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2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2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同步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2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背景:一戰使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領導人:甘地。時間:1920年
3、內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提倡手工紡織以抵制英國商品,拒絕納稅等。
4、文明不服從運動(1930年)主要方式:采取不服從方式。內容:要求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法。
5、結果: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
6、積極影響: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7、局限性:甘地為防止爆發革命,控制群眾斗爭方式,防止了暴力革命,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
8、性質:民族民主運動
二、埃及的華夫托運動
1、背景:一戰期間,埃及實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一戰期間,埃及經濟發展迅速,資產階級逐漸壯大。一戰后,英國繼續殖民統治,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
2、時間:1918年,領導人:扎格魯爾(黨派:華夫脫黨)
3、主張:要求埃及完全獨立
4、反英怒潮:①扎格魯爾等人要求被拒并被逮捕;②埃及人民舉行和平示威乃至發動起義
5、結果:1922年,英國有條件的承認埃及獨立
6、意義: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7、性質:民族民主運動
三、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
1.時間、領導人:1934年,卡德納斯當選墨西哥總統
2.目的:改變墨西哥的落后狀態,保證憲法的施行
3.內容:(1)政治上:打擊寡頭勢力,確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2)經濟上:①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打破少數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②將服務業和大型工業收歸國有,謀求民族經濟的獨立與發展;(3)文化教育上:發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4.作用:卡德納斯改革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甘地在印度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過程中領導了(  )
A.“王政復古”政變 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C.“啟蒙運動” D.不結盟運動
2. 甘地反對西方世界的金錢崇拜,極力批判拜金主義,并且指出資本主義的進步只是建立在以大機器生產來榨取勞動者的血汗,極力牟取暴利的基礎上。甘地這一論述旨在(  )
A.抵制西方經濟侵略 B.反對資本主義制度
C.全面分析西方社會 D.學習西方工業文明
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其中,領導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是(  )
A.甘地 B.卡德納斯 C.扎格魯爾 D.卡斯特羅
4.下列不符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主張的是(  )
A.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 B.拒絕納稅
C.焚燒警察局 D.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5.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的共同點是(  )
A.由民族資產階級組織和領導 B.都采用暴力斗爭反對殖民統治
C.都結成反帝統一戰線進行斗爭 D.都采用高明的外交手段
6.某班的學習小組把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華夫脫運動、卡德納斯改革作為重要研究對象。由此推斷該學習小組研究的主題為(  )
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C.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 D.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
7.閱讀圖,完成下列探究活動。
圖: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
(1)圖中A、B兩地爆發的代表性民族民主運動分別是   、   。
(2)根據圖,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8.甘地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甘地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1893年,甘地來到英國統治下的南非,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圣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并吸收了梭倫、列夫呢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上述對非暴力不合作理論的論述屬于(  )
A.理論內容 B.理論實質
C.理論的思想來源 D.理論的影響
9.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他(  )
①多次組織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②對印度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③是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英雄人物
④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19世紀印度的社會精英鍛造了印度人的民族認同感,幾乎所有殖民地獨立運動的領導人都受過歐式教育,吸收了啟蒙思想的價值觀,將它作為瓦解歐洲人在海外殖民統治的武器。材料可以說明(  )
A.殖民主義培養了反殖民統治的中堅力量
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實現了印度獨立自治
C.印度反英斗爭得到了啟蒙思想家的支持
D.歐洲在海外的殖民統治被啟蒙思想瓦解
11.某歷史知識競賽的試題中,出現了這樣一組關鍵詞:“甘地”“抵制英國商品”“文明不服從運動”。由此判斷該題所指的歷史事件是(  )
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C.非洲獨立年 D.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
12.如題表所示,這表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
時期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采取的行動
1920一1922年 抵制(爵位、封號、法院、立法機關、英國布)、抗稅等
1930一1934年 提出降低地稅、廢除食鹽專賣、釋放政治犯等
1940一1942年 要求英國“退出印度”行動
A.由資產階級占據主導 B.導致世界殖民體系全面崩潰
C.政治影響力逐漸擴大 D.加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程
13.甘地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甘地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1893年,甘地來到英國統治下的南非,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圣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并吸收了梭倫、列夫 尼古拉耶維奇 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上述對非暴力不合作理論的論述屬于(  )
A.理論內容 B.理論實質
C.理論的思想來源 D.理論的影響
14.美國黑人領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寫道:“這場戰爭既是一個結局,也是一個開端……在這些地方,遲早將出現獨立的中國、自治的印度、代議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僅僅是供他人進行商業剝削的非洲。” 這反映了他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
A.導致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遭到重大損失
B.激發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C.推動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
D.促使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15.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他(  )
