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2課 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一、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1、信息時代: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普及,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2、影響:積極: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消極: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二、婦女地位的提高1.選舉權: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②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的婦女都有了選舉權2.就業權:在現代社會幾乎所有的行業中,都活躍著女性的身影,女性就業率持續增長3.平等權: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切形式歧視公約》三、生態與人口問題1、生態問題:溫室效應加劇、臭氧層被破壞、淡水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嚴重、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等2、人口問題: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并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帶來新的挑戰。3.發展中國家問題:人們的衛生和健康狀況難以得到迅速改善,耕地和水資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經常導致普遍的饑荒。4.應對:①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②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③加強國際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努力,全球治理1.網上音樂、視頻和游戲,使現代社會的娛樂和休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互聯網上,人們可以展示自我,參與討論,進行思想和情感交流。這表述的是互聯網( )A.推動政治多極化 B .創新人類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C .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D .中國網民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時至今日,人類文明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以下歷程: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信息時代。這種劃分時代的方法是( )A .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一個時代B .根據當時的社會主要矛盾來劃分各個時代C .將各時代的先進思想作為劃分時代的標準D .把社會制度的變革當作劃分各時代的標準3.當你踏進家門的一刻,生活變得更智慧。一鍵開啟空調、電視、掃地機器人……網絡媒體帶來大量信息,搜索更加方便, 數字化閱讀以文字,音像視頻等滿足人們的多元閱讀需求。這一切的便利主要得益于( )A.計算機網絡技術 B.生物技術 C.原子能技術 D .空間技術4.學者研究表明, 20世紀40年代末,環保國際組織有40個,到1990年,則增加到了340個,這反映了人類社會越來越關注( )A.教育問題. B.人口問題 C .環境問題 D .糧食問題5.“歐戰結局,全世界發生-種新潮流,激蕩著中國的社會,于是這個國語運動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會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辦到尋常三五十年所辦不到的成績。”上述材料反映“國語運動"之所以順利開展,主要是依靠( )A.歐洲戰局的影響 B .中國文化長期積累C.文學人士的領導 D .政府和社會的力量6.學者研究表明, 20世紀40年代末,環保國際組織有40個,到1990年,則增加到了340個,這反映了人類社會越來越關注( )A.教育問題 B.人口問題 C .環境問題 D.糧食問題.7.“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世界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發明各是什么 它們分別將人類帶入了什么新時代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哪項發明成果解決了交通運輸I具的發動機問題 以此發明為驅動的汽車是誰發明的 (3)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什么時間 標志性發明是什么 (4)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看待科技的發展 ( 請從正反兩方面進行闡述)8.緬北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從事電信詐騙常用的方式是( )A.虛假招聘,高薪誘餌 B.囚禁毆打,逼迫詐騙C.直接綁架 D .通過暗網購買人口9.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全球性挑戰的日益嚴峻,現有國際機制暴露出重大缺陷。為此中國提出的“方案”是( )A.堅持“求同存異方針 B .成立世界貿易組織C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 .描繪中國夢宏偉藍圖10.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I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像人類樣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據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寫論文等任務, 推出后兩個月用戶就超過1億。ChatGPT備受關注體現了現代世界( )A.政治多極化 B .技術電氣化 C .文化多樣化 D.社會信息化11.下列有關近現代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確的是( )A.18世紀60年代,珍妮紡紗機問世,人類從此進入了“電氣時代”B .19世紀后期,歐洲人設計出內燃機,標志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C . 20世紀中期,第一 臺電子計算機在英國誕生,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D .科技革命推動了工業化進程,工業化過程中造成了全球嚴重的環境問題12.近現代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動著各大國的綜合國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著近現代以來英國鶴立雞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蘇兩級爭霸和美中日歐俄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 “材料表明科技革命( )A .推動多極化趨勢發展 B .促使美國稱霸世界C .影響國際格局的演變 D .促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3.1950年世界人口約25億。1985年世界人口接近50億,增長了1.9倍;世界谷物產量增長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長了3.7倍,全球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見( )A.世界多極化發展的必然性 B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C .區域經濟不平衡的危害性 D .經濟全球化的迫切性14.自2014年起,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已連續八年成功舉辦。2022年峰會期間, “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舉行,大賽設置數字醫療、數字“雙碳、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數字共富七大專題賽,探索互聯網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這折射出( )A.中國科技引|領世界發展. B .世界開始進入信息時代.C .信息技術改變社會生活 D .科技進步加速了全球化15.人工智能( AI )的應用,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單純重復、危險和勞動條件惡劣的工作,既能減輕人類的勞動強度,又能避免發生工傷事故。這表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A.擴大了技術工人收入的差距 B.推動了新興產業的產生C .利于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安全 D .