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1課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1.原因:冷戰結束后,美國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軍事干預嚴重干擾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兩極格局被打破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紛爭不斷恐怖主義抬頭,威脅著世界安全。2.表現:①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進行了轟炸。②2003年,美國未經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動戰爭,占領伊拉克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1.背景:背景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的超級大國,企圖建立一個以其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歐盟、日本和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或國家聯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2.表現:①歐盟成立后,歐洲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地位進一步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②日本也在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③中國通過改革開放 ,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④俄羅斯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致力于國家復興,力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⑤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總體實力在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1、表現:①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②各國致力于發展經濟,力爭增強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2.中國態度:①中國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 、包容互鑒 、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②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③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四、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發展“一超多強”的含義:“一超”指美國。“多強”是指日本、歐盟、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1. 20世紀70年代以來,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國際資本流動的加劇,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符合這一“時代潮流” 的是( )A.聯合國的成立 B.不結盟運動的成立C.蘇聯的解體 D.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2.發展中國家又稱“第三世界”, 是指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取得獨立后建立的擁有完整主權的新興民族國家。這些國家取得獨立后,對內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 )A.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B .治理環境污染的問題C.反抗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D .繼續進行反封建斗爭3.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興起目的是( )A.適應多極化的需要 B.擺脫美國、蘇聯控制C.解決世界貿易爭端 D .維護網絡安全問題4. 當今世界格局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下列國家中,不屬于“多強”的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俄羅斯 D.中國5. 2010年以來,奧巴馬政府在對外戰略方面開始推行以全球收縮、亞太突進為特征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把大量先進武器部署到亞太地區,將軍艦派到我國南海進行挑釁, 并以各種名目公開無端指責中國。美國的這些行為說明( )A.單極世界已經形成 B.霸權主義依然存在C.冷戰格局已經結束 D.國際恐怖主義橫行6.在不結盟運動興起時,美國和其他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不結盟運動進行威脅利誘,蘇聯鼓吹自己是不結盟運動的“天然盟友”。這表明不結盟運動( )A.沖擊著美蘇霸權主義 B.得到了美蘇兩國支持C.加劇了美蘇間的斗爭 D .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7.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其解體則是由于這種穩定被打破。20世紀世界格局出現過三次大變動,據所學知識回答:(1) 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兩次分贓會議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格局 這兩次分贓會議簽訂了哪些有損中國權益的條約 (2)二戰后出現的兩極格局,主要是通過哪一次會議確立的 “兩極”指的是什么 兩極格局徹底瓦解的標志是什么 ( 3 )兩極格局崩潰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向什么趨勢發展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世界人民面臨的重大任務是什么 8.有學者說:“冷戰結束后 ,追求公平正義和多邊主義的價值理念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愿望。”這一愿望反映出( )A.不結盟成為國家關系的主流 B.多極化發展趨勢得到加強C.霸權主義被國際社會所拋棄 D.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發展9. 著名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國世界》一書中寫道:“蘇聯解體了 ,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我知道沒人這么說,他們只是說這對美國而言是個巨大勝利,但它確實是個災難。”“這個災難” 是指( )A.美國遭受恐怖襲擊 B.經濟全球化趨勢C.國際力量趨于平衡 D .政治多極化趨勢10.《生活在后美國時代》-書中寫道:“蘇聯解體了,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 ! 我知道沒人這么說,他們只是說這對美國而言是個巨大的勝利,但它確實是個災難。”材料中的“災難”具體是指( )A.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B.美國從此走向了衰落C.在經濟全球化中美國處于不利地位 D.世界各國都反對美國11.《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中強調,人類只有一個家園,沒有哪個國家能獨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下列與此相關的內容有( )①全球氣候變暖②人口過快增長 ③水資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當今的世界格局……權力從傳統強國歐美向新興大國轉移,并擴散至其他地區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進入'碎片化” 時代的征兆。”對“‘碎片化’時代”理解正確的是( )A.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 B.美國喪失世界霸主地位C.世界經濟區域化發展 D.國家之間的對抗在加劇13. 若給下表中的學習資料擬一個主題,下列選項中最合適的是( )A.經濟全球化 B.世界多極化 C.和平與發展 D.經濟與社會14. 兩極格局結束后,歐盟成立,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中國通過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俄羅斯力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展中國家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這體現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 )A.被霸權主義所左右 B.朝多極化趨勢發展C.向區域集團化發展 D.由兩極向一極轉變15.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認為,“歐盟和中國將是主角。在正常情況下,俄羅斯將東山再起,印度可能會起成為一個有影響的角色。長期趨勢無疑是朝著這幾個大國的力量進一步平衡、美國優勢下降的方向發展”。他意在( )A.揭示美國單邊主義即將破產 B.說明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C. 闡釋國際力量已經走向失衡 D.倡導大國建立國際合作機制16.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什么 請寫出這場戰爭后,在確立新的國際秩序的過程中簽訂的損害弱小國家利益的條約一例。(2)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什么 (3)冷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冷戰時期以蘇聯為首的軍事集團是什么 (4)2003年,美國拉攏部分國家,對哪個國家發動戰爭并占領該國 (5)綜上所述,你認為怎樣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17.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幾經演變,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戰爭與災難](1)戰爭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寫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絞肉機”的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暫時形成了哪一國際格局 [合作與對抗](2)面對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反法西斯國家建立起來的正義組織是什么 該組織正式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和平與發展](3)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首要宗旨、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是什么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4)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并不太平。