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熱》單元作業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熱》單元作業設計

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信息
科學 五年級 第二學期 教科版 熱
單元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
組織方式
序 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第四單元第1課 溫度與水的變化
2 第四單元第2課 水的蒸發與凝結
課時
3 第四單元第3課 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
信息
4 第四單元第4課 熱在金屬中的傳遞
5 第四單元第5課 熱在水中的傳遞
6 第四單元第6課 哪個傳熱快
7 第四單元第7課 做個保溫杯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1.課程標準中5-6年級學習目標
(1)觀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導熱性等性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
(2)列舉日常生活中水的蒸發和水蒸氣凝結成水的實例。如曬衣服、霧、玻璃窗上的水珠等。
(3)知道溫度是影響水結冰和水沸騰過程的主要因素。
(4)說出生活中常見的熱傳遞的現象,知道熱通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5)舉例說明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列舉它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
用。
(6)描述霧、雨、雪、露、霜、雹等天氣現象形成的原因。
(7)舉例說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環產生了云、霧、雨、雪等天氣現象。
2
(8)認識生活中保溫、防霉、防銹等技術的應用。
2.本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①熱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熱量變化導致了溫度變化。溫度變化是影響水結冰和水沸騰過程的主要因素。
②溫度變化形成了水的蒸發和水蒸氣凝結成水。氣溫變化形成了自然界的云、霧、霜、雪等。
③熱通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兩個系統在發生傳熱的條件下趨向于熱平衡。
④熱可以在物體間和物體內傳遞,發現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遞熱。熱可以通過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種方式進行傳遞。
⑤不同物體的導熱性是不一樣的。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⑥多種因素影響了熱傳遞,確定這些因素應用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保溫
技術、散熱技術不斷地發展,并應用在各種產品上。
(2)科學探究目標
①能熟練使用溫度計測量各種熱現象中的溫度變化。
②能采用重復測試等方式來搜集熱傳遞的相關證據。
③能運用箭頭、圖畫、符號等來記錄熱傳遞的方向。
④能有效開展熱傳遞的實驗。
⑤能運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從實驗證據中發現物體導熱性能的差異。
⑥能根據熱傳遞的原理創作保溫杯,嘗試自主設計開發產品,并在研究后改
進產品。
(3)科學態度目標
①親歷熱傳遞的變化及相關關系的研究過程,形成科學探究的興趣。
②討論熱傳遞的原因,以事實為依據做出判斷。
③養成運用探究的證據進行信息加工,科學地表述探究的規律。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①描述各種各樣的熱傳遞和生產、生活的關系。
3
②討論材料因為導熱性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應用。
③認識到人類的好奇心和社會需求是科技發展的動力,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
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
1.知識導圖
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
熱是一種能量形式,這個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在理解上會有一定難度。
“熱”單元的學習,從觀察水溫的變化開始,對熱現象進行觀察。然后觀察物質
4
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變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氣體、固體和液體三態的轉
化及與溫度的關系、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材料的導熱性能等一系列的活動。
建構熱與物體變化的關系,從而了解熱作為能量的一種形式,與人們生活之間的
關系。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學會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進行科學探究,可以促進
學生提升探究能力和探究興趣。在研究熱傳遞的方式后,利用熱傳遞的性質來創
造性地制作保溫杯,以豐富的實踐經驗建構這些主要概念。
(三)學情分析
