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例1、科學觀察是一種有目的、不同于一般的觀察,下列研究屬于直接觀察的是( )A.“天眼”空間測控 B.電子顯微鏡觀察病毒C.CT檢查體內微小變化 D.皮膚感知水的溫度例2、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為什么把身體藏在數厘米深的沙里這個問題,某同學做了一個模擬實驗,并測得以下一組數據:表面 2cm深處 4cm深處 6cm深處干細沙的溫度(℃) 26 24 22 20濕泥土的溫度(℃) 24 23 22 21根據所測得的數據,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A.干細沙深度越深溫度越低 B.干細沙隨深度降溫比濕泥土快C.表面的濕泥土溫度比干細沙的溫度低 D.干細沙的溫度總比濕泥土的溫度高例3、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最恰當的觀察結論是( )A.水和酒精都會蒸發 B.水蒸發的速度比酒精快C.酒精蒸發的速度比水快 D.水和酒精都是液體例4、下列觀察:①用體溫計測量體溫;②用手摸病人的額頭,判斷發熱程度;③用眼觀看葉片的形狀和構造;④用耳朵辨別是哪種樂器發音;⑤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系;⑥用紅外線測溫儀快速測量旅客的體溫;⑦用刻度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度;⑧用顯微鏡觀察細菌。屬于直接觀察的是 ;屬于間接觀察的是 。(均填序號)例5、張輝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實驗:將100克水倒入一只燒杯中,然后讓他們自然冷卻并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測量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記錄數據如下表。時間(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溫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1)當時的室溫大約為 ℃,這些水冷卻到室溫總共用了 分鐘。(2)如果要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繪制一張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你認為下列哪個圖能正確反映實驗過程 。1.下列有關觀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觀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聽的過程 B.觀察就是仔細地看一看C.觀察是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 D.觀察一定要借助工具2.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好奇蘋果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好奇水的沸騰頂起壺蓋而改進了蒸汽機……在討論這些事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時,4名同學分別講了如下看法。甲說:“小小的疑問都有可能引發科學的發現。”乙說:“從探究身邊的問題著手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丙說:“科學的發現有賴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實驗。”丁說:“科學的發現都是從偶然的觀察中得到的。”根據你的觀點,其中你最不同意的是( )A.甲的看法 B.乙的看法 C.丙的看法 D.丁的看法3.小明和小華分別購買了兩種橡膠球,小明說:“我的彈性比你的好”。小華說:“我希望你能證實你的說法”。小明可選擇下列哪個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A.兩球向墻扔去,比較它們反彈時離墻的距離B.手觸摸兩球,看哪一個球較硬C.把兩球從離地面相同高度處由靜止下落,比較它們反彈的高度D.把兩球向地面擲下,比較它們反彈的高度4.下列屬于直接觀察的有 ,屬于間接觀察的有 ,屬于定性觀察的有 ,屬于定量觀察的有 。(均填序號)①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質的流動 ②班長清點早上遲到的人數③媽媽用手摸小華的額頭,了解小華是否已退燒④用體溫計測得小華的體溫是39℃5.下列觀察:①用體溫計測量體溫;②用手摸病人的額頭,判斷發熱程度;③用眼觀看葉片的形狀和構造;④用耳朵辨別是哪種樂器發音;⑤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系;⑥用紅外線測溫儀快速測量旅客的體溫;⑦用刻度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度;⑧用顯微鏡觀察細菌。屬于直接觀察的是______;屬于間接觀察的是______。(均填序號)1.科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基礎學科。關于下列實驗中的觀察實例,正確的是( )A.用手摸感冒同學的額頭,判斷同學的發熱程度屬于定量觀察B.用量筒測量石塊的體積屬于定性觀察C.在生物實驗中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結構屬于直接觀察D.用眼睛觀察葉片的形狀和構造屬于直接觀察2.“拓展觀察力”是人類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學儀器作為人的感官的延長和補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開拓了認識的視野,并使觀察走向精確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學實例中沒有運用這種手段的是( )A.