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動物的一生》單元作業設計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動物的一生》單元作業設計2

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信息
科學 四年級 第二學期 教科版 動物的一生
單元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組織方式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課時 1 第一單元第一課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
2 第一單元第二課 認識其他動物的卵
信息
3 第一單元第三課 蠶長大了
4 第一單元第四課 蠶變了新模樣
5 第一單元第五課 繭中鉆出了蠶蛾
6 第一單元第六課 蠶的一生
7 第一單元第七課 動物的繁殖
8 第一單元第八課 動物的一生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學習內容 3-4 年級學習目標
7.1 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 描述生物的特征。
的特征
7.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動物, 能根據某些特征對動物進行分類。
不同的動物具有許多不同的
識別常見的動物類別,描述某一類動物(如昆蟲、
特征,同一種動物也存在個體
差異。 魚類、鳥類、哺乳類等)的共同特征。
9.2 動物能夠適應季節的變 舉例說出動物適應季節變化的方式;說出這些變
化。 化對維持生存的作用。
11.1 生物有生有死;從生到
死的過程中,有不同的發展階 舉例說出植物和動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段。
11.2 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 描述和比較胎生和卵生動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
多種。 同。
12.1 動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
存需要,如空氣和水;動物還 描述動植物維持生命需要空氣、水、溫度和食物
需要食物,植物還需要光。棲 等。
息地能滿足生物的基本需求。
12.2 動物的生存依賴于植 舉例動物依賴植物筑巢或作為庇護所的實例。
物,一些動物吃其他動物。
1
(二)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
認識其他動物的卵
蠶長大了
蠶變了新模樣
動物的一生 繭中鉆出了蠶蛾蠶的一生
動物的繁殖
動物的一生
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
本單元以蠶的一生研究為載體,由蠶的一生延伸到昆蟲的一生,再到更多動物的一生。由個別到一般、由個性到共性構建動物生命周期的模型,通過對不同階段蠶的形態結構及生命活動現象的觀察,幫助學生理解結構與功能的聯系。整個單元飼養、觀察、記錄、交流、展示等活動貫穿始終,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記錄、整理資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結論等能力,有利于引導學生用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認識世界。
(三)學情分析
飼養小動物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科學實踐活動,本單元在一年級“動物”單元觀察蝸牛、魚等常見動物的基礎上,以養蠶及觀察蠶的生長變化活動為主要線索,引導學生在養蠶的過程中觀察蠶的生命需求、不同時期蠶的形態結構及與其相適應的生命活動現象,了解蠶的繁殖方式,建立生命周期的模型。單元內容由蠶的繁殖拓展到其他動物繁殖、由蠶的一生拓展到昆蟲的一生及更多動物的一生,在此過程中學生將認識昆蟲、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常見的動物類別。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能夠制定研究蠶生長變化的觀察計劃,并能根據觀察計劃進行長期觀察,研究蠶的一生。