1.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維方式初步由具體轉變為抽象,教學中將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范圍,發展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實踐活動,聯系實際生活,將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2.熱是一種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學五年級,讓學生探究“熱”,主要還是觀察和思考一些與物體冷熱程度有關的熱現象。例如,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氣體、固體和液體三態的轉化及與溫度的關系、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材料的導熱性能等。
3.對于五年級學生而言,本單元內容的學習,關鍵在于實驗探究。他們需要在科學規范的實驗中,觀察與交流熱傳遞的現象,了解熱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熱量變化導致了溫度變化。在研究熱傳遞的方式后,利用熱傳遞的性質來創造性地制作保溫杯。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通過“持續給水加熱直到沸騰,停止加熱,水不再沸騰,溫度下降”的探
索活動,探究溫度的變化和水的形態變化,學生了解到溫度變化表示了熱量在傳
遞,完善“熱量變化導致了物體溫度變化”這一科學概念,并感受到科學探究的
樂趣。
2.學生設計完整的“探究水的蒸發現象”實驗計劃,開展水蒸發快慢與溫度
高低關系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總結:溫度高,水蒸發得快;溫度低,水蒸發得
慢。
3.通過不同溫度的水相互接觸后溫度如何變化的研究、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過程和方向、熱在水中的傳遞,探究熱量的轉移和平穩。總結出熱的傳遞有一定
5
的方向性,熱通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熱在水中以對流的形式傳遞。
4.通過對不同材料導熱性能的比較,學生建立起對于“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
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這一概念的初步認識。通過實驗探究,學生了解不同物體
的傳熱本領是不同的,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熱的良導體導熱快。為設計制作一
個保溫杯積累了知識和經驗。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1.本單元圍繞貫穿“熱在物體間是怎樣傳遞的?”為主題,精心設計了探究實踐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實踐,幫助學生建構起相關科學概念。實驗中兼顧可行性和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思考。
2.借助學段目標和內容,深入研讀,設計科學合理、有創意、有趣味性的作業,讓教師精編的課時作業設計與教師備課有機融合,達成教、學、評一致,達到作業與學習探究的相輔相成。
3.為落實“雙減”,作業時長控制在5-20分鐘內,課堂練習約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
4.此次作業設計為隨堂練習和實踐拓展兩部分。隨堂練習主要檢驗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多為選擇題,少而精,適宜當堂完成。實踐拓展為課后實驗探索,讓學生或獨立,或在家長的指導下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實驗觀察或反復操作,并記錄下觀察所得,總結發現問題,通過實驗的過程能領略到科學神奇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必然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和信心以及再學習、再創造的熱情。設計此類型作業,題目難度要適宜、要具有可操作性。
5.設計科學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使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溫度與水的變化
(一)作業內容
6
1.課堂練習
圖1 圖2 圖3
(1)在標準大氣壓下(圖1),水沸騰時的溫度是( )℃,水結冰時的溫
度是( )℃。
A.90 B.100 C.37 D.0
(2)水沸騰后(圖2),停止加熱1分鐘,水的溫度會( )。
A.保持不變 B.上升
C.下降 D.先上升,后不變
(3)水沸騰后持續加熱,水的溫度會( )。
A.持續上升 B.基本不變
C.持續下降 D.先不變,后持續上升
(4)小明用水壺燒開水(圖3),水沸騰時會發生的現象是( )。
A.冒“白氣” B.水翻滾
C.產生大量氣泡 D.以上都是
2.實踐拓展
神奇的水和冰
一般情況下,當溫度低于0℃時,液態的水會變成固態的冰。如果讓你在高于0℃的室溫下讓水結冰,你能做到嗎
實驗材料:一瓶未開封的純凈水、冰箱。
實驗步驟:
(1)把一瓶未開封的純凈水靜置約4小時,然后輕輕地放入冰箱冷凍室,注意不要搖晃和撞擊,冷凍約2小時。
(2)輕輕地從冰箱冷凍室取出這瓶純凈(圖1),注意不要搖晃,觀察水的狀態(液態)。
7
(3)用力撞擊這瓶純凈水(圖2),觀察水的狀態(瞬間結冰)。
圖1 圖2
實驗原理:一般情況下,水會在0℃時結冰,前提是要有附著物。純凈水由于水質純凈,沒有附著物,就算冷凍數小時也不會結冰,但一撞擊就有了附著物,就會瞬間結冰。其實,每一片晶瑩的雪花也都包裹著一顆塵埃,塵埃就是雪花的
附著物。
在上面的實驗中,冷凍2小時的純凈水沒有結冰,是因為( )。
A.溫度不夠低B.沒有附著物
(二)時間要求:
