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 簡諧運動的描述 學案(含答案 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 簡諧運動的描述 學案(含答案 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2 簡諧運動的描述
[學習目標] 1.知道振幅、周期和頻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動的含義。2.了解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以及相位的物理意義(難點)。3.知道簡諧運動的表達式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重點)。4.能依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描繪振動圖像,會根據簡諧運動圖像寫出其表達式(重難點)。
一、簡諧運動的振幅、周期和頻率
如圖甲所示為一彈簧振子,O點為它的平衡位置,其中A、A′及B、B′點關于O點對稱。圖乙為先后兩次分別從A、B兩點釋放經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所得的振動圖像。
(1)圖乙中的a、b振動圖像分別是從哪個點開始釋放的?兩次振動圖像中的物理量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2)從小球經過O點至下一次再經過O點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這段時間是否為一個周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振幅
(1)概念: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____距離。
(2)意義:振幅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大小的物理量,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振動物體運動的范圍是振幅的________。
2.周期和頻率
(1)全振動:一個________的振動過程稱為一次全振動。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總是________的。
(2)周期: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完成一次____________所需要的時間,用T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周期的單位是________(s)。
(3)頻率:物體完成全振動的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之比,數值等于_______________的次數,用f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________,簡稱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
(4)周期和頻率的關系:f=________。周期和頻率都是表示物體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周期越小,頻率越________,表示振動越________。
(5)圓頻率ω:表示簡諧運動的快慢,其與周期成________、與頻率成________,它們間的關系式為ω=________,ω=________。
1.對全振動的理解
(1)振動過程:如圖所示,從O點開始,一次全振動的完整過程為O→A→O→A′→O;從A點開始,一次全振動的完整過程為A→O→A′→O→A。
(2)完成一次全振動,位移(x)、加速度(a)、速度(v)三者第一次同時與初始狀態相同。
(3)完成一次全振動歷時一個周期,通過的路程是振幅的4倍。
2.簡諧運動中位移、路程、周期與振幅的關系
(1)位移和振幅
①最大位移的數值等于振幅。
②對于一個給定的振動,振子的位移是時刻變化的,但振幅是不變的。
③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標量。
(2)路程與振幅
①振動物體在一個周期內的路程為四個振幅,即4A。
②振動物體在半個周期內的路程為兩個振幅,即2A。
(3)周期與振幅
一個振動系統的周期和頻率有確定的值,由振動系統本身的性質決定,與振幅無關。
(1)在簡諧運動的過程中,振幅是不斷變化的。(  )
(2)振幅是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它是標量。(  )
(3)振子從離開某位置到重新回到該位置的過程為一次全振動過程。(  )
(4)振幅越大,簡諧運動的周期就越大。(  )
(5)振動物體內的距程一定等于振幅A。(  )
例1 (2022·江蘇省如皋中學高二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彈簧振子在A、B間做簡諧運動,O為平衡位置,A、B間距離是20 cm,小球經過A點時開始計時,經過2 s首次到達B點,則(  )
A.從O→B→O小球做了一次全振動
B.振動周期為2 s,振幅是10 cm
C.從B開始經過6 s,小球通過的路程是60 cm
D.從O開始經過3 s,小球處在平衡位置
例2 一質點做簡諧運動,其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質點振動的頻率是4 Hz,振幅是2 cm
B.質點經過1 s通過的路程總是2 cm
C.0~3 s內,質點通過的路程為6 cm
D.t=3 s時,質點的振幅為零
個周期內路程與振幅的關系
1.振動物體在個周期內的路程不一定等于一個振幅A。只有當初始時刻振動物體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處時,個周期內的路程才等于一個振幅。
2.當振動物體初始時刻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處時,若振動物體開始時運動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則質點在個周期內的路程大于A,若振動物體開始時運動的方向遠離平衡位置,則振動物體在個周期內的路程小于A。
二、簡諧運動的相位、表達式
如圖所示,兩個由完全相同的彈簧和小球組成的振子懸掛在一起,試分析以下問題:
(1)將兩個小球向下拉相同的距離后同時放開,可以看到什么現象?
(2)若當第一個小球到達平衡位置時再釋放第二個,可以看到什么現象?
