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導學案)【2022年課標】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通過了解甲骨文、青銅銘文、其他文獻記載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隸制特點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與發展。【學習目標】1.了解夏、商、西周青銅制造業的基本史實和特點,知道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發現的基本史實和影響,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點。2.初步認識、理解夏、商、西周時期高度發達的文明,明確中華民族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強大生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甲骨文的地位、價值、造字特點;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特點學習難點:青銅器的文化價值;甲骨文的造字特點。【思維導學】【核心背記】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我國在 的多個遺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銅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銅容器殘片,甘肅 遺址出土了距今約4000年的銅鏡。2.商朝以后,青銅器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 及軍事等方面,功能也由 等發展到 ,更成為王公貴族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象征,其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 。3.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不僅種類豐富,數量眾多,而且制作 。當時的工匠已準確地掌握了銅、錫、鉛的比例,用來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鑄造技術采用“ ”,包括制模、雕刻紋飾、翻制泥范、高溫焙燒、澆注液態金屬、加工修整等工序。到商代后期,青銅鑄造業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能夠鑄造出 。如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重達832.84千克。二、甲骨文記事4.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 首次發現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陽殷墟、陜西、山東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時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約 ,單字計 個以上,已經識別的字在1500個以上。5.甲骨文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祭祀、 、 、官制、刑法、 、天文歷法等。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開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6.甲骨文使用 、指事、會意、形聲等多種造字方法。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圖形、線條把物體的外形特征勾畫出來。甲骨文中約40%是象形字。 是用一種指示性符號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7.形聲最為進步,用聲符來注音,用一個字表示類別,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現代漢字很多都是 字。【知識延伸】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演變歷程【易錯易混】1.商周既有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甲骨文,也有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也叫銘文或鐘鼎文)。2.鐘鳴鼎食:“鐘”和“鼎”分別為商周時期青銅樂器和食器,后發展為禮器,是王公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征。3.青銅文明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明發展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等都有所發展,不僅僅是指青銅鑄造業的發展。4.中國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出現了青銅器。商周時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5.傳說黃帝時期倉頡已經創造了文字,只是目前沒有任何出土文物可以證明;目前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重難點突破】1.青銅器制作工藝高超的表現。(1)工匠已準確地掌握銅、錫、鉛的比例,采用“泥范鑄造法”,經過制模、雕刻紋飾、翻制泥范、高溫焙燒、澆注液態金屬、加工修整等工藝制成。(2)商代后期,青銅鑄造業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能夠鑄造出大型器物。2.甲骨文的歷史地位。(1)甲骨文記載內容豐富,包括祭祀、戰爭、農業、狩獵、畜牧業、數字、地理、官制、刑法、醫藥、氣象、天文歷法等方面的內容,為我們了解商代生活,提供了寶貴資料,它的發現意義重大。(2)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單字共有4 500個,已識1 500余字,公認千余字。甲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首先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王朝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后世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又是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古代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分層作業】(一)、夯實基礎1.某中學七年級歷史興趣社團對青銅器的歷史進行研究性學習。下列哪一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器( )A.司母戊鼎 B.利簋及銘文 C.四羊方尊 D.三星堆青銅面具2.夏、商、西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精神文明的表現是甲骨文的應用,而物質文明的集中表現則是( )A.