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動量守恒定律 章末素養提升物理觀念 物理概念 動量:物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乘積 沖量:力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積物理原理 動量定理:I=p′-p或F(t′-t)=________ 動量守恒定律:m1v1+m2v2=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學思維 極限思想 知道動量定理適用于變力情況,會用極限思想理解變力沖量的求解過程理想化模型 碰撞模型;彈性碰撞問題;反沖現象圖像法 能夠通過F-t圖像求某力的沖量;通過F合-t圖像求合力的沖量或動量的變化量科學探究 1.能提出與碰撞前后的動量測量及對實驗造成影響等相關的物理問題 2.能設計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論證。知道實驗需測量的物理量和所需器材,知道碰撞前后速度的測量方法,能測量并記錄數據 3.能寫出具體碰撞情境中碰撞前后表征動量守恒的表達式,能分析數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能對實驗誤差及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科學態度與責任 1.了解生產生活中應用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反沖運動等實例,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加強對科學本質的認識 2.通過動量守恒定律的學習,認識到物理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方式之一,是不斷發展的,具有相對持久性和普適性 3.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就,增強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信心例1 (2023·江蘇海安高級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所示,顛球是足球運動中的一項基本功,若某次顛球中,顛出去的足球豎直向上運動之后又落回到原位置,設整個運動過程中足球所受阻力大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球從顛出到落回的時間內,重力的沖量為零B.球從顛出到落回的時間內,阻力的沖量為零C.球上升階段與下降階段合外力的沖量大小相等D.球上升階段動量的減少量大于下降階段動量的增加量例2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有兩木塊A和B,A的質量較大,現同時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使它們相向運動,然后又同時撤去外力F,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則A和B合在一起后的運動情況是( )A.停止運動B.因A的質量較大而向右運動C.因B的速度較大而向左運動D.運動方向不確定例3 一個不穩定的原子核質量為M,處于靜止狀態。放出一個質量為m的粒子后反沖,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動能為E0,則原子核反沖的動能為( )A.E0 B.E0C.E0 D.E0例4 (2023·河北石家莊市辛集中學月考)如圖,在足夠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兩個小物塊P、Q,Q的質量為m,P的質量為2m,物塊P連接一輕彈簧并處于靜止狀態。現讓物塊Q以初速度3v0向物塊P運動且兩物塊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若分別用實線和虛線表示物塊Q、P的速度v與時間t之間關系的圖線,則在彈簧形變過程中,v-t圖像可能是下圖中的( )例5 (2022·江蘇無錫市高二期末)A、B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運動,B球在前,A球在后,mA=1 kg。經過一段時間,A、B發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前、后兩球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根據以上信息可知( )A.碰撞過程中B球受到的沖量為8 N·sB.碰撞過程中A球受到的沖量為-8 N·sC.B球的質量mB=4 kgD.A、B兩球發生的是彈性碰撞例6 (2022·河北卷)如圖,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等高的滑板A和B,質量分別為1 kg和2 kg,A右端和B左端分別放置物塊C、D,物塊質量均為1 kg,A和C以相同速度v0=10 m/s向右運動,B和D以相同速度kv0向左運動,在某時刻發生碰撞,作用時間極短,碰撞后C與D粘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物塊,A與B粘在一起形成一個新滑板,物塊與滑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1。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 m/s2。(1)若0(2)若k=0.5,從碰撞后到新物塊與新滑板相對靜止時,求兩者相對位移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末素養提升物理觀念 物理概念 動量: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沖量:力與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物理原理 動量定理:I=p′-p或F(t′-t)=mv′-mv 動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科學思維 極限思想 知道動量定理適用于變力情況,會用極限思想理解變力沖量的求解過程理想化模型 碰撞模型;彈性碰撞問題;反沖現象圖像法 能夠通過F-t圖像求某力的沖量;通過F合-t圖像求合力的沖量或動量的變化量科學探究 1.能提出與碰撞前后的動量測量及對實驗造成影響等相關的物理問題 2.能設計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論證。知道實驗需測量的物理量和所需器材,知道碰撞前后速度的測量方法,能測量并記錄數據 3.能寫出具體碰撞情境中碰撞前后表征動量守恒的表達式,能分析數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能對實驗誤差及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科學態度與責任 1.了解生產生活中應用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反沖運動等實例,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加強對科學本質的認識 2.通過動量守恒定律的學習,認識到物理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方式之一,是不斷發展的,具有相對持久性和普適性 3.