對此,中國應如何應對 參考答案1.[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D[解析] 根據材料"20 世紀70年代以來,高科技的迅速發展, 尤其是交通與交往手段的發展,國際資本流動的加劇,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及所學知識可知,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局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紫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在經濟全球化背壇下,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的影響日益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1995年1月1日 ,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以非歧視性、開放、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證就業、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平。其職能主要是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D選項正確;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 A選項錯誤;不結盟運動出現于冷戰時期, B選項錯誤;蘇聯解體的時間是1991年, C選項錯誤;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的相關史實。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2.[知識點]國際新秩序[答案] A[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興的民族國家在完成了民族獨立后,主要任務是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進行現代化建設,選項A正確;環境污染和經濟發展相比,后者更為主要,排除選項B ;新興的民族國家應當參與全球化,反抗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但屬于對外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排除選項C ;“第三世界”指原來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取得獨立后建立的擁有完整主權的新興民族國家,因此其基本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務,排除選項D。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發展中國家取得獨立后對內要完成的主要任務的相關史實。3.[知識點]國際新秩序[答案] 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新獨立的廣大亞非拉國家為了擺脫美蘇的控制和維護自身獨立,主張團結起來,相互支持,不結盟運動興起。1961年9月 ,首次不結盟運動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 25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 B符合題意;其它三項不是不結盟運動興起的目的, 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不結盟運動,讓學生正確認識不結盟運動興起的目的,難度-般,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4.[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蘇聯解體后,世界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一 超”指美國,“多強” 指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沒有加拿大,故B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一超多強”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趨勢現狀是一 超多強,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世界格局多極化符合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利于體現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有利于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5.[知識點]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答案] B[解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奧巴馬政府在對外戰略方面開始推行以全球收縮、亞太突進為特征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把大量先進武器部署到亞太地區,將軍艦派到我國南海進行挑釁,并以各種名目公開無端指責中國。”顯然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具體體現。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美國的霸權主義。難度不大,掌握美國霸權主義的基本表現即可作答。6.[知識點]國際新秩序[答案] A[解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新獨立的民族國家為 了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1961年 ,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因此: A符合題意; BCD表述與題意無關;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難度不大,理解不結盟運動的本質即可作答。7.[知識點]巴黎和會與《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與 《九國公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雅爾塔會議與二戰勝利、性質及影響,“北約”與“華約”的對峙,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1)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凡爾賽和約》 《九國公約》。(2 )雅爾塔會議北約、華約《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蘇聯解體。(3 )多極化趨勢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戰后國際關系格局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如下:(1)根據所學知識,一戰后, 1919年和1921年分別召開了凡爾賽會議和華盛頓會議,這兩次會議后形成了戰后的國際關系格局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凡爾賽會議上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把戰前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特權轉讓給日本,華盛頓會議上簽了《九國公約》, 使中國又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根據所學知識,二戰中,蘇召開了雅爾塔會議,會議確立了戰后美蘇兩分天下的決議,二戰后美蘇兩級格局形成,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稱為兩極, 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結束。(3)根據所學知識,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成了日本,美國中國,俄羅斯 ,和歐共體五大力量中心,世界政治格局向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在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多極化的趨勢下,世界人民面臨著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任務。[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兩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關系格局的變化說明了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之間力量對比的不平衡,最終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我們還要認識到,國家實力是-個國家能否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作用的關鍵,我們一定要堅持改開放,發展我們的經濟,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8.[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B[解析] [分析] A.不結盟成為國家關系的主流, 不符合題意;B.根據題干“冷戰結束后,追求公平正義和多邊主義的價值理念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愿望”,結合所學知識 ,冷戰結束后多極化發展趨勢得到加強,有利于抑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即使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也難以建立它主導的單極世界;故選項B符合題意;C.霸權主義被國際社會所拋棄,不符合題意;D.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發展 ,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9.[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D[解析]題干中所述“蘇聯解體了,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 可知,應該選擇對美國不利且史實無誤的選項。蘇聯解體,雅爾塔體系崩潰,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快 ,而美國要維護自己唯一的超級大國地位,必然要與這一趨勢背道而馳,因此對其來說是個災難, D項正確;美國遭受恐怖襲擊與題干“蘇聯解體了, 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 !”, 不符,排除A項:經濟全球化趨勢與題干“蘇聯解體了,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 !”, 不符,排除B項;國際力量趨于平衡和與題干“蘇聯解體了, 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 不符,排除C項。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發展。10.[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A[解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沖擊著美國的霸主地位,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與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經濟全球化中美國的不利地位,選項C不符合題意;世界各國都反對美國與史實不符,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相關知識。