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1動能 勢能 機械能02一、學習目標1.通過探究,知道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概念和決定因素,并能解釋簡單現象;2.知道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3.提升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二、預習導學1.根據課本P34頁圖12-7猜想, 越大,物體的彈性勢能就越大。2. 叫作彈性勢能;叫作重力勢能。3.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有 和 。4.同學們所用的筆,有些在靠近筆端的地方裝有一個輕質彈簧(如圖所示)。小文和小軍各自拿自己裝有彈簧的筆玩彈筆游戲.結果發現小軍的筆彈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筆彈起的高度與筆內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小有關,那么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關呢?小文猜想:①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關;②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小文利用兩個材料和外形都完全相同的彈簧A和B、一個小鋼球、一個輕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此實驗是為了驗證猜想_______,實驗中彈性勢能的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來體現的。三、合作探究1.探究“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的關系”實驗中,根據什么來判斷彈性勢能的大小?試著對該實驗下結論。2.閱讀課本P35頁活動12.2“模擬打樁”,完成對應問題。思考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有哪些?3.小組交流:小明利用裝有細沙的盒子、小桌、砝碼、木塊等器材,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其過程如圖所示:(1)小明通過觀察什么來判斷重力勢能的大小 (2)比較甲、乙兩圖中的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3)圖乙和圖丙探究的問題是什么 4.什么是機械能?一個物體可以既有動能又有勢能嗎?舉例說明。四、反饋提升1.請同學們判斷下列物體具有的能量:動能、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足球場上奔跑的運動員 ( ) 從飛機上投出的炸彈 ( )被電風扇吹動的空氣 ( ) 游動的魚 ( )拉長的橡皮筋 ( ) 高山上的大石頭 ( )2.“殲15”艦載機從3000m高空勻速降落到“遼寧號”航空母艦的過程中( )A.動能減少,重力勢能減少 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少C.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少 D.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3.某同學在體育活動中,從鉛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況猜想到: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質量、下落高度和運動路徑有關。于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大小、形狀相同的A、B、C、D四個鉛球,其中A、C、D三球的質量為m,B球質量為2m,讓A、B兩球從距沙表面高H靜止下落,C球從距沙表面高2H靜止下落,D球從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彎曲管道上端靜止滑入,最后從管道下端豎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運動的能量損失不計)。實驗測得A、B兩球陷入沙深度分別為h1和h2,C、D兩球陷入沙深度均為h3,且h1<h2<h3。(1)本實驗中,鉛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來反映的;(2)比較A、B兩球,發現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較A、C兩球,發現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較C、D兩球,發現兩球運動的路徑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運動的路徑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五、學習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