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制作我的小樂器說教材說學情說板書設計說教學反思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材《制作我的小樂器》是教科版四上聲音單元最后一課,教材分兩部分內容:設計自己的小樂器;制作并改進自己的小樂器。這兩部分內容如果都要展開,一節課的時間是不夠的,于是嘗試著運用STEAM的理念與工程設計的思想,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經歷設計、制作、測試、改進、展示、評價這幾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體會科學與工程技術的密切聯系。說學情學情分析對聲音比較全面的認識一定的動手能力樂于合作分享思維尚未達到工程設計的高度融合steam理念的教材接觸不多濃厚的探究興趣說教法學法三段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啟發法+討論法教法分析形勢新穎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分層兼顧學法分析從讀書中來學到探索發現從問題中來學到思考質疑從動手中來學到更多能力從交流中來學到知識穩固從讀中學、問中學、動手中學、交流中學來達到樂學、會學、善學、志學的目的,以便更好的提高和鞏固自身的能力 。改變物體的屬性可以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科學概念目標1.經歷從設計、制作、調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樂器過程。2.通過口述、圖示等方法表達自己的設計和想法,能從交流中提取信息改進自己的小樂器。科學探究目標養成樂于動腦、動手的習慣,感受到身邊處處是科學。科學態度目標感受科學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利用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可以改變我們聽到的聲音高低,并演奏悅耳的音樂作品。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改變物體的屬性可以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科學概念目標通過“設計、制作、測試、改進、評價”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樂器過程,將科學與技術密切結合起來科學探究目標00養成樂于動腦、動手的習慣,感受到身邊處處是科學。科學態度目標科學技術影響我們的生活,并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根據自己的需求設計小樂器并畫出草圖。教學難點能夠根據自己的設計選擇不同的材料及工具,制作并且改進小樂器說教學過程STEAM音樂party帶領學生回顧不同樂器發出高低不同聲音的原理,進而直接提出讓學生自己設計并制作小樂器的要求。我試圖引導學生思考制作出一個成功的小樂器需要經歷哪些環節,并出示評價表,做到評價先行。設計與制作思考:1.制作什么類型樂器?2.用什么材料制作小樂器?3.如何讓這些材料做出的小樂器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材料可自帶設計與制作設計要求 :1.用圖文結合有標注畫出小樂器的設計簡圖 2.能向同學們簡要說明你的設計原理 3.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措施。采用希沃直播功能同步直播各組學生的制作過程,更好地展示每位學生思維的差異性,使課堂學習多一份挑戰。設計圖展示各小組采納同學與老師的建議后,改進并調試自己的小樂器。調試結束,在完成組內自評的基礎上,由小組代表去到相鄰組進行組間互評。改進與評價課堂小結學生評價結束后,選取本場獲得星最多的小組頒發“最佳工程星”獎狀。并鼓勵其他小組不要氣餒,工程學家們就是在不斷改進、完善中建造出一個個優秀的作品。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可布置學生回家繼續改進調試并思考如何將生活中的材料用于制作小樂器使其也能彈奏出美妙的樂曲,將課堂知識延伸至生活中,有效落實雙減,做到減量不減質。我們的孩子不能只是學科知識的復制者,而應該是靈動生命的生活者。說板書設計說教學反思在制作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選擇制作吹奏類樂器,比如使用吸管或者試管,經過實驗,我發現兩者的效果都很不錯,但還是塑料吸管更易操作攜帶。同時,準備材料時,考慮到橡皮筋不易固定,學生在選材時提倡使用工字釘或者螺絲釘,采用像吉他等樂器的固定方式,便于調整橡皮筋的松緊。教具改進采用體積較大的組裝紙板,增大橡皮筋與紙面的距離,以達到彈撥類樂器聲音明顯的效果。學生利用家中廢棄的紙板箱做音箱,周圍畫上圖案,成功做出了精美的橡皮琴。也實現了廢物利用,體現了孩子們環保的意識。教具改進孩子們大膽創新,做出小鼓,笛子,水琴至此樂隊組建完畢,音樂party要如期開展全班合奏《瑪麗有只小羔羊》教學亮點我認為本堂課的亮點:1、舉辦一場“音樂party”作為任務驅動,能讓學生將項目化學習與真實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并且最終成功舉辦音樂會.2、量規先行,采用KT板將每個環節的都呈現出來,評價量表前置,突出以終為始、自主評價,既減少了教師對學生活動的干預,又保證跨學科學習的自主性和流暢性。同時,教師提供關鍵環節中的及時性評價,引導研究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