2.通過攝像、拍照、畫圖、寫觀察日記、使用觀察記錄表等方式記錄蠶的生長變化。
3.抓住主要特征對動物及動物卵進行分類。
4.根據觀察所獲得的信息,對蠶的生長發育的趨勢進行預測。
5.基于證據描述蠶一生的生長發育過程。
6.知道昆蟲的概念,根據昆蟲的只要特征,學會辨別昆蟲與非昆蟲。
7.動物都要經歷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不同動物從生到死經歷的時間不同,具體過程也不相同。
8.簡單了解家蠶養殖業在生活中的應用。
9.動物都能繁殖后代,主要有卵生和胎生等不同的繁殖方式。
10.動物與植物以及其所生活的環境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11.能基于動物的一生相關資料,歸納出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的共同特點。
12.人在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特點各不相同。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1.依據課程標準和現用教材,遵從小學生心理特征和發展規律。
2
2.貼近學生生活,實現書本知識與生活的溝通,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社會經驗出發,讓他們了解科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科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體現科學學習重過程、重體驗的特點,不過分強調統一評價,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展示學生的科學素養。
4.作業難度適宜,同時重點關注學生對作業的完成熱情,拓寬知識來源,獲得獨特體驗。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1.作業內容
查閱資料,了解更多蠶卵孵化時的注意事項以及蠶寶寶除了桑葉還能吃什么,并記錄下來。
2.時間要求:10 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可通過書籍或網絡查閱相關知識。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親自查閱資料了解更多有關蠶寶寶的知識,因蚌埠氣候原因,可能在上這一課內容時,蠶寶寶已經孵化出來,但是桑樹并沒有開始出葉,要學會尋找替代的食物(生菜葉等)。
5.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科學概念 充分了解蠶卵孵化時 了解蠶卵孵化需要 知道蟻蠶是由蠶
所需要的條件。 一定的條件。 卵孵化出來的。
能利用網絡或書籍多 通過課堂交流了解 通過教師講解了
科學探究 方面獲取蠶卵的相關 解蠶卵的相關知
蠶卵的相關知識。
知識。 識。
對蠶卵及養蠶活動表 對蠶卵及養蠶活動
現出濃厚的興趣,對 對蠶卵及養蠶活
表現出濃厚的興
飼養的蠶表現出愛心 動表現出興趣,對
科學態度 趣,對飼養的蠶表
和責任心,細心照管 飼養的蠶表現出
現出愛心和責任
蟻蠶,課后堅持觀察 愛心和責任心。
心,細心照管蟻蠶。
記錄蠶的生長變化。
能根據現有條件判斷
科學、技術社會 是否適應養蠶的需 能根據現有條件判 不能根據現有條
求,并不斷改進養蠶 斷是否適應養蠶的 件判斷是否適應
與環境
技術以適應自己的需 需求。 養蠶的需求。
求。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3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第二課時
1.作業內容
寫出卵各部分結構名稱并與它的作用連接起來。
提供水分和營養物質
提供氧氣
發育成小動物
保護卵
提供營養物質
2.時間要求:5 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
氣室
提供水分和營養物質
卵殼 提供氧氣
卵黃 發育成小動物
保護卵
胚盤 提供營養物質
卵白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雞卵的內部結構,回憶課堂上了解的雞卵各部分的作用,幫助學生建構卵的結構模型,進一步理解卵中孕育著新生命,卵內有可供新生命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的結構。
5.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了解雞卵的結構,并 了解雞卵的結構, 了解雞卵的結構,
