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課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一、聯合國的創立1、背景(1)國際聯盟破產一戰后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國際性組織——國際聯盟以失敗而告終。(國際聯盟由美國倡導建立,在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計劃”中提出,體現美國戰后力圖憑借強大經濟實力攫取戰后世界領導權,由于綜合實力尚未能與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法抗衡,受排擠,實際國際聯盟為英法所操縱,并成為維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工具,美國沒有參加。)(2)二戰洗禮呼喚新的國際組織建立2、醞釀(1)1941年,羅斯福與丘吉爾簽署《大西洋憲章》(最早提出意向)(2)1942年1月,反法西斯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名稱由來)(3)1943年,美、英、中、蘇四國簽署《普遍安全宣言》(宣布。。。此后開始籌建)(4)1945年3月,向有關國家發出召開聯合國會議的邀請書大國的戰略意圖:英、美國、蘇聯3、創立(1)建立:1945.10.24正式成立(聯合國日)總部:永久性設在紐約:當時美國富豪小約翰-洛克菲勒在紐約曼哈頓東區購置了一塊土地,并把它送給聯合國,建起了聯合國總部大廈。截止到2002年9月27日,有會員國191個。其中亞洲39個,非洲53個,東歐及獨聯體國家27個,西歐23個,拉丁美洲33個,北美、大洋洲16個。另外,有2個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國:梵蒂岡、巴勒斯坦(地位高于梵蒂岡)。(2)意義聯合國是反法西斯同盟國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反法西斯聯盟合作的結晶。它的誕生,是人類的一大進步,是世界和平的勝利。通過了解聯合國會徽(標志)含義理解聯合國性質及其宗旨。聯合國會徽含義:從地球的北極方向勾勒世界地圖的形象,經緯線由8條直線和五個同心圓組成,標志著聯合國是個世界性的國際組織,兩根橄欖枝襯托著地球,象征著聯合國的根本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你知道橄欖枝象征和平的典故嗎? 遠古時代,主宰人類命運的上帝發現人間道德風氣敗壞,十分震怒,決定發一場大洪水,把人類全都毀掉,眾天神中有的提議地球上應當保留一點生命,否則顯得太殘酷了,上帝認為有理。經過考察,認為挪亞夫婦是惟一的一對好人,就派使者通知他們準備一只方形的大木船(諾亞方舟),并在各種動物中挑選一對雌雄,帶到船上,以逃避災難。后來洪水退去,挪亞夫婦派鴿子去其他地方探察情況。不久,鴿子銜著一根青綠色的橄欖枝葉飛回來報喜,洪水已退,和平日子來臨,世界生命開始了新的轉機。自此以后,人類便把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征,鴿子也被譽為“和平鴿”了。二、宗旨與主要機構1、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的友好關系;國際合作;構建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比較:聯合國的這四項宗旨之間有什么關系?與國際聯盟相比,增加了哪些內容?關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增加的內容:發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進行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類福利性質的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加并激勵對于全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比較:聯合國與國際聯盟的不同作用及原因。參考《全解》P263不同作用:維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工具,孕育新的大戰/維護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反共反民族獨立,對蘇俄等國無產階級革命及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橫加干涉 / 將兩種社會制度都納入國際體系一直為大國操縱,無視弱小民族利益/70年代后第三世界發揮作用 原因:建立基礎不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一戰的產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產物組織方式不同:排除蘇俄,帝國主義大國操縱/廣泛性,容納社會主義國家和廣大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國際形勢不同:二戰后共產主義發展,社會主義陣營形成,亞非拉美第三世界崛起,改變了國際力量對比2、主要機構:6個(1)聯合國大會:最主要的的審議機構。聯合國大會由全體會員國組成,每年開會一次。每個會員國擁有一票表決權。重要議案需2/3多數通過。(2)安理會:唯一有權采取行動來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它由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常任理事國有中、法、英、美、蘇(1991年以后是俄羅斯聯邦)五國。非常任理事國1965年以前只有6個國家,后來才改為10個國家。非常任理事國由聯合國大會推選,任期兩年,每年改選5個。常任理事國、非常任理事國大國一致原則:重大問題上,5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一票否決:見注解)(3)經濟與社會理事會(4)托管理事會 (5)國際法院:設于海牙。 (6)秘書處:安理會推薦,聯合國大會任命。慣例和規矩:任期不得超過兩屆、不得來自5個常任理事國、由來自各大洲的人選輪流擔任等。