(3)在問題(2)中,兩個小球振動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表達式x=Asin(ωt+φ)中哪個量不同?相差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相位
(1)概念:物理學中把(________)叫作相位,其中φ是t=________時的相位,叫初相位,或初相。
(2)意義:描述做簡諧運動的物體某時刻在一個運動周期中的________。
(3)相位差:兩個具有相同______的簡諧運動的相位的差值,Δφ=________(φ1>φ2)。
2.簡諧運動的表達式
x=Asin(ωt+φ0)=Asin(t+φ0),其中:x表示振動物體在t時刻離開平衡位置的________,A為________,ω為圓頻率,T為簡諧運動的________,φ0為__________________。
1.相位
相位ωt+φ代表了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在各個不同時刻所處的狀態。它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量,相位每增加2π,意味著物體完成了一次全振動。
2.相位差
頻率相同的兩個簡諧運動有固定的相位差,即Δφ=φ1-φ2(φ1>φ2)。
若Δφ=0,表明兩個物體運動步調相同,即同相;
若Δφ=π,表明兩個物體運動步調相反,即反相。
3.簡諧運動的表達式x=Asin(t+φ)
(1)表達式反映了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的位移x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
(2)從表達式x=Asin(ωt+φ)體會簡諧運動的周期性。當Δφ=(ωt2+φ)-(ωt1+φ)=2nπ時,Δt==nT,振子位移相同,每經過一個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動。
例3 (2023·江蘇省常熟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彈簧振子在a、b兩點間做簡諧振動,振幅為A=10 cm,振動周期為0.2 s,t=0時振子從平衡位置O開始向a運動,選向左為正方向。
(1)寫出振子振動方程;
(2)求經過2.1 s振子通過的路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有一個彈簧振子,振幅為0.8 cm,周期為0.5 s,初始時具有負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則它的振動方程是(  )
A.x=8×10-3sin(4πt+) m B.x=8×10-3sin(4πt-) m
C.x=8×10-3sin(πt+) m D.x=8×10-3sin(t+) m
三、簡諧運動的周期性與對稱性
簡諧運動是一種周期性的運動,簡諧運動的物理量隨時間周期性變化,如圖所示,物體在A、B兩點間做簡諧運動,O點為平衡位置,OC=OD。
(1)時間的對稱
①物體來回通過相同兩點間的時間相等,即tDB=tBD。
②物體經過關于平衡位置對稱的等長的兩段路程的時間相等,圖中tDB=tBD=tCA=tAC,tOD=tDO=tOC=tCO。
(2)速度的對稱
①物體連續兩次經過同一點(如D點)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物體經過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如C點與D點)時,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位移的對稱
①物體經過同一點(如C點)時,位移相同。
②物體經過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如C點與D點)時,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5 彈簧振子以O點為平衡位置做簡諧運動,從小球通過O點時開始計時,小球第一次到達M點用了0.3 s,又經過0.2 s第二次通過M點,則小球第三次通過M點還要經過的時間可能是(  )
A. s B. s
C.1.5 s D.1.6 s
1.周期性造成多解:物體經過同一位置可以對應不同的時刻,物體的位移、加速度相同,而速度可能相同,也可能等大反向,這樣就形成簡諧運動的多解問題。
2.對稱性造成多解:由于簡諧運動具有對稱性,因此當物體通過兩個對稱位置時,其位移、加速度大小相同,而速度可能相同,也可能等大反向,也會形成多解問題。
2 簡諧運動的描述
[學習目標] 1.知道振幅、周期和頻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動的含義。2.了解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以及相位的物理意義(難點)。3.知道簡諧運動的表達式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重點)。4.能依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描繪振動圖像,會根據簡諧運動圖像寫出其表達式(重難點)。
一、簡諧運動的振幅、周期和頻率
如圖甲所示為一彈簧振子,O點為它的平衡位置,其中A、A′及B、B′點關于O點對稱。圖乙為先后兩次分別從A、B兩點釋放經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所得的振動圖像。
(1)圖乙中的a、b振動圖像分別是從哪個點開始釋放的?兩次振動圖像中的物理量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2)從小球經過O點至下一次再經過O點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這段時間是否為一個周期?
