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1 《分子熱運動》導學案1、知道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2、能通過宏觀現象推測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能夠識別擴散現象,并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進行解釋4、知道分子之間存在著作用力【活動一】 認識物質的構成。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常見的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 、 構成的。分子和原子究竟有多大? 我們將其與日常用品進行比較。 例如: 一滴水中含有2000000000000000000000個水分子; 報紙上的新聞圖片是由許多微小的墨點組成的, 每個墨點內大約含有1000000000000000000個原子!分子如此之小,人們通常以10-10 m為單位來量度分子。0.4 nm= ×10-10 m【活動二】 認識擴散現象。構成物質的分子和原子如此的微小,以至許多年來,沒有人能真正看到它們。那它們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1)香醋的分子原來在瓶子里,我們在教室中間噴香醋,我們看到什么?過一會兒會聞到香醋的香味。 根據這一現象, 我們可以推斷構成香水的分子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______________ 。物質常見有固態、 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 處于這三種狀態的物質分子都是運動的嗎?1.實驗:(1) 如圖所示,在裝著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上面,倒扣一個空瓶子,使兩個瓶口相對, 之間用一塊玻璃板隔開。抽掉玻璃板后,觀察兩瓶氣體的顏色有什么變化? 此現象說明什么? (已知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此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上述這種種情況,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 這種現象叫 。(2)、能否將兩瓶氣體的位置互換?如果不能,說明理由。2.實驗: 在玻璃容器里裝一半清水, 用細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銅的水溶液, 靜放在教室里, 每天觀察和記錄容器中水和硫酸銅溶液之間界面的變化。如圖所示是同一瓶硫酸銅溶液靜放不同時間的照片。開始時我們可以看到無色的清水和藍色的硫酸銅溶液之間有明顯的界面。 靜放10日、20 日、 30 日, 清水和硫酸銅溶液間界面有什么變化? 若靜放很長的時間, 溶液顏色會均勻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現象說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現象 把磨得很光滑的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 在室溫下放置5年后再將它們切開, 可以看到它們互相滲入約1mm深, 如圖所示。 鉛片和金片的分子運動嗎?此現象說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三種情況,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 這種現象叫擴散現象。☆ 知識點:由擴散現象可推知: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 。同時也表明:分子間存在 。練習1.密封的燒瓶中裝有某種氣體, 如圖所示, 圖中黑點表示氣體分子。 用抽氣筒抽出該燒瓶中部分氣體后仍密封,下面選項中能正確描述燒瓶內剩余氣體分布的示意圖是_______,原因是 。A B C D【活動三】 探究影響物質分子運動快慢的因素。宏觀上,物體運動有快有慢,不同物質間的擴散速度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它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發現放一些糖在冷水和熱水中,糖都會溶解。它們溶解的速度一樣嗎? 哪種情況溶解得快?實驗: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熱水,在另一個同樣的燒杯中裝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分別在兩個燒杯中注入一滴紅墨水。1.觀察實驗現象, 兩個燒杯中墨水擴散速度相同嗎? 哪個燒杯中的墨水擴散得快?2.根據實驗現象, 我們可以推斷分子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知識點:分子的運動快慢跟 ____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 ____ 。因此,分子的這種無規則運動也叫做分子的 。練習2:美麗的泉城濟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自然景觀與分子熱運動有關的是( )A.春天,護城河畔柳枝搖曳 B.夏天,大明湖面波光粼粼C.秋天,植物園內金桂飄香 D.冬天,千佛山上大雪紛飛【活動四】 認識分子間的作用力。1.實驗: 如圖,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 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兩個鉛柱就會結合起來,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分開。 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 如圖,用力向左壓活塞,發現水很難被壓縮。說明物體分子之間存在 力。☆ 知識點:分子之間既有 力, 又有 力。當r=r0 (r0 為某一適當距離)此時引力=斥力當r>r0 引力 > 斥力 表現出當r當r>>r0 分子間作用力可以忽略1、下列實例中,不能用來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 )A.濕衣服在太陽下被曬干 B.炒菜時加點鹽,菜就有咸味C.掃地時灰塵飛揚 D.香水瓶蓋打開后能聞到香味2、下列現象中能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觀點加以解釋的是( )A、春天,柳絮飛舞 B、夏天,玉蘭飄香C、秋天,落葉紛飛 D、冬天,瑞雪飄飄3、將兩塊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們分開,但是如果在玻璃上灑些水后再將它們放在一起,就很難把它們分開。這一現象說明( )A、固體分子間沒有作用力,而液體分子間有作用力B、同種分子沒有作用力,而異種分子間有作用力C、分子間距離足夠小時,能產生很大的作用力D、水具有黏性,分子間是否具有作用力與此無關4.用修正液覆蓋錯字時,常聞到刺鼻的氣味,這是 現象。此現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鐵絲很難被拉斷,表明分子間存在 。5、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如圖所示,該現象直接說明了____________,為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應選用內徑較______的玻璃管。6.“花氣襲人知驟暖,雀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物理學角度可以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說明當時的環境 升高很快。7.“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將玻璃合起來時,鏡子斷裂處絕大多數分子距離過大,分子間 。8.用圖所示的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象, 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生擴散, 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__________ (選填“A” 或 “B”) 瓶。理由是 。 最后兩瓶內的氣體會混合在一起,當兩瓶氣體顏色變得均勻后,A、B瓶子里的分子還會不會運動? (選填 “會” 或 “不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