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背景材料】2014年10月20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進行。全會聽取和審議了習近平受中心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陳述,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全會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強調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改革發展的戰略定力,又要敏銳把握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以釘釘子精神,繼續做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工作,繼續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別是幫扶困難群眾工作,繼續做好作風整改工作,繼續做好從嚴治黨工作,繼續做好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工作,為明年開局打好基礎。【理論分析】一、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國的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到2020年,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2.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懲治腐敗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先后有多位副部級以上高官被查處。腐敗高官被依法查處說明在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社會主義民主具有真實性。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制度、法律和物質保障。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這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民主是真實的民主。4.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5.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依法執政是黨的基本執政方式,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茖W執政、民主執政都需要通過依法執政來體現,并以依法執政為保障來加以實現。依法執政有利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二、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2.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4.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但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立法工作也永無止境,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任務依然很重。 5.要堅持走曲折的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依法治國、更加扎實地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向著建設法治中國不斷前進。【跟蹤試題】 黨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到2020年,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據此回答1—3題: 1.黨的十八大以來,懲治腐敗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先后有多位副部級以上高官被查處。腐敗高官被依法查處 ①體現了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推動了公平正義,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廣泛性 ③表明任何公民的一切權益都受到法律保護 ④表明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D.①④ 2.作為政府部門,要“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边@兩句話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暢通,管理百姓的人讓百姓表達自己的想法。政府這樣做的依據是 A.擴大公民的政治權利是民主國家的本質要求 B.公民具有表達和宣傳自己思想見解的自由 C.公民的言論自由是管理國家和社會的基礎 D.民主監督應該成為防治腐敗的根本途徑 3.上述材料體現了 A.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 B.我國的人民民主有物質的保障 C.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D.我國的人民民主有法律的保障 全會決定提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據此回答4—5題: 4.建設法治政府必須 A.轉變政府職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B.依法執政,形成依法辦事的習慣 C.加強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 D.加強隊伍建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5.建設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在行使權力時,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利和責任的統一。這是因為 A.政府的權力來自于人民???????????? B.侵犯了公民的權利必須依法賠償 C.對人民負責,才能科學民主決策???? D.政府必須依法履行職責 6.下列有利于建設法治政府的是 A.政府要依法行政,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B.轉變黨的社會管理職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加強政府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D.提高黨的科學立法水平.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據此回答7—9題: 7.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 A.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保證其領導核心地位 C.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D.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8..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體現了黨的 A.依法執政???? B.民主執政???? C.科學執政?????? D.依法行政? 9.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這是因為 ①社會主義法治能保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②科學執政、民主執政都需要通過依法執政來體現 ③科學執政、民主執政需要以依法執政為保障來實現 ④依法執政有利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這表明 A.構建人為事物的聯系要遵循客觀規律 B.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多樣的和無條件的 C.聯系構成運動,引起事物變化和發展 D.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立法工作也永無止境,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任務依然很重。據此回答11—12題: 11.上述觀點的哲學依據是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矛盾? ②矛盾具有客觀性,要勇于揭露矛盾、積極解決矛盾? ③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規定的? ④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過程啟示我們 A.要把握適度原則,坐等時機???????? B.要準備走曲折的道路C.辦事情應抓住時機,促成飛躍????????????????D.應抓住時機不斷促成矛盾雙方的轉化 1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br/> 結合材料,運用哲學有關原理,談談你對上述依法治國要求的理解。【參考答案】 1.D 2.B 3.D 4.D 5.A 6.A 7.C 8.A 9.D 10.C 11.C 12.B 13.(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應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3)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這就決定了我們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認識要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因此,要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4)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不斷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