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 受迫振動 共振[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固有振動和阻尼振動,會用能量的觀點分析阻尼振動的特點。2.知道受迫振動及其產生的條件,會分析受迫振動的特點(重難點)。3.理解共振現象,掌握共振產生的條件,知道常見共振的應用和危害。(重點)一、振動中的能量損失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為一掛在曲軸上的彈簧振子,用手將振子向下拉動一下釋放,觀察較長一段時間,你發現振子在振動過程中振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固有振動和固有頻率(1)固有振動:振動系統在______________的情況下的振動。(2)固有頻率:________振動的頻率。2.阻尼振動(1)阻尼振動:振動系統受到______作用時,________隨時間逐漸減小的振動,其振動圖像如圖所示。(2)振動系統能量衰減的兩種方式①振動系統受到________阻力作用,機械能逐漸轉化為________。②振動系統引起鄰近介質中各質點的振動,能量向四周輻射出去,從而自身的機械能________。1.阻尼振動的振幅、周期和頻率特點物體在做阻尼振動的過程中,振幅逐漸減小,但其周期是由振動系統本身決定,與振幅大小無關,振動過程中周期和頻率保持不變。2.阻尼振動的能量特點物體在做阻尼振動的過程中,總機械能逐漸減小,物體位移大小相等時,勢能大小相等,但動能與上一次相比將減小。例1 (2023·福建省福安市月考)如圖是一單擺做阻尼振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比較擺球在M與N時刻的物理量,(EpM代表M點重力勢能,EpN代表N點重力勢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速率vM=vN B.受到的拉力FM>FNC.重力勢能EpM>EpN D.機械能EM二、受迫振動在一、探究中,勻速轉動手柄從而給彈簧上端一個周期性的上、下外力,幾次改變手柄的轉速,觀察不同轉速下振子的振動情況有什么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驅動力作用于振動系統的____________的外力。2.受迫振動(1)定義:系統在__________作用下的振動。(2)受迫振動的頻率(周期)物體做受迫振動達到穩定后,其振動頻率總等于____________的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________。 類型 項目 固有振動 阻尼振動 受迫振動概述 振動圖像(x-t圖像)是一條正弦曲線 振幅逐漸減小的振動 振動系統在驅動力作用下的振動產生條件 不受阻力作用 受阻力作用 受阻力和驅動力作用頻率 固有頻率 固有頻率 驅動力頻率振幅 不變 減小 大小不確定振動圖像 形狀不確定振動能量 振動物體的機械能不變 機械能逐漸減少 驅動力對振動系統做功,補償系統的能量損耗常見例子 彈簧振子或單擺 敲鑼打鼓時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弱 機器運轉時底座發生的振動(1)受到阻力作用的振動一定是阻尼振動。( )(2)阻尼振動的振幅逐漸減小,機械能逐漸減少。( )(3)受迫振動的振幅越來越大。( )(4)受迫振動穩定后的頻率與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無關。( )例2 如圖所示,曲軸上懸掛一彈簧振子,轉動搖把,曲軸可以帶動彈簧振子上下振動。(1)開始時不轉動搖把,而用手往下拉振子,然后放手讓振子上下振動,測得振子在10 s內完成20次全振動,不考慮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動?其固有周期和固有頻率各是多少?若考慮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動?(2)在振子正常振動過程中,以轉速4 r/s勻速轉動把手,振子的振動穩定后,振子做什么運動?其周期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共振現象及其應用1.定義驅動力的頻率f______________物體的固有頻率f0時,物體做受迫振動的振幅達到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稱為共振。2.共振曲線(如圖所示)洗衣機在衣服脫水完畢關閉電源后,脫水桶還要轉動一會才能停下來。在關閉電源后,發現洗衣機先振動得比較弱,有一陣子振動得很劇烈,然后振動慢慢減弱直至停下來。(1)開始時,洗衣機為什么振動比較弱?(2)期間劇烈振動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共振的條件:驅動力的頻率與系統的固有頻率相等,即f驅=f固。2.共振曲線如圖所示,共振曲線的橫坐標為驅動力的頻率,縱坐標為受迫振動的振幅。f=f0時發生共振;f>f0或f3.共振的利用與防止(1)利用:要利用共振,就應盡量使驅動力的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一致。如共振篩、共振轉速計等。(2)防止:在需要防止共振危害時,要盡量使驅動力的頻率和固有頻率不相等,而且相差越多越好。如:部隊行軍過橋時應便步走。