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道德與法治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第一框 創新改變生活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知道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部創新史,從而增強文化認同,提高文化自信,培養民族自豪感2.道德修養:體會創新改變我們的生活,增強對創新的好感,熱愛創新,增強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修養。3.法治觀念:體會創新與美好生活的內在聯系,時刻遵循在法律的架構內創新4.健全人格: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創新型人才。5.責任意識: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同時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志為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努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新知導入欣賞:創新的力量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創新改變生活》自主學習請同學們在5分鐘之內閱讀完教材P14—19,思考以下問題,并將答案在課本上劃出。1、如何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創新?2、創新對個人和社會有何作用?3、創新有何重要性?(或為什么要創新?)4、科學技術有何重要性?5、改革與創新的關系是怎樣的?第一目第一目感受創新運用經驗創新來源于生活。將廢舊物品重新利用,不僅有助于環保,而且充滿創新樂趣。利用廢舊輪胎養花用包裝紙制作臺燈用飲料瓶制作手工藝品用廢舊羽毛球制作創意作品(1)生活處處有創新!新知講解創新的特征?(2)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①:從無到有的發明創造,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從無到有對已有成果的改進新知講解中國古代:銅錢支付、白銀支付、紙幣支付新中國成立后:支付使用票證+現金、刷銀行卡支付……新知講解創新的特征?②不局限于科技領域,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農業生活天文工藝制度新知講解③不只是靈光乍現的頓悟,更需年復一年的積累;④是個人的創意行為,也是團隊、集體的創造活動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屠呦呦團隊經過數百次實驗和190次失敗后,1971年10月4日,成功得到青蒿中性提取物“191號樣品”。1972年11月8日,獲得抗瘧有效單體的提純物質青蒿素。課堂筆記筆記區:創新的特征?A1方式:從無到有的發明創造,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A2領域:不局限于科技領域,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A3產生:不只是靈光乍現的頓悟,更需年復一年的積累;A4主體:是個人的創意行為,也是團隊、集體的創造活動。新知講解1、如何正確認識創新 P15(1)生活處處有創新。(2)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①創新不只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還可以是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②創新不局限于科技領域,還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③創新不只是靈光乍現的頓悟,更需要年復一年的積累;④創新是個人的創意行為,也是團隊、集體的創造活動。新知講解3、創新的作用?A.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B.創新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C.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讓我們勇敢面對挑戰,激發潛能,超越自我。創新對個人的作用?P16ABC新知講解(2)創新對社會的作用扶貧大數據平臺是在移動互聯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為響應國家政策消滅貧困而建立的一站式管理服務平臺,該平臺的建立打破了地區、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讓分散的碎片化信息“牽手互聯”,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比對分析與綜合評估,提高扶貧工作效率,實現精準扶貧完成省、市、縣、鎮(鄉)、村、戶6級聯動。思考: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打通扶貧路上“最后一公里”,體現了創新的什么作用?①知識的創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大數據為政府提供科學、高效、簡捷的扶貧解決方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新知講解(2)、 創新對社會的作用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以及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思考:雜交水稻技術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體現了創新具有什么作用?②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新知講解(3)創新對生活的作用智能手機各種支付方式手機改變生活,生活因手機而更美好。互聯網改變世界,世界因互聯網而更精彩。創新帶來手機和互聯網,手機、各種支付方式和互聯網因創新而不斷發展。創新讓生活更美好,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課堂筆記3、創新的作用①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創新點燃激情;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激發潛能,超越自我。(個人)②生活的每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知識創新提供新思想新方法;技術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制度創新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社會)③創新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生活)第二目第二目創新引擎新知講解4、創新的重要性?(為什么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民族稟賦。 (P14引言)新知講解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第四次信息革命: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科技革命的創新歷程說明了什么?②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角度)(歷史縱向)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P14引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存力(補充)新知講解從各國的做法中,我們得出什么結論?2016年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③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世界角度)④ 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國家角度)新知講解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加快在5G領域的研發布局,說明了什么?中國積極開展5G全面建設和商用,不斷加快出臺5G相關政策,積極開展5G技術研發、標準和產業化布局,2020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最早提出并系統實施5G國家戰略,在5G技術研發、商業應用以及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歐洲推行5G+工業4.0戰略,搶占5G網絡安全“橋頭堡”;日本注重5G研發和標準布局,韓國率先提出5G商用服務。拓展提升勞動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了瓶頸,舊的生產函數組合方式已經難以持續,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因此,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第一條重大舉措就是科技創新,第二條就是突破產業瓶頸。我們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能不能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加以認識,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集合優勢資源,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的“揭榜掛帥”體制機制,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制,適合部門和地方政府牽頭的要牽好頭,適合企業牽頭的政府要全力支持。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閱讀以上材料,我國經濟發展遇到哪些新問題?需要怎樣解決?⑤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探究分享閱讀探究與分享P18,結合圖片“深圳,四十年的蛻變”,思考下列問題。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興的城市。從深圳的發展中你得到什么啟示?⑥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拓展提升視頻欣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國思考:為什么我國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知講解為什么我國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國家角度、現實橫向)新知講解激發促進指向過去,意味著要與時俱進,要破舊指向未來,意味著要立新改革中創新,創新中發展!