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權利受到制約和監督》第一課時教學反思課標要求: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知道憲法和法律規定了國家機關的職責,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能為。道德修養:知道國家機關在法定范圍內,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為我們提供服務。法治觀念:了解我國國家機關的職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權力。健全人格:能夠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明確行政辦事流程。責任意識:了解一站式服務、“12345” 公共服務系統的各項便民利民措施,體會政府服務于民的宗旨,增強維護國家安定和社會秩序的責任感。話題一:《權利行使有邊界》教學反思本話題重點分析了國家機關職責的來源和要求,即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讓學生了解必須在法定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各機關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服務于人民,維護國家安定和社會秩序。本話題可以分為三部分內容。其一,憲法和法律規定了國家機關的職責。本部分內容由教材第62頁組成,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機關的權力及其行使是由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的,我們比較熟悉的公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教育管理部門等行使的行政權力是由法律規定的。通過活動園“改普校園周邊環境”問題的討論,學生進步了解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約束。其二,國家機關要在法定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本部分內容由教材第63頁組成,引導學生認識國家機關如何行使權力,明確不履行、少履行、慢履行、超越范圍四種行為都不符合要求。借助相關鏈接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步體會行政機關職責有范圍、有要求其三,各機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本部分內容由教材第64- -65 頁組成,引導學生明確國家機關職能分工不同,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借助“一站式”行政服務的討論活動和“12345”的政府熱線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行政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履行職責的共同目的是服務于民,維護國家安定和社會秩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