特別說明:共振是物體做受迫振動時的一種特殊現象。(1)驅動力頻率越大,受迫振動的振幅越大。( )(2)做受迫振動的物體一定會發生共振。( )例3 如圖甲所示,在一條張緊的繩子上掛著a、b、c、d四個擺。當a擺振動的時候,其余各擺在a擺的驅動下也逐步振動起來,不計空氣阻力,達到穩定時,b擺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穩定時b擺的振幅最大B.穩定時d擺的周期最小C.由圖乙可以估算出b擺的擺長D.由圖乙可以估算出c擺的擺長例4 如圖所示為一個單擺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動的共振曲線(振幅A與驅動力頻率f的關系),則( )A.此單擺的固有周期約為2 sB.此單擺的擺長約為2 mC.若擺長增大,單擺的固有頻率增大D.若擺長增大,共振曲線的峰將右移例5 (2023·江蘇南通市高二期中)公路上的減速帶用于降低車速。一輛汽車懸架的固有頻率為10 Hz,駛過某路面上的一排減速帶,相鄰減速帶的間距為2 m,則( )A.汽車顛簸的頻率始終為10 HzB.汽車速度越大,顛簸得越厲害C.汽車速度越大,汽車懸架的固有頻率越大D.當汽車以20 m/s的速度行駛時顛簸得最厲害6 受迫振動 共振[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固有振動和阻尼振動,會用能量的觀點分析阻尼振動的特點。2.知道受迫振動及其產生的條件,會分析受迫振動的特點(重難點)。3.理解共振現象,掌握共振產生的條件,知道常見共振的應用和危害。(重點)一、振動中的能量損失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為一掛在曲軸上的彈簧振子,用手將振子向下拉動一下釋放,觀察較長一段時間,你發現振子在振動過程中振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答案 振子在振動的過程中振幅逐漸減小,因為振子在實際振動過程中受到空氣的阻礙作用,振動的能量逐漸減少。1.固有振動和固有頻率(1)固有振動:振動系統在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的振動。(2)固有頻率:固有振動的頻率。2.阻尼振動(1)阻尼振動:振動系統受到阻礙作用時,振幅隨時間逐漸減小的振動,其振動圖像如圖所示。(2)振動系統能量衰減的兩種方式①振動系統受到摩擦阻力作用,機械能逐漸轉化為內能。②振動系統引起鄰近介質中各質點的振動,能量向四周輻射出去,從而自身的機械能減少。1.阻尼振動的振幅、周期和頻率特點物體在做阻尼振動的過程中,振幅逐漸減小,但其周期是由振動系統本身決定,與振幅大小無關,振動過程中周期和頻率保持不變。2.阻尼振動的能量特點物體在做阻尼振動的過程中,總機械能逐漸減小,物體位移大小相等時,勢能大小相等,但動能與上一次相比將減小。例1 (2023·福建省福安市月考)如圖是一單擺做阻尼振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比較擺球在M與N時刻的物理量,(EpM代表M點重力勢能,EpN代表N點重力勢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速率vM=vN B.受到的拉力FM>FNC.重力勢能EpM>EpN D.機械能EM答案 B解析 由于單擺在運動過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振幅逐漸減小,擺球的機械能逐漸減少,所以擺球在M點所對應時刻的機械能大于在N點所對應的機械能,擺球的勢能是由擺球相對最低點的高度h和擺球的質量m共同決定的(Ep=mgh)。單擺擺球的質量是定值,由于M、N兩時刻擺球的位移大小相同,故在這兩個時刻擺球相對最低點的高度相同,重力勢能也相同,但由于M點的機械能大于N點的機械能,所以M點對應時刻的動能大于在N點對應時刻的動能,可得速率vM>vN,故A、C、D錯誤;由于M、N兩時刻擺球的位移大小相同,所以其細線拉力與豎直方向上的夾角θ也相等,對單擺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gcos θ=m,得F=mgcos θ+m,由于vM>vN,所以FM>FN,故B正確。二、受迫振動在一、探究中,勻速轉動手柄從而給彈簧上端一個周期性的上、下外力,幾次改變手柄的轉速,觀察不同轉速下振子的振動情況有什么特點?答案 手柄轉動的越快,振子上下振動的也越快,手柄不停的轉動,振子也將持續的振動。1.驅動力作用于振動系統的周期性的外力。2.受迫振動(1)定義:系統在驅動力作用下的振動。(2)受迫振動的頻率(周期)物體做受迫振動達到穩定后,其振動頻率總等于驅動力的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無關。 類型 項目 固有振動 阻尼振動 受迫振動概述 振動圖像(x-t圖像)是一條正弦曲線 振幅逐漸減小的振動 振動系統在驅動力作用下的振動產生條件 不受阻力作用 受阻力作用 受阻力和驅動力作用頻率 固有頻率 固有頻率 驅動力頻率振幅 不變 減小 大小不確定振動圖像 形狀不確定振動能量 振動物體的機械能不變 機械能逐漸減少 驅動力對振動系統做功,補償系統的能量損耗常見例子 彈簧振子或單擺 敲鑼打鼓時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弱 機器運轉時底座發生的振動(1)受到阻力作用的振動一定是阻尼振動。( × )(2)阻尼振動的振幅逐漸減小,機械能逐漸減少。