并將雞卵的部分結
科學概念 將雞卵的結構與其作 并知道不同的結
構與其作用相對
用相對應。 構有不同的作用。
應。
能觀察并能識別雞卵 能觀察并能識別雞
的內部結構,能根據 卵的內部結構,能 能觀察并能識別
科學探究 卵各部分結構的特 根據卵各部分結構
雞卵的內部結構。
點,推測各部分的功 的特點,推測出一
能。 部分的功能。
科學態度 對卵為什么能孵化出 對卵為什么能孵化 對卵為什么能孵
小動物有好奇心,對 出小動物有好奇 化出小動物有好
4
動物卵有探究的興 心,對動物卵有探 奇心,對動物卵有
趣,能通過研究動物 究的興趣,能通過 探究的興趣。
卵體會生命的多樣性 研究動物卵體會生
和可延續性。 命的多樣性。
體會動物產卵對于動
科學、技術社會 物本身及人類的意 體會動物產卵對于 體會動物產卵的
義,體會到人類行為 動物本身及人類的
與環境 意義。
能夠影響動物的繁殖 意義。
和生長。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第三課時
作業 1
1.作業內容
利用紙板、小棍或草梗為蠶寶寶搭建結繭需要的小架子,并放在蠶房中。
2.時間要求:10 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利用身邊的材料,為蠶搭建結繭需要的小架子,可根據蠶的數量適當放置在蠶房中。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蠶吐絲結繭時需要借助外界物體固著吐出的絲,學生親自搭建小架子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對養蠶活動及研究蠶的生長變化的興趣。
作業 2
1.作業內容
通過暢言發布七彩任務,學生分組分別觀察蠶的日常活動,每組從蠶吃食物、排除糞便、運動方式、蛻皮、吐絲結繭這幾種生命活動現象中選取一種進行觀察,將觀察到的現象拍照、拍視頻、畫圖表達出來,并配簡單的文字敘述。
2.時間要求:30 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基于觀察到的事實,畫出看到的真實的樣子。
5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畫圖、記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提升觀察研究動物生命活動的能力。
5.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蠶的幼蟲分為頭、胸、 蠶的幼蟲分為頭、 蠶的幼蟲分為頭、
腹三部分,身體有口、 胸、腹三部分,身
胸、腹三部分,身
科學概念 眼、足、氣門等結構, 體有口、眼、足、
體有口、眼、足、
與取食、運動、呼吸 氣門等結構,并有
氣門等結構。
等功能相適應。 不同的作用。
通過查閱資料和積累 通過查閱資料和積
累經驗,掌握正確
經驗,掌握正確的養 通過查閱資料和
的養蠶方法。能用
蠶方法。能用文字和 積累經驗,掌握正
文字和圖畫面描述
圖畫面描述幼蠶的形 確的養蠶方法。能
科學探究 幼蠶的形態特征,
態特征,并且能基于 用文字和圖畫面
并且能基于觀察到
觀察到的現象,推測 描述幼蠶的形態
的現象,了解幼蠶
幼蠶身體變化及生命 特征。
身體變化及生命活
活動現象。
動現象。
對養蠶活動及研究蠶 對養蠶活動及研究 對養蠶活動及研
蠶的生長變化保持 究蠶的生長變化
的生長變化保持濃厚
濃厚的興趣,理解 保持濃厚的興趣,
科學態度 的興趣,理解堅持做
做好觀察記錄的重 懂得珍愛生命。
好觀察記錄的重要
要性,懂得珍愛生
性,懂得珍愛生命。
命。
體會到動物健康生活 體會到動物健康生 體會到動物健康
科學、技術社會 需要適宜的環境,人 活需要一定的環
生活需要一定的
與環境 類的行為影響動物的 境,人類的行為影
環境。
生存。 響動物的生存。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
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第四課時
1.作業內容
一年級的小朋友小軒在家養了 10 條蠶,每天都很細心地觀察蠶的變化,突然有一天,他發現有 1 條蠶不再吃桑葉,身體縮短、發黃而且有點透明,他非常
6
擔心,認為蠶寶寶可能生病了,于是找你尋求幫助,你能幫小軒的蠶寶寶“看看病”嗎?安慰小軒并告訴他蠶寶寶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發生的變化。
