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背景材料2014年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強調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指出為了把中歐關系推向前進,中歐雙方需要加深相互了解,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 21cnjy.com 熱點設題 一、單項選擇題1.2014年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強調,為了把中歐關系推向前進,中方需要加深對歐洲的了解,歐方也需要加深對中國的了解。這體現了21·世紀*教育網A.實踐決定認識B.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C.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建議同學們多到中國去看看。這一觀點體現了2-1-c-n-j-y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②實踐與理論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在實踐中發展真理 ④客觀與主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指出,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這強調了www.21-cn-jy.com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統一4.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我們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強調要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種觀點【來源:21cnj*y.co*m】A.說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靜止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B.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是靜止不變的,否認了事物的發展變化21世紀教育網C.是形而上學的觀點 D. 否認了物質決定意識,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5.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指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告訴我們 21*cnjy*com A.時時有矛盾 B.處處有矛盾 C.矛盾具有同一性[來源:21世紀教育網] D.矛盾具有斗爭性6.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我們推進改革的原則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主要強調了A.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只要注重量的積累,就一定能實現質變C.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沒有量變就不會有質變 D.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質變比量變更重要7.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指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不僅將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量,而且將為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體現了A.聯系的普遍性B.聯系的客觀性C.聯系的多樣性D.聯系的主觀性8.2014年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時引用古語強調,窮則思變,亂則思定。這體現了21·cn·jy·com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B.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來源:21世紀教育網]C.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21世紀教育網D.社會意識能夠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 二、非選擇題9.2014年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時強調,世界是多向度發展的,世界歷史更不是單線式前進的。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否則的話不僅會水土不服,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后果。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認識到了這個道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21教育網 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知識,談談對材料的認識。參考答案:[21世紀教育網1.C 解析:加深理解就是為了獲得正確的認識,從而把中歐關系推向前進,體現了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C正確。2·1·c·n·j·y2.A 解析:“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A正確;②和④觀點錯誤。3.B 解析: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體現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即矛盾的特殊性。4.A 解析:“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強調事物是變化發展的,A正確。5.C 解析: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強調進與退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6.C 解析: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等,強調的是量變與質變的關系,C正確;A不符合題意;B、D表達錯誤。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7.A 解析:,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影響中國現代化,也影響世界的發展,體現的是一事物與周圍事物聯系,即聯系的普遍性,A正確;B、C不符合題意;D觀點錯誤。8.A 解析:窮與亂是社會存在,而思變、思定是社會意識,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9.(1)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要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世界是多向度發展的,世界歷史更不是單線式前進的,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差別。(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體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來源:21·世紀·教育·網】(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www-2-1-cnjy-com(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否則的話不僅會水土不服,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后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