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作業設計 (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作業設計 (2)

資源簡介

目 錄
單元信息…………………………………1
單元分析…………………………………2
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5
單元作業設計思路………………………6
課時作業設計……………………………7
單元質量檢測設計………………………38
一、單元信息
基本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信息
科學 五年級 第一學期 教科版 地球表面的變化
單元
組織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方式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第二單元 第一課 地球的表面
2 第二單元 第二課 地球的結構
課時 3 第二單元 第三課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信息
4 第二單元 第四課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
5 第二單元 第五課 風的作用
6 第二單元 第六課 水的作用
7 第二單元 第七課 總結我們的認識
1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學習內容 5——6 年級學習目標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中處于不間
對降雨和河流的研究, 斷的循環之中。
感受降水對地表形態的
侵蝕。 舉例說明水在地表流動過程中,塑造著地表形
態。
了解地球內部結構,認
識地殼組成,制作地球
結構的模型。 描述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知道地殼運動是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形成
的原因。
研究火山噴發的成因及
說出地殼主要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
作用,模擬火山噴發過
巖石構成。
程。
了解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
知道抗震防災的基本常識。
說出人類不合理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樹立保
制作班級記錄表,總結 護環境的意識。
地表形態變化,交流環
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舉例說出人類保護環境的舉措,能夠針對現實環
境問題提出適當建議。
2
(二)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體概況------ 對地表的整
體認識
地球內部運動及地表形態變化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內力作用
地球表面的變化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
風力作用
外力作用
水的作用
歸納總結地表形態變化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從內容編排上分為四大部分。第 1 課為第一部分,大致地讓學生了解認識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體概況。第 2~4 課為第二部分,概略地認識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形態變化以及地震、火山噴發對地形地貌的影響。第 5~6 課重點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變化,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第 7 課是最后一部分,是綜合運用本單元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第 1 課“地球的表面”,作為單元起始課,除擔負明確學習主題的任務外,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個亮明“影響地形變化因素”這一觀點的機會,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反思、建構相關科學概念的基礎。
第 2 課“地球的結構”,在前后課之間起著橋梁與紐帶的作用。本課主要承載兩個任務:一是第 1 課學習內容的延續,由地球外部形態的認識延伸到對地球的內部構造的學習,包括地球的結構、地殼的組成、地殼的運動等,豐富和完善對地球的整體認知;二是為第 3、第 4 課學習地震、火山噴發形成原
3
因奠定知識基礎,知道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的。本課最后安排一個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動,旨在增強學生對地球結構的感知,進一步激發興趣與培養實踐能力。
第 3 課“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和第 4 課“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引發地表變化的內在因素,相對于風、水等很緩慢的外力作用,是一種劇烈變化。
第 5 課“風的作用”和第 6 課“水的作用”,主要研究的是引發地表變化的外在因素。
