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牛頓第一定律【學習目標】1.能大致敘述發現牛頓第一定律的歷史過程,并能作出初步評述。2.能清楚地描述伽利略關于力與運動的觀點,以及對應設計出的理想實驗和相應的推理結論。3.準確描述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并能對定律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體會定律深刻的思想性及認識問題的本質性。4.能舉例說明物體的質量是其慣性大小的量度。【學習重難點】1.理解力與運動的關系。(重點)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認識慣性與質量的關系。(重點)3.慣性與質量的關系(重點)【預習新知】(一)理想實驗的魅力伽利略的理想實驗①(實驗事實)兩個斜面,小球從一個斜面的某一高度滾下,將到達另一個斜面的某一高度②(科學推想)若另一個斜面光滑,則小球一定會滾到另一斜面的 高度③(科學推想)若降低另一個斜面的坡度,則小球 高度,不過,在另一個斜面上將滾得更遠④(科學推想)若把另一個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則物體將 。理想實驗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的一種科學方法。練習1:伽利略理想實驗將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能更深刻地反映規律,有關的實驗程序內容如下:(1)減小第二個斜面的角度,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要達到原來的高度。(2)兩個對接的光滑斜面,使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3)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釋放的高度。(4)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處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續的勻速運動。請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屬于可靠事實,還是通過思維過程的推論,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事實2→事實1→推論3→推論4 B.事實2→推論1→推論3→推論4C.事實2→推論3→推論1→推論4 D.事實2→推論1→推論4(二)牛頓第一定律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明確了慣性的概念.揭示了物體所具有的一個重要屬性——慣性,即物體總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定律指出,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正因為如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2)明確了力的含義.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3)定性地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系.任何物體只要運動狀態保持不變,它所受的合外力必然為零;反之,如果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那么物體必受到了不為零的合外力.例3 關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速度大的物體不能很快地停下來,是因為物體的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B.靜止的火車啟動時,速度變化慢,是因為靜止的物體慣性大的緣故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殺,是因為乒乓球的慣性小D.在宇宙飛船中的物體不存在慣性(三)慣性與質量1、物體 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的 ,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是否受力均無關; 是慣性大小的量度, 越大,慣性就越大; 越小,慣性就越小。①任何物體都有慣性,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錯誤的說法:只有在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的狀態時才有慣性)②慣性不是一種力(錯誤的說法:物體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所以要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③慣性有大小,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慣性就大;或者說: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錯誤的說法:速度大的物體慣性大)練習2:一列在平直鐵路上勻速行駛的火車,當車廂里的人看到車廂內水平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前運動時,說明火車是突然加速還是突然減速運動?【重難探究】在足球場上,為了不使足球停下來,運動員帶球前進必須不斷用腳輕輕地踢撥足球(如下圖甲)。又如為了不使自行車減速,總要不斷地用力蹬腳踏板(如下圖乙)。這些現象不正說明了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嗎?那為什么又說“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提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如果足球不是在草地上滾動,而是以相同的初速度在水平的水泥地板上滾動,它將會滾出比草地上遠得多的距離,這說明了由于阻力的存在才導致足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所受阻力大,運動狀態很快發生改變;足球在水泥地面上滾動時所受阻力小,運動狀態改變得慢,但終究還是要停下來。在盤帶足球時,人對足球施加力的作用,恰恰是起了使足球已經變小的運動速度再變大的作用。自行車的例子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兩個例子都充分說明了阻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物體的速度變小),動力也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物體的速度變大),即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要點提煉1.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意義:(1)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受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就一定發生改變,并且產生加速度。②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若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者保持靜止狀態。(2)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的一種屬性——慣性,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2.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三種情況:(1)速度的方向不變,只有大小改變。(物體做直線運動)(2)速度的大小不變,只有方向改變。(物體做勻速曲線運動)(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時發生改變。(物體做變速曲線運動)特別提醒(1)牛頓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與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是等效的。 (2)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它是在理想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的。(3)牛頓第一定律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中的運動,在非慣性參考系中不適用。思維升華:牛頓第一定律巧應用(1)由“因”索“果”:在判斷力與運動之間的關系時,一定要把握準牛頓第一定律的含義,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由“果”索“因”:如果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則物體必然受到不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所以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以及如何改變,應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3)應用步驟:應用牛頓第一定律解釋有關現象時,一要看物體原來的運動狀態,二要看物體現在的受力情況及所受合力是否為零,最后判斷由于物體具有慣性將會出現的現象。探究:對慣性概念的理解情境導入錘頭松了,把錘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擊幾下,錘頭就套緊了,為什么?試解釋其中的原因。提示:錘與柄原來都處于運動狀態,柄撞在凳子上受到阻力作用,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就停止了運動,錘頭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這樣錘頭就繼續向前運動緊套在錘柄上了。1.慣性與質量的關系(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2)慣性與物體受力情況、運動情況及地理位置均無關。(3)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2.慣性與力的關系(1)慣性不是力,而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性質,因此說“物體受到了慣性作用”“產生了慣性”,“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越大,運動狀態越易改變;慣性越大,運動狀態越難改變。(3)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無關。3.慣性與速度的關系(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性質,其大小僅由物體質量決定。(2)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和物體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均無關。4.慣性與慣性定律的關系(1)慣性不是慣性定律,慣性沒有條件限制,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2)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運動所遵守的一條規律。特別提醒(1)在不受力(或合外力為零)的條件下,慣性表現為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2)在受力條件下,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運動狀態越難改變。思維升華:慣性理解兩注意(1)注意一個“一切”,即一切物體具有慣性;(2)注意一個“唯一”,即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鞏固訓練】1.打水漂是人類最古老的游戲之一。如圖所示,僅需要一塊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使它水平飛出,瓦片擦水面飛行,不斷地在水面上向前彈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瓦片飛出時的初速度越大,它的慣性一定越大B.瓦片飛行時所用時間越長,它的慣性一定越大C.瓦片飛出去的距離越長,它的慣性一定越大D.瓦片的質量越大,它的慣性一定越大2.“復興號”高鐵在某段水平軌道上勻速行駛,假設高鐵上固定著盛滿水的紙杯。若突然發現紙杯中的水向右灑出,如圖所示,則關于高鐵在此種情況下的運動,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高鐵勻速向左運動 B.高鐵可能突然向左加速運動C.高鐵可能突然向左減速運動 D.高鐵可能突然向右加速運動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D正確。2.答案:B解析:若高鐵勻速向左運動,則水也勻速運動,速度相等,水不會從紙杯中灑出,故A錯誤;高鐵突然向左加速,由于慣性,水還沒有來得及加速,所以高鐵向左的速度大于水向左的速度,可以出現題圖所示情況,故B正確;同理可知,D錯誤;高鐵突然向左減速,由于慣性,水還沒有來得及減速,所以高鐵向左的速度小于水向左的速度,水應向左灑出,故C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