A.保證了資產階級的領導權
B.領導印度民族起義,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C.以反帝反封建為斗爭目標
D.發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英國殖民統治
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對于英國把印度拖入帝國主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印度民族主義力量絕大部分持支持態度,希望在英國困難時候給予幫助,以換取它允諾戰后給予印度自治。……形勢的演變把甘地進一步推向前進,……他得出結論說,英國當局行動如此“不謹慎、不道德、不正義”,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節《印度史》
材料二:我們在經濟和工業生活中嚴重地背離了經濟自給自足。假如我們不曾引進外國的產品,那么今天,印度將滿地流淌著牛奶和蜂蜜。……西方民眾正在唯物(物質)主義這個魔鬼和怪物的鐵蹄下呻吟。他們道德的發展已經落后。今天,他們用英鎊、先令和便士來衡量他們的進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經濟學協會”上的演說
材料三:甘地還把紡車當作印度擺脫對英國紡織業依賴的工具。他認為,印度可以放棄大多數進口產品。……因此對甘地而言,恰爾卡(紡車)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勞《甘地傳》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甘地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態度發生了什么根本性變化?促成這一根本性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據材料二、三,甘地為什么要“詛咒西方文明”?
(3)人們對甘地段譽不一,為何有人稱甘地為“群眾性民族解放運動的叛徒”?解開甘地之謎的關鍵之處何在?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20年8月1日,甘地第一次發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不合作”的綱領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號,抵制立法機構選舉……在運動后期提出拒絕納稅的要求。
材料二: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次主要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稱“文明不服從運動”。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絕。
材料三:以他為首的組織就叫華夫脫黨,它要求埃及脫離英國完全獨立。他組織由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英民主統一戰線,制訂《民族要求憲章》,廣大人民熱烈支持他。
(1)材料一甘地第一次發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其“不合作”的綱領目標是什么?這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結果怎樣?簡析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
(2)材料二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的要求有哪些?“文明不服從運動”最終結果怎樣?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材料三中“他”指的是誰?與材料二相比,就斗爭形式來看,他和甘地領導的“運動”有何相似之處?
(4)就斗爭結果來看,兩國反殖民統治斗爭有何不同?就影響來看,兩國反對英國殖民統治斗爭有何共同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詞“甘地領導印度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據此分析:
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政復古,是指日本幕府時期,天皇從幕府手中重新奪取政權的活動,不合題干信息,排除A;
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20年代開始,印度甘地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故B項正確;
C項:17世紀啟蒙運動興于英國、18世紀盛于法國,不合題干信息,排除C;
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不結盟運動興起于1961年,是一個松散的國際組織,以反帝、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為宗旨,不合題干信息,排除D;
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為歷史基礎測試,試題容易,主要知識考點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主要考查學生的歷史知識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史實。
2.【答案】A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極力批判拜金主義,并且指出資本主義的進步只是建立在以大機器生產來榨取勞動者的血汗,極力牟取暴利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突出強調對西方列強侵略的抵制,A符合題意;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并不從根本上反對資本主義制度,排除B;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并不是建立在全面分析西方社會的基礎之上,主要是結合印度當時的國情所做出來的,排除C;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強調原始的農業生活,沒有強調出學習西方工業文明,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難度適中,結合選項分析材料即可作答。
3.【答案】A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一戰后,印度農業歉收,疾病流行,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熟記相關知識點。
4.【答案】C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不主張焚燒警察局, “焚燒警察局”屬于暴力范疇,不符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張,C項符合題意,選擇C項。
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拒絕納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考查了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調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答案】A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體系,推動了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到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都是由民族資產階級組織和領導的,選項A是三者的共同點,符合題意,A項正確;
都采用暴力斗爭反對殖民統治不是三者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都結成反帝統一戰線進行斗爭不是三者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都采用高明的外交手段不是三者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的共同點的相關史實。
6.【答案】C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華夫脫運動是一戰后,由埃及資產階級政黨華夫脫黨的領導的反抗英國殖民的運動;1934年卡德納斯當選總統,推進一系列改革,打擊寡頭勢力,確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鞏固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所以這些都是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故C項正確;
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排除A項;
美國南北戰爭、1861年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體現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排除B項;
題干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華夫脫運動屬于反抗殖民侵略,與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無關,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只要學生熟練掌握教材知識,即可回答好本題,難度較小。