答案 (1)a圖像是從A點開始釋放的,b圖像是從B點開始釋放的;彈簧振子兩次形成的簡諧運動具有相同的周期,從B點釋放時離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比從A點釋放時的最大距離更大。
(2)不相同,兩次速度方向相反。這段時間僅為半個周期。若經過一個周期,小球一定從同一方向再次經過O點。
1.振幅
(1)概念: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
(2)意義:振幅是表示振動幅度大小的物理量,常用字母A表示。振動物體運動的范圍是振幅的兩倍。
2.周期和頻率
(1)全振動:一個完整的振動過程稱為一次全振動。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總是相同的。
(2)周期: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要的時間,用T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周期的單位是秒(s)。
(3)頻率:物體完成全振動的次數與所用時間之比,數值等于單位時間內完成全振動的次數,用f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是Hz。
(4)周期和頻率的關系:f=。周期和頻率都是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小,頻率越大,表示振動越快。
(5)圓頻率ω:表示簡諧運動的快慢,其與周期成反比、與頻率成正比,它們間的關系式為ω=,ω=2πf。
1.對全振動的理解
(1)振動過程:如圖所示,從O點開始,一次全振動的完整過程為O→A→O→A′→O;從A點開始,一次全振動的完整過程為A→O→A′→O→A。
(2)完成一次全振動,位移(x)、加速度(a)、速度(v)三者第一次同時與初始狀態相同。
(3)完成一次全振動歷時一個周期,通過的路程是振幅的4倍。
2.簡諧運動中位移、路程、周期與振幅的關系
(1)位移和振幅
①最大位移的數值等于振幅。
②對于一個給定的振動,振子的位移是時刻變化的,但振幅是不變的。
③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標量。
(2)路程與振幅
①振動物體在一個周期內的路程為四個振幅,即4A。
②振動物體在半個周期內的路程為兩個振幅,即2A。
(3)周期與振幅
一個振動系統的周期和頻率有確定的值,由振動系統本身的性質決定,與振幅無關。
(1)在簡諧運動的過程中,振幅是不斷變化的。( × )
(2)振幅是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它是標量。( √ )
(3)振子從離開某位置到重新回到該位置的過程為一次全振動過程。( × )
(4)振幅越大,簡諧運動的周期就越大。( × )
(5)振動物體內的距程一定等于振幅A。( × )
例1 (2022·江蘇省如皋中學高二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彈簧振子在A、B間做簡諧運動,O為平衡位置,A、B間距離是20 cm,小球經過A點時開始計時,經過2 s首次到達B點,則(  )
A.從O→B→O小球做了一次全振動
B.振動周期為2 s,振幅是10 cm
C.從B開始經過6 s,小球通過的路程是60 cm
D.從O開始經過3 s,小球處在平衡位置
答案 C
解析 小球從O→B→O只完成半個全振動,A錯誤;從A→B是半個全振動,用時2 s,所以振動周期是4 s,振幅A==10 cm,B錯誤;因為t=6 s=1T,所以小球經過的路程為4A+2A=6A=60 cm,C正確;從O開始經過3 s,小球處在最大位移處(A或B),D錯誤。
例2 一質點做簡諧運動,其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質點振動的頻率是4 Hz,振幅是2 cm
B.質點經過1 s通過的路程總是2 cm
C.0~3 s內,質點通過的路程為6 cm
D.t=3 s時,質點的振幅為零
答案 C
解析 由題圖可以直接看出振幅為2 cm,周期為4 s,所以頻率為0.25 Hz,故A錯誤;質點在1 s即個周期內通過的路程不一定等于一個振幅,故B錯誤;t=0時質點在正向最大位移處,0~3 s為T,則質點通過的路程為3A=6 cm,故C正確;振幅為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與質點的位移有本質的區別,t=3 s時,質點的位移為零,但振幅仍為2 cm,故D錯誤。
個周期內路程與振幅的關系
1.振動物體在個周期內的路程不一定等于一個振幅A。只有當初始時刻振動物體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處時,個周期內的路程才等于一個振幅。
2.當振動物體初始時刻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處時,若振動物體開始時運動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則質點在個周期內的路程大于A,若振動物體開始時運動的方向遠離平衡位置,則振動物體在個周期內的路程小于A。
二、簡諧運動的相位、表達式
如圖所示,兩個由完全相同的彈簧和小球組成的振子懸掛在一起,試分析以下問題:
(1)將兩個小球向下拉相同的距離后同時放開,可以看到什么現象?
(2)若當第一個小球到達平衡位置時再釋放第二個,可以看到什么現象?
(3)在問題(2)中,兩個小球振動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表達式x=Asin(ωt+φ)中哪個量不同?相差多少?