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來觀察遙遠的天體B.用顯微鏡來觀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體C.用高速攝像機來研究運動極快、肉眼無法辨清的運動過程D.用地球儀來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狀況3.為探究溫度與蟋蟀鳴叫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某同學將蟋蟀放在以溫度為變量的環境中飼喂,并在同一時間段內統計蟋蟀的鳴叫次數,該研究過程主要采用了(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測量法 D.調查法4.某向學通過測定脈搏跳動獲得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得出提高運動強度會導致心跳加快的結論。下列能支持該結論的一組數據是 ( )A.甲同學站立時每分鐘心跳 60 次,乙同學靜坐時每分鐘心跳 70 次B.甲同學靜坐時每分鐘心跳 60 次,甲同學奔跑時每分鐘心跳 130 次C.乙同學奔跑時每分鐘心跳 120 次,丙同學靜坐時每分鐘心跳 90 次D.甲同學站立時每分鐘心跳 60 次,丁同學奔跑時每分鐘心跳 115 次5.下列屬于直接觀察的有 ,屬于間接觀察的有 ,屬于定性觀察的有 ,屬于定量觀察的有 。(填序號)①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質的流動; ②老師清點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數;③小華用手探了探水,了解水溫是否合適; ④用溫度計測得水溫的水溫是27℃。答案及解析例1、D根據觀察時是否借助有關儀器設備,可將觀察法分為直接觀察法和間接觀察,直接觀察法是指直接透過觀察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對象的方法,間接觀察借助有關儀器考察被研究對象的方法。A.“天眼”空間測控,是間接觀察,不符合題意;B.電子顯微鏡觀察病毒,是間接觀察,不符合題意;C.CT檢查體內微小變化,是間接觀察,不符合題意;D.皮膚感知水的溫度,是直接觀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例2、D【解析】A.由圖表數據分析可知,干細沙子表面溫度高,越往深處,溫度越低;故A不符合題意;B.干細沙子表面溫度26℃,6厘米深處20℃,而濕泥土6厘米處溫度21℃,所以干細沙隨深度降溫比濕土快;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表數據可知,濕泥土的表面溫度是24℃,干細沙的表面溫度是26℃,所以表面的濕泥土溫度比干細沙的溫度低;故C不符合題意;D.干細沙子6厘米深處20℃,而濕泥土6厘米處溫度21℃,干細沙溫度總比濕泥土的溫度高說法錯誤;故D符合題意;例3、C【解析】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因此水和酒精都會蒸發,由圖像可知一天后酒精剩余的更少,因此酒精的蒸發速度比水快。A.水和酒精都會蒸發與分析不相符; B.水蒸發的速度比酒精快與分析不相符; C.酒精蒸發的速度比水快與分析相符; D.水和酒精都是液體與分析不相符。例4、解:直接觀察是不用借助儀器,用肉眼觀察,因此屬于直接觀察的是:②用手摸病人的額頭,判斷發熱程度;③用眼觀看葉片的形狀和構造;④用耳辨聽是哪種樂器發音。間接觀察是指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用照相機、攝像機等工具進行的觀察,因此屬于間接觀察的是:①用體溫計測量體溫;⑤用天文望遠鏡探測星系;⑥用紅外線測溫儀快速測量旅客的體溫;⑦用刻度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度;⑧用顯微鏡觀察細菌。故答案為:②③④;①⑤⑥⑦⑧。例5、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水的初始溫度是36℃,放在室內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到第12min時溫度不在發生變化,表明水的溫度與室內溫度相同,則室溫為30℃;(2)熱水放在室內后放出熱量,溫度不斷降低,當與室溫溫度相同時,溫度不再發生變化,則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應是先降低,后不變;故選項D正確。故答案為:(1)30;12;(2)丁1.C解: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用放大鏡或顯微鏡等儀器,也可以用照相機、錄音機或攝像機等工具,有時也用測量儀器進行。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2.D【解析】A.將對待科學規律需要有懷疑的態度,小小的疑問是科學探究的,企業探究的過程g可以解釋疑問,也可能有科學的發現,故甲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B.科學的發現不再大小,從身邊的小事、身邊的問題著手同樣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故乙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C.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勤與動手、勤與思考、勤于觀察,故丙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D.偶然的發現可能孕育巨大的發現,但科學的發現不一定都是從偶然的觀察中得出,故丁觀點錯誤,符合題意。