2.時間要求:10 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小軒你不要擔心,你的蠶寶寶不是生病了,它馬上要吐絲啦,馬上你就會發現它的頭不停來回擺動并突出細絲,蠶會用蠶絲將自己包裹起來,形成一個蠶繭,蠶寶寶會在里面慢慢變成蛹哦!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讓學生試著復述蠶吐絲結繭的過程,既是對課外活動的檢查,也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關于幼蟲發育成蛹的認識。
5.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蠶蛹由蠶的幼蟲發育 蠶蛹由蠶的幼蟲發
而來,是蠶生長發育
育而來,是蠶生長 蠶蛹由蠶的幼蟲
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
發育過程中的一個 發育而來,是蠶生
科學概念 段,蠶蛹身體分為頭、
重要階段,蠶蛹身 長發育過程中的
胸、腹三部分,身體
體分為頭、胸、腹 一個重要階段。
外部特征與幼蟲區別
三部分。
很大。
能基于課前觀察概括 能基于課前觀察概
蠶吐絲結繭的過程,
括蠶吐絲結繭的過 能基于課前觀察
并與同學交流。能根
科學探究 程。能根據獲得的 概括蠶吐絲結繭
據獲得的信息推測蠶
信息推測蠶蛹身體 的過程。
蛹身體可能發生的變
可能發生的變化。
化。
科學態度 能堅持長期觀察,真 能堅持長期觀察, 能堅持長期觀察,
實記錄并描述蠶吐絲 真實記錄并描述蠶 真實記錄并描述
結繭的過程,與同學 吐絲結繭的過程, 蠶吐絲結繭的過
交流過程中能接納他 與同學交流過程中 程。
人的觀點,完善自己 能接納他人的觀
的探究。 點。
科學、技術社會 通過蠶絲與人類的關 通過蠶絲與人類的 通過蠶絲與人類
與環境 系,初步理解人類的 關系,初步理解人 的關系,初步理解
7
生活依賴自然,并可 類的生活依賴自 人類的生活依賴
以通過技術合理的利 然,并可以通過技 自然。
用自然資源,改善自 術合理的利用自然
己的生活。 資源。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第五課時
作業 1
1.作業內容
用平板對鉆出蠶繭的蠶蛾拍照,上傳到暢言曉學,并標注出拍攝的是雄蠶蛾還是雌蠶蛾。
2.時間要求:5 分鐘
3.評價設計
能正確區分雌雄蠶蛾即可。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回顧課堂上了解的雌雄蠶蛾不同的身體特征,分辨生活中蠶蛾的雌雄,引導學生仔細、全面的觀察蠶蛾,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作業 2
1. 作業內容
(1)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的是( )
A. 螞蟻 B. 蜘蛛 C.馬陸
(2)圖中的兩只蠶蛾在( )
A.不小心碰到一起了
B.玩耍做游戲
C.交尾繁殖后代
時間要求:5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A(2)C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蠶蛾的外部形態特征,描述蠶蛾的形態、行為及蠶蛾是怎樣繁殖
后代的。建立蠶蛾與蛹之間的聯系,理解蠶蛾是蠶蛹發育來的,是蠶的另一種生命形態。幫助學生從對蠶蛾的認識拓展到對昆蟲的認識。
8
5.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蠶蛾是蠶的成蟲,由
蠶蛹發育而來。蠶蛾 蠶蛾是蠶的成蟲, 蠶蛾是蠶的成蟲,
是昆蟲,具有昆蟲的 由蠶蛹發育而來。
由蠶蛹發育而來。
科學概念 共同特征。蠶蛾有雌 蠶蛾是昆蟲,具有
蠶蛾是昆蟲。蠶蛾
雄之分,雌蛾與雄蛾 昆蟲的共同特征。
有雌雄之分。
交配后,雌蛾產卵繁 蠶蛾有雌雄之分。
殖后代。
能基于課前觀察記錄 能基于課前觀察記 能基于課前觀察
的信息,描述蠶蛾的 錄的信息,描述蠶
記錄的信息,描述
主要生命活動現象。 蛾的主要生命活動
蠶蛾的主要生命
科學探究 根據外部形態特征, 現象。根據外部形
活動現象。根據外
識別雌、雄蠶蛾。能 態特征,識別雌、
部形態特征,識別
依據昆蟲的共同特 雄蠶蛾。能了解昆
雌、雄蠶蛾。
征,認識更多的昆蟲。 蟲的共同特征。
愿意采用多種方法觀 愿意觀察蠶蛾,在 愿意觀察蠶蛾,在
察蠶蛾,在活動中感 活動中感悟生命的
活動中感悟生命
科學態度 悟生命的神奇,敢于 神奇,敢于表達、
的神奇,敢于表
表達、樂于分享觀察 樂于分享觀察蠶生
達、樂于分享。
蠶生命過程的收獲。 命過程的收獲。
科學、技術社會 能在較長時間內堅持 能堅持觀察和記 能觀察和記錄,體
觀察和記錄,體驗到 錄,體驗到科學的
與環境 驗到科學的樂趣。
科學的艱辛和樂趣。 艱辛和樂趣。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
