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思考:你知道,你的童年和我的童年為什么不一樣的原因嗎?
那些年,這些年
新知導入:
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
1.1 堅持改革開放
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
改革,即對內改革,改掉舊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一方面是指國家積極主動地擴大對外經濟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寬政策,放開或者取消各種限制,不再采取封鎖國內市場和國內投資場所的保護政策,發展開放型經濟。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征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改革
開放
知識鏈接:
注意:改革開放分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只能說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不能說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是政策;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
1.通過學習,感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的信念,認同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我們的強國富民之路;
2.通過學習,感受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帶來的喜悅,樹立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自覺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擁護黨的方針政策,樹立國家主人翁意識;
3.通過學習,了解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自覺投身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立志做改革開放的宣傳者、支持者、踐行者。
教學目標:
1.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2.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團結帶領人民走向強國富民之路的
3.改革開放的抉擇是如何進行的?
4.改革開放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6.我國為什么要堅持改革開放?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何時進入新時代的?
8.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0.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青少年如何做?
學習導航:
一、改革開放促發展
中國近代屈辱史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做了哪些奮斗?奮斗的目標是什么?結果如何?
鴉片戰爭
第二次
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
中法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強國富民
成為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1.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國,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封建統治的腐敗,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想一想:
誰能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強國富民的目標呢?她又做出哪些努力呢?
《回望百年奮斗之路:這百年》
結合教材思考:為實現強國富民目標,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做了哪些努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進行改革開放
中國共產黨成立
新民主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建設
1921.7
1949.10.1
1956年底
1978年
2012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強國富民之路:
站起來
富起來
強起來
黨的十八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2.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團結帶領人民走向強國富民之路的
①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飽經苦難的中華民族終于站起來了;(政治前提)
②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制度基礎)
③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拉開改革開放大幕)
黨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P4(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制定依據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
興國之要
立國之本、政治基石
強國富民之路
領導核心
奮斗目標
途徑
相關鏈接
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第三,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第四,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習近平說改革開放
結合教材,說說我國改革開放的抉擇是如何進行的?改革開放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
對外開放
對內改革
設立經濟特區
和開放沿海城市
城市的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
從農村開始
3.改革開放的抉擇是如何進行的?
開啟: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
進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成效:中國人民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改革開放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①改革開放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家)
②我國逐步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國家)
③改革開放促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 (社會)
二、中國騰飛譜新篇
改革開放:改變中國 影響世界
結合教材,說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①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商品消費第二大國
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制造業第一大國
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人民收入較快增長
家庭財產穩步增加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②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步增加,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
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③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從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到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領導、主導、決定、關鍵、唯一力量
=建設性作用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關鍵詞:
“引進來”和“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兩個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方面,缺一不可。即,我們不僅要積極吸引外資,也要積極引導和組織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利用當地的市場和資源,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
關鍵詞:
從 WTO 到 一帶一路
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目前擁有164個成員國,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2001年11月11日,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10月分別提出建設的合作倡議。旨在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③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①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②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步增加,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
改變中國 影響世界
強國之路
富民之路
①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
②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P8
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P11
6.我國為什么要堅持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br/>“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br/>我國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何時進入新時代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初心和使命: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8.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1)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主要原因: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③堅持改革開放; ④堅持新發展理念; ⑤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⑥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艱苦創業,發揚創新精神。
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投身改革開放事業做好準備;
②積極宣傳改革開放政策,積極為改革開放事業建言獻策,爭做改革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和踐行者;
③樹立開放、平等、參與的國際意識;
10.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青少年如何做?
課堂小結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哪些輝煌成就?
5.中國騰飛證明了什么道理?
2.黨團結領導中國人民怎樣走上強國富民之路?
1.中華民族的奮斗目標?
1.1堅持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促發展
中國騰飛譜新篇
3.改革開放的開端、作用、地位?
6.黨的初心和使命是?
教師寄語 立德樹人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新時代,再出發!讓我們繼續傳承改革開放的精神,櫛風沐雨,砥礪前行,踔厲風發,一起向未來!
1.2023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5周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其中一個重大原則就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之所以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是因為改革開放是( )
A.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B. 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C.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D. 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A
作業設計:
2.2023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5周年。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對此你的理解是( )
①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增強了綜合國力
②改革開放有利于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共同富裕
③改革開放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
④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C
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我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經濟穩健發展。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各項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黨領導團結各族人民堅持改革開放。關于改革開放,以下表述正確的有( )
①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③改革開放是解決我國包括糧食在內的所有問題的關鍵
④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23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起始于1978年的那一場深刻變革,歷史性改變了泱泱大國的發展進程。它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體現在今天中國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上,體現在每個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之中。"改革如同引擎,推動著中國巨輪破浪前進,實現中國騰飛",這個既形象又真切的比喻,早已深入人心。
(1)改革開放是在黨的哪次會議上提出來的?
(2)改革開放實現了"中國騰飛",請你列舉兩項中國騰飛的表現。
(3)改革開放后,我國城鄉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表現有哪些?
(4)"中國騰飛"的事實證明了什么道理?
(5)面對改革開放的大趨勢,中學生該做些什么?
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參與對外開放事業做充分準備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①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②制造業第一大國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