15.【答案】(1)五四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2)觀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民族民主運動高漲。論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國家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強。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至北京,國人的愛國情緒空前蔓延開來,受到新文化運動洗禮的青年學生發起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一戰期間,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領導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總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民族民主運動高漲,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知識點】五四運動;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圖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結合所學知識,A是中國北京,中國一戰后爆發的代表性民族民主運動是五四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B是印度,印度爆發的代表性民族民主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為印度獨立奠定了基礎。
(2)本題為開放性題目,結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根據圖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圍繞其主題提煉觀點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民族民主運動高漲。論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國家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強。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至北京,國人的愛國情緒空前蔓延開來,受到新文化運動洗禮的青年學生發起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一戰期間,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領導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總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洲民族民主運動高漲,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一戰后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五四愛國運動是一場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獨立的愿望,促進了印度人民的團結,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
8.【答案】C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信息“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圣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并吸收了梭倫、列夫 尼古拉耶維奇 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可知,材料揭示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的思想來源,C項正確;
材料未涉及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論內容,排除A項;
材料未涉及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論實質,排除B項;
材料未涉及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論影響,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甘地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點,解答本題需要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9.【答案】D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甘地多次組織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對印度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①②④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如此評價甘地的原因,D項正確;
章西女王是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英雄人物,排除包含③的AB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解題關鍵是分析題干信息,找準關鍵語句。
10.【答案】A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A.依據材料中的“殖民地獨立運動的領導人都受過歐式教育”表明,殖民主義培養了反殖民主義力量,故選項A符合題意;
B.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實現了印度獨立自治 ,不符合題意;
C. 印度反英斗爭得到了啟蒙思想家的支持 ,不符合題意;
D. 歐洲在海外的殖民統治被啟蒙思想瓦解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需要學生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1.【答案】B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內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鼓勵發展手工紡織業,抵制英國商品;拒絕納稅;等等。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次運動主要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被稱為“文明不服從運動。綜上所述,題干所指的歷史事件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B項正確;
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場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起義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廣大地區,排除A項;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個國家取得獨立。僅1960年一年非洲就出現17個獨立國家,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排除C項;
20世紀70年代后期起,巴拿馬逐步收回運河區的海關、郵政、司法等權力,到1999年底,終于收回運河的全部主權,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12.【答案】C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題干展示的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運動是由印度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精神領袖甘地發起的,但從材料的行動無法得出資產階級占據主導,排除A;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推動了印度民族獨立事業的發展,但導致世界殖民體系全面崩潰是夸大其辭,排除B;
根據材料中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行動內容可知,印度人民斗爭要求由經濟行動到政治行動,再提出英國“退出印度”,說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不斷在進步發展,提出了爭取民族獨立的主張,由此可知其政治影響力日益擴大,C項正確;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程沒有必然的關聯,排除D;
所以C項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是表格類材料分析,考查的是印度歷史上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運用分析表格材料,聯系所學知識以得出正確結論。