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第六課時
作業內容
《養蠶日記》
總聽老師提到“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詩句,于是我對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媽媽幫我買了 11 條蠶準備自己親自養一養。
202x 年 4 月 2 日 星期二 晴
我家來了 11 顆“黑芝麻”,它們個頭圓圓的,小小的,直徑大約 2 毫米……
20xx 年 4 月 19 日 星期五 晴轉多云
小蠶從“黑芝麻”里鉆出來了,它們如同馬克筆細筆頭一端畫出的一條條黑線。小蠶孵出來了,我把新鮮的桑葉剪成小細條,放在盤子里給蠶吃。過了一會
9
兒,桑葉上出現了幾個小細孔。
202x 年 5 月 1 日 星期三 多云
小蠶長得好快,不久就從“細黑線”變成了“粗白條”。有幾條蠶在脫皮,尾部聚集了一層皺皺的皮,怎么使勁都掙脫不了……
202x 年 5 月 19 日 星期日 晴
蠶寶寶們大量吐絲把自己包起來,一層又一層,不吃桑葉了,也不睡覺了,終于結成了繭,它們大概是很累了,在里面睡了一場大覺,它們大概自己也沒料到,一覺醒來,自己會變成長著翅膀的蛾吧。
……
(1)蠶的一生經歷的主要階段依次是( )
A.卵、幼蟲、成蟲、繭
B.卵、蛹、幼蟲、成蟲
C.卵、幼蟲、蛹、成蟲
(2)“春蠶到死絲方盡”是古人對蠶的誤解。其實,蠶吐完絲時并未死亡,只是發育成不吃不動的( )。
A.蠶卵 B.蠶蛹 C.蠶蛾
(3)當蠶不吃葉子,并且身體發黃發亮時,說明它快要死了( )。
A.正確 B.錯誤
(4)蠶的一生很短,從出生到死亡剛好一年( )。
A.正確 B.錯誤
時間要求:10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C (2)B (3)B (4)B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梳理自己積累的觀察記錄達成對蠶一生生命歷程的認識,也要梳理
觀察記錄的方法、研究動物的方法、飼養動物的方法,提升自己飼養與研究動物的能力,為以后更深人研究動物的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5.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蠶的一生可以分為 蠶的一生可以分為 蠶的一生可以分
卵、幼蟲、蛹、成蟲 卵、幼蟲、蛹、成
為不同階段,每個
四個階段,每個階段 蟲四個階段,每個
階段的身體形態、
的身體形態、行為表 階段的身體形態、
行為表現各不相
現各不相同。其生長 行為表現各不相
同。其生長發育需
科學概念 發育需要空氣、食物、 同。其生長發育需
要一定的條件。蠶
生活空間及適宜的溫 要一定的條件。蠶
與所有動物一樣,
度和適度。蠶與所有 與所有動物一樣,
都要經歷出生、成
動物一樣,都要經歷 都要經歷出生、成
長、繁殖、死亡的
出生、成長、繁殖、 長、繁殖、死亡的
過程。
死亡的過程。 過程。
能采用適合的方式交 能交流觀察記錄的 能交流觀察記錄
科學探究 流觀察記錄的蠶一生 蠶一生的生長變化 的蠶一生的生長
的生長變化情況。能 情況。能基于觀察 變化情況。能基于
10
基于觀察記錄,描述 記錄,描述蠶一生 觀察記錄,描述蠶
蠶一生經歷的生命過 經歷的生命過程, 一生經歷的生命
程,并能用數學的方 并能用數學的方法 過程,并能知道蠶
法統計蠶的不同階段 統計蠶的不同階段 的壽命。
經歷的時間以及蠶的 經歷的時間以及蠶
壽命。 的壽命。
真實客觀地陳述自己 真實客觀地陳述自 真實客觀地陳述
的觀察記錄結果,愿 己的觀察記錄結
自己的觀察記錄
意與人分享自己的成 果,愿意與人分享
結果,愿意與人分
果,傾聽并吸納他人 自己的成果,傾聽
科學態度 享自己的成果,體
的觀點,體會到堅持 他人的觀點,體會
會到觀察并做好
長期觀察并及時做好 到堅持長期觀察并
記錄對科學研究
記錄對科學研究的重 及時做好記錄對科
的重要性。
要性。 學研究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社會 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 初步具有保護環境 初步具有保護環
的意識和社會責任
與環境 和社會責任感。 境的意識。
感。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
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第七課時
1.作業內容
將下列動物進行分類(填序號)。除此之外你還能再舉例嗎?