( √ )(3)受迫振動的振幅越來越大。( × )(4)受迫振動穩定后的頻率與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無關。( √ )例2 如圖所示,曲軸上懸掛一彈簧振子,轉動搖把,曲軸可以帶動彈簧振子上下振動。(1)開始時不轉動搖把,而用手往下拉振子,然后放手讓振子上下振動,測得振子在10 s內完成20次全振動,不考慮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動?其固有周期和固有頻率各是多少?若考慮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動?(2)在振子正常振動過程中,以轉速4 r/s勻速轉動把手,振子的振動穩定后,振子做什么運動?其周期是多少?答案 (1)固有振動 0.5 s 2 Hz 阻尼振動 (2)受迫振動 0.25 s解析 (1)用手往下拉振子,放手后,因振子所受回復力滿足F=-kx,所以做固有振動,根據題意T固== s=0.5 s,f固==2 Hz;若考慮阻力,振子克服阻力做功消耗能量,振幅越來越小,故振動為阻尼振動。(2)由于把手轉動的轉速為4 r/s,它給彈簧振子的驅動力頻率為f驅=4 Hz,周期T驅=0.25 s,故振子做受迫振動,振動達到穩定狀態后,其頻率(或周期)等于驅動力的頻率(或周期),而跟固有頻率(或固有周期)無關,即f=f驅=4 Hz,T=T驅=0.25 s。三、共振現象及其應用1.定義驅動力的頻率f等于物體的固有頻率f0時,物體做受迫振動的振幅達到最大值,這種現象稱為共振。2.共振曲線(如圖所示)洗衣機在衣服脫水完畢關閉電源后,脫水桶還要轉動一會才能停下來。在關閉電源后,發現洗衣機先振動得比較弱,有一陣子振動得很劇烈,然后振動慢慢減弱直至停下來。(1)開始時,洗衣機為什么振動比較弱?(2)期間劇烈振動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1)開始時,脫水桶轉動的頻率遠高于洗衣機的固有頻率,振幅較小,振動比較弱。(2)當洗衣機脫水桶轉動的頻率等于洗衣機的固有頻率時發生共振,振動劇烈。1.共振的條件:驅動力的頻率與系統的固有頻率相等,即f驅=f固。2.共振曲線如圖所示,共振曲線的橫坐標為驅動力的頻率,縱坐標為受迫振動的振幅。f=f0時發生共振;f>f0或f3.共振的利用與防止(1)利用:要利用共振,就應盡量使驅動力的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一致。如共振篩、共振轉速計等。(2)防止:在需要防止共振危害時,要盡量使驅動力的頻率和固有頻率不相等,而且相差越多越好。如:部隊行軍過橋時應便步走。特別說明:共振是物體做受迫振動時的一種特殊現象。(1)驅動力頻率越大,受迫振動的振幅越大。( × )(2)做受迫振動的物體一定會發生共振。( × )例3 如圖甲所示,在一條張緊的繩子上掛著a、b、c、d四個擺。當a擺振動的時候,其余各擺在a擺的驅動下也逐步振動起來,不計空氣阻力,達到穩定時,b擺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穩定時b擺的振幅最大B.穩定時d擺的周期最小C.由圖乙可以估算出b擺的擺長D.由圖乙可以估算出c擺的擺長答案 D解析 a擺擺動起來后,通過水平繩子對b、c、d三個擺施加周期性的驅動力,使b、c、d三個擺做受迫振動,由于a擺提供的驅動力的周期和c擺的固有周期相同,所以c擺發生了共振,c擺的振幅是最大的,故A錯誤;b、c、d三擺做受迫振動的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都等于a擺的頻率,則三擺的周期相同,都等于a擺的周期,故B錯誤;由于b擺做受迫振動,所以其固有頻率未知,即固有周期未知,所以無法求得b擺的擺長,故C錯誤;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由于a擺提供的驅動力的周期和c擺的固有周期相同,結合題圖乙可以估算出c擺的擺長,故D正確。例4 如圖所示為一個單擺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動的共振曲線(振幅A與驅動力頻率f的關系),則( )A.此單擺的固有周期約為2 sB.此單擺的擺長約為2 mC.若擺長增大,單擺的固有頻率增大D.若擺長增大,共振曲線的峰將右移答案 A解析 由題圖可知,此單擺的固有頻率為0.5 Hz,由頻率和周期的關系式T=,可知固有周期為2 s,故A正確;固有周期為2 s,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可得l≈1 m,故B錯誤;若擺長增大,單擺的固有周期增大,則固有頻率減小,共振曲線的峰將向左移動,故C、D錯誤。例5 (2023·江蘇南通市高二期中)公路上的減速帶用于降低車速。一輛汽車懸架的固有頻率為10 Hz,駛過某路面上的一排減速帶,相鄰減速帶的間距為2 m,則( )A.汽車顛簸的頻率始終為10 HzB.汽車速度越大,顛簸得越厲害C.汽車速度越大,汽車懸架的固有頻率越大D.當汽車以20 m/s的速度行駛時顛簸得最厲害答案 D解析 設汽車速度為v,經過間距為2 m的減速帶時,時間為t== (s),驅動力的頻率為f== (Hz),汽車顛簸的頻率與速度有關,故A錯誤;汽車的固有周期為T==0.1 s,則當汽車的速度為v== m/s=20 m/s時,汽車發生共振現象,顛簸得最厲害,故B錯誤,D正確;汽車懸架的固有頻率與懸架本身有關,與汽車速度無關,故C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