課堂練習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左右,自主控制。
(三)評價設計
水平
評價指標
自評 互評 師評
規范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詳細 ☆☆☆☆☆ ☆☆☆☆☆ ☆☆☆☆☆
記錄。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有效溝通 ☆☆☆☆☆ ☆☆☆☆☆ ☆☆☆☆☆
交流,科學歸納探究規律。
拓展活動,聯系生活,學會將所 ☆☆☆☆☆ ☆☆☆☆☆ ☆☆☆☆☆
學的知識運用生活。
綜合評價等級 ☆☆☆☆☆
參考答案或提示:
1.課堂練習:(1)B D (2)C (3)B (4)D 2.實踐拓展: B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8
探究水的形態變化與溫度有度,水受冷(散熱)結冰,水受熱(吸熱)變成
水蒸氣。通過實驗驗證水加熱到 100℃變成蒸氣,溫度變化表示了熱量在傳遞。
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
第二課時 水的蒸發和凝結
(一)作業內容
1.課堂練習
(1)下列現象不屬于水的蒸發的是( )
A.濕衣服晾干 B.眼鏡起“霧” C.坑里的水變干 D.手上的水烘干(2)做菜時,鍋蓋內壁上會出現水珠。這個現象
稱為( )
A.凝結 B.蒸發
C.融化 D.結冰
(3)四個相同的燒杯盛有等量的水,分別置于下列環境中,水蒸發得最快的是( )。
A B C D
(4)夏天開著空調的汽車和冬天的汽車,車窗上都會出現水珠,水珠的
位置是( )
A.夏天在內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內表面
C.都在內表面 D.都在外表面
2.實踐拓展
9
“沙漠取水”
沙漠是極其缺水的地方,你知道探險家們是怎么在沙漠中取水的嗎
首先,他們會尋找一塊較濕潤的沙土,挖出一個深坑。接著,在深坑底部放入一個容器用來接水,坑口固定一層薄膜,然后在薄膜中間放一塊小石頭,使水滴匯聚至薄膜中心處。
我們也一起來模擬一下“沙漠取水”吧!
實驗材料:一袋較濕潤的沙土、一個水桶、保鮮膜、一個杯子、一塊小石頭。
實驗步驟:
(1)將沙土倒入水桶中,并在沙土中間挖一個坑將杯子放入坑中。
(2)將保鮮膜固定在水桶口,在其中心處放一塊小石頭。
(3)將整個裝置放在陽光下暴曬。
實驗原理:沙土中的水受到陽光照射 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遇到溫度
較低的薄膜 成小水珠。
(二)時間要求:課堂練習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左右,自主控制。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
規范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詳細 ☆☆☆☆☆ ☆☆☆☆☆ ☆☆☆☆☆
記錄。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有效溝通 ☆☆☆☆☆ ☆☆☆☆☆ ☆☆☆☆☆
交流,科學歸納探究規律。
拓展活動,聯系生活,學會將所 ☆☆☆☆☆ ☆☆☆☆☆ ☆☆☆☆☆
學的知識運用生活。
綜合評價等級 ☆☆☆☆☆
參考答案或提示:
1. 課堂練習:(1)B (2)A (3)C (4)B 解析:夏天,空調車內溫度
10
低于外部溫度,外部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發生液化現象,小水珠附著在玻璃
的外表面;冬天,空調車內溫度高于外部,車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發生液
化現象,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所以A、C、D不符合題意,只有B符合題意;
故選B。
2.實踐拓展:蒸發 凝結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溫度高低變化的關系,水溫越高,水蒸發越快。水蒸氣遇冷,
凝結成液態水,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明白水的蒸發和水蒸氣凝結成水的過程中有吸
熱與放熱的現象。
第三課時 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
(一)作業內容
1.課堂練習
(1)如右圖,將裝有涼水的試管放入熱水中,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涼水
和熱水的溫度。下列結論不能從該實驗中得出的是( )。
A.一段時間內,試管中的涼水溫度會升高
B.短時間內,燒杯中的熱水溫度會持續降低
C.涼水升高的溫度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
D.涼水與熱水溫度變化的原因是熱量發生了變化
(2)冬天的清晨,小明把冷的中藥包泡在一碗剛煮沸的熱水中加熱。
①短時間內,中藥包的升溫速度(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勻速上升 D.沒有規律
②出門前,小明忘記取出中藥包,到了晚上,中藥包一天中的溫度( )。
A.無變化 B.先升高,后降至室溫
C.一直降低 D.無法判斷
(3)“冰鎮西瓜”是將西瓜放入冰水中降溫,是夏日的一
道解暑佳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西瓜和冰水之間無熱傳遞 B.只有西瓜的熱量發生了變化
11
C.熱由冰水傳向西瓜 D.熱由西瓜傳向冰水
2.實踐拓展
“燒不壞”的紙杯
紙杯真的燒不壞嗎 下面,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實驗材料:一個紙杯、一根蠟燭、水、兩個小石塊。
實驗步驟:
(1)在紙杯中倒一些水,水不要太多,放在兩個小
石塊上。
(2)用點燃的蠟燭加熱紙杯底部。
實驗原理:紙的燃點約為180℃,而水的沸點為100℃。加熱的時候,水不斷
從紙杯上吸收熱量,水沸騰后,熱量又在水汽化的過程中散發掉了,紙杯溫度始
終為100℃,達不到燃點,也就不會燃燒啦!