第 7 課“總結我們的認識”,是作為本單元學習內容的總結和學生認識的提升來設計的。主要安排兩個內容:一是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針對第 1 課填寫的班級記錄表中的“猜測主要形成原因”進行反思,比較學習前后認識的不同,感受自己在“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的學習中獲得的成長;二是探索植物對侵蝕的影響。本課通過模擬實驗引導學生認識到植被覆蓋可以減少外力對土地的侵蝕,由此可以增強學生愛護樹木、保護土地的意識,提高他們的自覺性。
(三)學情分析
基礎知識:在二年級上冊《我們的地球家園》、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的學習中學生對地球的形狀,結構以及土壤等知識有一定的積累和認識。
能力水平:隨著年齡的增加,五年級學生觀察事物也更加細致有序。對地球及宇宙的興趣濃厚,但在探索的過程中,推理的能力還有所欠缺,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活經驗: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地形地貌雖然沒有系統的認識,但是他們也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阜陽地處華北平原,境內水系發達,學生對平原地形及河流比較熟悉,另外,旅途中、網絡中、電視中的見聞都會使他們對地形地貌有一些淺顯的認識。因此他們可以嘗試對各種地形地貌的成因進行猜測,不僅可以為整個單元的學習提供思維線索,而且也將學生心中的疑惑與教學目標相融合,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點及其變化原因的興趣。
4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本單元作業設計主要為了實現:
通過對地圖的觀察、識讀、分析,認識地球表面的各種地貌特征,認識到內部運動和外力作用都是地表形態塑造的原因,初步建立地表形態是在不斷變化的概念。
通過動手操作建立地震、火山噴發、風蝕巖石、降雨侵蝕土地等模型,認識到地球內部圈層的分布,知道地殼運動是地震、火山噴發的形成原因,了解巖石的分類及其相互間的轉化,認識海陸間水體的互相轉化。
通過收集資料,運用科學思維進行科學解釋,認識到人類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提高一些抗震防災的意識。
加強科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拓展學生的科學視界,感受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培養學生敢于嘗試,尊重事實,樂于與同學開展科學論證的品質,認識到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影響,自覺提高環保意識。
5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面向全體,關注個性,實施作業分層設計。
提高作業質量,精選習題,反對題海戰術。
設計課前任務單、課中練習、課后鞏固練習等多種形式作業,提高作業的效率。
有備無患:課前 充分掌握學生學情,提高學生預習
學習任務單 效率,對課程展開進行鋪墊。
小試牛刀:課中
練習
大顯身手:課后
實踐活動
鞏固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利用實踐性作業,幫助學生聯系實際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豐富作業形式,突破作業的形式限制,加強學科間作業的融合,增加實踐性作業。
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充分發揮學科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6
五、課時作業
《地球的表面》前置學習任務單
姓名: 班級: 時間:
觀察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和同學討論交流你的發現,并記錄下來。
任務
我的發現
時間安排 利用課間時間觀察教室內懸掛的地形圖,下次課前完成。
7
設計意圖:學生觀察地形圖時,初步感受地形的復雜多樣。在與同學
交流的同時,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
發放時間:前一節新課結束時發放。
如圖 1,從世界地形圖上我們觀察到其表面高低不平,說明世界地形
是 。
圖 1 世界地形圖
如圖 1,常見的陸地地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等。
8
如圖 2,我國地勢的特點是_______,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多平
原、丘陵。
圖 2 中國地形圖
圖 3 是安徽省地形圖,阜陽屬于 地形。
圖 3 安徽省地形圖
9
時間要求:3-5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
(1)復雜多樣 (2)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3)西高東低 (4)平原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地形圖,加深對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特點的認識。結合當地實
際地形,讓學生更加了解熱愛自己的家鄉。
我們和父母一起在家鄉走一走,了解家鄉的地形地貌。 說一說家鄉的地形地貌。
參考方案:
10
時間要求:利用周末閑暇時間(本單元時間內都可),選取某一節課后延遲服務時間展示。
評價設計
評價 知識性正確: ;邏輯嚴謹: ;
標準 語言表達清晰: 。
評價 自評 互評 師評 總分
方式
