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機械波 章末素養提升物理觀念 機械波 (1)形成條件:________、________,二者缺一不可 (2)特點:傳播______________、傳遞________和信息,質點________隨波遷移 (3)波與振動的關系:有機械振動__________有機械波,有機械波必有機械振動 (4)分類:按機械波傳播方向和振動方向的關系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長λ:一個周期傳播的距離 (2)頻率f(周期T):由________決定 (3)波速v:由________決定 (4)關系:v= λf 或v=波的一些現象 波的反射、波的折射、波的衍射、波的疊加、波的干涉、多普勒效應。科學思維 圖像法 波的圖像: (1)物理意義:橫坐標表示波的傳播方向上各質點的___________,縱坐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像信息:波長λ、各質點的振幅A、各質點的位移x等 (3)波的傳播方向和各質點的振動方向互判模型法 橫波和縱波模型 多普勒效應模型科學探究 1.通過實驗認識波的反射和折射現象 2.探究波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 3.通過實驗研究和分析波的干涉現象科學態度與責任 1.通過了解機械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及影響因素,讓學生理解物理學的本質 2.通過分析多普勒效應的產生原理,認識超聲波的多普勒測速儀、“彩超”等具體應用,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例1 分析下列所描述的四個物理現象:①聽到迎面而來越來越尖銳的汽笛聲②水塘中的水波能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③夏天里一次閃電過后,有時雷聲會轟鳴不絕④圍繞振動的音叉轉一圈會聽到忽強忽弱的聲音這些現象分別是波的( )A.多普勒效應、反射現象、衍射現象、干涉現象B.多普勒效應、衍射現象、反射現象、干涉現象C.干涉現象、衍射現象、多普勒效應、折射現象D.多普勒效應、反射現象、干涉現象、衍射現象例2 (2022·北京卷)在如圖所示的xOy坐標系中,一條彈性繩沿x軸放置,圖中小黑點代表繩上的質點,相鄰質點的間距為a。t=0時,x=0處的質點P0開始沿y軸做周期為T、振幅為A的簡諧運動。t=T時的波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質點P0沿y軸負方向運動B.t=T時,質點P4的速度最大C.t=T時,質點P3和P5相位相同D.該列繩波的波速為例3 如圖所示,波源O垂直于紙面做簡諧運動,所激發的橫波在均勻介質中向四周傳播,圖中虛線表示兩個波面。t=0時,離O點5 m的A點開始振動,且向上振動;t=1 s時,離O點10 m 的B點也開始振動,此時A點回到平衡位置向下運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波的波速一定為10 m/sB.該波的波長一定為2 mC.波源開始振動時振動方向向下D.t=1 s時,AB連線上可能有3個點處于最大位移例4 一根長20 m的軟繩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繩中點為坐標原點,以繩上各質點的平衡位置為x軸建立圖示坐標系。兩人在繩端沿y軸方向不斷有節奏地抖動,形成兩列振幅分別為10 cm、20 cm的相向傳播的機械波P、Q。已知P的波速為2 m/s,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A.兩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Q的傳播速度小于2 m/sB.t=4.5 s時,坐標原點處質點位移為30 cmC.兩列波的頻率均為2 Hz,疊加區域有穩定干涉圖樣D.兩波在t=3.5 s時第一次相遇,相遇處質點位移為10 cm例5 位于x=0.25 m的波源P從t=0時刻開始振動,形成的簡諧橫波沿x軸正負方向傳播,在t=2.0 s時波源停止振動,t=2.1 s 時的部分波形如圖所示,其中質點a的平衡位置xa=1.75 m,質點b的平衡位置xb=-0.5 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沿x軸正負方向傳播的波可以發生干涉B.t=0.42 s時,波源的位移為負C.t=2.25 s時,質點a沿y軸負方向振動D.0~2 s內,質點b運動總路程是2.55 m章末素養提升物理觀念 機械波 (1)形成條件:波源、介質,二者缺一不可 (2)特點:傳播振動形式、傳遞能量和信息,質點不會隨波遷移 (3)波與振動的關系:有機械振動不一定有機械波,有機械波必有機械振動 (4)分類:按機械波傳播方向和振動方向的關系分為橫波和縱波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長λ:一個周期傳播的距離 (2)頻率f(周期T):由波源決定 (3)波速v:由介質決定 (4)關系:v= λf 或v=波的一些現象 波的反射、波的折射、波的衍射、波的疊加、波的干涉、多普勒效應。科學思維 圖像法 波的圖像: (1)物理意義:橫坐標表示波的傳播方向上各質點的平衡位置,縱坐標表示某一時刻各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 (2)圖像信息:波長λ、各質點的振幅A、各質點的位移x等 (3)波的傳播方向和各質點的振動方向互判模型法 橫波和縱波模型 多普勒效應模型科學探究 1.通過實驗認識波的反射和折射現象 2.探究波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 3.通過實驗研究和分析波的干涉現象科學態度與責任 1.通過了解機械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及影響因素,讓學生理解物理學的本質 2.