11.[知識點]國際新秩序[答案] D[解析] 根據習近平主席在《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中強調,人類只有一個家園,沒有哪個國家能獨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與此相關的內容有①全球氣候變暖②人口過快增長③水資源缺乏④土地荒漠化。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 D符合題意;其它三項不全面, 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當今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讓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在應對當今世界難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發揮的重大作用,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2.[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A[解析]根據材料“當今的世界格……權力從傳統強國歐美向新興大國轉移,并擴散至其他地區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進入‘碎片化’時代的征兆。”及所學知識可知,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 大國。美國認為自己“最有能力領導這個世界”,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 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 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這里的”'碎片化’時代”指的是政治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A選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美國是否喪失霸主地位”, B選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格局,與經濟區域化發展無關, C選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國家之間的對抗”, 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相關史實。需要理解材料并重點掌握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13.[知識點]國際新秩序[答案] C[解析]由材料“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2020年1月 ,世界經濟論壇第50屆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這反映的是發展問題。由材料“2020年2月, 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簽署了和平協議”“2020年3月 ,中法俄英美重申促進和平利用核能普惠共享”可知,這反映提和平問題。所以最合適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選項C正確;選項ABD與題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14.[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B[解析]材料“歐盟成立,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中國通過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俄羅斯力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展中國家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體現的是兩極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B項正確;材料與霸權主義無關,排除A項;材料與區域集團化無關,排除C項;當今世界呈現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一極”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世界格局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15.[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答案] B[解析] 依據材料中“歐盟和中國、俄羅斯、印度,長期趨勢無疑是朝著這幾個大國的力量進一步平衡、美國優勢下降的方向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體現出多個力量演變,即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B項正確;美國單邊主義早已破產,國際力量正在實現新的均衡,材料陳述的是新的國際格局,不是倡導大國建立國際合作機制,排除ACD三項;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難度適中,理解材料, 掌握當 下世界的發展的趨勢是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6.[知識點]冷戰結束后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答案] (1)帝國主義戰爭。《凡爾賽條約》 《九國公約》。 (一例即可)(2)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3)杜魯門主義的出臺。華沙條約組織。(4)伊拉克。(5)用談判和對話等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符合題意即可)[詳解] (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1919年6月, 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凡爾賽條約》及同奧地利.匈牙利、其保加利亞等國簽訂的- -系列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 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 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一戰后世界新秩序。(2)根據所學可知,1939年9月1日凌晨, 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3)美蘇冷戰開始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1947年3月, 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聲稱希臘和土耳其受到共產主義威脅。杜魯門要求國會撥款援助這兩個國家。在演說中,他把世界分為“自由國家"和“極權政體兩個對立的營壘,宣稱美國將領導和幫助所有選擇“自由制度”、抵抗極權統治的力量。這篇演說提出的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冷戰時期,以蘇聯為首的軍事集團是華約。據所學知,1955年, 蘇聯為了應對來自北約的威脅,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即華約,這樣歐洲就出出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標志著兩極格局正式形成。(4) 2003年, 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也沒有證實)為借口,未經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動戰爭,占領伊拉克,導致伊拉克人民長期飽受戰亂之苦。(5)開放題,圍繞用談判和對話等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7.[知識點] “一超多強” 局面的形成[答案] (1)凡爾登戰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2)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聯合國家宣言》 的簽署。(3)聯合國。政治多極化。(4)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發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中國力量等。(符合題意即可)[詳解] (1) 戰役:根據所學一戰史實可知,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 時間最長的戰役,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 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于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格局:根據所學-戰相關史實可知,-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2)組織和標志:根據所學二戰史實可知,1942年1月1日, 英美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戰線最終形成,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發生變化,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并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因此反法西斯國家建立起來的正義組織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該組織正式形成的標志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3)國際組織:根據所學聯合國史實可知,聯合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進行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性質的問題,并促進對于全體人類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因此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首要宗旨、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趨勢: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各國經濟的恢復和一體化的發展,在國際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中國和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國際社會不可忽視的力量,第三世界國家的逐漸發展,也在國際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力量促進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因此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政治多極化。(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并不太平,我們應始終如一珍視和平與發展,始終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加強各國間的合作和交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同時中國應注重發展國家經濟,提高綜合國力,發揮作為-個大國應發揮的作用。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