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1.7 微生物與健康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知道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現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2.知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它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科學思維:1.能夠根據學習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歸類、交流。探究實踐:1.能夠總結人類在觀察工具開發及探索范圍擴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態度責任:1.熱愛科學技術,敬佩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過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2.知道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現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還將了解越來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3.養成積極參與交流、選擇吸納信息的良好習慣。微生物與健康微小世界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01本單元回顧與總結02目錄課堂小結03課堂練習04一、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觀察工具的發展和觀察范圍的拓展,導致了許多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由此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匯報交流我們收集到的事例。1.觀察工具的發展和觀察范圍的拓展一、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1.觀察工具的發展和觀察范圍的拓展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明使人們看到了細菌、病毒和生物細胞……在放大鏡和顯微鏡發明以前,人們只能用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探知世界。那時候,人能發現的最小的動物,就是一些很小的昆蟲。一、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1.觀察工具的發展和觀察范圍的拓展過去,傷寒、鼠疫、霍亂等傳染病四處肆虐,人類對此束手無策。隨著顯微鏡的發明和不斷改進,科學家發現疾病的元兇原來是細菌和病毒,并研制了許多對付細菌和病毒的藥物和方法,使許多傳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健康水平。想一想,你知道感冒、痢疾是怎么引起的嗎 一、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2.人類研究微生物和細胞技術的成果一、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2.人類研究微生物和細胞技術的成果人們發現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或幫助我們生產食物。些微生物會引起霉變。提示: 霉變的食物對身體有害,保持干燥低溫可以防霉。一、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2.人類研究微生物和細胞技術的成果人類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制成的各種疫苗控制傳染為預防、.病的發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人類對微生物的研究2.人類研究微生物和細胞技術的成果人類不僅在顯微鏡下發現了生物的細胞還發現生物的生長、繁殖以及其他生命現象都和細胞有關。在此基礎上,人類成功地培育出許多具有良好品質的動植物新品種。二、本單元回顧與總結1.回顧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想一想,從古至今人類的觀察工具是怎樣發展的,人們的觀察范圍又是怎樣拓展的?說說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用文字和箭頭說明工具的發展和觀察范圍的拓展嗎?二、本單元回顧與總結2.回顧這個單元的學習,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我們知道了什么?我們最感到意外和驚訝的。我們的問題我們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課堂小結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微生物對人類來說,有利也有弊。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或幫助我們生產食物,但有些微生物會引起食物霉變或致人患病。人們可以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制成疫苗、藥物等防治疾病,也能用微生物處理有機垃圾和污水等,其作用涵蓋了食品、醫療、生物、環境等各個方面。課堂練習1.下列觀察工具中,( )能夠觀察到新冠病毒。A.眼睛 B.放大鏡C.光學顯微鏡 D.電子顯微鏡D課堂練習2.( )能使面包、饅頭變得疏松多孔。A.酵母菌 B.青霉菌 C.乳酸桿菌 D.傷寒桿菌A課堂練習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微生物對人類只有害處,沒有好處B.疫苗是通過人工減毒、滅活,使其毒性削弱或消失的各類病原微生物C.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發現了青霉素,使千萬人免受肺炎等疾病侵染致死D.放大鏡的發明,可以讓我們清晰地觀察病毒的結構B課堂練習4.葡萄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釀成葡萄酒被人類利用。( )5.食物發霉長出的霉菌屬于真菌。 ( )6.引起肺炎的冠狀病毒,不具有其它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 (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主要因為水中有大量的藻類植物繁殖。 ( )8.像霍亂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 )√√×√×微小世界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謝 謝 觀 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