通過分析多普勒效應的產生原理,認識超聲波的多普勒測速儀、“彩超”等具體應用,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例1 分析下列所描述的四個物理現象:①聽到迎面而來越來越尖銳的汽笛聲②水塘中的水波能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③夏天里一次閃電過后,有時雷聲會轟鳴不絕④圍繞振動的音叉轉一圈會聽到忽強忽弱的聲音這些現象分別是波的( )A.多普勒效應、反射現象、衍射現象、干涉現象B.多普勒效應、衍射現象、反射現象、干涉現象C.干涉現象、衍射現象、多普勒效應、折射現象D.多普勒效應、反射現象、干涉現象、衍射現象答案 B解析 ①聽到迎面而來越來越尖銳的汽笛聲是多普勒效應;②水塘中的水波能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是衍射現象;③夏天里一次閃電過后,有時雷聲會轟鳴不絕是反射現象;④圍繞振動的音叉轉一圈會聽到忽強忽弱的聲音是干涉現象,故B正確,A、C、D錯誤。例2 (2022·北京卷)在如圖所示的xOy坐標系中,一條彈性繩沿x軸放置,圖中小黑點代表繩上的質點,相鄰質點的間距為a。t=0時,x=0處的質點P0開始沿y軸做周期為T、振幅為A的簡諧運動。t=T時的波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質點P0沿y軸負方向運動B.t=T時,質點P4的速度最大C.t=T時,質點P3和P5相位相同D.該列繩波的波速為答案 D解析 由t=T時的波形圖可知,波剛好傳到質點P6,根據“上下坡法”可知此時,質點P6沿y軸正方向運動,波源起振的方向也沿y軸正方向,故t=0時,質點P0沿y軸正方向運動,故A錯誤;由題圖可知,在t=T時質點P4處于正的最大位移處,故速度為零,故B錯誤;由題圖可知,在t=T時,質點P3沿y軸負方向運動,質點P5沿y軸正方向運動,故兩個質點的相位不相同,故C錯誤;由題圖可知=2a,解得λ=8a,故該列繩波的波速為v==,故D正確。例3 如圖所示,波源O垂直于紙面做簡諧運動,所激發的橫波在均勻介質中向四周傳播,圖中虛線表示兩個波面。t=0時,離O點5 m的A點開始振動,且向上振動;t=1 s時,離O點10 m的B點也開始振動,此時A點回到平衡位置向下運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波的波速一定為10 m/sB.該波的波長一定為2 mC.波源開始振動時振動方向向下D.t=1 s時,AB連線上可能有3個點處于最大位移答案 D解析 分析題意可知,1 s時間內,波傳播了5 m的距離,波速v==5 m/s,故A錯誤;1 s時間內,A點從開始向上振動到回到平衡位置向下運動,則1 s=(n+)T(n=0,1,2,3,…)解得T= s(n=0,1,2,3,…)則λ=vT=5× m= m(n=0,1,2,3,…)波長不一定是2 m,故B錯誤;波源開始振動的方向與每個質點開始振動的方向相同,由題意可知t=0時A點開始向上振動,則波源開始振動的方向向上,故C錯誤;若n=1,則波長為λ1= m= mAB間距Δx=5 m=λ1=1.5λ1則t=1 s時,AB連線上有3個點處于最大位移處,故D正確。例4 一根長20 m的軟繩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繩中點為坐標原點,以繩上各質點的平衡位置為x軸建立圖示坐標系。兩人在繩端沿y軸方向不斷有節奏地抖動,形成兩列振幅分別為10 cm、20 cm的相向傳播的機械波P、Q。已知P的波速為2 m/s,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A.兩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Q的傳播速度小于2 m/sB.t=4.5 s時,坐標原點處質點位移為30 cmC.兩列波的頻率均為2 Hz,疊加區域有穩定干涉圖樣D.兩波在t=3.5 s時第一次相遇,相遇處質點位移為10 cm答案 B解析 P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而Q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因此起振方向相反,波速由介質決定,因此兩列波的速度大小相等,則Q的傳播速度等于2 m/s,故A錯誤;t=4.5 s時,兩列波都向前傳播了Δx=vΔt=9 m則P、Q的波峰傳播到了坐標原點處,該質點位移為10 cm+20 cm=30 cm,故B正確;由于波長λ=4 m兩列波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據v=λf=可知f=0.5 Hz,T=2 s因此兩列波的頻率均為0.5 Hz,疊加區域有穩定干涉圖樣,故C錯誤;兩波第一次相遇時,有Δx′=2vt′解得t′== s=3.5 s故t=3.5 s時兩波第一次相遇,且相遇處兩列波都在平衡位置,因此質點位移為0,故D錯誤。例5 位于x=0.25 m的波源P從t=0時刻開始振動,形成的簡諧橫波沿x軸正負方向傳播,在t=2.0 s時波源停止振動,t=2.1 s時的部分波形如圖所示,其中質點a的平衡位置xa=1.75 m,質點b的平衡位置xb=-0.5 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沿x軸正負方向傳播的波可以發生干涉B.t=0.42 s時,波源的位移為負C.t=2.25 s時,質點a沿y軸負方向振動D.0~2 s內,質點b運動總路程是2.55 m答案 D解析 波沿x軸正負方向傳播,向相反方向傳播的波不會相遇,不會發生干涉,故A錯誤;由題圖可知,波長λ=1 m,由題意可知0.1 s內波傳播四分之一波長,可得=0.1 s,解得T=0.4 s,波源振動了2 s,即波傳播了5個周期,故波源的起振方向與t=2.1 s時x=1.5 m處質點的振動方向相同,則波源的振動方向向上,在t=0.42 s,即T0.25 s,即t=2.25 s時質點a還在繼續振動,從t=2.1 s到t=2.25 s,經過時間為t2=0.15 s,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