實現什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課堂歸納4.我國為什么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為什么重視創新?)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②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④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⑤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⑥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知識歸納5.創新與改革的關系(2)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3)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1)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攻堅克難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知識歸納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民族稟賦。 (P14引言)②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角度、歷史角度)③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世界角度)④ 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國家角度)為什么說創新是引擎?創新的作用⑤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補充⑥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改革創新使中國走向富強知識提升中學生應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創新能力樹立理想,培育責任感努力學習,勤動腦、勤動手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發揚創新精神積極參加創新活動課堂小結創新改變生活感受創新創新引擎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的作用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我們需要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課堂練習1.“我做過一個夢,夢中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團隊,在人類反饑餓史的戰役中,又贏了漂亮的一仗。這一事實再次證明( )A. 科技進步與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經濟的進步B. 只要有專家指導,科技創新就能取得新的突破C. 任何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一定能成就事業D. 只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奮斗目標就能變成現實A課堂練習2.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發展離不開改革,還需要創新”。下列關于改革和創新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②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③改革是發展的前提,創新是發展的保障④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課堂練習3.(2023年湖南省岳陽)“感動岳陽·十大同心人物”陽岳球,帶領當地一批新式農民,引進新品種、打造新品牌,共同繪就一幅“鄉村集體致富圖”,他因此獲得了首屆“全國十佳農民”榮譽稱號。該事例啟示我們( )①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向身邊的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②集體的力量決定于成員數量的多少,要把分散的個人力量匯聚起來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通過創新讓生活變得更美好④責任是一個人分內的事情,要積極履責以獲取豐厚的社會回報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榜樣的作用、創新改變生活。①③:陽岳球帶領當地一批新式農民,引進新品種、打造新品牌,共同繪就一幅“鄉村集體致富圖”,啟示我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向身邊的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通過創新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故①③說法正確;②: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故②說法錯誤;④:承擔責任不是為了獲取豐厚的社會回報,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課堂練習4.(2023年北京)打開手機軟件,系統自動讀屏,并一一給出語音提示。看新聞,靠文字識別技術“讀”出資訊;想購物,圖片轉語音“描繪”商品詳情……借助信息無障礙技術,視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聯網產品。這說明(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B.網絡豐富日常生活,“信息節食”很重要C.技術使網絡環境更加便利、包容、溫暖D.信息無障礙建設成為各行業的自覺行動【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創新讓生活更美好。C:分析題文,自動讀屏、語音提示、文字識別、圖片轉語音、信息無障礙技術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技術使網絡環境更加便利、包容、溫暖;C正確;A:題干沒有體現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A不符合題意;B:“信息節食”在 題干中沒有體現;B不符合題意;D:信息無障礙建設并沒有成為各行業的自覺行動;D錯誤;故本題選C。課堂練習5.(2023年貴州省黔西南州)2023年我國科技創新再創佳績:首套高溫超導電動懸浮試驗系統完成首次懸浮運行、成功發射第五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國產大飛機C919大型客機成功完成商業載客首飛、神州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取得這些科技創新成果主要得益于我國( )A.已完全建成創新型國家B.擁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C.引進世界先進科學技術D.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D:分析題文,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巨大成就,這主要得益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D正確;A:這是成就,這不是原因,A不符合題意;B:我國并沒有擁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B錯誤;C:主要靠我國自主創新,不是靠引進世界先進科學技術;C錯誤;故本題選D。課堂練習6.(2023年四川省遂寧)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首次應用的測控系統即便無人值守,也可以通過自己“思考”和“判斷”操控航天器。專家說:“新系統具有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鉗制”。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創新是個人行為,也是團隊的創造活動②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③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④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創新的相關知識。②③:國家高度重視創新。題干中,“新系統具有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鉗制”,這說明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故②③正確;①④:選項說法正確,但是不符合題意,故排除①④;故本題選C。資料卡1.創新的作用?(1)個人: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讓我們勇敢面對挑戰,激發潛能,超越自我。(2)社會:①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知識的創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生活財富。制度的創新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②創新讓生活更美好。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資料卡2.為什么要堅持創新發展?(1)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歷史縱向)(2)時代發展呼喚創新。當前,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現實橫向)(3)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我國現狀)3.改革和創新的關系?(1)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2)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中國正走在通往強國民富的創新路上。知識提升創新推動人類向前發展知識提升了解未來雄安新區的創新發展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九上道法創新改變生活課件(42張PPT+視頻素材)2023.pptx 3分鐘帶你了解“未來之城”雄安新區.mp4 創新推動人類發展.avi 創新的力量.mp4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