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視頻:真實的狼孩狼孩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嗎?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01你是如何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一名中學生的?回顧成長歷程:父母的撫育老師的培養同伴的幫助社會環境的熏陶價值觀日漸養成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升規則意識不斷增強生物個體社會人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交流分享:食物、學習用品、衣服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行食衣住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物質支持我們的精神生活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精神滋養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筆記: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②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養成親社會行為02視頻:致敬風雨中為人民“撐傘”的逆行者234萬人次青年志愿者投身防汛救災工作截至8月13日,全團共組織青年突擊隊1.9萬余支,發動青年志愿者234萬人次投身防汛救災工作,募集資金、物資1.6億余元支持防汛救災。共青團北京市委組織百余支志愿者隊伍、5000余人參與志愿服務,51支企業青年突擊隊在應急搶險、隱患排查、通信保障、轉移群眾、河道疏浚等方面發揮作用。黑龍江全省成立抗洪搶險青年突擊隊568支,1.2萬余名青年突擊隊隊員抵達災區一線。為人民“撐傘”的逆行者是什么行為?他們身上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交流分享: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含義: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表現:視頻:一場水災,讓我們記住了這些“關鍵詞”參與抗洪救災的人們的這些行為有什么意義?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意義) 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 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中學生可以參與的親社會行為有哪些?你是如何養成這些親社會行為的?交流分享:舉例:我們中學生可以參與的親社會行為有哪些?關愛老年人做志愿者觀看新聞幫助他人無償獻血社會實踐愛心捐款寬以待人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養成親社會行為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養成親社會行為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什么是親社會行為1.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都是別人創造的,由別人傳授給我們的……”這說明( )①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②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離不開人③人的全面發展,是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的④個人是社會中的人,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2. 人們帶上家人和朋友,來到革命勝地,瞻仰紅色遺跡,聆聽革命故事,在緬懷革命前輩的同時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這表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能( )A.解決衣食住行B.獲得物質支持C.獲得精神滋養D.擴大自身影響C3. 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我們要積極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場景與題干主旨相符的是( )①為方便自己將共享單車推進樓道②就垃圾分類向環保部門提建議③因復習功課不參加學校的研學活動④利用周末到敬老院看望老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道德與法治部編版下節課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在社會中成長 課件.pptx 一場水災,記住這些關鍵詞.mp4 為人民撐傘的逆行者.mp4 真實的狼孩!.mp4 社會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