①蠶 ②蝙蝠 ③人 ④鴿子 ⑤螞蟻 ⑥鯨魚 ⑦牛 ⑧蝸牛
胎生動物 卵生動物
其他例子: 其他例子:
時間要求:5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胎生動物:②③⑥⑦ 其他例子:貓、大象、羊……;卵
生動物:①④⑤⑧ 其他例子:麻雀、鴨子、青蛙……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要求學生根據動物的繁殖方式給動物分類,認識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進一
11
步學習用分類的方法研究動物,建立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認識。
5.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生物繁殖后代的方
是多種多樣的,常見
式是多種多樣的,
的動物繁殖方式有兩 生物繁殖后代的
常見的動物繁殖方
種,即卵生和胎生。 方式是多種多樣
式有兩種,即卵生
科學概念 昆蟲、魚類、鳥類等 的,常見的動物繁
和胎生。胎生動物
動物一般都是卵生動 殖方式有兩種,即
一般都用哺乳的方
物,胎生動物一般都 卵生和胎生。
法喂養它們的后
用哺乳的方法喂養它
代。
們的后代。
能運用查閱資料和實 能收集信息,了解
地調查的方法收集信
動物的繁殖過程。 能基于動物的繁
息,了解動物的繁殖
能基于動物的繁殖 殖方式,將動物分
科學探究 過程。能基于動物的
方式,將動物分為 為胎生動物和卵
繁殖方式,將動物分
胎生動物和卵生動 生動物兩類。
為胎生動物和卵生動
物兩類。
物兩類。
對動物的繁殖方式產 對動物的繁殖方式
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對動物的繁殖方
產生濃厚的探究興
科學態度 能采用多種方法,收 式產生濃厚的探
趣,收集動物繁殖
集動物繁殖后代的案 究興趣。
后代的案例。
例。
科學、技術社會 體驗親近自然、珍愛 體驗親近自然、珍 能夠親近自然、珍
生命是建立和諧家園 愛生命是建立和諧
與環境 愛生命。
的重要因素。 家園的因素。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
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第八課時
作業內容
小蝌蚪游啊游,見到動物就喊媽。很奇怪,小蝌蚪為什么不認識自己的媽媽
呢?因為小蝌蚪和它們的媽媽(青蛙)長相太不一樣了。
12
小蝌蚪變成青蛙要經過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長大過程中會先長出兩條后腿,尾巴變短,然后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消失,變成青蛙。
青蛙的繁殖發生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在繁殖過程中,青蛙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擁抱。青蛙通過抱對促進雌蛙的排卵。一般來說,青蛙在水中產卵受精。孵化后,卵成為蝌蚪,生活在水中,然后變成幼蛙著陸活動。
不過樹蛙的產卵方法與眾不同,斑腿樹蛙產出的卵好像一團白色的肥皂沫,又像一團奶油,粘附在水草上。最有趣的是峨眉樹蛙,它把卵塊產在水邊的樹葉上,卵就在卵塊中發育,然后落到湖里,繼續發育。又如鳴聲悅耳的彈琴蛙,在產卵前還會先筑一個泥窩,然后把卵產在里面。有些屬于樹蛙的蛙類并不上樹,而是生活在水里。
當冬天來臨的時候,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鉆進泥土里,不吃不動,處于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溫升高后再出來活動。
(1)青蛙也跟其它動物一樣,生命周期一般都會經歷( )四個階段。A.出生﹣﹣繁殖﹣﹣生長發育﹣﹣死亡B.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C.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出生