注解:聯合國成立60周年之中國與聯合國:5次使用否決權所謂的否決權指的是,聯合國非程序性事項的決議需要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9個理事國的贊成票,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反對(即否決票)都會使一個議案無法通過,即使該議案獲得了足夠的票數。但棄權不被視作是否決。這樣每個常任理事國在安理會內就享有一票否決權。 從1945-2004年,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安理會總共使用過257次否決權。其中,中國5次,法國18次,英國32次,美國80次,蘇聯/俄羅斯122次。(兩極爭霸期間,聯合國一定程度上成了美、蘇兩國進行政治斗爭和政治交易的場所,企圖利用聯合國推行強權政治。兩國頻繁使用否決權,1957年到1985年間擔任蘇聯外長的葛羅米柯得了個“搖頭先生”的綽號。) 第一次:1955年12月13日,臺灣國民黨集團占據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否決了安理會關于蒙古加入聯合國的決議草案。 第二次:1972年8月25日,中國否決了安理會關于孟加拉國加入聯合國的決議草案。 第三次:1972年9月10日,中國否決了英國等西歐國家在安理會上提出的有關中東問題的對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的修正案草案。 第四次:1997年1月10日,中國否決了安理會關于向危地馬拉派遣聯合國軍事觀察員的決議草案,理由是危地馬拉與臺灣維持外交關系以及每年在聯合國總務委員會上聯署所謂要求臺灣“參與”聯合國的提案。 第五次:1999年2月25日,中國否決了安理會關于同意聯合國駐馬其頓預防性部署部隊延期的決議草案,理由是馬其頓政府在當年1月與臺灣進行所謂“復交”。 三、風雨歷程2005年10月24日是聯合國日,也是聯合國成立60周年的紀念日。60年前,聯合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建立,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在世界人民的殷切期盼中誕生。半個多世紀以來,經歷了一個充滿風風雨雨的曲折發展歷程。閱讀課本,找出聯合國發展經歷的幾個時間段?特點?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70年代后 90年代末初期貢獻:1948年,第三屆聯大通過《世界人權宣言》; 初期,做出一些違反聯合國憲章的事:如1950年 朝鮮戰爭 聯合國軍 —— 美蘇政治斗爭的工具(兩極爭霸期間)60年代1960年 《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宣布一切民族都有自決權,有力推動了非殖民化進程。1965年 非常任理事國6-10 給亞非拉——有利于第三世界,美蘇無法操縱70年代第三世界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與西方大國斗爭70年代后擺脫少數國家操縱的局面,發揮作用90年代末受挑戰,美國 有用則用,無用則甩科索沃戰爭 空襲南聯盟 伊拉克戰爭四、維和貢獻鑄劍為犁:聯合國花園內有一些各國贈送的雕塑和雕像。這座雕塑稱為“鑄劍為犁”,是1959年由當時的蘇聯贈送的。這座青銅雕像是由葉夫根尼·武切季奇制作的,雕塑中的人一手拿著錘子,另一只手拿著他要改鑄為犁的劍,象征著人類要求終結戰爭,把毀滅的武器變為創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類。彎曲的手槍:一把槍打進鐵,差不多要打斷了,它的含義很深,上面寫著:把刀劍熔化成為一處,來重生民生建設、生活改善。多年來,聯合國為維護世界和平,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方式:通過決議、調解斡旋、秘書長出面、派遣特使等(聯合國通過哪些方式維護世界和平)2、裁軍和軍備控制(聯合國從哪些方面維護和平與消除安全隱患?)3、聯合國的“維和行動”(聯合國維護和平的依靠力量是什么?)維和行動始于1948年,1988年進入一個活躍時期。聯合國地位上升。維和行動:在聯合國的指揮下,成員國向沖突區派觀察團、部隊監督、控制、化解沖突,防止局部地區沖突的擴大和再起。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任務范圍也有所擴大,遠遠超出維和任務,還有?人道主義援助 2004海嘯 難民維護社會治安 反恐促進民族和解 印巴、巴以重建有效率的政府 海地今天的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聯合國的活動也遠遠超過了維持和平和解決沖突。聯合國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國際組織,其系統各機構從事著極為廣泛細致的工作,它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迄今,聯合國完成了170多次和平解決區域沖突的談判,在全球沖突地區共部署了60支維持和平部隊和觀察團,從而恢復平靜,使談判得以開展,并使千百萬人免遭沖突之害;聯合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對70個國家的上百個核設施采取了安保措施,并與152個國家簽署了多達237項安保協議;經過世界衛生組織13年的努力,1980年在地球上徹底消滅了天花……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加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積極作出自己的貢獻,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在聯合國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中國為聯合國的和平與發展做過哪些貢獻?80年代后期開始采取積極支持維和的態度。中國已向聯合國東帝汶、波黑、利比里亞、阿富汗、科索沃和海地6個維和任務區派遣了維和警察297人次,目前仍有92名中國維和警察在其中5個任務區執行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