得分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結合當地實際地形,通過游玩的方式,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
11
《地球的結構》前置學習任務單
姓名: 班級: 時間:
查閱地球結構的相關資料,試著畫一畫地球結構圖(注:
地球的內部結構是重點)
并準備好多種顏色的超輕粘土。以備課上使用。
材料
我的
發現
時間
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交流,下次課前完成。
安排
設計意圖:通過查閱資料,增強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對不易觀察的地球
內部結構有個初步的了解。
12
發放時間:前一節新課結束時發放。
如圖 1 ,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個圈層。
圖 1 地球內部結構
如圖 2,地球內部溫度_______,壓力_______,那里充滿了熾熱
的_______。
圖 2 地球內部
13
如圖 2,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層叫作_______,它主要由各種
_____組成。
如圖 4,組成地殼的巖石按形成的原因可以分為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三大類。
圖 4 巖石的形成
時間要求:4—6 分鐘
評價設計
參 考答案或提示:(1)地殼、地幔、地核 (2)高、大、巖漿
(3)地殼、巖石 (4)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因為地球的內部結構不易觀察,學生難以想象地球內部的構造。因此,通過地球內部的圖解,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球內部結構的認識。
閱讀《地心游記》,并完成一篇讀后感。
14
參考方案:
時間要求:與語文老師合作并利用語文課延遲服務時間完成(本單元時間內都可)
評價設計
評價 知識性正確: ;邏輯性嚴謹: ;想象力: ;
標準 語言優美簡潔: 。
評價 自評 互評 師評 總分
方式

得分
15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閱讀《地心游記》,孩子們不僅鞏固了對地球內部結構的認識,
還增強了寫作能力。
16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前置學習任務單
姓名: 班級: 時間:
海底升起的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上終年積雪,“喜馬拉雅”就是藏語“冰雪之鄉”的意思。 可是你想到過嗎,這樣高峻的喜馬拉雅山脈,竟是從海底升起來的!那么,怎樣知道它是從海底升起來的呢?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自然界的歷程總會留下自己的蹤跡,盡管海陸變遷,滄海桑田,但是從海底升起材料 的泥沙、巖石中埋藏的海洋生物化石,仿佛大海的“腳印”;風雨和流水侵蝕著山地,也留下了自然歷史的“里程碑”。我國科學工作者分析了在珠穆朗瑪峰等地區找到的巖石,發現這種巖石是由海底碎石泥沙沉積形成的。在這些巖層中,還找到了曾經生活在淺海中的動植物化石,如三葉蟲、腕足類、舌羊齒、海藻等,這些都是喜馬拉雅古海的蹤跡,是喜馬拉雅山脈從滄海變為高山的有力證據?;钤跍\海中的動植物化石,如三葉蟲、腕足類、舌羊齒、海藻等,這些都是喜馬拉雅古海的蹤跡,是喜馬拉雅
山脈從滄海變為高山的有力證據。
我的 為什么會有這種海陸的變遷?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
發現
時間
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交流,下次課前完成。
安排
17
設計意圖:通過“海底升起的喜馬拉雅山”這個吸引力名字激發孩子們
探索的欲望。
發放時間:前一節新課結束時發放。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時 02 分,四川雅安蘆山縣發生 7.0 級地震。截至 22 日 18 時,地震已造成 192 人死亡,23 人失蹤,11470 人受傷。
雅安市蘆山縣位于四川盆地,降雨多,有“雨城”之稱。蘆山縣的山坡坡度落差大,土質相對松散,容易引發泥石流和山體滑坡。從蘆山的地質、坡度落差和降雨量來看,嚴防泥石流和山體滑坡,應當成為此次救災和防止次生災害的最重要環節。
地震是一種會帶來巨大災害的自然現象,通常地震會發生在地球的
層。
抗震救災的軍車開在泥濘的路上,容易打滑。為了讓車不打滑,可
以 。
18
蘆山縣震后引發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的因素可能是:
① ;② 。
泥石流防護措施:①排導溝(使泥石流順暢下排);②停淤場
(避免堵塞河道);③護欄(攔截泥石流固體);④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
請按要求作圖:①排導溝和②停淤場已在圖中畫出,請在圖中選擇合適的位置標注③護欄和④種樹的位置。用 表示護欄,用
表示樹木。
時間要求:5—10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地殼 (2)更換新輪胎(或更換防滑能力更
強的輪胎)、減速行駛(減速慢行) (3)土地坡度落差大;土質相對松散(降雨多(強降雨、大暴雨);植被覆蓋少)
(4)
19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題主要考的是地震、泥石流自然災害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護措施。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絕大部分的地震發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的運動有關。 抗震救災的軍車開在泥濘的路上為了不讓車打滑要更換新輪胎,減速行駛。土地坡度落差大,土質相對松散,降雨多(強降雨、大暴