提升了人類的智力水平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加速了戰后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統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局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統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它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球化進程中的經濟、安全和文化等均受到美國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對外政策造成的結果。歸納起來,美國及其對外政策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推動全球化和阻礙全球化。——劉勝湘 《美國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雙重影響》(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生活方式生影響的例子。(2)據材料二,概括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的原因。(3)請對材料三的觀點進行總結。綜合上述材料和探究,談談影響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因素。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1987年, 中國開始引入互聯網。1994- -1995年, 我國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網絡通信協議連接,開始提供互聯網的全功能服務。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提升至96.3%。現在,互聯網已經進入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著中國人民的生活方式。(1)據材料一 ,概括我國通信領域發生的變化。(2)據材料二,說明中國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3)通信領域的發展改變著“人民的生活方式”,請結合生活實際舉一例加以說明。參考答案1.[知識點]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答案] B[詳解]從“網上音樂、視頻和游戲,使現代社會的娛樂和休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可以展示自我,參與討論,進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可知,互聯網的出現,創新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 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推動政治多極化”的信息,排除A項;互聯網的使用,使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但材料并沒有相關內容能體現這一-說法, 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中國網民的數量,無法得出“中國網民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排除D項。故選B項。2.[知識點]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信息時代。"的劃分方法是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一個時代, A項正確;題干信息顯示人類文明的發展經過的歷程是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個時代,排除BCD項。故選A項。3.[知識點]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A[詳解]依據題干“網絡技術”-鍵開啟空調、電視、掃地機器人”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核心,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A項正確;生物技術是應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體(包括微生物,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或其組成部分(細胞器和酶)來生產有用物質,或為人類提供某種服務的技術,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原子能技術是和平與戰爭兩棲技術,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空間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亦稱航天技術,排除D項。故選A項。4.[知識點]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及 “恐怖主義”[答案] C[詳解]根據材料環保國際組織有40個,到1990年,則增加到了340個"環保局的增加,可知材料反映了人類社會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C項正確;“環保局"與教育、人口和糧食問題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5.[知識點]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答案] D[詳解]根據材料“政府和社會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辦到尋常三五十年所辦不到的成績。”得出,文學革命順利開展的原因是依靠政府和社會的力量,D項正確:歐洲戰局的影響、中國文化長期積累不是“國語運動"順利進行的最主要原因,排除AB項;文學人士的領導沒有反映“政府和社會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力到尋常三五十年所辦不到的成績”的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6.[知識點]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及 “恐怖主義"[答案] C[詳解]根據材料“環保國際組織有40個,到1990年, 則增加到了340個"環保局的增加,可知材料反映了人類社會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C項正確;“環保局"與教育、人口和糧食問題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7.[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答案] (1)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電氣時代。(2)內燃機。本茨。(3)20世紀四五十年代。電子計算機。(4)科技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推動人類的發展,也能給人類帶來環境污染等災難。(言之有理即可)。[詳解] (1)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發明是蒸汽機,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發明是電力,將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2)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動機問題。以內燃機為驅動的汽車是本茨發明的。(3)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標志性發明是電子計算機。(4)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科技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推動人類的發展,也能給人類帶來環境污染等災難。8.[知識點]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A[詳解]根據“電信網絡詐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緬北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從事電信詐騙常用的方式是虛假招聘,高薪誘餌, A項正確;虛假招聘,高薪誘餌、直接綁架、通過暗網購買人口都是電信詐騙的方式,但不是最常用的方式,排除BCD項。故選A項。9.[知識點]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及 “恐怖主義”[答案] C[詳解]根據“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全球性挑戰的日益嚴峻,現有國際機制暴露出重大缺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全球性挑戰的日益嚴峻,現有國際機制暴露出重大缺陷,國際社會迫切呼喚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構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和秩序,開辟人類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為此,新時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既汲取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又繼承并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C項正確;“求同存異"方針是外交方針,材料沒有反映,排除A項;世界貿易組織在1995年已經成立,排除B項;描繪中國夢宏偉藍圖不是解決現有國際機制暴露出重大缺陷”的主要方案,排除D項。