你也來試試吧!
(二)時間要求:課堂練習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左右,自主控制。
(三)評價設計
水平
評價指標
自評 互評 師評
規范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詳細 ☆☆☆☆☆ ☆☆☆☆☆ ☆☆☆☆☆
記錄。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有效溝通 ☆☆☆☆☆ ☆☆☆☆☆ ☆☆☆☆☆
交流,科學歸納探究規律。
拓展活動,聯系生活,學會將所 ☆☆☆☆☆ ☆☆☆☆☆ ☆☆☆☆☆
學的知識運用生活。
綜合評價等級 ☆☆☆☆☆
參考答案或提示:
1. 課堂練習:(1)C (2)① A ② B(3)D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探究活動,測量分析,仔細觀察,明白熱通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
度低的物體,并趨向平衡。
12
第四課時 熱在金屬中的傳遞
(一)作業內容
1.課堂練習
圖1 圖2
(1)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 ( ) 。(圖1)
A.向一個方向 B.向兩個方向 C.向各個方向 D.無法確定
(2)在生活中,人們常用鐵鍋燒菜(圖2),鐵鍋主要通過( )的方式把
熱量傳遞給食材。
A.熱傳導 B.熱輻射 C.熱對流 D.無法確定
(3)下面是一根呈“S”形的銅條,在H點處用酒精燈加熱。A、B、C、D、E、F各點處的蠟會先后熔化。請寫出各點處蠟熔化的先后順序。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4)判斷:
①一般情況下,金屬傳熱的本領比木頭強。 ( )
②為了增強熱傳遞,電飯鍋全部是利用容易傳熱的材料制成的。 ( )
③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水是熱的良導體。 ( )
2.實踐拓展
看哪個先掉落
實驗材料:一根蠟燭、兩個木夾、蠟(或凡士林)、一根鐵絲、牙簽(若干)、
一盒火柴。
實驗步驟:
13
(1)把鐵絲固定在木夾上。
(2)將粘有蠟(或凡士林)的牙簽每隔一定距離粘在鐵絲上。
(3)用蠟燭給鐵絲(邊緣或中間)加熱,觀察牙簽掉落的順序。
寫一寫你的發現吧!