雨);植被覆蓋少是震后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的主要原因。因而植樹造林,合理建造排倒溝,停淤場意義深遠。
地震發生時,我們如何自救與互救?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示。
參考方案:
20
時間要求:利用課余時間自由組隊(每隊 8--10 人,每班 6 組,
全班均要參與) ,制作成微視頻,單元測評時統一展示評價
評價設計
評價標準詳見單元測評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情景劇表演不僅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機會,還可以潛移默化培養他們的
創新能力,提高他們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將書本上的
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外顯于自己的行為。
21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前置學習任務單
姓名: 班級: 時間:
材料 下面兩幅分別是火山噴發圖和長白山天池圖。你能想到這個神
奇的天池竟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嘛!你了解火山嗎?它有幾種類
型?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的
發現
時間 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或家人交流,下次課前完成。
安排
設計意圖:通過兩幅比較有沖擊力的畫面激發孩子們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發放時間:前一節新課結束時發放。
22
夢想實驗小組想通過模擬實驗來探究火山噴發成因,如下圖所示。
他們先在罐頭盒內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狀,并在小山
的頂部向下挖一個小洞,再向小洞內倒入一定量的( ),然后用
一層薄薄的土豆泥堵住洞口,將罐頭盒放在( )上,用( )
加熱,最后觀察實驗現象。
實驗中,燃著的酒精燈模擬的是( );土豆泥泥模擬的
是( );番茄醬模擬的是( )。
實驗中,出現哪些現象預示著火山將要噴發? 時間要求:5—10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番茄醬 鐵架臺 酒精燈
(2)地球內部的熱量 山體 巖漿
(3)火山口有氣體噴出,火山附近溫度升高、火山口慢慢隆起等。
23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燃著的酒精燈是熱量的來源,模擬的是地球內部的熱量;土豆泥模擬的是山體,內部的番茄醬能流動,模擬的是巖漿。 這些現象都是內部的番茄醬受熱后產生的,當番茄醬的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沖破薄弱地帶,形成“火山噴發”的現象。
制作一張有關火山的手抄報。
參考方案:
24
時間要求:(本單元時間內都可) 與美術老師合作并利用美術課延遲服務時間完成。
評價設計
評價 知識性正確: ;層次清晰: ;
標準 布局合理、美觀、色彩鮮明: 。
評價
方式 自評 互評 師評 總分

得分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火山噴發的視頻讓學生直觀震撼感受到火山噴發對人類生活和
生存環境的影響。制作火山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對火山
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將自己的知識積累形成一篇小論
文,展示給班級其他同學,鍛煉孩子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25
《風的作用》前置學習任務單
姓名: 班級: 時間:
石蘑菇
蘑菇大家都見過,你見過石蘑菇嗎?你知道它們是怎么形成的嗎?試著查找資料說一說!
材料
我的
發現
時間
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或家人交流,下次課前完成。
安排
26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孩子們特別熟悉的蘑菇引到石蘑菇,從而激發孩子們
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發放時間:前一節新課結束時發放。
如圖所示,小明用砂紙來模擬風卷起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小明先觀察了實驗中用到的幾塊巖石,然后用砂紙進行打磨
(如圖所示)。打磨一段時間后,會產生很多( )和
( ),這說明大風卷起沙子能使大塊巖石表面破碎。
打磨巖石時,要模擬空氣流動的方向,所以方向是( )。
A.水平的 B.豎直的 C.任意的 風對地形產生的作用屬于( )作用。
27
A.內力 B.外力 C.以上都包含
觀察下圖,結合本課所學內容想一想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
我的想法:
時間要求:5—10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沙子 土 (2)A (3)B
(4)荒漠中有強大的定向的風的吹蝕或者流水的侵蝕而形成的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風的認識。
查閱資料了解哪些地貌屬于風蝕型地貌,并試著寫寫其特征? 并把結果填寫在下表中!