故選C項。10.[知識點]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D[詳解]根據材料“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像人類樣聊天交流,像人類樣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據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寫論文等任務”可知,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的出現是計算機和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結果,而且其功能強大,體現了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政治方面情況,排除A項;材料和技術電氣化無關,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文化多樣化,排除C項。故選D項。11.[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答案] 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科技革命的發展有利有弊,一方面推動了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工業化過程中造成了全球嚴重的環境問題,D項正確;18世紀60年代,珍妮紡紗機問世,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排除A項;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時代”,排除B項;20世紀中期,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排除C項。故選D項。12.[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與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答案] C[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近現代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動著各大國的綜合國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著近現代以來英國鶴立雞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蘇兩級爭霸和美中日歐俄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可知,這是說,每次科技革命形成不同的國際格局,這表明科技革命影響國際格局的演變, C項正確;工業革命形成英國鶴立雞群的國際格局,并沒有推動多極化趨勢發展,排除A項;美國從來沒有稱霸過世界,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并沒有促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排除D項。故選C項。13.[知識點]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及 “恐怖主義”[答案] B[詳解]根據材料有學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 世界人口增長了1.9倍.世界谷物產量增長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長了3.7倍,全球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可知,1950年至 1985年,能源消耗量增長的倍數遠大于人口增長的倍數,全球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可見,人口增長帶來了能源問題,提醒人們要重視可持續發展,B項正確;世界多極化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系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著形成多極格局發展的一種趨勢,是對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實力分布狀態的反映,與題干信息沒有聯系,排除A項;區域發展不平衡指的是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發展不平衡,這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項;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4.[知識點]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C[詳解]根據材料數字醫療、數字雙碳、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數字共富”可知, 互聯網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變社會生活,C項正確;材料闡述的角度是互聯網技術改變著人類的生活,不是闡述中國科技引領世界發展的角度,排除A項;世界開始進入信息時代是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 與材料信息不符, 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關于科技進步加速全球化的相關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15.[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C[詳解]根據材料“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單純重復.危險和勞動條件惡劣的工作,既能減輕人類的勞動強度,又能避免發生工傷事故”可知,說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C項正確;材料說明人工智能技術既能減輕勞動強度,又能減少工傷事故,利于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安全,材料沒有涉及工人收入、新興產業的產生,排除AB項;材料說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體現不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升了人類的智力水平,排除D項。故選C項。16.[知識點]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原因,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1)舉例: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視頻聊天、網上購物等。(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原因:世界局勢趨于緩和;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3)觀點總結:美國對經濟全球化既有推動的有利影響又有阻礙的不利影響。因素:科技進步;世界局勢;大國政策。(答出其中一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詳解] (1) 影響:據材料-“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加速了戰后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生活方式產生影響的例子有: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視頻聊天、網上購物等。(2) 原因:據材料二“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局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可歸納出世界局勢趨于緩和;根據"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可歸納出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根據"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可歸納出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3)總結:根據材料三“歸納起來,美國及其對外政策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推動全球化和阻礙全球化。”可歸納出美國對經濟全球化既有推動的有利影響又有阻礙的不利影響。因素:開放題,可圍繞科技、局勢、政策等方面回答,如:綜合上述材料和探究可知,科技進步、世界局勢和大國政策是影響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因素。17.[知識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答案] (1)變化:由有線電話到移動電話;手機從僅支持通話發展為集通信、辦公、娛樂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智能產品。(2)原因:科技的創新;抓住發展的潮流與機遇;改革開放不斷深入。(3)舉例:電商平臺的出現,網絡購物改變了傳統的購物方式。(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