(二)時間要求:課堂練習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左右,自主控制。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
規范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詳細 ☆☆☆☆☆ ☆☆☆☆☆ ☆☆☆☆☆
記錄。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有效溝通 ☆☆☆☆☆ ☆☆☆☆☆ ☆☆☆☆☆
交流,科學歸納探究規律。
拓展活動,聯系生活,學會將所 ☆☆☆☆☆ ☆☆☆☆☆ ☆☆☆☆☆
學的知識運用生活。
綜合評價等級 ☆☆☆☆☆
參考答案或提示:
1.課堂練習:(1)C (2)A (3)D C E B F A (4) ①√ ②× ③×
2.實踐拓展:熱在金屬條上是從溫度高的部分向溫度低的部分傳遞的。用蠟
燭給鐵絲加熱,離蠟燭近的牙簽因蠟(或凡士林)先受熱融化掉落,遠的牙簽后掉
落。
14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實驗觀察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過程和方向,讓學生明白:熱量的傳遞
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了解三種熱的傳
遞方式: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并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解釋。
第五課時 熱在水中的傳遞
(一)作業內容
1.課堂練習
(1)研究熱在水中的傳遞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A.加熱時,試管口朝向沒有人的方向。B.加熱過程中,不能用手觸摸試管。C.在試管中加三分之二容量的清水,以便更清楚地觀察
到熱的傳遞過程。
D.借助感溫粉末能更清楚地觀察到熱的傳遞過程。
(2)在燒杯底部的一側加熱,燒杯內的水都會變熱。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
示熱量在燒杯中的傳遞方式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體在受熱時不能通過對流的方式傳遞熱量的是( )。
A.水 B.空氣 C.沙子 D.食用油
2.實踐拓展
看得見的液體對流
實驗材料:4個透明無蓋玻璃瓶、紅墨水、2張撲克牌、熱水和冷水。
實驗裝置:將4個透明玻璃瓶分為兩組,按照下圖所示組裝好實驗材料。
15
第一組 第二組
注意事項:為了更清晰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可在冷水瓶中加入紅墨水,并攪
拌均勻。冷水和熱水之間用撲克牌隔開。(安全提示:熱水溫度不要超過60℃)
快速抽去瓶子中間的撲克牌,你能看到什么現象?你能解釋其原因嗎?
(二)時間要求:課堂練習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左右,自主控制。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
規范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詳細 ☆☆☆☆☆ ☆☆☆☆☆ ☆☆☆☆☆
記錄。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有效溝通 ☆☆☆☆☆ ☆☆☆☆☆ ☆☆☆☆☆
交流,科學歸納探究規律。
拓展活動,聯系生活,學會將所 ☆☆☆☆☆ ☆☆☆☆☆ ☆☆☆☆☆
學的知識運用生活。
綜合評價等級 ☆☆☆☆☆
參考答案或提示:
1.課堂練習:(1)C (2)B (3)C
2.實踐拓展:
現象:慢慢地抽掉撲克牌后第一組沒變化,第二組紅墨水慢慢地往下沉,一
會兒功夫上下兩瓶水都變成了紅色。解析:第一組冷水在下面密度大,只會下沉,
熱水在上面密度小,只能上浮,所以顏色、溫度均無變化。第二組熱水在下面,
熱水的密度小,冷水的密度大,當它們互相接觸時,熱水會上升,冷水會下降,
在這一過程中就形成了對流,所以兩瓶水的顏色就變成一樣了,熱量也從熱水傳
16
遞到冷水中,最后溫度也變一樣了。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認識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熱在氣體中的傳遞方式,會記錄熱在水、空氣中
運動路線示意圖,歸納熱對流是使熱量由高溫流體轉移到低溫流體的現象。
第六課時 哪個傳熱快
(一)作業內容
1.課堂練習
(1)大小、形狀都相同的下列物體,傳熱最快的是
( )。
A.鐵棒 B.木棒
C.塑料棒 D.玻璃棒
(2)做不同金屬的傳熱性能實驗時,應選用相同( )的銅棒、鐵棒、鋁
棒來進行比較。
A.質量、體積 B.質量、顏色 C.大小、顏色 D.粗細、長短
(3)下列材料不適合用來制作鍋鏟手柄的是( )。
A.塑料 B.不銹鋼 C.木頭 D.硅膠
(4)用砂鍋煮食物,主要是因為( )。
A.砂鍋比較堅硬,不易碎
B.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保溫性好C.砂鍋的傳熱本領強,食物容易熟D.用砂鍋燉煮食物,味道更鮮美2.科學閱讀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最輕、最薄、最強韌、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新型納米材料,被