3.C【解析】兩球向墻扔去,兩球反彈的大小與用力的大小有關,不能根據它們反彈時離墻的距離區分彈性的大小,故A不符合題意。球的硬度不能決定彈性的大小,故B不符合題意。把兩球從離地面相同高度處由靜止下落,除了球所受到的重力,不受其它作用力,比較它們反彈的高度,這種方案是合理的,故C符合題意為答案。把兩球向地面擲下,反彈高度與用力的大小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4.解:(1)直接觀察是不用借助儀器,用肉眼觀察,因此屬于直接觀察的是:②班長清點早上遲到的人數,③媽媽用手摸小華的額頭,了解小華是否已退燒;(2)間接觀察是指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用照相機、攝像機等工具進行的觀察,因此屬于間接觀察的是:①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質的流動,④用體溫計測得小華的體溫是39℃;(3)定性觀察是對物質性質的觀察,因此屬于定性觀察的是:①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質的流動,③媽媽用手摸小華的額頭,了解小華是否已退燒;(4)定量觀察是對物質組成及含量的觀察,因此屬于定量觀察的是:②班長清點早上遲到的人數,④用體溫計測得小華的體溫是39℃。故答案為:②③;①④;①③;②④。5. ②③④ ①⑤⑥⑦⑧【解析】直接觀察是不用借助儀器,用肉眼觀察,因此屬于直接觀察的是:②用手摸病人的額頭,判斷發熱程度;③用眼觀看葉片的形狀和構造;④用耳朵辨別是哪種樂器發音。間接觀察是指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用照相機、攝像機等工具進行的觀察,因此屬于間接觀察的是:①用體溫計測量體溫;⑤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系;⑥用紅外線測溫儀快速測量旅客的體溫;⑦用刻度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度;⑧用顯微鏡觀察細菌。1.DA.用手摸感冒同學的額頭,判斷同學的發熱程度屬于直接觀察,故A不選;B.用量簡測量石塊的體積屬于定量觀察,故B不選;C.在生物實驗中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結構屬于間接觀察,故C不選;D.用眼睛觀察葉片的形狀和構造屬于直接觀察,故D可選;故選:D。2.D【解析】A.哈勃太空望遠鏡屬于科學儀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長、補充,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顯微鏡屬于科學儀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長、補充,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高速攝像機屬于科學儀器,有助于人類開拓認識的視野,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地球儀屬于一般儀器,不能幫助人的感官延長,故D錯誤;符合題意;3.B【解析】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題考查對實驗法、觀察法、測量法、調查法的理解和應用.解答:解:A、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觀察法要求觀察者對動物不施加任何影響,真實觀察并記錄,不符合題意.B、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題中敘述的某同學將蟋蟀放在以溫度為變量的環境中飼喂,并在同一時間段內統計蟋蟀的鳴叫次數,是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的,符合實驗法的要求,符合題意.C、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不符合題意;D、調查法是指通過一定的途徑,深入實際了解特定事物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并完成科技活動的方式,故不符合題意.4.B【解析】A、甲同學站立時每分鐘心跳60次,乙同學靜坐時每分鐘心跳70次,有兩個變量人和運動狀態;B、甲同學靜坐時每分鐘心跳60次,甲同學奔跑時每分鐘心跳130次,唯一不同的變量是運動狀態;C、乙同學奔跑時每分鐘心跳120次,丙同學靜坐時每分鐘心跳90次,有兩個變量人和運動狀態;D、甲同學站立時每分鐘心跳60次,丁同學奔跑時每分鐘心跳115次,有兩個變量人和運動狀態。因此能支持該結論的一組數據是甲同學靜坐時每分鐘心跳60次,甲同學奔跑時每分鐘心跳130次。故選B。5.直接觀察法是指直接透過觀察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對象的方法,間接觀察是觀察時借助有關儀器設備;定性觀察是用語言對事物的描述,定量觀察用具體數據對事物的描述,定性觀察有兩種結果:有變化或者沒變化,而定量觀察就要以具體的數值來衡量變化了多少。①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質的流動,是間接觀察、定性觀察;②老師清點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數,是直接觀察、定量觀察;③小華用手探了探水,了解水溫是否合適,是直接觀察、定性觀察;④用溫度計測得水溫的水溫是27℃,是間接觀察、定量觀察。故答案為:②③;①④;①③;②④。2023-2024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七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三)科學觀察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