28
風蝕型地貌
類型 特點
時間要求:利用課余時間完成(本單元時間內都可)。
評價設計
評價
知識性正確: ;完整性: ;語言簡潔: 。
標準
評價 自評 互評 師評 總分
方式
得分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29
《水的作用》前置學習任務單
姓名: 班級: 時間:
材料 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你知道嗎?
我的
發現
時間 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或家人交流,下次課前完成。
安排
設計意圖:通過孩子們特別熟悉的成語故事入手,從而激發孩子們興趣和探
索的欲望。
30
發放時間:前一節新課結束時發放。
雨水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從而使地形地
貌發生_______。
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時,河水所攜帶的 會大量沉積
下來,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這種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作
________。
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有侵蝕和沉積現象發生。 使得
31
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卻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因為它們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時間要求:3--5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侵蝕 改變 (2)堆積 三角洲
(3) 侵蝕 沉積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水對地形地貌的影響。
32
和家人一起調查你身邊的水域對周圍土壤的侵蝕情況,并在班級和同學分享了解到的情況。
參考方案:
時間要求:利用周末和父母外出時間收集資料。
評價設計
評價 知識性正確: ;邏輯嚴謹: ;
標準 語言表達清晰: 。
評價 自評 互評 師評 總分
方式
得分

33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和家人調查的方式,讓學生親臨自然,了解身邊的水域對周圍土壤的影響。 以分享會的形式展示,不僅鍛煉了膽量,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34
《總結我們的認識》前置學習任務單
姓名: 班級: 時間: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獨立或與同學合作梳理本單元我們學
材料
習的內容。
我的
發現
時間 利用課余時間獨立完成或與同學交流合作完成,下次課前帶安排 來。
設計意圖:通過一單元的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己梳理知識點。
發放時間:前一節新課結束時發放。
學校興趣小組為了探究什么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進行了如圖所示的
實驗,請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35
實驗中,噴水模擬的是______________。
這個實驗中,下列三條“溫馨提示”,不合適的是( )。
A.實驗開始后就不能再動土地模型
B.對比實驗中,兩個土地模型必須同時進行實驗
C.小組內的成員需要做到分工合作
如果選擇圖乙和圖丁的裝置進行對比實驗,研究坡度的大小與土地
被侵蝕的關系,圖丁“ ”處應該設計為 。
判斷土地被侵蝕的程度,我們的依據是( )。
A.雨水的清澈情況 B.徑流的渾濁程度 C.土地吸水的多少
小科選擇乙和丙土地進行研究,分別拿兩個水桶放在下面接
水,并觀察兩桶水的情況,發現丙桶更渾濁,從而得出“坡度越大,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作用越大”的結論。你認為科學嗎?你的理由是
。
時間要求:6—9 分鐘
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下雨 (2)B (3)有草坡度大 (4)B
不科學,因為未保證植被覆蓋情況一致,不符合對比實驗的要求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探究活動的練習讓學生對哪些土壤容易被侵蝕有更深刻的認
36
識。同時試著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情況。