答案 (1)兩個小球在相同位置同時釋放,除振幅和周期都相同外,還總是向同一方向運動,同時經過平衡位置,并同時到達同一側的最大位移處。兩個小球的振動步調完全一致。
(2)當第一個小球到達最高點時,第二個剛剛到達平衡位置,而當第二個小球到達最高點時,第一個已經返回平衡位置了。與第一個小球相比,第二個小球總是滯后個周期,或者說總是滯后個全振動。
(3)兩振子A、ω相同,但φ不同,且(ωt+φ1)-(ωt+φ2)=×2π,即φ1-φ2=。
1.相位
(1)概念:物理學中把(ωt+φ)叫作相位,其中φ是t=0時的相位,叫初相位,或初相。
(2)意義:描述做簡諧運動的物體某時刻在一個運動周期中的狀態。
(3)相位差:兩個具有相同頻率的簡諧運動的相位的差值,Δφ=φ1-φ2(φ1>φ2)。
2.簡諧運動的表達式
x=Asin(ωt+φ0)=Asin(t+φ0),其中:x表示振動物體在t時刻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A為振幅,ω為圓頻率,T為簡諧運動的周期,φ0為初相位。
1.相位
相位ωt+φ代表了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在各個不同時刻所處的狀態。它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量,相位每增加2π,意味著物體完成了一次全振動。
2.相位差
頻率相同的兩個簡諧運動有固定的相位差,即Δφ=φ1-φ2(φ1>φ2)。
若Δφ=0,表明兩個物體運動步調相同,即同相;
若Δφ=π,表明兩個物體運動步調相反,即反相。
3.簡諧運動的表達式x=Asin(t+φ)
(1)表達式反映了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的位移x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
(2)從表達式x=Asin(ωt+φ)體會簡諧運動的周期性。當Δφ=(ωt2+φ)-(ωt1+φ)=2nπ時,Δt==nT,振子位移相同,每經過一個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動。
例3 (2023·江蘇省常熟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彈簧振子在a、b兩點間做簡諧振動,振幅為A=10 cm,振動周期為0.2 s,t=0時振子從平衡位置O開始向a運動,選向左為正方向。
(1)寫出振子振動方程;
(2)求經過2.1 s振子通過的路程。
答案 (1)x=10sin 10πt(cm) (2)420 cm
解析 (1)設振子振動方程為x=Asin t(cm)
代入數據得x=10sin 10πt(cm)
(2)時間t=2.1 s=10T+T
經過2.1 s振子通過的路程s=(4×10+2)A=420 cm。
例4 有一個彈簧振子,振幅為0.8 cm,周期為0.5 s,初始時具有負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則它的振動方程是(  )
A.x=8×10-3sin(4πt+) m
B.x=8×10-3sin(4πt-) m
C.x=8×10-3sin(πt+) m
D.x=8×10-3sin(t+) m
答案 A
解析 由題可知,A=0.8 cm=8×10-3 m,T=0.5 s,可得ω==4π rad/s,初始時刻具有負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則初始時位于正向最大位移處,初相位φ0=,得彈簧振子的振動方程為x=8×10-3sin(4πt+) m,A正確。
三、簡諧運動的周期性與對稱性
簡諧運動是一種周期性的運動,簡諧運動的物理量隨時間周期性變化,如圖所示,物體在A、B兩點間做簡諧運動,O點為平衡位置,OC=OD。
(1)時間的對稱
①物體來回通過相同兩點間的時間相等,即tDB=tBD。
②物體經過關于平衡位置對稱的等長的兩段路程的時間相等,圖中tDB=tBD=tCA=tAC,tOD=tDO=tOC=tCO。
(2)速度的對稱
①物體連續兩次經過同一點(如D點)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物體經過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如C點與D點)時,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位移的對稱
①物體經過同一點(如C點)時,位移相同。
②物體經過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如C點與D點)時,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5 彈簧振子以O點為平衡位置做簡諧運動,從小球通過O點時開始計時,小球第一次到達M點用了0.3 s,又經過0.2 s第二次通過M點,則小球第三次通過M點還要經過的時間可能是(  )
A. s B. s
C.1.5 s D.1.6 s
答案 A
解析 假設彈簧振子在B、C之間振動,M點在O點的右側,如圖甲,若小球開始先向左振動,小球的振動周期為T=×4 s= s,則小球第三次通過M點還要經過的時間是t= s-0.2 s= s。如圖乙,若小球開始先向右振動,小球的振動周期為T=4×(0.3+) s=1.6 s,則小球第三次通過M點還要經過的時間是t=1.6 s-0.2 s=1.4 s,A正確。
1.周期性造成多解:物體經過同一位置可以對應不同的時刻,物體的位移、加速度相同,而速度可能相同,也可能等大反向,這樣就形成簡諧運動的多解問題。
2.對稱性造成多解:由于簡諧運動具有對稱性,因此當物體通過兩個對稱位置時,其位移、加速度大小相同,而速度可能相同,也可能等大反向,也會形成多解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塘县| 彝良县| 萝北县| 随州市| 辰溪县| 水富县| 荔波县| 南郑县| 叙永县| 河南省| 丹东市| 沙雅县| 吴忠市| 砀山县| 高尔夫| 平定县| 来宾市| 屏东县| 屏南县| 武陟县| 潼南县| 汶川县| 安化县| 汕头市| 桂阳县| 烟台市| 岳阳县| 奉贤区| 木兰县| 云林县| 合江县| 广昌县| 达孜县| 霍林郭勒市| 安义县| 宾阳县| 独山县| 武宣县| 镇远县| 三台县|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