能就越大
B.物體的機械能為零,內能也為零
C.物體的機械能可能為零,內能不可能為零
D.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一定相等
題型三:內能的改變
關于物體內能的改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內能減少,可能是對外做了功
B.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
C.對物體做功時,物體內能一定增加
D.物體放熱時,內能一定減少
題型四:對熱的理解
(2023九上·萊陽期末)區別下列詞語中“熱”字的含義(均選填“溫度”、“熱量”或“內能”)。
(1)“熱傳遞”、“物體吸熱”中的“熱”是指    ;
(2)“熱水”、“物體變熱”中的“熱”是指    ;
(3)“摩擦生熱”中的“熱”是指    。
(
0
3
課堂小結
)
(
0
4
鞏固提升
)
1.(2023九下·荔灣開學考)“荔枝灣”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的美譽,荔灣因“荔枝灣”得名。荔灣的美食也是名聲在外,以下關于荔灣美食分析正確的是( ?。?br/>A.咸煎餅被炸得金黃是因為油的熔點高
B.正在沸騰的及第粥溫度保持不變,開大火能使其沸點升高
C.把西關三星大包蒸熟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包的內能
D.泮塘馬蹄糕清香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2.(2023九上·萊陽期末)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B.溫度相同的兩個物體內能一定相等
C.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D.內能少的物體也可能向內能多的物體傳遞熱量
3.(2023九上·鞍山期末)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B.物體內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熱量
C.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也大
D.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就增加
4.(2023九上·邳州期末)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越低,所含的熱量越少
B.同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其內能一定增加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D.在熱傳遞中,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
5.(2023九上·臨湘期末)實習了熱學知識以后,小娜發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br/>A.晶體熔化時,內能一定增大,但溫度保持不變
B.液面上方的氣壓降低時,液體的沸點也降低
C.擴散現象不僅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還說明了分子之間有間隙
D.用打氣筒給自行車充氣時,氣筒壁發熱一定是活塞與筒壁間的摩擦引起的
6.(2018九上·云浮期中)關于溫度、內能、熱量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內能不變
C.物體的機械能越多,其內能就越多
D.物體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7.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南極的冰山由于溫度較低,不具有內能
B.讓鉛筆變熱,只能通過加熱的方法來實現
C.鐵塊熔化成鐵水后內能增加
D.內能增大一定是由分子的熱運動引起的
8.溫度是反映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冷熱程度能反映的是( ?。?br/>A.物體運動時動能的大小 B.物體勢能的大小
C.物體內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D.分子勢能的大小
9.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溫度不變,一定沒有吸熱
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
10.(2023九上·長壽期末)咸鴨蛋是我們早餐食品之一、咸蛋的制作方法是在洗凈的鴨蛋表面粘上鹽后包起來,放置一段時間后就變咸了,從分子運動的角度看,鴨蛋變咸屬于   現象;煮咸鴨蛋時,溫度升高,咸鴨蛋的內能變   。
11.(2022九上·侯馬期末)如圖所示,“油疙瘩”是山西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烹飪過程中其內能是通過   方式改變的;我們遠遠就能聞到“油疙瘩”濃郁的香味,此現象說明   。
12.(2023九上·中寧期末)冰糖葫蘆(如圖)是許多同學的最愛。其制作方法如下:將洗凈的山楂穿在竹簽上,然后將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內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漿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漿,等糖漿   熱量(填“吸收”或“放出”)變成固態,冰糖葫蘆就做好了。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大庆市| 德钦县| 明溪县| 唐河县| 香河县| 荔浦县| 汕头市| 随州市| 双牌县| 建水县| 金堂县| 衢州市| 锦州市| 兴安县| 无极县| 黄浦区| 凤山县| 金塔县| 汝阳县| 临邑县| 定安县| 梅州市| 盐边县| 铜梁县| 长宁县| 古田县| 东辽县| 旬邑县| 天等县| 遂昌县| 兰州市| 峡江县| 于田县| 建宁县| 威远县| 泸州市| 五华县| 十堰市| 商丘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