繪制一張思維導圖總結本單元知識。
參考方案:
時間要求:根據平時所學內容收集資料完成思維導圖。
單元測評時統一展示評價。
評價設計
評價標準詳見單元測評。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對本單元知識有系統的了解,將所學知識串聯起
來,形成更加牢固深刻的印象。
37
六、單元質量檢測設計
(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觀察中國地形圖,回答問題:
(1)從地形圖上我們觀察到其表面高低不平,說明中國地形
是 。
(2)中國地勢的特點是 ,西部多 、 ,東部
多 、 。
(3)阜陽屬于 地形。
請將下列地形地貌與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線連起來。
戈壁、沙漠
彎曲的巖層 地震
火山噴發
長白山天池 水的作用
敦煌的雅丹地貌 風的作用
黃河入??诘纳持?br/>38
在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實驗中
(1) 打磨巖石時,要模擬空氣流動的方向,所以方向是( )。
A.水平的 B.豎直的 C.任意的
(2)風對地形產生的作用屬于( )作用。
A.內力 B.外力 C.以上都包含
(3)在本實驗中砂紙打磨巖石模擬 的過程。
實驗探究:探索植物對侵蝕的影響
(1)設計實驗方案,完成記錄表
植物對侵蝕的影響實驗記錄表
問題
猜測
實驗材料
改變的條件
不變的條件
實驗現象
結論
(2)以“植樹造林,共建大美阜陽”為主題,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39
實踐作業展示與評價。
地震時自救與互救情景劇微視頻展示、單元思維導圖展示。
(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
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
作業目標 時間
了解 理解 應用
1 填空 1 √ 容易 改編
2 連線 1、2 √ 容易 改編
20
3 選擇 2 √ 中等 改編
填空 分鐘
4 填空 3、4 √ √ 中等 原創
簡答
5 實踐 3、4 √ √ 較難 原創 20
分鐘
(三)評價設計
【說明】
本套單元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4 題為紙筆測試,
滿分 50 分,以個人為單位;第二部分:實踐作業展示評價,滿分
分,以小組為單位。最終個人成績的平均值納入小組成績中,兩部分合成總成績,根據分數高低,評選出五星小組 3 個,四星小組 3 個,其余為三星小組;由教師分發相對應的榮譽徽章。
40
【參考答案或提示】
1.復雜多樣 西高東低呈階梯狀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平原
2.
3. A B 沙子磨蝕巖石的過程
4.(1)
植物對侵蝕的影響實驗記錄表
問題 有無植物覆蓋對于土地受侵蝕的程度有影響
嗎?
猜測 有影響
實驗材料 小山丘模型、降雨器、草皮、毛巾、燒杯
改變的條件 一個小山丘有草皮覆蓋,另一個小山丘無草
皮覆蓋
不變的條件 小山丘的地形、降雨量、降雨器的高度
實驗現象 有草皮覆蓋的小山丘徑流相對清澈;無草皮
覆蓋的小山丘表面出現溝壑,徑流渾濁。
結論 有植物覆蓋的土地受侵蝕程度小,無植物覆
蓋的土地受侵蝕程度大。
41
(2)略。符合題意即可
5.由組長組成評審團,其他學生作為觀察員,對于每一組的作品根據評價標
準打分,求出平均值。
(1)量分表
1.思維導圖 2.情景劇表演 總分
評委 1 第 組
平均分為:
評委 2
。
評委 3
評委 4
... ..
.
42
(2)評價標準
作業內容 評價標準
滿分 25 分
1.小組合作畫出本單元知識的思 1. 正確性(概念、關系是否正確):
維導圖 5 分
要求: 2.完整性(知識的全面性):5 分
(1)圖文并茂(圖片、文字、 3.簡潔性、結構性(層次清晰):5 分
符號、色彩) 4.布局合理、核心明確、顏色對比明
(2)有條理地匯報交流 顯:5 分
5.匯報展示條理清晰:5 分
2.情景劇表演:地震發生時,我
們如何自救與互救? 滿分 25 分
要求: 1. 自救與互救的方式正確 3 種及以
(1)編寫完整的情景劇本 上:15 分
(2)時間:5 分鐘內 2.劇本創意:5 分
(3)自救與互救的方法各 3 種 3.表演自然、配合默契:5 分
或以上
4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天气| 吉首市| 象州县| 开平市| 海安县| 江达县| 河南省| 杭锦旗| 台南县| 侯马市| 新余市| 铜鼓县| 黄大仙区| 呼图壁县| 蒙山县| 海安县| 北海市| 富裕县| 遂溪县| 米泉市| 临西县| 阿城市| 闽侯县| 汨罗市| 丹棱县| 东方市| 蕲春县| 长岛县| 容城县| 泾阳县| 资中县| 茌平县| 龙井市| 榆树市| 临沧市| 文成县| 太康县| 彭州市| 静宁县|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