稱為“新材料之王”。
2004年,科學家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片,然后將薄片粘在一種特殊的膠帶上,
撕開膠帶,將石墨片一分為二。不斷地這樣操作,于是薄片越來越薄,最后他們
得到了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這就是石墨烯。
17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
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
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
材料。它在導熱材料界算是導熱性能最
佳的新型材料,現已在手機、平板電腦
電氣設備等高墻電子消費終端產品的設計和制造中廣泛應用。
目前的導熱材料主要分為金屬導熱材料和非金屬導熱材料。
根據上面的資料推斷,石墨烯屬于( )
A.金屬導熱材料 B.非金屬導熱材料
(二)時間要求:課堂練習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左右,自主控制。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
規范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詳細 ☆☆☆☆☆ ☆☆☆☆☆ ☆☆☆☆☆
記錄。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有效溝通 ☆☆☆☆☆ ☆☆☆☆☆ ☆☆☆☆☆
交流,科學歸納探究規律。
拓展活動,聯系生活,學會將所 ☆☆☆☆☆ ☆☆☆☆☆ ☆☆☆☆☆
學的知識運用生活。
綜合評價等級 ☆☆☆☆☆
參考答案或提示:
1.課堂練習:(1)A (2)A (3)B (4)C 2.實踐拓展:B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觀察比較不同材料物體導熱性能差異,能區分良導體和不良導體,并聯系生
活,分析良導體和不良導體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第七課時 做個保溫杯
(一)作業內容
1.課堂練習
18
(1)下列材料中,最適合做保溫材料的是( )。
A.鋼 B.銅 C.鐵 D.泡沫塑料
(2)熱水瓶能起到保溫的作用,是因為熱水瓶( )。
A.能產生熱量 B.能加快杯子內外的熱傳遞
C.能減緩杯子內外的熱傳遞 D.不會發生任何熱傳遞
(3)判斷:
①“保溫杯”能長時間保持杯內的水溫度不變。 ( )
②因為人穿衣服會感覺熱,所以冰棍被棉被包裹很快就會融化。 ( )
③設計一個好的保溫杯,我們要從減少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等多個角度
來考慮。 ( )
2.實踐拓展
護冰大挑戰
課堂上我們設計制作了一個保溫杯,認識了很多保溫
材料。現在,讓我們用以下這些材料做一個護冰裝置,以
減緩冰塊的融化。
可選材料:沙子、常溫水、紙屑、保鮮袋、一次性塑料杯、棉布。
趕快和小伙伴一起試一試吧!
(二)時間要求:課堂練習5分鐘,實踐拓展約20分鐘左右,自主控制。
(三)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 水平
自評 互評 師評
規范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詳細 ☆☆☆☆☆ ☆☆☆☆☆ ☆☆☆☆☆
記錄。
合作探究,小組討論,有效溝通 ☆☆☆☆☆ ☆☆☆☆☆ ☆☆☆☆☆
交流,科學歸納探究規律。
拓展活動,聯系生活,學會將所 ☆☆☆☆☆ ☆☆☆☆☆ ☆☆☆☆☆
學的知識運用生活。
綜合評價等級 ☆☆☆☆☆
19
參考答案或提示:
課堂練習:(1)D (2)C (3)①× ②× ③√
(四)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觀察常用材料的導熱性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深入了解生活中保溫、散
熱等技術的應用。既考查學生知識的運用和動手制作的能力,同時也檢驗學生控
制變量的能力,以及對實驗數據整理分析的水平。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1.選擇題
(1)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發加快的是( )。
A.把水果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B.把濕衣服晾在陽光下
C.用電吹風將濕頭發吹干
D.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
(2)冬天,人們喜歡用熱水袋取暖,這種傳熱方式稱
為( )。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D.無法確定
(3)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了熱傳遞,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