13.【答案】C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信息“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圣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并吸收了梭倫、列夫 尼古拉耶維奇 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可知,材料揭示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的思想來源,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論內容、實質和影響,排除AB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甘地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點,解答本題需要學生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4.【答案】B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這場戰爭既是一個結局,也是一個開端……在這些地方,遲早將出現獨立的中國、自治的印度、代議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僅僅是提供他人進行商業剝削的非洲。”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一戰激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B項正確;
導致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遭到重大損失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推動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促使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
15.【答案】D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詩人如此評價甘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印度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D項符合題意;
甘地為防止爆發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這體現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局限性,不符合題干“肯定、贊揚甘地”的意思,排除A項;
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用和平合法的手段爭取民族獨立,而不是起義的方式,他也沒有通過起義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B項;
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目的是爭取民族獨立,不是以反帝反封建為斗爭目標,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考查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
16.【答案】(1)變化:從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國殖民當局的暴行;甘地對英國殖民當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諸多弊端(物質進步而道德淪喪);英國的侵略使印度變成它的商品市場;破壞了印度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眾運動突破非暴力界限時,中止不合作運動并譴責使用暴力的群眾。要把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
【知識點】英國的殖民擴張與“三角貿易”;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印度民族主義力量絕大部分持支持態度”“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可知,這反映出甘地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態度從合作到不合作。根據材料一“形勢的演變把甘地進一步推向前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殖民當局的暴行和甘地對英國殖民當局的失望是促成這一根本性變化的主要因素。
(2)據材料二“西方民眾正在唯物(物質)主義這個魔鬼和怪物的鐵蹄下呻吟。他們道德的發展已經落后”材料三“恰爾卡(紡車)是自治的象征”“我們在經濟和工業生活中嚴重地背離了經濟自給自足”可知,由于西方文明諸多弊端(物質進步而道德淪喪)、英國的侵略使印度變成它的商品市場、破壞了印度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所以甘地要“詛咒西方文明”。
(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甘地多次在群眾運動突破非暴力界限時,中止不合作運動并譴責使用暴力的群眾,所以有人稱甘地為“群眾性民族解放運動的叛徒”。解開甘地之謎的關鍵之處在于要把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點。
17.【答案】(1)實現印度自治。結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被下令停止。原因: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事件,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圍。
(2)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法等。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
(3)埃及的華夫脫運動。扎格魯爾。進行非暴力的斗爭。
(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使印度實現獨立;埃及華夫脫運動使埃及實現了有條件的獨立。都打擊了英國的殖民勢力,促進了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知識點】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根據所學可知,甘地第一次發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其“不合作”的綱領目標是實現印度自治。結果:根據所學可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結果是被下令停止。原因:根據所學可知,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事件,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圍。
(2)本題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根據所學可知,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法等要求。根據所學可知,結果迫使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
(3) 本題考查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根據“以他為首的組織就叫華夫脫黨”可知是埃及的華夫脫運動。華夫脫運動的領導人是扎格魯爾。根據所學可知,扎格魯爾和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相似點是進行非暴力的斗爭。
(4)本題考查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埃及華夫脫運動的異同。根據所學可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使印度實現獨立;埃及華夫脫運動使埃及實現了有條件的獨立。共同影響:根據所學可知,扎格魯爾領導的華夫脫運動和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都打擊了英國的殖民勢力,促進了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故答案為:(1) 實現印度自治。結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被下令停止。原因: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事件,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圍。
(2) 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法等。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
(3) 埃及的華夫脫運動。扎格魯爾。進行非暴力的斗爭。
(4)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使印度實現獨立;埃及華夫脫運動使埃及實現了有條件的獨立。都打擊了英國的殖民勢力,促進了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點評】本題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華夫脫運動的相關知識。難度較大,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能夠將材料和所學知識相結合,分析、歸納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方可作答。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称多县| 米脂县| 沁源县| 张家口市| 德江县| 武邑县| 娱乐| 曲靖市| 洪江市| 扬州市| 阿克苏市| 辰溪县| 清河县| 吉安县| 昭觉县| 霍邱县| 岚皋县| 澜沧| 大名县| 固阳县| 徐州市| 舟山市| 陈巴尔虎旗| 菏泽市| 莱阳市| 嘉禾县| 霍邱县| 冀州市| 若尔盖县| 汉源县| 读书| 探索| 龙口市| 定结县| 江华| 肇州县| 七台河市| 泰兴市| 平定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