(2)青蛙既不屬于哺乳動物,也不屬于鳥類( )。
A.正確 B.錯誤
(3)查閱資料,了解更多動物,收集動物一生中的有趣事情,說給其他人聽一聽。
時間要求:15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B (2)A (3)許多動物的一生中都會有些奇特的有趣的事情,隨著環境的變化身體發生變化比如變色龍;隨著季節變化而行為發生變化,比如冬季來臨,大雁南飛、兔子換毛、蛇冬眠等。鼓勵學生放寬視野,關注更多動物的趣事。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動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如動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經
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生命歷程,都能繁殖后代等。鼓勵學生課外收集更多動物一生有趣的事情,關注動物、一生隨環境變化,其身體特征及行為發生的變化,繼續豐富學生對動物一生的認識。
5.評分規則
13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不同動物一生經歷的 不同動物一生經歷
時間不同,身體形態 不同動物一生經
的時間不同,身體
發生的變化不同,繁 歷的時間不同,繁
科學概念 形態發生的變化不
殖后代的方式也不 殖后代的方式也
同,繁殖后代的方
同。知道鳥類和哺乳 不同。
式也不同。
動物的身體特征。
能基于不同動物的一 能基于不同動物的 能基于不同動物
一生的相關資料,
生的相關資料,歸納 的一生的相關資
歸納出鳥類及哺乳
出鳥類及哺乳動物一 料,歸納出鳥類及
科學探究 動物一生的共同特
生的共同特點,能根 哺乳動物一生的
點,能根據動物的
據動物的共同特征區 共同特點,了解動
共同特征區分部分
分更多的動物。 物的共同特征。
動物。
對更多的動物的一生 對更多的動物的一
產生持續的探究興 生產生持續的探究 對更多的動物的
科學態度 趣,樂于嘗試用不同 興趣,樂于了解更 一生產生持續的
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動 多的動物,體會探 探究興趣。
物,體會探究的樂趣。 究的樂趣。
科學、技術社會 體會到珍愛生命、健 體會到珍愛生命、 體會到珍愛生命、
健康生活的重要 健康生活的重要
與環境 康生活的重要性。
性。 性。
6.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
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1.小軒想把自己的生物卡片分類收藏,以下卡片應該分到昆蟲組的是( )。
A. B. C. D.
蜻蜓 蜂鳥 壁虎 蚯蚓
14
2.下列動物中,與蠶繁殖后代方式相同的是( )。
A. B. C. D.
蝴蝶 狗 大熊貓 貓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動物的生命周期長短是相同的。
B.動物與其所生活的環境沒有關系。
C.動物的一生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D.所有動物的一生都要經歷變態的過程。
4.三年級的小朋友正處于人一生中的的生長發育過程,為了更健康的成長應
該要做到( )。
A.只吃肉來讓身體更強壯
B.早睡早起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C.每天喝碳酸飲料來補充水分
D.每天努力學習到半夜三點
5.將蠶的生長發育過程的先后序號填入對應的表中。
( ) ( ) ( )
( ) ( )
6.請小朋友說一說養蠶結出的蠶繭,一般都被制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物
品?(至少寫出兩種)
(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
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