( )。
A.質量 B.體積
C.溫度 D.形狀
(4)冬天,用手觸摸戶外的鐵塊和木塊,會感覺到鐵塊比木塊冷,這是因
為( )。
A.鐵塊的溫度比木塊低
B.鐵塊比木塊容易傳熱
C.鐵塊比木塊光滑
D.鐵塊比木塊堅硬
20
(5)探究熱在水中的傳遞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燒杯底部的水受熱后向上流動,冷水向下流動
B.用感溫粉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到水的流動
C.加熱試管或燒杯中的水時,水量不應該超過其容量的三
分之一
D.燒杯底部的水受熱后在底部不斷地循環流動
(6)下列現象中,由于熱傳遞使物體升溫的是( )。
A.古時候人們用鉆木取火的方法獲得火種
B.跑步后人會滿頭大汗
C.雙手反復摩擦后變熱了
D.把手伸到熱水中會感到熱
(7)下列現象屬于水的蒸發的是( )。
A.冰塊慢慢變成水
B.濕衣服慢慢變干
C.打開熱水瓶木塞時,瓶口冒出“白氣”
D.揭開熱水壺的蓋子,蓋子內側有許多小水珠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只能向一個方向傳遞
B.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只要有溫度差,就會發生熱傳遞
C.熱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傳遞方式都是一樣的
D.物體的傳熱本領跟物體的溫度有關
(9)關于水的三態變化,下列現象中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A.夏天車內開著空調,擋風玻璃的外側會起霧B.冬天的早晨,菜地里一片白茫茫的霜C.夏秋季節的清晨,草上出現露珠D.熱騰騰的火鍋上直冒“白氣”
(10)熱水瓶能較好地保溫,主要是因為( )。
A.內膽是雙層的 B.外層是熱的不良導體C.內膽是玻璃材料 D.雙層內膽中間是真空的
21
無熱傳導和熱對流
2.填空題
(11)水的溫度下降到 ℃時,水開始結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是℃。
(12)水的溫度上升到 ℃時,水開始沸騰,沸騰過程中溫度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13)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作 ,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作 。
(14)熱傳遞的方式主要有 、 、 。
3.探究題
(15)將下列材料進行分類。(填序號)
①銅 ②鐵 ③玻璃 ④鋁 ⑤木頭 ⑥陶瓷 ⑦棉花 ⑧不銹鋼 ⑨空氣 ⑩水
熱的良導體 熱的不良導體
(16)小明做“探究熱在金屬中如何傳遞”的實驗:將一根鐵絲固定在兩個鐵架臺上,在鐵絲上每隔一定的距離用凡士林粘上一根火柴棒,火柴頭向下懸掛,然后用酒精燈加熱鐵絲的一端,如右上圖所示。
①在實驗中,小明觀察到 (填“A”“B”“C”或“D”)火柴棒最先
掉落,且火柴棒掉落的先后順序為 。
②由此可以證明熱是從溫度較 的一端向溫度較 的一端傳遞
的。熱在鐵絲上的傳遞方式為 。
③下列現象中的傳熱方式與本實驗相同的是( )。
A.冬日,小明在院子里曬太陽,感覺暖洋洋的
22
B.小明打開空調,房間里一會兒就熱了C.小明和爺爺一起圍坐在火爐旁,感覺很暖和D.小明捧著一杯熱水,手馬上變熱了(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
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
作業目標 時間
了解 理解 應用
(1) 選擇題 2 √ √ 容易 原創
(2) 選擇題 3 √ √ 容易 原創
(3) 選擇題 3 √ √ 容易 原創
(4) 選擇題 3 √ √ 容易 原創
(5) 選擇題 3 √ √ 中等 改編
(6) 選擇題 3 √ √ 中等 改編
(7) 選擇題 2 √ √ 容易 改編 30 分鐘
(8) 選擇題 1、3 √ √ 較難 選編
(9) 選擇題 2、3 √ √ 較難 選編
(10) 選擇題 4 √ √ 中等 改編
(11) 填空題 1 √ √ 中等 原創
(12) 填空題 1 √ √ 中等 改編
(13) 填空題 2 √ √ 容易 原創
(14) 填空題 3 √ √ 容易 原創
(15) 探究題 3 √ √ 中等 改編
(16) 探究題 1、2、3 √ √ 較難 選編
(三)評價設計
附參考答案:
(1)A(2)A (3)C (4)B (5)D(6)D(7)B(8)D(9)B(10)D
(11)0 0(12)100 不變(13)蒸發 凝結(14)熱傳導 熱對流 熱輻射(15)①②④⑧;③⑤⑥⑦⑨⑩ (16)①A A B C D; ②高 低 熱傳導;③D
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理塘县| 沅江市| 竹山县| 两当县| 沧源| 呼伦贝尔市| 达州市| 宣威市| 建始县| 桦川县| 盘山县| 湄潭县| 湾仔区| 湄潭县| 延庆县| 永仁县| 高平市| 光泽县| 房产| 安化县| 平乐县| 津市市| 新龙县| 定边县| 阳山县| 茌平县| 恩施市| 平潭县| 抚宁县| 刚察县| 东平县| 屏边| 怀宁县| 康定县| 延安市| 永昌县| 靖边县| 霍林郭勒市| 武夷山市|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