人工取火 B.原始陶器 C.青銅鑄造 D.瓷器燒制3.傳說蠶叢是蜀地首先稱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圖所示文物與蠶叢形象吻合。由此可見( )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縱目面具A.傳說與神話都是真實的歷史 B.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C.考古是了解歷史唯一真相 D.傳說的歷史價值遠超考古發現4.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古代工匠秉持著追求極致、追求品質的精神,鑄造了下圖所示兩件絕世的青銅精品。它們鑄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5.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銅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與黃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銅人像等在黃河流域則鮮見。青銅器器形雖然明顯效仿中原商文化風格,其組合卻有別于鼎、爵、觚的商文化系列而凸顯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據此可知( )A.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 B.西南地區手工業水平領先世界C.奴隸社會君主專制強化到頂峰 D.各地區文明都源自于中原文化6.林語堂在《如何理解中國人》中說:“中華民族有三座長城,第一座長城是從秦始皇開始修建的防御工事萬里長城,第二座長城是指漢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黃帝時期,倉頡造字7.以下是漢字“中國”演變的歷程,據此可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A.漢字的傳播影響廣泛 B.漢字的演變趨勢由簡到繁C.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 D.漢字的造字方式固定單一(二)、鞏固提升8.學者張帆指出,商朝青銅文化不僅出現于殷商統治的中心地區,很多距離較遠的方國也都有青銅器出土。這些青銅器程度不一地表現出一些地域特色,但就主體而言與中原青銅文化存在聯系。這一現象反映出( )A.統一多民族國家已經建立 B.華夏文明逐漸四向延伸C.分封制得以普遍推行 D.諸侯征戰推動文化交流9.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面的時間尺中,發生在①所對應朝代的史實是( )A.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B.司母戊鼎的鑄造 C.都江堰的修建 D.郡縣制度的確立10.有些青銅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稱這種文字為金文。金文從商代中晚期開始出現,數量較少;周代青銅器上文字數量明顯增加。金文的內容涉及祭祀典禮、政治、軍事、經濟、法律訴訟、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青銅金文的歷史價值在于( )A.便于了解商周時期青銅器功能的變化 B.見證了中國古代文字發展的重要階段C.提供了研究商周社會狀況的實物史料 D.突顯了西周時期青銅鑄造業水平領先11.以玉為美、以玉為貴、將玉比德、崇尚玉,是中華文明的特點之一。下面出土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證中華文明( )A.先進豐富 B.穩定發展 C.多元一體 D.民族交融12.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下圖漢字“馬”的演變過程體現出中華文明的( )A.多樣性 B.凝聚性 C.吸納性 D.連續性13.文字對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1921年,胡適提出:“東周以前的歷史,是沒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適這一觀點最有力的證據是( )A.殷墟遺址發現甲骨文字 B.良渚遺址出土精美玉器C.河南二里頭遺址的發掘 D.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紙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河姆遺址出圖的骨耜圖1 圖2(1)據材料一,寫出圖1的工具的制作方法。請寫出圖2使用的原始行業。材料二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圖3 圖4(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判斷兩幅圖片所屬的朝代和它們的價值。(3)綜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們研究和了解真實歷史的可靠來源以及上述材料體現的共同主題。(三)、沖刺中考15.(2023·吉林長春·統考中考真題)下列文物可以入選博物館“宅茲中國——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 ) A.司母戊鼎 B.五銖錢 C.擊鼓說唱俑 D.青瓷蓮花尊16.(2023·四川甘孜·統考中考真題)圖是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現的文字。據此可以推斷當時( )甲骨文現代漢字 絲 桑 蠶 帛A.青銅農具普及 B.等級制度嚴格 C.商業貿易發達 D.絲織業已產生17.(2023·新疆·統考中考真題)精美的歷史文物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文物體現的是( ) 利簋 四羊方尊 青銅面具A.炎黃時期的創造發明 B.商周時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 D.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18.(2023·廣西·統考中考真題)目前已出土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包括禮器、樂器、兵器、貨幣、裝飾藝術品等。由此可知,該時期的青銅器( )A.數量眾多 B.種類豐富 C.工藝高超 D.分布廣泛19.(2023·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相關研究表明,在創造這種文字時,最早使用的方法是( )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形聲【核心背記】1、黃河流域,齊家文化2、祭祀,食器,禮器,等級界限3、工藝高超,泥范鑄造法,大型器物,司母戊鼎4、王懿榮,15萬片,4400個以上5、戰爭,農牧業,醫藥,體系,商朝6、象形,象形,指事7、形聲【分層作業】1.A2.C3.B4.B5.A6.B7.C8.B9.B10.C11.C12.D13.A14.(1)圖1:采用打制的方法。圖2:農業、(2)朝代:商朝;價值:四羊方尊與司母戊鼎反映了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業的發達,對研究商朝的相關歷史有重要的價值。(3)來源:考古發現;主題:手工業的發展。15.A16.D17.B18.B19.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