作業目標 時間
了解 理解 應用
1 選擇 6 √ 容易 原創
2 選擇 9 √ 中等 原創
15 分鐘
3 選擇 7 √ 容易 原創
4 選擇 12 √ 容易 原創
5 排序 1、5 √ 容易 原創
15
6 簡答 8 √ 中等 原創
(三)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A (2)A (3)C (4)B(5)
( 4 ) ( 2 ) ( 1 )
( 5 ) ( 3 )
(6)絲巾、被子、衣服、面膜、手術縫合線等。
(四)評分規則
維度 水平及標準
優秀 良好 加油
像蠶一樣,動物都要 像蠶一樣,動物都
經歷從生到死的生命
要經歷從生到死的 像蠶一樣,動物都
過程。不同動物從生
生命過程。不同動 要經歷從生到死
到死經歷的時間不
物從生到死經歷的 的生命過程。動物
同,具體過程也不同。
時間不同,具體過 可以分為昆蟲、魚
動物可以分為昆蟲、
科學概念 程也不同。動物可 類、鳥類、哺乳類
魚類、鳥類、哺乳類
以分為昆蟲、魚類、 等不同的類群。人
等不同的類群。每類
鳥類、哺乳類等不 在不同的年齡階
動物都有區別于其他
同的類群。人在不 段身體特點各不
動物的共同特征。人
同的年齡階段身體 相同。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身
特點各不相同。
體特點各不相同。
能根據觀察計劃進行 能根據觀察計劃進
長期觀察,研究蠶的 行長期觀察,研究 能根據觀察計劃
一生。能基于證據描 蠶的一生。能基于
進行長期觀察,研
述蠶一生的生長發育 證據描述蠶一生的
究蠶的一生。能基
過程。能根據觀察所 生長發育過程。能
于證據描述蠶一
科學探究 獲得的信息對蠶的生 根據觀察所獲得的
生的生長發育過
長發育的趨勢進行預 信息對蠶的生長發
程。能抓住主要特
測,并對方法進行反 育的趨勢進行預
征對動物及動物
思和評價。能抓住主 測。能抓住主要特
卵進行分類。
要特征對動物及動物 征對動物及動物卵
卵進行分類。 進行分類。
科學態度 對飼養蠶以及觀察蠶 對飼養蠶以及觀察 對飼養蠶以及觀
16
的生長變化表現出濃 蠶的生長變化表現 察蠶的生長變化
厚興趣。能客觀記錄 出濃厚興趣。能客 表現出濃厚興趣。
蠶生長過程中出現的 觀記錄蠶生長過程 能客觀記錄蠶生
各種現象,愿意與人 中出現的各種現 長過程中出現的
分享養蠶經驗和自己 象,愿意與人分享 各種現象。
的觀察記錄結果。 自己的觀察記錄結
果。
意識到先進的技術有 意識到先進的技術 意識到先進的技
利于人類進行有效的
有利于人類進行有 術有利于人類進
科學研究,了解人類
效的科學研究,了 行有效的科學研
生活可能對生物環境
解人類生活可能對 究,了解人類生活
造成破環。初步具有
生物環境造成破 可能對生物環境
科學、技術社會 熱愛自然、熱愛生命、
環。初步具有熱愛 造成破環。初步具
與環境 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
自然、熱愛生命、 有熱愛自然、熱愛
會責任感。知道蠶絲
保護環境的意識和 生命、保護環境的
在日常生活中的運
社會責任感。知道 意識。知道蠶絲在
用,進一步體會到人
蠶絲在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中的運
類生活與動物息息相
的運用。 用。
關。
(五)評價方法:根據評分規則,采取等級制,自評、小組互評和師評,綜合評價 16 星以上為優秀,12-15 星為良好,12 星以下為加油。
維度 自評 小組互評 師評
科學概念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綜合評價
1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永寿县| 澄江县| 依安县| 通江县| 合江县| 台东市| 临西县| 武乡县| 西和县| 龙陵县| 偃师市| 呼伦贝尔市| 南部县| 晋江市| 屏山县| 台东县| 奉贤区| 濮阳市| 华阴市| 瓮安县| 太谷县| 襄樊市| 昆山市| 长葛市| 射阳县| 建湖县| 宝鸡市| 西宁市| 新化县| 泗阳县| 镇远县| 衡水市| 双峰县| 永年县| 兴安盟| 海林市| 闵行区| 闻喜县| 澎湖县|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