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就,增強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信心例1 (2023·江蘇海安高級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所示,顛球是足球運動中的一項基本功,若某次顛球中,顛出去的足球豎直向上運動之后又落回到原位置,設整個運動過程中足球所受阻力大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球從顛出到落回的時間內,重力的沖量為零B.球從顛出到落回的時間內,阻力的沖量為零C.球上升階段與下降階段合外力的沖量大小相等D.球上升階段動量的減少量大于下降階段動量的增加量答案 D解析 由沖量定義I=Ft,球從顛出到落回的時間內,重力和阻力的沖量為力乘以力作用的時間,大小不為零,A、B錯誤;球上升時合力為重力加阻力,下降時合力為重力減阻力,故上升時合外力比下降時合外力大,由牛頓第二定律,上升時加速度a==大于下降時加速度a′==;設上升階段球的初速度為v,末速度為0,由動量定理I合=Δp=0-mv;下降階段初速度為0,末速度為v′,由于上升時加速度比下降時加速度大,根據速度位移關系v2=2ax;其末速度v′<v,動量的變化量I合′=Δp′=mv′-0<mv,則球上升階段動量的變化量大于下降階段動量的變化量,球上升階段與下降階段合外力的沖量大小不相等,C錯誤,D正確。例2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有兩木塊A和B,A的質量較大,現同時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使它們相向運動,然后又同時撤去外力F,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則A和B合在一起后的運動情況是( )A.停止運動B.因A的質量較大而向右運動C.因B的速度較大而向左運動D.運動方向不確定答案 A解析 設作用力F作用的時間為t,向右為正方向,則A的末動量pA=FtB的末動量pB=-Ft碰撞的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定律,所以(mA+mB)v=pA+pB=0碰撞后它們合在一起,停止運動,故A正確。例3 一個不穩定的原子核質量為M,處于靜止狀態。放出一個質量為m的粒子后反沖,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動能為E0,則原子核反沖的動能為( )A.E0 B.E0C.E0 D.E0答案 C解析 放出質量為m的粒子后,剩余質量為M-m,該過程動量守恒,有:mv0=(M-m)v放出的粒子的動能為E0=mv02原子核反沖的動能:Ek=(M-m)v2解得Ek=E0,故選C。例4 (2023·河北石家莊市辛集中學月考)如圖,在足夠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兩個小物塊P、Q,Q的質量為m,P的質量為2m,物塊P連接一輕彈簧并處于靜止狀態。現讓物塊Q以初速度3v0向物塊P運動且兩物塊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若分別用實線和虛線表示物塊Q、P的速度v與時間t之間關系的圖線,則在彈簧形變過程中,v-t圖像可能是下圖中的( )答案 C解析 以兩物塊及彈簧作為整體分析,當它們速度相等時,由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3v0)=(m+2m)v解得v=v0,故A、B錯誤;碰后,Q的速度減小,P的速度增大,在Q的速度大于P的速度時,彈簧壓縮量增大,彈簧彈力增大,它們的加速度都增大,當彈簧壓縮到最大,開始恢復的過程中,彈力方向不變,Q的速度繼續減小,P的速度繼續增大,但由于彈簧的壓縮量減小,它們的加速度都將減小,故C正確,D錯誤。例5 (2022·江蘇無錫市高二期末)A、B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運動,B球在前,A球在后,mA=1 kg。經過一段時間,A、B發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前、后兩球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根據以上信息可知( )A.碰撞過程中B球受到的沖量為8 N·sB.碰撞過程中A球受到的沖量為-8 N·sC.B球的質量mB=4 kgD.A、B兩球發生的是彈性碰撞答案 D解析 已知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則碰撞前vA=6 m/s,vB=3 m/s,碰撞后vA′=2 m/s,vB′=5 m/s,根據動量定理有IA=mAvA′-mAvA=-4 N·s,IB=mBvB′-mBvB,再根據動量守恒有mAvA+mBvB=mAvA′+mBvB′,解得mB=2 kg,IB=4 N·s,A、B、C錯誤;碰撞前后的動能分別為Ek1=mAvA2+mBvB2=27 J,Ek2=mAvA′2+mBvB′2=27 J,則A、B兩球發生的是彈性碰撞,D正確。例6 (2022·河北卷)如圖,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等高的滑板A和B,質量分別為1 kg和2 kg,A右端和B左端分別放置物塊C、D,物塊質量均為1 kg,A和C以相同速度v0=10 m/s向右運動,B和D以相同速度kv0向左運動,在某時刻發生碰撞,作用時間極短,碰撞后C與D粘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物塊,A與B粘在一起形成一個新滑板,物塊與滑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1。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 m/s2。(1)若0(2)若k=0.5,從碰撞后到新物塊與新滑板相對靜止時,求兩者相對位移的大小。答案 (1)5(1-k) m/s,方向向右 m/s,方向向右 (2)1.875 m解析 (1)物塊C、D碰撞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設碰撞后瞬間物塊C、D形成的新物塊的速度為v物,已知C、D的質量均為m=1 kg,以向右為正方向,則有mv0-m·kv0=(m+m)v物解得v物=v0=5(1-k) m/s>0可知碰撞后瞬間物塊C、D形成的新物塊的速度大小為5(1-k) m/s,方向向右。滑板A、B碰撞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設碰撞后瞬間滑板A、B形成的新滑板的速度為v滑,滑板A和B質量分別為1 kg和2 kg,則由Mv0-2M·kv0=(M+2M)v滑解得v滑=v0= m/s>0則新滑板速度方向也向右。(2)若k=0.5,可知碰后瞬間物塊C、D形成的新物塊的速度為v物′=5(1-k) m/s=5×(1-0.5) m/s=2.5 m/s碰后瞬間滑板A、B形成的新滑板的速度為v滑′= m/s=0可知碰后新物塊相對于新滑板向右運動,新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新滑板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新物塊的質量為m′=2 kg,新滑板的質量為M′=3 kg,設相對靜止時的共同速度為v共,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v物′=(m′+M′)v共解得v共=1 m/s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得μm′gx相=m′(v物′)2-(m′+M′)v共2解得x相=1.875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